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雯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DTI)对胎儿心脏功能的作用。方法:147例15~38周的孕妇,使用TDI技术,测定所有胎儿的舒张早期Ea、舒张晚期Aa和收缩期Sa,分别计算左右心室的E/A和E/Ea的值。结果:大于24周孕周的胎儿在左右心室的Ea、Aa、Sa测值与孕周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右心室和左心室的Ea测值与孕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和0.74;右心室和左心室的Aa测值与孕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9和0.19;而右心室和左心室的Sa测值与孕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8和0.65。发现大于24孕周的胎儿的E/Ea值与小于24孕周胎儿的E/Ea值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通过TDI来评价胎儿心脏舒张功能操作简单,效果明显。
作者:余杨;吴玮;彭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大剂量乌司他丁联合沐舒坦应用对特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肺功能的保护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3年6月间入院诊治的特重度烧伤患者2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45例)与对照组(141例)。治疗组:在传统治疗如液体复苏、抗感染、营养支持、及时创面修复的基础上,大剂量联合使用乌司他丁与沐舒坦。对照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常规剂量联合使用上述药物。治疗后对两组患者通过血气分析计算肺氧合指数和呼吸指数,并根据ALI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损伤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呼吸频率、PaO2/F iO2值与Murray评分方面无差异;治疗后治疗组呼吸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aO2/F iO2值高于对照组,并且肺损伤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第一天两组患者的ALI评分无差异,均为轻度肺损伤;治疗后第3、5天后治疗组仍稳定在中度肺损伤,而对照组显示发生重度肺损伤。上述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大剂量乌司他丁联合沐舒坦治疗特重度烧伤患者,可以减轻对肺组织的损伤,降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起到保护肺部组织器官的作用,可为临床救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叶胜捷;张文振;庞淑光;方声教;陈如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据“健康报”2014年1月24日报道,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学院黄志伟教授课题组,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艾滋病病毒毒力因子(Vif)的结构,阐明了Vif如何“劫持”人免疫细胞的分子机制,为研制全新艾滋病药物提供了结构基础。相关论文日前在《自然》杂志上在线发表。黄志伟课题组的研究自2012年7月开始,在1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弄清了Vif五元复合物结构,显示出Vif结构自身形成与目前所有已知蛋白结构不一样的折叠,同时揭示了Vif如何“劫持”人CBF-β以及CUL5 E3连接酶复合物的分子机制。黄志伟说,揭示Vif的结构为未来艾滋病治疗从鸡尾酒式的混合用药方式,转向研制靶向治疗药物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目前,黄志伟课题组正在和国内相关高校实验室密切合作,进行艾滋病新药的研发和攻关。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抑郁的相关因素,为其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8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手术后抑郁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可能与发生抑郁有相关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86例患者中有36例出现了抑郁,发生率为41.86%。统计学分析显示,患者的文化程度、家庭关系、性格、脑出血程度、出血部位等与抑郁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有较高的抑郁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疾病的预后及转归,对那些有与抑郁密切相关因素的患者应积极进行干预。
作者:叶顶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PNF技术在面部瘫痪(面瘫)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84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两组(试验组A和对照组B),各组42例。A组采用PNF治疗技术训练面部肌肉,同时A组还采取和B组一样的其他治疗:针灸、电针、拔罐等。总疗程1个月,后评定其疗效,比较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A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有明显的提高。A组显效率85.7%,B组却只有66.7%;A组总有效率竟达100%,而B组有6例无效,有效率85.7%。显效率比较(χ2=4.2000,P<0.05);总有效率比较(χ2=4.487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NF技术能加快面瘫患者恢复,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作者:张海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在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急性COPD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7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VC(2.79±0.38)、FEV1(1.91±0.62)、FEV1/FVC(73.89±11.83)均优于对照组患者(2.39±0.76)、(1.82±0.58)、(62.79±9.23);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二氧化碳分压(50.28±4.91)低于对照组患者(54.49±5.03);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82.03±9.03)、pH值(7.46±0.31)高于对照组患者(73.39±6.93)、(7.31±0.27);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RP(10.89±4.51)、TNF-a(58.63±19.21)低于对照组患者(14.62±4.23)、(68.93±20.02)。结论:乌司他丁可以降低急性期COPD患者的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
作者:李拥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蛛网膜囊肿继发硬膜下血肿或硬膜下积液的治疗和病因。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8月我院蛛网膜囊肿继发硬膜下血肿或硬膜下积液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A组接受开颅手术治疗,B组接受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手术有效率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现,B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手术和神经内镜手术在蛛网膜囊肿继发硬膜下血肿或硬膜下积液的治疗中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中神经内镜手术术后并发症少,具有更大的临床优势。
作者:张大川;王良池;赵继军;胡富裕;况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全身麻醉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辅助全身麻醉(全麻),观察组给予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辅助全麻,比较两种药物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Ramsay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给药5min和10min后,观察组患者Ramsay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寒颤及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严明;周薇;李祖阁;李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氨中毒所致呼吸道损害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1例急性氨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实施吸氧、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等措施,观察组2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布地奈德混悬液氧气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天肺功能以及血气分析结果,并统计中毒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FEV1、FEV1/FVC、MVV高于对照组(P<0.05),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和pH值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发生呼吸衰竭、急性肺水肿、喉头水肿及气道黏膜坏死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使用布地奈德氧气雾化能较快地缓解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减轻患者肺功能损伤,还能减少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石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人类痛苦和死亡的重要原因。预计在2020年,全球新发病例将达1500万(我国占1/5),死亡1000万(我国占1/4),现患病例3000万[1]。迅速增长的癌症病例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健康医疗系统不堪承受之重。
作者:齐平;靳颖华;张为革;宋宏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典必殊)和与氟米龙滴眼液(氟美童)用于白内障手术患者对其术后眼前节反应的控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白内障手术患者48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241例,B组245例,使其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采取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均给予0.3%左氧氟沙星和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胶点眼,在此基础上A、B两组患者分别使用典必殊和氟美童点眼。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眼前节反应和眼压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天、4天、7天时前房渗出情况和人工晶体色素沉着情况差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眼压差别不大(P>0.05),术后A组患者眼压与术前相比明显升高,而且高于B组患者术后(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使用典必殊和氟美童均可以达到较好地控制眼前节炎症反应的作用,但是使用氟美童者眼压更为稳定,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荣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额颞叶脑挫裂伤/迟发脑内血肿引起脑疝的特点,提高手术救治水平。方法:采用保留额部骨瓣的额颞顶部开颅颞肌下减压术,在脑疝代偿期进行手术治疗。结果:额颞叶脑挫裂伤/迟发脑内血肿并脑疝患者手术治疗37例,运用GOS判断预后,代偿期手术34例Ⅴ级,失代偿期手术3例Ⅳ(情感、精神活动障碍)。结论:额颞顶部开颅利于脑挫裂伤灶彻底清创、保护有活力的额叶脑组织。颞肌下减压比额部骨瓣减压能更好的缓解颅内深部压力;保留额部骨瓣,更好的保护了额叶脑组织及其功能,防止术后严重并发征及容貌丑形。
作者:张建国;张晓峰;孙异春;张著;林其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甘油三酯血症释稀后检测对结果的影响。方法:高甘油三酯10mmol/L以上含量不等的10个样本,进行2倍,4倍,8倍,16倍稀释,然后检测每个样本检测2次求其均值。结果:高甘油三酯(10~23.00)mmol/L10个样本稀释2倍时的偏差5.26%~21.16%,稀释4倍时的偏差13.33%~31.25%,稀释8倍时的偏差20.70%~42.29%,稀释16倍时的偏差24.91%~54.26%,随着稀释度增加,甘油三酯增高。结论:稀释4倍时90%在可接受范围(靶值±25%),稀释8倍时80%超出可接受范围,根据检验分析质量要求,稀释4倍时比较合适,可能符合实际值。
作者:贾妙兴;王磊;黄灵;陈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新力正骨喷雾剂治疗踝关节扭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踝关节扭挫伤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应用云南白药气雾剂,试验组应用新力正骨气雾剂,评价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及止痛显效时间等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力正骨喷雾剂治疗踝关节扭挫伤的临床疗效与云南白药气雾剂相当。
作者:张兵;褚福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门诊手法复位结合药物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眩晕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门诊92例耳石症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单纯手法复位,观察组4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药物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即刻、7d后、4周后疗效,所有患者均随访1~3个月,对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即刻、治疗7d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48%、93.48%,97.83%、95.6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82.6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随访3个月,复发率为2.17%,对照组23.91%,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法复位是治疗耳石症眩晕安全有效的方法,结合药物治疗可降低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肖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检测消痰养胃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相关Bax和Bcl-2蛋白的干预,探讨该方对胃癌前病变的影响机制。方法:将75只健康清洁级W istar雄性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用以化学干预为主的多因素造模方法,共24周。模型组再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维酶素)、中药治疗组(消痰养胃方),干预6周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胃黏膜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喂药6周后检测大鼠胃黏膜细胞中Bax及Bcl-2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相对维酶素组及模型对照组,Bax蛋白阳性表达率增高(P<0.05),消痰养胃方组的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结论:消痰养胃方干预胃癌前病变的机制有可能通过增加Bax蛋白的表达和降低胃黏膜细胞Bcl-2蛋白表达从而加速胃黏膜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作者:张璇;徐晶钰;裴蓓;秦志丰;陆烨;张映城;魏品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分析初次全髋、膝关节成形术后切口引流期延长的影响因素,探讨人工关节成形术中科学的引流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全髋、膝关节成形术患者资料,对术后引流期正常患者和延长患者进行对照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引流期延长情况资料,对调查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明确单因素对延长引流期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根据OR值判断更具有独立作用的高危因素。结果:调查因素中4个因素与延长引流期显著相关,引流管发生堵塞(β=1.205,OR=1.794),引流管放置位置(β=1.443,OR=3.136),引流方式(β=1.392,OR=2.793),引流瓶与引流液更换方法是否正确(β=1.417,OR=1.744),是导致引流期延长因素中的高危因素。结论:对导致初次全髋、膝关节成形术后切口引流期延长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对于术后促进切口愈合及缩短引流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郑衍;侯天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在剖宫产过程中采用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的实际效果,从而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4例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采用不同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后,优秀率组间比较,C组高于B组,B组高于A组,且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各种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A、B组患者低于C组患者水平,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不大,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针对剖宫产术患者实施手术的过程中采用9mg剂量的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针对剖宫产术患者实施麻醉的安全可靠选择。
作者:鄢宇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以高雄激素、持续无排卵和多囊卵巢为主要特征,其病理生理改变范围广泛,涉及神经内分泌、糖脂代谢等。其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月经稀发,月经量少,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等症,占育龄妇女的5%~10%,占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的30%~60%,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济南市、深圳市和辽宁省育龄妇女发病率分别为6.46%、7.92%和9.25%,约占不孕人群的30%~40%,占不排卵性不育的75%左右[2~5]。中医学无“多囊卵巢综合征”这一病名,据其临床表现,分属于中医“月经病”、“不孕”、“癥瘕”、“崩漏”等范畴。
作者:汪文来;刘梅洁;赵红霞;王少君;王震;张方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总结抗菌薇乔缝线在胃肠手术伤口内减张缝合中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2~2013年胃肠外科109例手术患者,分别实施传统减张缝合与内减张缝合进行分组比较,以下简称传统组和内减组,比较两组伤口裂开患者数量、术后伤口感染数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内减组无伤口裂开,传统组3例;内减组发生伤口感染9例,传统组17例;内减组住院时间为13~18d,传统组为18~21d。结论:用抗菌薇乔缝线行内减张缝合可有效预防伤口裂开,同时可降低伤口感染率及住院时间。
作者:张中信;王树军;陈维新;潘娅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