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平;柳景华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联合坎地沙坦酯分散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均给予降血糖,饮食治疗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坎地沙坦酯分散片治疗(4 mg/d),治疗组给予氟伐他汀(40 mg/d)联合坎地沙坦酯分散片(4 mg/d)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肾功能、24 h 尿蛋白排泄率(UAER)等指标的变化以及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血肌酐、24 h 尿蛋白排泄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降低(均 P <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 <0.05)。结论氟伐他汀联合坎地沙坦酯分散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肾脏功能,不良反应少。
作者:宋洁;孙璇君;张永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合并肺炎的重症患者病死率高,救治困难[1]。临床上对流感合并肺炎的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一直是一个难题。因此,分析此类患者的的早期临床特征,总结其影像及临床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建秦;周桂娅;陈大龙;何海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242(CA242)联合 B 超、增强 CT、MRI 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4例经过手术确诊的胰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检测血清肿瘤标记物 CA199、CA125、CA242,行 B 超、增强 CT 和 MRI 单项或多项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联合检测 CA199、CA125、CA242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于检测单一指标(P <0.05)。肿瘤标记物联合增强 CT/MRI 检查优于单独做 B 超、CT 或者 MRI 检查(P <0.05)。结论多项肿瘤标志物同时联合影像学检查可提高胰腺癌的诊断率。
作者:金雷;韩真;王卫东;王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临床已经证实,气垫床可以有效减小卧床患者严重受压部位的平均压强值、全身平均压强和严重部位受压面积之和,对预防压疮有积极的临床意义[1]。骨科患者多以骨折、骨病多见,卧床时间较长且应卧硬板床,易发生压疮,肺感染等多种合并症。现临床应用的气垫床分为波浪型和球型。将两种类型的气垫床在骨科临床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比较。
作者:杨威;路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骨关节炎(OA)是一种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慢性、变形性关节疾病[1],主要累及双手的小关节和全身负重关节,特别以膝关节为其好发部位[2]。其临床症状主要以关节疼痛、变性为主,终导致活动受限、生活质量受到影响。OA 的病理变化初发生于软骨,逐渐侵犯软骨下骨板及滑膜等周围组织,终导致软骨破坏、软骨下硬化、囊性变和代偿性骨赘形成[3]。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血瘀证主要是由血行不畅、淤血阻滞而导致的症状,其病因有气滞、气虚、痰凝及血热等。血瘀证是多种疾病的病理基础,特别是在痹证的研究中受到了极大重视。本文从血瘀对 OA 影响的研究进展,对活血化瘀通络法治 OA 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作者:谈冰;刘健;章平衡;方利;朱福兵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颈性高血压是指由于颈椎病发病引起的血压升高,属于继发性高血压的范畴,多见于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1-2]。颈椎性血压异常的概念提出始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临床表现高血压约是低血压的10倍,占颈椎病的6.7%~18%,占人群高血压的15%~21.9%,中老年高血压者有83%合并颈椎病[3-6]。资料显示颈椎失紊和环枢关节失紊或半脱位高血压发生率分别为46%、44%[7]。笔者查阅近年来的文献,就国内颈性高血压诊治的相关性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李金虎;朱燕蓉;黄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中血压变异性与肾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12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计算入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以90 mL/min 为临界值将其分为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异常组,监测患者的24 h 动态血压。结果(1)肾功能正常组白天的收缩压变异性明显小于肾功能异常组,但是白天的平均血压肾功能正常组却显著高于肾功能异常组;(2)年龄、白天收缩压的变异性与 GFR 呈负相关,而全天的舒张压,白天的舒张压、平均血压,夜间的舒张压与 GFR 呈正相关。结论血压变异性尤其是收缩压的变异性与肾功能不全独立相关。
作者:靳松;沈干;丁琪;袁志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牧区蒙古族牧民血清瘦素水平与年龄、性别及肥胖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150例蒙古族正常非肥胖和50例超重或肥胖个体[体质量指数(BMI)≥25]的血清瘦素水平。结果蒙古族牧民正常非肥胖者平均瘦素浓度男性为(2.25±1.13)μg/L,女性为(6.76±3.60)μg/L;超重或肥胖者平均瘦素浓度男性为(4.92±2.12)μg/L,女性为(16.20±5.42)μg/L,女性较男性高2~3倍。血清瘦素水平与 BMI 显著相关(男子 r =0.70,P <0.01;女子 r =0.62,P <0.01)。结论蒙古族牧民超重和肥胖个体瘦素浓度升高,BMI、脂肪含量、性别和年龄是影响血清瘦素浓度的主要因素。
作者:姚建宇;焦雪琴;王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 CT 对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5例多形性腺瘤、18例腺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和 CT 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85例多形性腺瘤全部单发,男女比例接近,绝大多数位于腮腺非后下象限,形态规则或不规则,边界清楚,密度多不均匀,增强后呈缓慢延迟强化,约一半病灶出现强化范围扩大、实性成分强化不同步的特点;18例腺淋巴瘤几乎全部发生于老年男性,绝大多数位于腮腺后下象限,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密度多不均匀,增强后呈快进快退模式。②在瘤体大径、左右侧分布、深浅叶分布、边界是否清晰、密度是否均匀、有无钙化、有无包膜外结节、有无下颌后静脉移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③在性别、年龄、是否吸烟、是否多发、肿瘤形态、象限分布、有无贴边血管征、有无胸锁乳突肌受压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平扫及双期增强 CT 值、各期 CT 值增加幅度及强化范围有无扩大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T对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结合临床资料可有效将二者鉴别。
作者:王传彬;程涛;曹东兴;贾鑫鑫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是精氨酸甲基化的衍生物,广泛分布于人体的组织细胞及体液中。ADMA 是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主要的抑制剂,而 eNOS 为合成一氧化氮(NO)所必需[1]。研究表明,血浆 ADMA 浓度升高会使 NO 的合成受抑,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张慧平;柳景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1],以亲人为主的亲情式陪护将慢慢淡出医院。由于无陪护病房存在一定的法律及纠纷隐患[2],而且国内护士严重缺编将成为开展无陪护病房的制约瓶颈[3]。医院职业陪护便是新时期医疗市场出现的新生事物[4]。职业陪护管理模式全国各地医院也不尽相同,本文参阅近几年职业陪护管理模式发展的相关文献,现对其介绍如下。
作者:王晓玲;吴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难伴喉鸣2个月,加重2 d”于2013年5月15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痛、咳嗽,日轻夜重,渐出现声音嘶哑,无饮水呛咳,于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后未见好转。入院前2个月出现呼吸困难伴喉鸣音,夜间不能平卧,于河北某医院行喉镜检查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改变;胸片未见明显异常;再次给予抗感染治疗后未见好转。入院前1个月患者就诊我院门诊,肺功能检查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小气道功能障碍、残存比增高,可见吸气相平台。动脉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胸部 CT 示右肺中叶可见小斑片。门诊考虑“下呼吸道感染,不除外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给予茶碱、左氧氟沙星、甲泼尼龙40mg 静点1次,富马酸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治疗,症状有所缓解。入院前2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咳黄痰,左膝关节及双侧第一掌指关节疼痛,无红肿、畸形。体质量自发病以来下降10 kg。既往从事动物毛皮加工工作2年余。入院查体:T:36.5℃,P:112次/min,R:20次/min, Bp:116/72 mm Hg。神清,表情焦虑喘息貌,每次呼吸均伴有响亮的喉鸣音,眼、耳、鼻无压痛、畸形。喉部可闻及双向喘鸣音,音调响亮粗糙,以吸气相更响亮,吸气时可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呼气相延长,双肺亦可闻及吸气相干鸣音及呼气相喘鸣音,但音调较喉部显著减低。HR:112次/min,律齐,未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未见阳性体征。左膝、双侧第一掌指关节轻压痛,无红肿、畸形。
作者:赵丽珂;杨鹤;王洪冰;黄慈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源性血管损伤(IVJ)是外周血管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多发生在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过程中,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和处理,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或致残。选取我科处理的51例血管损伤,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晓天;胡何节;邓福生;方正东;孙小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静脉疾病,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剥术是其外科基本术式,但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新文献报道下肢浅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率高达21%[1]。本研究选取下肢浅静脉曲张术后复发患者56例(62条患肢),现将复发原因和再次手术治疗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苏月红;曹一鸣;邓正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为加强老年医学界同道的学术交流,促进学科的繁荣与发展,拟定于2015年5月15日-17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安徽省老年心血管病防治研讨会,届时大会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专题讲座,会议将以讲座、现场答疑、病例讨论、壁报展示、论文汇编等形式进行。本次会议旨在为老年医学及相关专业医务人员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加强合作、增进友谊的学术平台,欢迎各位同道踊跃投稿并参会。
作者:李金虎;程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动脉硬化检测,探讨动脉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符合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272例,进行动脉硬化检,测量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并收集相关资料。根据动脉硬化程度分3组比较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饮食、运动及精神因素与患者动脉硬化程度的相关性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性别与动脉硬化无相关性,适度运动与动脉硬化呈负相关,年龄、吸烟、过量饮酒、高脂饮食、精神压力与动脉硬化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应该戒烟、适量饮酒、低脂膳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心态从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蒋雨玲;唐世琪;吴凌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 C(Cys C)水平变化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66例,依据其舒张功能分为正常组和减退组。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 Cys C,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参数,同时采集患者基础情况及血脂、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等资料。结果和舒张功能正常组相比,舒张功能减退组患者 Cys C 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肌酐、尿酸、尿素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ys C 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中度负相关(r =-0.617,P <0.05);以肌酐为控制变量的偏相关分析,Cys C 与 LVEF 仍呈中度负相关(r =-0.591,P <0.05)。结论血清 Cys C 升高可能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功能不全的有效预测因子。
作者:靳珊珊;丁琪;袁志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中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与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的关系。方法选择重症监护病房(ICU)的128例危重症患者,按下列分组:组 A (APACHEⅡ<18分)34例、组 B(18分≤APACHEⅡ≤25分)63例、组 C(APACHEⅡ>25分)31例;Ⅰ组(NRS-2002分值在0~4分)28例、Ⅱ组(NRS-2002分值在5~6分)68例、Ⅲ组(NRS-2002分值7分)32例,分别比较下列指标: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日均住院费用、并发症数、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在各组间的差异,并分析 APACHEⅡ与 NRS-2002的相关性。结果在 A /B/C 分组中,随着 APACHEⅡ分值的增加,日均住院费用、并发症数、病死率、NRS-2002分值等指标升高明显(P <0.05);在Ⅰ/Ⅱ/Ⅲ分组中,随 NRS-2002分值增加,APACHEⅡ分值、日均住院费用、住院总费用、并发症数、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增加显著(P <0.05)。APACHEⅡ分值与 NRS-2002分值呈正相关(r =0.509,P =0.000)。结论APACHEⅡ与 NRS-2002均有助于判断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两者相结合,可以更好指导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
作者:安志红;王殿华;朱健;吴晓棣;张静;许家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参芎注射液对家兔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30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参芎组,每组 1 0只。在 Langendorff 离体心脏灌流模型基础上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各组用药前后心肌细胞单向动作电位(MAP)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后模型组 MAP 电位值下降,全心功能受到抑制,LVSP、±dp /dtmax绝对值降低,LVEDP、t-dp /dtmax 值上升。与模型组比较,参芎组 MAP 电位值较高,全心功能较好,LVSP、±dp /dtmax绝对值较高,LVEDP、t-dp /dtmax 值较低。结论参芎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所导致的心功能损害。
作者:李树学;韩宇博;田苗;于丽楠;郭维毅;周彬彬;马艳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年来,糖尿病(DM)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第三大慢病。中国20岁以上成年人的 DM发病率已达到9.7%[1],早期发现 DM和血糖水平的控制显得非常重要。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国际上公认的诊断 DM的标准,但其只能反映瞬时血糖水平,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GHb)因其生物学特性,能够反映近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2],且不受空腹和胰岛素治疗的影响,因此它作为一个血糖监测的重要指标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在《2010年糖尿病诊疗指南》中正式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纳入 DM的诊断标准[3],现就 GHb 的临床检测方法与标准化作一综述。
作者:刘德军;彭旭东;王伟夫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