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诊治进展

佟光明;张海澄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总死亡率, 非持续性, 室上性, 发病率, 室颤, 欧洲, 患者, 房颤
摘要:慢性心力衰竭在欧洲的发病率为0.4%~2%[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常合并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其死亡率占心力衰竭总死亡率的40%~50%,其合并常见的心律失常有室早、非持续性室速、持续性室速、室扑、室颤、房扑、房颤等.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造影特点及随访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冠状)造影特点及其与远期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比较青年ACS与老年AC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范围,并进行心脏事件随访.结果:78例青年ACS患者有冠脉病变74例(94.9%),单支病变46例(58.9%);171例老年ACS患者有冠脉病变166例(97.1%),单支病变41例(23.9%).平均随访9个月,青年ACS患者发生心脏事件者10例(12.8%),其中心绞痛再入院6例(7.7%);老年ACS患者发生心脏事件者47例(27.5%),其中心绞痛再入院30例(1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CS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青年时期之前已经发生,ACS预后与冠脉病变程度和年龄呈正相关.

    作者:王锦海;王爱民;秦绪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血小板膜糖蛋白Ⅰ bα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

    血栓形成是导致冠脉闭塞的主要形式,血小板的突然聚集阻断了动脉的血液供应,导致心肌组织梗死.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Ⅸ-Ⅴ是参与血小板粘附的关键因素.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α是血小板膜上含量多的糖蛋白,可以结合vWF及凝血酶.

    作者:倪永斌;胡大一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第23届NASPE年会热点问题

    第23届NASPE年会于2002年5月8~11日在美国加利尼亚州圣地亚哥举行.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1)健康和科学的起搏和除颤方式;(2)几个临床试验新结果的揭晓.

    作者:刘文玲;吴永全;张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评价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3名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入组本研究,应用卡维地洛治疗6月.卡维地洛起始剂量为10mg每日1次,2周后根据舒张压情况可将卡维地洛剂量调整至20mg,30mg和40mg.结果:与治疗前相比,SBP和DBP的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26周时分别下降了12.6和10.2mmHg.治疗2周后心率开始下降,基线、治疗后26周分别为76.8、67.5次/分.在26周末时,6名病人仍然服用起始剂量(10mg),10名病人怂20mg,5人服用30mg和2人服用40mg.副作用轻微,与基线相比血脂和血糖无显著变化.结论:卡维地洛为新型α、β阻滞剂,从我们的临床研究中可见,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过程中安全有效,副作用轻微,病人能很好耐受.

    作者:赵环宇;周延明;赵秀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低分子肝素诱发脑出血1例

    患者男性,73岁,体重63公斤,2002年6月7日入院.两年前开始出现劳力性胸闷、气短.1月前上述症状明显加重,伴喘憋,夜间不能平卧.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和肝炎病史.

    作者:陈富荣;吴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经皮左心耳封堵预防房颤高危患者血栓栓塞

    房颤患者具有极高的血栓栓塞及中风的危险.因非瓣膜性房颤90%~100%的血栓来源于左心耳(LAA),因此理论上封堵LAA能预防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

    作者:孙艺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应用前景广阔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TⅡAs)是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抗高血压药,因其抗高血压作用与较老的抗高血压药物相同,且更具有选择性,不良反应状况与安慰剂相似而在高血压治疗领域逐渐引起重视,并成为目前增长快的抗高血压药物.

    作者:王迎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卡维地洛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国产卡维地洛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以拉贝洛尔为对照药.20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SBP<,DBP95~114mmHg)患者口服安慰剂2周后DBP仍在95~114mmHg,随机分别给予卡维地洛(10~40mg qd)和拉贝洛尔(50-125mg bid)治疗,每组各100例.疗程为10周.安慰剂期末和治疗2,4,6,10周测量坐位、立位血压和心率,记录不良反应.结果:①10周末,卡维地洛(卡组)SBP降低18.9mmHg(11.7%);DBP由(99.0±4.3)mmHg降至(85.2±8.1)mmHg,降低13.8mmHg(13,9%);拉贝洛尔(对照组)SBP/DBP降低16.4/13.ommHg(10.4%/13.0%).各组内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的差别,P<0.01,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的心率均在正常范围内降低.②卡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和77%,总显效率分别为68%和5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卡维地洛主要的不良反应:头晕(13%)、乏力(1%)、心动过速(2%)、头痛(5%)、嗜睡(3%)、皮肤过敏(1%)、一过性GPT轻度增高(1%).结论:每日口服1次卡维地洛治疗轻、中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姜红;谢晋湘;刘力生;项志敏;余枢;孙明;石湘云;温绍君;胡大一;孙宁玲;闫西艴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试验

    他汀类药物的调脂效应以及多方面的血管壁直接保护作用使之有可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减慢或阻断急性不稳定冠状动脉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因此,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开始他汀类药物治疗有可能减少心血管病事件,降低早期死亡率[1].

    作者:施仲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危重病患者胃液监测与急性胃粘膜病变的发生

    上消化道出血是危重病患者的常见合并症,是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引起危重症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十分复杂,但早期及时的诊断及处理是影响患者愈后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对46例危重病患者胃液连续监测,及时发现28例患者因急性胃粘膜病变致上消化道出血,为早期诊治赢得了时间,现报告如下.

    作者:尹利华;管晓萍;谢景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药物遗传学与药源性心律失常

    药物对人体产生的有益作用和不良反应因人而异.人类基因组的变异(多态性和突变)普遍存在,并调节着疾病以及其对药物的反应.认识了这一点,是理解药物对人体作用的机制及其变异性的一个重要的新概念.编码药物处置(drug disposition)分子的基因、编码药物作用靶分子的基因、或调节药物赖以发挥作用的复杂生物系统总活性的基因发生改变,均可以引起变异性.人类对治疗猝死药物的反应各不相同,动态理解这种变异不仅对治疗猝死的幸存者有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形成一个框架以便在基因水平更进一步理解药物作用的机制.

    作者:侯晓霞;吴永全;贾三庆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应用动态血压监测评价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评价每日口服1次国产卡维地洛的降压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标准、停用所有降压药物7天或未服降压药物的患者20例,服用安慰剂1#/d共2周,若舒张压在95~114mmHg,进行ABPM;当24小时平均舒张压≥8.5mmHg,每例均从卡维地洛10mg/d开始治疗.每2周作1次疗效评价,如舒张压<90mmHg或下降>20mmHg进行ABPM;若24小时平均舒张压<85mmHg,维持原剂量不变,否则每2周递增10mg/d,当剂量增加至40mg/d,连用4周后进行ABPM.结果:①卡维地洛明显降低诊室偶测血压,收缩压/舒张压降低幅度为20.5/14.2mmH4g,总有效率为85%,总显效率为60%.②卡维地洛可使24小时动态血压平均值(MSBP/MDBP)降低8.2/7.4mmHg,日间血压降低9.6/8.1mmHg,夜间血压降低6.9/6.5mmHg,相应的血压负荷均显著降低(P<0.01).③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T/P)分别为79.7%和73.4%,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压光滑指数(SI)分别为1.92和2.65,表明该药降压平稳,不影响血压昼夜节律.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日口服一次卡维地洛10~40mg,可平稳持续地控制24小时血压,并具有良好的降压谷峰比值,可推荐为优选的降压药物.

    作者:姜红;谢晋湘;刘力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卡维地洛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评价国产卡维地洛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20~70岁,其中≥65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有39例占19.4%,经过停药1周、2周安慰剂清洗期后,口服卡维地洛片10mg qd,2周后舒张压≥90mrmHg或血压下降<20mmHg,每2周增加剂量10mg qd,直至10周结束观察.结果:201例患者服药2周末舒张压即明显下降,治疗10周末平均剂量为20mg/日,舒张压平均降低11.8 mmHg(↓12.0%),总有效率为83.1%,总显效率为63.1%.服药后心率在正常范围内下降5.8次/分,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糖无明显改变.不良反应主要是头晕(3%)、乏力(1.5%)、恶心(1%)、头胀(1.5%)、皮肤过敏(0.5%)、干咳(0.5%),视力模糊(0.5%),但均较轻微,无需停药.有1例62岁男性患者服药20mg/日,2小时后发生立位晕厥,平卧1小时后恢复.结论:卡维地洛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姜红;谢晋湘;刘力生;项志敏;余枢;孙明;石湘云;温绍君;胡大一;孙宁玲;闫西艴;陈鲁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重视临床前心血管疾病--未来的新领域

    心脏专科医生劝说一个外表健康者改变生活方式有说服力的方式是向病人显示其存在的临床前心血管病(preclinical cardiovascular disease).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前无先兆,识别临床前心血管疾病有重要的意义,这比只讲危险性更有实效.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干出血

    目的:探索重症高血压脑干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干出血8例,其中男5例,女3例;中脑出血2例,桥脑出血4例,中脑、桥脑出血2例;出血量8.5~19.7ml,平均14.7ml;意识状况(按Glasgow计分法),3~5分4例,6~8分4例.抽吸后通过引流管分次注入尿激酶持续引流,血肿大部清除拔除引流管.结果:术后20~72小时内拔除引流管,血肿清除85%~90%.随访2~25月,8例全部存活.结论: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治疗重症高压脑干出血,术中再出血并发症少,血肿清除时间短,有利于脑干功能的恢复,是重症高血压脑干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宋英伦;赵奇煌;顾征;徐屹;吴卫;谢湘桂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大肠癌患者间质胶原酶基因表达增强

    目的:了解大肠癌间质胶原酶基因表达的情况.方法:50例大肠癌患者术中取癌组织及正常组织;提取组织总RNA;用共扩增逆转录定量PCR方法测定间质胶原酶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大肠癌组织间质胶原酶(MMP1)的基因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大肠组织;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者间质胶原酶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局部淋巴结无转移者.结论:间质胶原酶在大肠癌的浸润、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秦北宁;张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对老年高血压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内中膜的影响

    目的:了解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38例对照及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前后,休息时、反应性充血后的肱动脉内径变化并检测颈动脉IMT值,测定治疗前后血浆ET、NO浓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老年高血压组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舒张明显减弱,NO明显低于对照组,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高血压2级及3级颈动脉IMT值及IMT与内径的比率,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大.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治疗6个月后,血压明显下降,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仍低于对照.血浆ET水平明显下降,NO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前后颈动脉IMT无显著性改变.结论:1.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内皮分泌失衡及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2.老年高血压2级及3级颈动脉IMT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大.3.经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治疗6个月后,血管内皮功能明显改善,而颈动脉IMT无明显改善.

    作者:赵志刚;刘靖;张建清;武彩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长期口服卡维地洛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国产卡维地洛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卡维地洛治疗轻、中度高血压10周显效或有效的患者50例,维持原剂量继续26周的治疗.结果:50例患者中,35例(70%)口服剂量为10mg qd,另外5例(10%)至10周剂量调整至40mg qd.所有患者服药10周末血压由(147.8±8.3)/(95.1±9.1)mmHg下降至(136.1±16.7)/(83.8±6.7)mmHg.治疗26周末平均剂量为20mg/日,与治疗前比较,26周末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13.4mmHg(↓9.1%)和8.2mmHg(↓8.6%),总有效率为74.0%,总显效率为58.0%.服药后10周末心率在正常范围内下降3.7次/分,且10~26周内心率基本稳定.血小板及血尿酸均略下降,但均在正常范围.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糖无明显改变,不良反应主要是头晕(8%)、头痛(4%)、困倦(4%),但均较轻微,并逐渐减轻和消失.结论: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长期口服卡维地洛降压疗效稳定,且安全可靠,是一种安全的新型降压药.

    作者:姜红;谢晋湘;刘力生;顼志敏;高明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心力衰竭临床与脑钠素

    1988年日本学者Sudoh等从猪脑组织中提取出一种具有利钠利尿等生物活性的多肽,并命名为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

    作者:秦俭;何士大;华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