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静
目的:观察肠胃清药物血清联合化疗药物干预HCT116、HCT116/L-OHP细胞DNA损伤修复情况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肠胃清增效的分子机理.方法:采用MTT法,观察肠胃清药物血清的增效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方法,从DNA损伤修复的两条通路,观察L-OHP、肠胃清药物血清对XRCC1、XRCC2、XPF、ERCC1蛋白的影响,比色测定法检测DNA损伤指标AP位点.结果:肠胃清药物血清可逆转HCT116/L-OHP多药耐药.HCT116/L-OHP中XRCC1、XRCC2、XPF、ERCC1的含量较HCT116均显著增多(p<0.05),AP位点表达较HCT116显著减少(p<0.05),HCT116经L-OHP、L-OHP+肠胃清药物血清联合作用后XRCC1、XRCC2、ERCC1蛋白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AP位点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HCT116/L-OHP中L-OHP联台肠胃清药物血清组与对照组相比XRCC2、XPF、ERCC1蛋白含呈有减少趋势.结论:结肠癌耐药细胞胞内的AP位点降低,进而增加细胞的修复能力,提高耐药性.L-OHP攻击结肠癌细胞,是通过降低BER、NER的能力,导致DNA损伤加重,干扰DNA复制,达到治疗目的.肠胃清药物血清能增加L-OHP的该项能力.
作者:陆海;孙珏;许建华;范忠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一站式流水线体检模式在高考体检中窥用的优越性.方法:对2011年高考生采用一站式流水线新模式进行体检,与2010年高考生传统模式体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1年高考体检考生完成体检平均耗时、单位时间(小时)内完成的体检人数以及受检校方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2010年传统的体检模式,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一站式流水线体检新模式对于高考学生体检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显著提高体检的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农丹淑;蒙元劲;龙柳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支气管哮喘小儿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4名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儿给予相同的抗炎、平喘、扩张支气管等治疗,治疗组患儿另给予乌司他丁5 000U/kg,连续应用2周,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及血小板活化因子可溶性P选择素(CD62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静脉血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及CD62P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提高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
作者:房巧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应用的效果.方法:术前准备同常规胃镜检查,检查前仍为受检者咽部喷洒2%利多卡因三次,检查时先给病人静推2%利多卡因0.5mg/Kg、芬太尼0.5ug/Kg、丙泊酚(1.0~2.0)mg/Kg,待病人睫毛反应消失并呼吸血压平稳时即行胃镜检查.结果:本组1564例少数病人出现进镜时躁动,呛咳外,其他均顺利完成胃镜检查,病人清醒后对受检过程均无知觉.检查完成时间(3~15)分钟,平均7.2分钟.结论:镇静催眠麻醉状态下行胃镜检查术可减少病人的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减轻病人受检时的痛苦,降低高血压、冠心病及年老患者作胃镜时发生中风、心梗等危险,还能使儿童及精神病患者顺利完成检查,所以,无痛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可靠、舒适、有效的方法.
作者:魏俊;肖钢生;戴志;何彬;彭惠莎;周亮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伴肺部感染的临床相关因素.病原菌类型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择近3年住院的糖尿病伴肺部感染患者211例,对临床相关因素(年龄、病程、症状等)、培养出的124株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伴肺肺部感染的发生与年龄、病程有密切关系(P<0.05)感染前5位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29株(23.4%),铜绿假单胞菌23株(18.5%),大肠埃希菌21株(16.9%),金黄色葡萄球菌17株(13.7%),白色假丝酵母菌12株(9.7%);对分离的革兰阴性菌较敏感的前5位抗菌药物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对革兰阳性菌敏感的前3位抗生素为万古霉素,利福平,米诺环素.抗真菌药物敏感的是伊曲康哗及氟康唑.结论:年龄和病程与伴肺部感染密切相关,痰培养及药敏结果对临床治疗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作者:霍卫池;冯涛;陈凡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坐骨结节承重支具辅助功能锻炼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的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92例老年股骨粗降间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实验组早期应用坐骨结节承重支具进行下地功能锻炼,并以常规功能性康复训练作对照评价其对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实验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坐骨结节承重支具辅助功能锻炼,有利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的良好恢复,井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
作者:纪科伟;彭继红;平国兴;谭祐光;朱海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人哮喘发病率约0.7%~1.5%.对于哮喘患者佳治疗是同时控制炎性反应和缓解支气管痉挛[1].我们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合用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收到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北海市麻疹流行规律及特征,制定防治对策,以降低发病率,保护易感人群.方法:通过国家疾病报告管理系统监溺数据对2007年~2010年北海市麻疹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病人数按报告地区查询.结果:北海市麻疹发病有明显的周期性,流行模式以散发为主,但局部麻疹暴发影响全市的发病水平.发病年龄构成有变化,未到免疫年龄与超出免疫年龄的病例增多;大部分县区均有发生,城区发病高于县份;麻疹发病时间具有明显的周期性,2月起发病增多,3.8月达到高峰,2007年以来麻疹年接种率维持在95.05%~98.44%的水平.结论:麻疹发病率多年控制有较低水平,麻疹免疫预防接种率比较高,长时期的高保护率导致易感人群积累.以麻疹疫苗接种为主导措施,加强麻疹基础免疫,加强寐疹疫情监测管理和分析,尤其是完善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减少免疫空白,保护易感人群是符合我市当前的麻疹预防控制策略.
作者:吴伟;冯辉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芪参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超声心动图射血分数(EF)的影响.方法:将85名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芪参胶囊及丹参滴丸治疗并分别进行治疗前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及射血分数的测定.结果:研究组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心脏射血分数与对照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芪参胶囊可增加心脏射血量,改善心功能.
作者:浦践一;张军伟;陈爱斌;王瑞刚;安丽红;范亚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疗、中医辨证综合疗法治疗早期脑卒中偏瘫临床疗效.方法:设立对照分析.对照组56例接受神经内科对症药物治疗及自我康复锻炼.治疗组7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高压氧疗、中医辫证,运动疗法、针刺、中药熏蒸、推拿等综合疗法,观察运动助能(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无差异;两组各自疗程结束后,患者的评分均有所提高,但冶疗组提高的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神经内科时症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高压氧疗、中医辨证综会疗法治疗早期脑卒中偏瘫效果显著,有助干偏瘫的恢复.
作者:陈鸿;沙碧源;张丽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84例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术中动脉瘤破裂、白细胞计数,血钾、血钙等因素在CVS组与无CVS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表明,Fisher≥Ⅲ级、Hunt-Hess≥Ⅲ级、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和白细胞计数>15 x 109/L均为CVS的危险因素.结论:在临床中对于Fisher≥Ⅲ级、Hunt-Hess≥Ⅲ级、吸烟史、高血压和白细胞增高的患者应加强早期监测.
作者:闫永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丹红不同该药途径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明确诊断的心绞痛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个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冶疗方法.即进入监护病房心电监护,高流量吸氧,给予硝酸甘油(5~10)mg静脉点滴,给予止痛药物等.治疗组则在常规冶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点滴和穴位注射两种给药途径同时进行.两组均冶疗10d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将整体疗效、症状和体1缓解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复发和复发间隔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日作为主要观察指标.测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除胸痛缓解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心脏事件、复发与复发间隔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日均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复发例数少,复发间隔时间长,平均住院日短.结论:丹红注射液静脉点滴配合穴位注射可以使药物治疗作用、经穴治疗作用、穴位注射时针头对穴位的物理刺激作用珠联璧合、堤高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作者:贾景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万古霉素往射液中的万古霉素含量.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丽时测定3份万古霉素往射液中的样品中万古霉素的含量,并分析比较了测定条件.结果:万古霉素在214nm处有大吸收,佳色谱条件为:色谱柱:硅胶ALOTMC18色谱柱;流动相:A相为15mmol/L乙酸铵;B相为乙腈:流速为1.0ml/min;梯度洗脱; 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万古霉素注射液中的万古霉素,操怍简便迅速,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理想,稳定性强,回收含量高,可为测定中万古霉素往射液中万古霉索物质提供方法依据.
作者:李慧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测量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在优质护理服务规范要求下的直接护理时间,分析直接护理时间的影响因素,为护理工作量的测算和配置人力提供依据.方法:运用ADL量表和APACHEⅡ对患者进行评估分类,然后根据分类情况抽取患者进行直接护理时间测量,收集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住院患者直接护理时间平均需求为(125.58~43.44分钟;不同ADL等级、护理等级和疾病严重程度病人直接护理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护理时间与ADL等级、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护理等级呈负相关(P<0.05).结论:该院患者在优质护理服务规范要求下的直接护理时间为(125.58±43.44)分钟,直接时间受患者疾病1严重程度、护理等级,自理能力因素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在配置护理人力时,一定要了解患者直接护理时间需求,正确处理时间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合理配置护理人力.
作者:付春华;蒋海兰;焦卫红;于梅;郭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特点,并分析原因,为我院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年~2009年上报的ADR报告分别就患者性别、年龄、不良反应类型、药品种类、严重程度分级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413例ADR中,男性患者存198例(47.94%),女性患者有215例(52.06%),女性略高于男性;发生ADR的患者中年龄小为7个月,大为81岁,60岁以上的患者有147例(占35.59%);413例ADR共涉及药品14类115种,其中以抗微生物药多占62.96%,中药制剂占16.22%:ADR 主要发生于静脉滴注343例(83.05%)和口服给药49例(11.87%)为主;413例ADR中,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病例多,其次为胃肠系统损害,神经系统等;新的ADR有36例(8,72%),严重的ADR有7例(1.69%).结论:ADR的发生与患者体质、药品种类、临床应川途径等多种因素相关,应积极开展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ADR发生率.
作者:孙瑞芳;刘蕾;杨芳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比较甲钻胺(弥可保)与卡马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门诊确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平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弥可保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卡马西平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改变,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弥可保联合利多卡因治疗三叉神经痛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天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我院自2006年6月~2009年6月应用记忆合金血肿搅拌器对52例颅内激化凝固血肿,进行搅拌粉碎后清除取得满意疗效.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易于操作,血肿清除快、不留死角、后遗症及死亡率降低、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MC组)52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13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8.2岁,诊断为高血压性脑出血47例,不明原因脑出血5例,出血量(30~80)ml,平均52ml,合并脑梗塞8例,冠心病7例.随机选取本院及武警医院使用针形血肿粉碎器水流冲刷碎吸60例作为对照组(LC组).
作者:李月娥;戴建国;徐振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建立注射用复合辅酶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XI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干扰试验.结果:用灵敏度γ为0.5EU/ml的鲎试剂进行实验,当注射用复合辅酶中辅酶I的浓度为0.8μg/ml时,供试品不干扰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的凝集反应.结论:使用鲎试剂方法检查注射片用复合辅酶中细菌内毒素是可行的.
作者:王宗春;姜俊勇;宋金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氯沙坦和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在1~2级且血尿酸在(420~520)μmol/L之问的患者110例,随机分成两组,氯沙土坦组(50mg/d)60例,幅辛普利组(150mg/d)50例,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尿酸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药物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96.0%;氯沙坦与福辛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来效果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氯沙坦组治疗前后高尿酸水平比较,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福辛普利组则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氯沙坦不但对原发性高血压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同时对高尿酸血症也有显著的冶疗作用,可作为高血压并高尿酸血症的首选药物.
作者:徐慕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期间血压控制影响.方法:选取80例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人单纯使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麻醉基础上使用静脉麻醉.比较分析两组的一般资料,麻醉方法及各时间血压、心率的控制情况.结果:麻醉开始之前两组血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合麻醉之后及术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的血压心率低,手术牵拉脏器、组织时血压、心率高十对照组.结论:在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手术患者中应用静脉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术中的心血管反应.增加麻醉的安全性,较好的控制血压和心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古粤峰;邱卫东;杨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