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永
目的 通过分析医保患者费用支付情况的结构变动度和结构变动贡献率,探讨费用支出情况变动原因,为控制不合理变动提出控制要求.方法 对结构变动值、结构变动度、结构变动贡献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7年1月结算人次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结算费用构成出现较大变动,总变动度的值为22.15%.自费费用结构变动贡献率大,为50.00%.结论 新医保政策的实施使得2017年1月医保患者的费用支付结构与往年相比略有改善,实际补偿比略有提高,个人自付比例略有降低.自费费用为以后工作中的重点监督项目.
作者:王小琴 刊期: 2017年第22期
医疗设备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已越来越成为衡量医院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作为固定资产的医疗设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疾病诊断、治疗的主要手段,同时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拟通过医疗设备运行期管理途径的分析,为医院加强医疗设备管理、使用维护、质量控制、节约成本、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等提供借鉴.
作者:徐成林;陈童;包华;周磊;吴锦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小儿静脉穿刺的护理管理干预方法 .方法选择该院164例需要静脉输液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治疗.结果 1针穿刺成功率,观察组为97.56%、对照组为85.37%(P<0.05),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率,观察组为97.56%、对照组为86.59%(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静脉穿刺依从性较好的比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小儿静脉穿刺中给予综合护理可减少小儿的疼痛反应,提高1次静脉穿刺率,值得推广.
作者:安连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在我国的医院学科建设中,对医疗、人才培养以及教学领域等多种要素都有涉及,在医院学科建设中科研是其至关重要的部分,也是具有较高难度的内容,现阶段在我国医院的学科建设中科研管理工作是关键性课题.该文通过论述与分析了我国部分医院的传统科研管理情况、在依托科研信息平台基础上建立医院科研一体化管理模式、信息管理平台提升医院科研管理的效率3个主要方面,目的是为了在依托科研信息平台的前提下实现提升医院科研管理水平目的,除此之外进一步推动我国临床与基础性操作相结合模式,从而提升医院公共实验平台的使用质量与使用效率,并有效推动医院科研水平得到良好的提升.
作者:吴城;于全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对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进行干预,探讨其对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情况,验证此疗法的有效性.方法 将纳入研究的164例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研究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认知水平行认知行为干预.在患者入院24 h内、出院前由护理人员发放静脉血栓疾病认知情况调查表与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的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CL-90各因子得分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恐怖、其他及总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得分低于对照组;在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恐怖、其他及总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得分低于干预前;在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SCL-90各因子得分及总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L-90总分的干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总分的时间主效应及时间与干预因素的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改善VTE患者的负性情绪,有效辅助疾病的治疗,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应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赵斌亮;喻英;杨涛;王培英;牛青梅;张倩;王军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安全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入院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49例,对照组患者均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应用安全管理模式,评价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全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晓霞;姜冬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社区围绝经期妇女健康认知现状,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围绝经期妇女健康改善的效果.方法 纳入社区144名围绝经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健康认知调查问卷评估围绝经期妇女健康认知现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名.6个月后,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健康认知情况.结果 不同文化程度、年龄及婚姻状况患者间心理调节、合理膳食及知识认知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护理干预前(P<0.05).结论 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认知评分普遍偏低,通过护理干预管理是提高社区围绝经期妇女健康认知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贾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对山东省城乡老年居民卫生消费的分析,探寻城乡老年居民卫生费用支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城乡老年居民更好地利用卫生服务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方法 利用全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调查数据,运用统计单因素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及差异性分析.结果 该文所研究的年龄、文化程度、户籍地、是否患有慢性病等因素是城乡老年居民卫生费用支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进一步加深,需要切实维护好老年人口的切实利益,不仅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分配公平,而且还有利于社会的平稳发展.
作者:陈仁泰;翟向明;杜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该文认为临床药学主要任务是药物治疗决策和指导合理用药.但目前临床药学发展缺乏用药规范,市场管理混乱等问题.该文强调了临床药学服务在指导合理用药、检测药物不良反应和开展药物服务的意义.
作者:田青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对小儿断奶期卫生保健与健康教育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的150名婴儿断奶情况进行分析,其中75名纳入对照组,未给予健康教育与卫生保健指导,另外75名纳入观察组,采用卫生保健与健康教育方式,对两组婴儿家属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小儿断奶时间对比分析.结果 健康知识评分比较,观察组(91.5±2.5)分高于对照组(80.5±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断奶时间比较,≤7个月时间两组婴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12个月婴儿断奶61.33%(46/75)高于对照组46.67%(35/75),>12个月观察组12.00%(9/75)低于对照组25.33%(1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与卫生保健在小儿断奶期中的应用,对提高家属知识掌握程度,保证断奶合理性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实践中进行推广.
作者:杨志永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中药类型包括中药成方制剂、中成药、单味制剂等,与西药相比,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小,用量少,且具有一定持久性和高效性.但中药制剂所含成分较多,制备工艺复杂,在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上很难做到面面俱到,造成中药制剂质量良莠不齐.为保证中药制剂质量,该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中药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观点,以供参考.
作者:裴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加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护理管理的影响.方法 该院于2015年2―11月间随机选择精神分裂症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科室为患者提供常规院内护理流程,于2016年1―10月间随机选择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43例,作为干预组,科室为患者提供常规院内护理基础上,重点加强服药护理管理,评价两年度患者服药依从率.结果 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士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加强服药护理管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率.
作者:冉静;周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对病区药品管理中品质管理圈活动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根据2016年6―9月期间该病区药品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成立品质管理小组,并在2016年10月―2017年1月对该院病区药品开展品质管理圈活动,对比品质管理圈活动前后该院护士每周药品调剂差错以及各项能力评分.结果 开展品质管理圈活动后,护士每周药品调剂中各项错误件数均有所降低;护理各项能力评分与品管圈活动前相比较,分数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病区药品管理中开展品质管理圈活动效果明显,可降低护士在药品调剂中的差错率,提升工作能力.
作者:赵艳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方法 ,提高消化不良治疗率.方法分别回顾调查医院内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消化不良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治疗消化性营养不良主要药物有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胃黏膜保护剂、促胃动力药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等等.患者饮食上少食多餐,按时吃饭,定量吃饭,尽可能提高饮食的营养.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等.对于有心理精神症状的消化不良的患者,医生应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解释说明,加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结果 40例功能消化不良的患者进行心理治疗、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后,治疗效果为治愈者有28例,治疗效果为有效者有9例,治疗效果为无效者有3例,治疗有效的患者为37例,治疗有效率92.5%.结论 消化性营养不良患者可进行心理治疗、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愈率,具体治疗措施需要通过患者患病原因和患者的临床症状来决定.
作者:魏俊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效果.方法 自2013年1月―2017年3月,对该科29名低年资护士进行一对一规范化培训.结果 规范化培训前、后比较,低年资护士在操作技能、专业知识,应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规范化培训,提高低年资护士综合整体素质,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促进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
作者:赵昕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类型标本细菌学检验结果正确率水平,为提高检验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6年1―12月接受细菌学检验的200例不同类型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常规方法对不同标本进行细菌学检验并与标准菌株进行比对,比较不同类型标本细菌学检验正确率之间的差异性.结果200例不同类型细菌学检验标本中,187例检验结果正确,正确率为93.50%.其中50例尿液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96.15%;40例创伤组织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92.24%;26例粪便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86.67%;27例血液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96.43%;24例痰液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92.31%;20例生殖道分泌物标本检验正确,正确率为90.91%.不同标本细菌学检验结果正确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2,P>0.05).结论该院各类标本细菌学检验结果正确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应从检验过程的各个环节入手,获得科学准确的数据,不断提高细菌学检验质量,使疾病得到及时诊断和积极治疗,不断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威 刊期: 2017年第22期
在我国,中草药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良好的疗效及中医特有的文化受各国和世界医学界的高度重视,让人们越来越关注中草药.中草药是区别于中西医的标示性药材,目前使用中草药治疗疾病已成为中医的重要手段,因此,中草药管理与调剂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该文对中草药管理与调剂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中草药管理的实际操作经验,得出在管理方面一定要做好到入库、出库、验收、登记等4个方面的工作,在存储中要常翻晒、多检查,加强对药材的登记管理,能发挥中草药的佳疗效,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服务.
作者:张凤玲;孙晓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建立肝康宁颗粒中绿原酸含量的合理有效稳定的测定方法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柱:ODS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2%醋酸溶液(13:87).流速:1 mL/min,测定波长327 nm.结果 绿原酸在0.32~1.93μg范围线性相关良好,相关系数(r=0.9998),回归方程为Y=1025887X-65235,平均回收率99.06%(RSD=1.10%,n=6).精密度RSD=0.61%(n=6),重复性RSD=0.56%(n=6).结论 方法稳定、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国宏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典型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神经内科临床实践教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该校2011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28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研究组(14名)教学方法采用典型案例教学法,对照组(14名)教学方法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并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两组学生教学考试成绩比较结果可得,研究组学生理论知识考试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除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外,研究组在提高灵活运用知识能力、学习积极性、口头表达交流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文献检索能力、临床案例分析能力,加强对基础知识及疑难重点知识的理解记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较,典型案例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更佳,可提高学生临床案例分析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等.
作者:冯玉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护理不良事件因素,同时采取相对应的管理对策.方法 对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由护理系统上报的护理不良隐患一共有87例,对87例的护理不良事件给予分析研究,同时采取相对应的管理对策.结果 在87例护理不良隐患当中,压疮4例,给药3例,导管脱落1例,输液反应2例.另外,职称为护士,工作年龄<5年,工作时间段在上午8:00-12:00的情况之下,不良隐患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P<0.05).结论 引发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包含多个方面,然而采取针对性的管理对策,增强护理管理,可以使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几率明显降低.
作者:姜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