闫斌;麻少辉;李敏;Netra Rana;王渊;张明
目的 探索血池内造影剂Sonovue和Feridex进入血管壁的可能性.方法 普通级雄性日本大耳白兔17只,11只高脂饲养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6只普食正常对照.数字随机取AS组10只和正常组6只,用和不用超声介导微泡破坏(+/-UMMD)各半.全麻、MR平扫并静推Feridex 100μmol Fe/kg后,立即超声聚焦主动脉弓上缘前壁,缓慢静推Sonovue+生理盐水10 ml,MI1.2,3.5 MPa进行UMMD.3T磁共振仪,膝部线圈,主动脉弓上下120 mm范围,2 mm层厚.3D快速小角度激发GRE序列平扫及增强1、24、48、72 h及处死后扫描,标本送光、电镜检.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检验各组数据.结果 UMMD对SPIO粒子进入血管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4).超顺磁氧化铁(SPIO)粒子进入血管壁,以分散形式分布,间质居多,UMMD对内中外膜分布的影响具有明显作用(P=0.01),以外膜分布居多.光、电镜下可见微泡气体进入血管内中膜,油红O染证实.细胞内与细胞外铁粒子染色后表现不同.结论 UMMD使较大粒径SPIO粒子和气体进入血管壁.可能为大分子复合探针和携基因药物跨血管内膜提供新途径.
作者:高文清;李选;刘鹏程;白智勇;钟延丰;韩鸿滨;李敬府;刘伟;郑卓肇;隋玉洁;马小龙;吕献军;徐辉;曾祥柱 刊期: 2009年第39期
目的 将多药耐药基因(mdrl)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导人人胎盘源性间充质干细胞(PMSCs),评价耐药基因导人对P-MSCs干细胞特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胰酶消化法自人足月胎盘组织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SCs),将含有mdr1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CFP)报告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P-MSCs;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P-MSCs表型特征,四唑盐比色法和碘化丙啶标记测定其增殖活性和细胞周期,透射电镜下观察转染P-MSCs超微结构变化,条件培养液诱导法分析转染后P-MSCs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定向分化能力.结果 转染P-MSCs表达干细胞表面标志,如CD29,CD44和CD73,细胞倍增时间为23.9 h,生长周期仍符合干细胞增殖的特点,超微结构观察转染P-MSCs表面微绒毛增加,细胞内线粒体丰富,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且在特异诱导条件下具有向成脂、成骨定向分化潜能.结论 mdr1基因体外转染人P-MSCs对其干细胞特性无显著影响,这可为P-MSCs在大剂量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提供实验参考.
作者:韩丽英;叶明珠;李荷莲;王博蔚;王强 刊期: 2009年第39期
目的 评价外科手术治疗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6年10月-2007年12月,54例患者因肥厚梗阻性心肌病行外科手术治疗,男37例、女17例,年龄6~68(36±16)岁,体重27~83(60±14)kg.手术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按常规经主动脉切口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改良Morrow技术),其中3例患者因左室流出道狭窄解除不满意,二次转机行左室流出道疏通.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例,二尖瓣置换术9例,二尖瓣成形术5例,主动脉瓣置换4例,三尖瓣成形术2例,动脉导管切缝术2例,主动脉瓣下隔膜切除术1例.围术期心脏超声心动图(UCG)或食道超声心动图(TEE)评价左心房(LA)、左心室(LV)、左室流出道流速及压差(LVOT)、左室射血分数(EF)、二尖瓣结构和功能.结果 全组体外循环时间40~290(107±5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0~195(70±36)min、气管插管时间5~21(14±15)h、ICU住院时间11~183(45±34)h.与术前相比,术后LA大小(术前42±8、术后35±7)、左室流出道压差[术前(106±44)mm Hg、术后(24±19)mm Hg]、室间隔厚度[术前(27±6)mm、术后(19±5)mm]、左室射血分数(术前70±10、术后61±9)均显著下降(P<0.05).二尖瓣关闭好或仅轻度返流,SAM征消失.手术死亡4例(7.4%,4/54),主要死因:严重低心排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主要并发症: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4例(其中3例安装永久起搏器)、完全左束支或左前分支阻滞26例,室内传导阻滞1,Ⅰ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远期随访:所有生存患者症状消失,生命质量明显改善,心功能Ⅰ~Ⅱ级,无远期死亡或并发症.结论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外科手术可满意的减轻左室流出道梗阻,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王水云;崔彬;孙寒松;宋云虎;孙立忠;许建屏;王巍;胡盛寿 刊期: 2009年第39期
目的 与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疾病对比,了解癌症患者对疾病感知的认知特点,促进癌症患者的康复.方法 使用中文修订版疾病感知问卷(CIPQ-R)对210例癌症患者与71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癌症与糖尿病患者的疾病感知存在差异[Wilks' Lambda=0.69,F(8,268)=15.08,P<0.001,η2=0.31],癌症患者的疾病后果与情绪表达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糖尿病患者[疾病后果F(1,275)=23.32,P<0.001,η2=0.08;情绪表达F(1,275)=25.95,P<0.001,η2=0.09],而癌症患者各控制因子的得分均显著低于糖尿病患者[P<0.001].相关分析表明,癌症患者的个人控制和治疗控制因子与症状和情绪反应负相关,而与疾病的认识和理解正相关.性别是影响癌症患者的疾病感知重要因素,与糖尿病患者显著不同,男性癌症患者在疾病的一致性、时间持续性(周期性)、情绪表达3个因子得分高于女性[一致性F(1,275)=5.57,P<0.05,η2=0.02;时间持续性(周期性)F(1,275)=12.40,P<0.01,η2=0.04;情绪表达F(1,275)=13.06,P<0.001,η2=0.05].结论 提高对疾病认识和理解可促进癌症患者正性、更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变.本研究为通过对慢性病患者疾病认知的调整,以促进他们更好地康复提供了依据.
作者:沈莉;张蕾;汪凯;曾召仑;朱春燕;刘娟 刊期: 2009年第39期
目的 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pSS)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血清学检查以及淋巴瘤组织学的特征.方法 9例pSS合并NHL的病例,其中女8例,男1例.5例接受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的4例还接受过至少一种免疫抑制剂治疗.分析pSS合并NHL主要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结果 8例符合美欧合议的干燥综合征分类标准(AECC).患者主要的SS临床表现是无痛性腮腺肿大(7例),其中6例为单侧肿大;血清免疫学主要表现为类风湿因子(7例)阳性,以及高免疫球蛋白血症(7例).NHL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脾脏肿大(7例)和淋巴结肿大(5例).其主要病理组织亚型是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B细胞淋巴瘤(4例)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例).MALT患者均无结区受累.8例患者出现结外受累,其中以累及涎腺(4例)和肺脏(4例)为多.结论 pSS合并NHL患者临床上以单侧腮腺(无痛性)、淋巴结和脾脏肿大,类风湿因子高滴度阳性和高球蛋白血症,MALT为主的NHL病理分型和高发结外受累为主要特征.
作者:贾宁;唐福林 刊期: 2009年第39期
目的 研究以不同的肺牵张指数指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气末正压(PEEP)的选择.方法 14例ARDS患者实施肺复张后容量控制通气,用回归法求得方程P=a×timeb+c,b为肺牵张指数.调整PEEP使b<1(0.61(1.11时PEEP分别为(8.3±1.5)cm H2O、(15.0±1.9)cm H2O和(18.4±1.9)cm 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1和b>1时的PaP2/FiO2明显高于复张前.与b=1时相比,b>1时的肺静态顺应性显著降低(P<0.05).h=1和b>1的复张容积较b<1增大.结论 充分复张后b=1时患者氧合、顺应性、肺复张容积明显改善,可指导ARDS患者佳PEEP的选择.
作者:黄英姿;杨毅;刘松桥;杨从山;邱海波 刊期: 2009年第39期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者血糖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并评价其镇痛效果.方法 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超前镇痛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和术后镇痛对照组(C组),每组各20例,分别在麻醉诱导前或术毕时对A、C组患者缓慢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于麻醉诱导前及术后1、6、24 h采血,检测血糖和血清IL-6水平,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结果 3组患者术后各时点血糖和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1),B组术后1、6和24 h逐渐升高,术后24 h水平与术后1 h相比,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A、C两组则无明显升高趋势.组间比较:A组也即超前镇痛组术后各时点血糖和IL-6水平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1或0.05).术后24 h内患者高VAS评分A、C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前应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取得确切、安全的镇痛效果,并能有效抑制术后血糖和IL-6水平升高,调控机体的应激和炎症反应.
作者:胡双飞;张运龙;姜蔚;吴锡英;代乐;陈龙;方向明 刊期: 2009年第39期
目的 探讨宫颈细胞学结果中不典型腺上皮细胞(AGC)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87例宫颈细胞学AGC患者,分析其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分段诊刮、子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的病理及随访结果.结果 (1)87例中病理异常35例(40.23%):腺上皮病变10(11.49%)例,包括子宫内膜轻度非典型增生2例、宫颈腺上皮内瘤变3例、宫颈腺癌3例、子宫内膜腺癌2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CIN)25例(28.74%).(2)61例细胞学AGC不明意义(AGC NOS)有18例病理异常(29.51%);16例AGC提示倾向内瘤变(AGC SIL)中有9例组织学异常;10例为原位腺癌(A1S)/腺癌中,6例病理异常.病理异常在细胞学AGC NOS与AGC SIL或AI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除2例子宫内膜腺癌及3例宫颈腺癌行开腹手术外,余82例行随访,随访率100%.随访时间6~46个月.随访中3例再次出现细胞学异常,经病理证实1例CIN1、1例CIN2、1例CIN3.(4)10例病理腺上皮病变中,除1例CGIN1患者的年龄<35岁,余年龄均≥35岁.结论 AGC中40.23%的患者有组织学异常.因存在CIN及癌,应行阴道镜检查及组织学确诊.疾病的存在与年龄有关,年龄≥35岁的患者存在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概率增加,因此应重视年龄35岁以上妇女宫颈细胞学AGC的结果.
作者:王秋曦;王淑珍;刘军 刊期: 2009年第39期
目的 系统评价胫骨高位截骨(HTO)与单髁关节置换(UKA)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全面搜索国内外关于HTO与UKA治疗单间室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按照既定的纳入、排除标准,核定检出符合评价标准的文献,采用RevMan 4.2软件对术后优良率、返修和并发症等指标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纳入随机对照研究7篇,共计196例UKA,219例HTO.荟萃分析结果显示,UKA术后优良率高于HTO,加权后OR=2.43,95%CI(1.46,4.05),P=0.0006.UKA返修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HTO,加权后OR分别为0.47和0.24,95%CI分别为(0.23,0.97)、(0.10,0.56).结论 单髁关节置换术后优良率高于胫骨高位截骨,返修率和并发症低于胫骨高位截骨.
作者:张启栋;郭万首;刘朝晖;张倩;程立明;李子荣 刊期: 2009年第39期
目的 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进行尸头颈解剖量化评价枕下正中经小脑延髓裂锁孔人路,探讨其可行性和手术适应证.方法 将6具10%甲醛固定的尸头颈标本,经有色乳胶灌注后用于实验,首先行枕下正中经小脑延髓裂锁孔入路解剖,观察各个步骤显露的解剖结构,第四脑室底的面积和中脑导水管下口与双侧外侧孔连线与正中沟交点处的垂直和水平观察角度,与去除寰椎后弓后的参数比较;并与扩大骨窗成常规人路时寰椎后弓去除前后的相应参数作比较.结果 通过调整尸头颈标本位置和显微镜的投射角度,枕下正中锁孔入路下分离小脑延髓裂后可逐层显露脉络膜、下髓帆、第四脑室底、侧隐窝、外侧孔、小脑下蚓部及中脑导水管开口.虽然锁孔入路下角度显露不如常规入路下宽(P<0.01),但显露第四脑室底的面积与常规入路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去除寰椎后弓也不能增加锁孔人路下第四脑室底的显露面积(P>0.05),但可增加各点垂直观察角度(P<0.05),对水平观察角度没有影响(P>0.05).结论 枕下正中经小脑延髓裂锁孔入路与常规入路具有相似的显露面积,可以安全、微创地进行第四脑室内、脑桥延髓背侧以及小脑下蚓部等部位肿瘤手术.
作者:李则群;兰青 刊期: 2009年第39期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相关促炎症因子和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52例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与血必净治疗组(B组).在相同的常规治疗基础上,B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100 ml加入0.9%氯化钠10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持续7 d.A组则给予同等量的0.9%氯化钠作为对照.A、B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天分别抽血检测血清内血管内皮细胞(VEC)相关促炎症因子和凝血因子水平.促炎症因子包括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凝血因子包括一氧化氮(NO)、抗凝血酶Ⅲ(AT-Ⅲ)、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VWF因子(VW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并统计两组患者的28 d病死率.结果 B组患者28 d的病死率为32.1%(9/28),低于A组的62.5%(1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B组患者VEC诱导的促炎症因子VCAM-1和ICAM-1明显低于A组;VEC诱导的抗凝(NO、AT-Ⅲ、TM)和促纤溶物质(TPA)、促凝(VWF)和纤溶抑制因子(PAI-1)都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够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病情,降低病死率,其机制可能与其稳定血管内皮细胞,改善严重炎症反应和凝血功能紊乱有关.
作者:李春盛;金铭;武军元;吴彩军 刊期: 2009年第39期
目的 分析代谢综合征(MS)与急性非栓塞性缺血性脑卒中(ANIS)患者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MS与近期预后的关系,同时分析MS各组分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登记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连续性入院的,发病在24 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访3个月末时的结局.MS的诊断采用中国糖尿病协会(CDS)制定的标准.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MS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纳入发病24 h内的ANIS患者共342例,年龄范围31~95岁,平均67岁±13岁.采用CDS标准诊断的ANIS患者有MS共86例,男50例(58.1%),女36例(41.9%).有MS的ANIS患者代谢异常的5个组分均高于无MS患者(均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至入院时间长者和有MS的患者病情严重的风险大(RR=2.45,95% CI 1.14~5.27;RR=1.85,95%CI1.02~6.25);高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低的患者病情严重的风险大(RR=3.02,95% CI 1.75~8.59;RR=0.85,95% CI 0.24~0.96);MS与3个月死亡和预后不良无关联(均P>0.05).结论 MS不是3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MS是ANI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有MS的患者病情较重;高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低的患者病情较严重.在治疗急性脑卒中时调控血糖对于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伟;刘鸣;宋允章;何堪生;吕桦;林森;陶文丹;吴波;张世洪 刊期: 2009年第39期
目的 探讨以RIFLE标准分级的急性肾衰竭(ARF)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佳时机的选择,同时评价RIFLE分级和病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至2007年以来103例入住ICU行CRRT治疗的ARF患者.结果 患者30 d总病死率45.6%.按RIFLE标准分级,危险性、损伤、衰竭各级30 d病死率分别为25.0%、20.0%、57.3%.结论 按RIFLE标准,衰竭之前行CRRT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RIFLE-F组30 d病死率明显高于RIFLE-R组和RIFLE-I组.RIFLE标准适合作为ARF的定义和分级标准.
作者:潘景业;陶福正;张近波;陈洁;黄跃跃;马继红;王晓蓉;王丹 刊期: 2009年第39期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甲基乙二醛(MG)诱导的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取新生24 h SD大鼠的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至第7天,予MG和(或)NAC干预24 h,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蛋白V(Annexin V-FITC)联合碘化丙啶(PI)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率,以2,7-二氢二氯荧光素(DCFH)染色,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采用实时RT-PCR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TrkB)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MG组海马神经元凋亡率(8.80±0.31)%高于对照组(1.60±0.15)%及MG+NAC组(4.83±0.31)%;ROS水平(10 229±946)高于NAC组(2118±320)、对照组(4265±82)、MG+NAC组(3886±415)及预处理(pre)NAC+MG组(2997±606).与对照组相比,MG组海马神经元BDN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而Trk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与MG组相比,MG+NAC组、pre NAC+MG组海马神经元BDN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Trk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G可能部分通过诱导细胞内ROS产生,导致神经元氧化应激损伤,同时通过抑制TrkB的表达,阻断BDNF-TrkB信号通路.NAC可能通过抗氧化及抗凋亡,且部分通过激活BDNF/TrkB通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周红;郑秀琴;张志珺;滕皋军 刊期: 2009年第39期
患者男,31岁.体重减轻20 d.查体:上腹触及6 cm×6 cm大小肿块,质韧,活动度差,无压痛;左锁骨上区扪及3cm×3 cm大小的淋巴结,质韧,活动度差,无压痛.无女性乳腺发育特征.双侧睾丸正常.腹部CT平扫平肾门水平脊柱右前方见一分叶状肿块,边界清,大小约10.9 cm×6.6cm,其内呈等低混杂密度,并夹杂有小斑片样稍高密度影,CT值12~52 HU(图1A).
作者:闫斌;麻少辉;李敏;Netra Rana;王渊;张明 刊期: 2009年第39期
患者女,55岁.左眼视力下降2个月,发现鼻窦肿物1个月入北京协和医院.2004年1月8日,患者因左眼突然视物模糊10 d,就诊北京某医院眼科门诊,检查发现,视力R:1.2,L:0.2;眼压(1 mm Hg=0.133 kPa):R:21.1 mm Hg,L:19.3 mm Hg;双前节(一),晶体浑浊,玻璃体透明,晶体周边睫状浑浊.疑诊老年性白内障,给予维生素C、E、B2口服.
作者:蒋子栋;陈有信;郭丽娜;白春梅 刊期: 2009年第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