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告知

关键词:
摘要: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脊痛消胶囊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大鼠脊髓组织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及组胺的影响

    目的:研究脊痛消胶囊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大鼠脊髓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组胺(HA)的影响。方法通过手术植入异物使神经根受到卡压的方式建立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脊痛消胶囊组(中药组)、布洛芬缓释对照组(西药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为排除手术创伤所致疼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加设假手术组。于造模3 d 后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给予不同配比的脊痛消胶囊和布洛芬混悬液灌胃;空白组、假手术组及模型对照组每日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溶液灌胃。观测给药后第7天和第14天分批处死实验大鼠取 C5至 T1脊髓组织,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 IL-1β、IL-6、HA表达量。结果给药后第7、14天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 IL-1β、IL-6、HA 含量明显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中药组大鼠上述物质的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相对较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痛消胶囊能有效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大鼠脊髓组织中 IL-1β、IL-6及 HA 的含量。

    作者:娄宏君;高曦;张燕丽;徐英杰;邢凌昊;张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血清α1-抗胰蛋白酶水平与左房室瓣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α1-抗胰蛋白酶水平与左房室瓣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236例诊断为单纯左房室瓣狭窄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根据左房室瓣狭窄程度将患者分成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所有患者通过酶速率法检测α1-抗胰蛋白酶水平。结果重度狭窄组α1-抗胰蛋白酶水平低于轻度狭窄、中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α1-抗胰蛋白酶水平低于轻度狭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偏相关分析显示α1-抗胰蛋白酶水平与左房室瓣病变程度明显相关(r =0.578,P <0.05)。结论α1-抗胰蛋白酶水平降低与左房室瓣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

    作者:古丽娜尔·白托拉;郑颖颖;付真彦;马依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动脉硬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动脉硬化检测,探讨动脉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符合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272例,进行动脉硬化检,测量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并收集相关资料。根据动脉硬化程度分3组比较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饮食、运动及精神因素与患者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性别与动脉硬化无相关性,适度运动与动脉硬化呈负相关,年龄、吸烟、过量饮酒、高脂饮食、精神压力与动脉硬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应该戒烟、适量饮酒、低脂膳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心态从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蒋雨玲;唐世琪;吴凌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源性血管损伤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医源性血管损伤(IVJ)是外周血管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多发生在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过程中,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和处理,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或致残。选取我科处理的51例血管损伤,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晓天;胡何节;邓福生;方正东;孙小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流感合并肺炎发生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早期临床特征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合并肺炎的重症患者病死率高,救治困难[1]。临床上对流感合并肺炎的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一直是一个难题。因此,分析此类患者的的早期临床特征,总结其影像及临床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建秦;周桂娅;陈大龙;何海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骨关节炎研究进展

    骨关节炎(OA)是一种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慢性、变形性关节疾病[1],主要累及双手的小关节和全身负重关节,特别以膝关节为其好发部位[2]。其临床症状主要以关节疼痛、变性为主,终导致活动受限、生活质量受到影响。OA 的病理变化初发生于软骨,逐渐侵犯软骨下骨板及滑膜等周围组织,终导致软骨破坏、软骨下硬化、囊性变和代偿性骨赘形成[3]。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血瘀证主要是由血行不畅、淤血阻滞而导致的症状,其病因有气滞、气虚、痰凝及血热等。血瘀证是多种疾病的病理基础,特别是在痹证的研究中受到了极大重视。本文从血瘀对 OA 影响的研究进展,对活血化瘀通络法治 OA 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作者:谈冰;刘健;章平衡;方利;朱福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麝香保心丸对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侧支循环的影响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侧支循环的影响以及与血清二甲基精氨酸(ADMA)浓度的关系。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选择150例严重冠心病的患者,采用 Rentrop 方法对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进行分级,CCC0级为侧支循环未形成组(n =85),1~3级为侧支循环形成组(n =65)。150例患者随机分为 A、B 两组,两组患者在服用药物前测定 ADMA 的浓度。A 组患者服用麝香保心丸6个月,B 组患者服用安慰剂6个月,6个月后两组患者复查冠脉造影,并对冠脉侧支循环进行分级评价,同时测定 ADMA的浓度。结果A 组服用麝香保心丸6个月后,CCC0级组19例、CCC1级组40例、CCC2级组16例,其中CCC0级组病例数减少,CCC1级组及 CCC2级组病例数增加,各组服药后侧支循环分级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6,P =0.003);B 组服药前后 CCC 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 组服药前后 ADMA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0.03),B 组服药前后 ADMA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CC1级与 CCC0级组ADMA 浓度的比较,CCC1级浓度明显低于 CCC0组(P =0.002)。结论麝香保心丸可能具有促进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侧支循环的形成,保护缺血心肌,减小梗死范围的作用。

    作者:夏小鹏;田迪;赵彬;彭筱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紊乱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紊乱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306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根据动态血压检查结果,分为勺型组100例,非勺型组126例,反勺型组80例,选择健康者52例为对照组。全部患者进行24h 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各组与对照组发生总心律失常、并存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例数和心率变异性。结果总心律失常例数在非勺型组>勺型组(P <0.01),反勺型组>勺型组(P <0.05),高血压各组>对照组(P <0.01)。并存心律失常例数在非勺型组、反勺型组均>勺型组(P <0.01),高血压各组>对照组(P <0.01)。短阵房速例数在反勺型组>勺型组(P <0.01)、反勺型组>非勺型组(P <0.05);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例数在反勺型组>勺型组(P <0.05)。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例数在反勺型组和非勺型组均>勺型组(P <0.05)。SDANN、rMSSD、PNN50在反勺型组<对照组(P <0.05、P <0.01);<勺型组(P <0.05、P <0.01));rMSSD 在反勺型组<非勺型组(P <0.05);PNN50在非勺型组<对照组(P <0.05)、<勺型组(P <0.05)。结论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可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反勺型或非勺型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心律失常,以房性心律失常更多,并可使心率变异性下降。

    作者:缪京莉;侯晓平;周云飞;尹巧香;张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是精氨酸甲基化的衍生物,广泛分布于人体的组织细胞及体液中。ADMA 是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主要的抑制剂,而 eNOS 为合成一氧化氮(NO)所必需[1]。研究表明,血浆 ADMA 浓度升高会使 NO 的合成受抑,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张慧平;柳景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蒙古族牧民血清瘦素水平与肥胖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牧区蒙古族牧民血清瘦素水平与年龄、性别及肥胖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150例蒙古族正常非肥胖和50例超重或肥胖个体[体质量指数(BMI)≥25]的血清瘦素水平。结果蒙古族牧民正常非肥胖者平均瘦素浓度男性为(2.25±1.13)μg/L,女性为(6.76±3.60)μg/L;超重或肥胖者平均瘦素浓度男性为(4.92±2.12)μg/L,女性为(16.20±5.42)μg/L,女性较男性高2~3倍。血清瘦素水平与 BMI 显著相关(男子 r =0.70,P <0.01;女子 r =0.62,P <0.01)。结论蒙古族牧民超重和肥胖个体瘦素浓度升高,BMI、脂肪含量、性别和年龄是影响血清瘦素浓度的主要因素。

    作者:姚建宇;焦雪琴;王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B 型利钠肽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 B 型利钠肽(BNP)水平在预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对98例 CHF 患者进行随访[(17.62±3.71)月],记录发生的心血管事件,分为心血管事件组与非事件组,分析不同 BNP 水平在预测 CHF 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事件组的年龄、收缩压和左心室舒张末内经(LVEDD)明显高于非事件组(P <0.05),BNP 水平[(1156.85±838.16)ng/L]显著高于非事件组[(716.45±182.07) ng/L](P <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40.85±6.72)%]显著低于非事件组的[(46.42±5.64)%](P <0.01)。以98例 CHF 患者 BNP 水平的中位数758 ng/L 为分组界值,通过 Kaplan-Meier 法作不同 BNP 水平患者在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曲线,可见 BNP <758 ng/L 组的随访曲线明显高于 BNP >758 ng/L 组,计算Log-rank 值为15.22(P =0.000);以 BNP 中位数对 CHF 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中位数以上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是中位数以下患者的3.1倍(P <0.01)。结论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 BNP 水平显著增高,BNP 水平在预测 CHF 患者的预后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尹秋生;周冬翠;冬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电话及网络健康教育对中老年居民高血压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中老年高血压人群电话及网络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08年8月在安徽省立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四个区81家单位,对其中两个区41家单位455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另两区40家单位427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干预组定期通过电话、短信及网络平台进行个体化干预管理,随访4年。结果经过4年健康教育干预后,干预组高血压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明显上升(均 P <0.01);血压水平下降(P <0.01);饮酒检出率显著下降(P<0.01),体育锻炼人数明显增多(P <0.01),但吸烟及超重检出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电话、短信及网络方式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可积极有效地控制高血压。

    作者:沈干;胡世莲;吴蕾;徐维平;方向;陈尹;靳松;洪海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的 CT 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 CT 对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5例多形性腺瘤、18例腺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和 CT 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85例多形性腺瘤全部单发,男女比例接近,绝大多数位于腮腺非后下象限,形态规则或不规则,边界清楚,密度多不均匀,增强后呈缓慢延迟强化,约一半病灶出现强化范围扩大、实性成分强化不同步的特点;18例腺淋巴瘤几乎全部发生于老年男性,绝大多数位于腮腺后下象限,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密度多不均匀,增强后呈快进快退模式。②在瘤体大径、左右侧分布、深浅叶分布、边界是否清晰、密度是否均匀、有无钙化、有无包膜外结节、有无下颌后静脉移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在性别、年龄、是否吸烟、是否多发、肿瘤形态、象限分布、有无贴边血管征、有无胸锁乳突肌受压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平扫及双期增强 CT 值、各期 CT 值增加幅度及强化范围有无扩大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T对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合临床资料可有效将二者鉴别。

    作者:王传彬;程涛;曹东兴;贾鑫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的护理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包括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1]。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服药时间长(1~2年)、副作用常见,甚至严重副作用如肝坏死、胆汁淤积性肝炎和粒细胞缺乏等,且易复发[2]。近几年来,131 I 治疗在我国甲亢患者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3]。我院收治1例甲亢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后引发重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经过131 I 治疗,保肝、营养支持和细心的护理,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杨胜菊;盛凯;刘祝娟;钟娟;孙春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对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中血压变异性与肾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12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计算入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以90 mL/min 为临界值将其分为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异常组,监测患者的24 h 动态血压。结果(1)肾功能正常组白天的收缩压变异性明显小于肾功能异常组,但是白天的平均血压肾功能正常组却显著高于肾功能异常组;(2)年龄、白天收缩压的变异性与 GFR 呈负相关,而全天的舒张压,白天的舒张压、平均血压,夜间的舒张压与 GFR 呈正相关。结论血压变异性尤其是收缩压的变异性与肾功能不全独立相关。

    作者:靳松;沈干;丁琪;袁志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HPLC-ELSD 法测定复方阿胶黄芪膏中黄芪甲苷含量的可靠性

    目的:建立复方阿胶黄芪膏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 HPLC-ELSD 法,Alltima C18柱(250 mm ×4.6 mm,5μm),乙腈-水(35:65)为流动相,ELSD 漂移管温度103℃,载气(N2)压力:0.2 MPa。结果黄芪甲苷在88.1~440.5μg/mL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8(n =5)。平均回收率97.05%,RSD =1.22%。结论HPLC-ELSD 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复方阿胶黄芪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矗;刘圣;王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膜通透性对腹膜透析患者心脏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不同腹膜通透性对患者心脏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透析12个月的 CAPD 患者52例,根据腹膜平衡实验(PET)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高转运、高平均转运的患者为高通透性(H)组27例,低转运和低平均转运患者为低通透性(L)组25例。检测患者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内径(LV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比较。结果与 L 组相比,H 组患者血浆白蛋白[(33.46±3.08)g/L 比(35.72±2.62)g/L,P =0.006)]明显降低,腹透液白蛋白丢失量[(6.41±1.15)g/24h 比(5.51±1.18)g/24h,P =0.008]明显增多,室间隔厚度[(1 1.67±1.14)mm 比(10.96±0.97)mm,P =0.020]、左室后壁厚度[(10.16±0.93)mm 比(9.52±0.91) mm,P =0.016]明显增厚,左室射血分数[(59.37±3.31)%比(61.76±4.57)%,P =0.035]明显下降。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腹透液白蛋白丢失量与血浆白蛋白及 LVEF 呈负相关关系(r =-0.503,P <0.01;r =-0.406,P =0.003);与 IVST、LVPWT 呈正相关关系(r =0.442,P =0.001;r =0.328,P =0.018)。结论高通透性 CAPD 患者较低通透性 CAPD 患者,左心室肥厚与左室射血功能的下降明显;腹透液白蛋白丢失量与CAPD 患者的心脏改变有相关性。

    作者:万美燕;韩昆;崔永军;夏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时期医院陪护管理模式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1],以亲人为主的亲情式陪护将慢慢淡出医院。由于无陪护病房存在一定的法律及纠纷隐患[2],而且国内护士严重缺编将成为开展无陪护病房的制约瓶颈[3]。医院职业陪护便是新时期医疗市场出现的新生事物[4]。职业陪护管理模式全国各地医院也不尽相同,本文参阅近几年职业陪护管理模式发展的相关文献,现对其介绍如下。

    作者:王晓玲;吴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血瘀证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确切发病机制不明。基本病理改变为滑膜炎、血管翳形成,并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终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1]。本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古籍中还称之为“历节病”、“顽痹”。本文将从历代医家对痹证与血瘀的认识出发,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对类风湿关节炎与血瘀证及凝血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简要概述。

    作者:章平衡;刘健;谈冰;方利;朱福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 C(CysC)和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将110例老年2型糖尿病(DM)患者作为 T2DM组,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 IMT 正常组和 IMT 增厚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1)T2DM组 Hcy、hs-CRP、CysC、IM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餐后2 h 血糖(2hPP)、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血脂(TG)、空腹血糖(FPG)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 <0.05),叶酸(FA)、HDL-C 低于对照组(P <0.05);(2)IMT 增厚组 Hcy、hs-CRP、CysC 显著高于 IMT 正常组(均 P <0.01),FA 水平低于 IMT正常组(P <0.05)。(3)相关分析显示 IMT 与 Hcy、hs-CRP、CysC、LDL-C、FPG、HbA1 c 和2hPP 正相关,与HDL-C 负相关,与年龄、BMI、性别、血压、TC 和 TG 无相关性。血浆 Hcy 与 FA 负相关,与维生素 B12无相关。CysC 水平与 hs-CRP、2hPP、HbA1 c 相关。(4)Logistic 回归分析 Hcy、hs-CRP、CysC 是影响老年 T2DM患者 IMT的独立相关因素(OR =1.95、3.614、12.125,均 P <0.05)。结论血 CysC、Hcy、hs-CRP 升高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 CAS 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赵倩;王卫东;吴曼;李金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北京医院 中共安徽省委保健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