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级康复系统对于脑卒中后康复治疗的效果探讨

韩建

关键词:三级康复, 脑卒中, 康复
摘要:目的:探讨三级康复系统对于脑卒中后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三级康复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比较两组出院时和随访1个月、3个月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及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肺部、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关节挛缩和褥疮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级康复能有效延续患者家庭康复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瘢痕子宫合并妊娠高血压疾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观察瘢痕子宫合并妊娠高血压疾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将50例有剖宫产史的产妇设为观察组,将58例无子宫手术史的产妇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妊娠并发症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两组产妇妊娠并发症(胎盘早剥、胎盘前置、DIC、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HEILP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早产、产后出血、剖宫产、子宫破裂、子宫切除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瘢痕子宫合并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妊娠期及母婴结局均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对该特殊群体产妇应加强围产期监护,积极采取医学干预手段,尽可能改善预后,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李淑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102例研究对象均为2012年5月~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总有效率、GO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6.27%)与对照组(72.55%)比较明显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GOS评分为5分的患者所占比例(5.88%)、死亡率(7.84%)、并发症总发生率(17.65%)与对照组(31.37%、23.53%、56.86%)比较明显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延缓疾病发展。

    作者:邓光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对肾功能及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对肾功能和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双盲法分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组(实验组)、单纯胰岛素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UAER、24h尿蛋白和胰岛B细胞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UAER和24h尿蛋白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下降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OMA-B、HOMA-IR、1hINs/FIN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FINS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ISI治疗前后及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改善肾功能,是治疗糖尿病的可行方案。

    作者:秦玉祥;李行勇;刘桂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注射用醋酸奥曲肽,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奥美拉唑,观察止血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6.7%和83.3%,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081,P<0.05),均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或有所改善。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弘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三级康复系统对于脑卒中后康复治疗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系统对于脑卒中后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三级康复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比较两组出院时和随访1个月、3个月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及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肺部、泌尿系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关节挛缩和褥疮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级康复能有效延续患者家庭康复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作者:韩建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颈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颈前路手术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断为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且行颈前路手术的患者39例,行椎体次全切除,髂骨植骨联合前路接骨板内固定术。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时进行JOA评分,测量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标准侧位X片上Cobb角、融合节段椎体前缘高度(HAB)、融合节段椎体后缘高度(HPB)。结果术前JOA评分为(8.09±2.20)分,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14.98±2.01)分,(P<0.05),其中优25例,良8例,中5例,差1例,优良率为84.6%。术后1周时的Cobb角、HAB和HPB较术前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HAB和HPB相较于术前同样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效果明显,是首选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坤和;黄黎;王理德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急性胃穿孔患者60例,随机分为切除组与修补组各30例,切除组给予胃大部切除手术进行治疗,修补组给予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等。结果切除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35.3±14.5)min,术中出血量为(139.7±16.4)m L ,住院时间为(16.4±3.3)d,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修补组手术时间为(47.2±6.6)min,术中出血量为(82.6±12.3)mL,住院时间为(9.1±2.8)d,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两组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组术后1~18个月总复发例数明显少于修补组,且4~6个月、13~18个月其复发率明显低于修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胃穿孔的患者来说,采用胃大部切除及单纯修补术均是有效的方法,但两者各有优缺点,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彻底,复发率低,单纯修补术安全性高,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任伟耀;麦丽尧;范海鹰;刘建雄;李正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坦度螺酮治疗心因性头晕

    目的:探讨坦度螺酮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心因性头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心因性头晕患者随机分为A、B、C 三组,分别采取坦度螺酮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坦度螺酮、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结果坦度螺酮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疗效明显好于单用坦度螺酮或甲磺酸倍他司汀。结论坦度螺酮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效果显著,副作用小。

    作者:张春燕;田玉玲;赵娅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绵阳市中心医院儿内科PICU死亡病例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儿内科重症监护室(PICU)死亡病例构成,分析死亡原因,掌握死亡高危因素,提高危重症诊疗水平,降低死亡率。同时有助于提高儿内科尤其是PICU专业人员对儿科常见病、危重病的认识。方法将2008~2012年5年内在儿内科PICU死亡的63例病例,以第一诊断及直接死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农村儿童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意外伤害全为1~3岁农村儿童。死亡的前五位病种共51例,以颅内感染多,其次依次为重症肺炎、暴发性心肌炎、意外伤害、败血症,婴儿期以重症肺炎多见,伴有先心病、肺发育不良者尤其明显,7~14岁以颅内感染多见;24h内死亡占55.55%,3个及以上脏器衰竭的患儿死亡率明显升高,其中颅内感染以脑疝多见,暴发性心肌炎仅单一循环衰竭而快速死亡,败血症和意外事件以休克、肾功能衰竭突出,衰竭出现多的是循环衰竭,其次呼吸衰竭,再次是休克。结论需提高农村的医疗水平,应关注小儿肺炎,1~3岁农村儿童的意外伤害,学龄儿童的颅内感染,根据发病年龄、城乡、脏器损害不同,考虑病种可能有所不同而指导临床,在危重患儿的抢救中,应注意监测及维护脏器功能,尽量不发展到3个以上脏器衰竭,减少死亡率。

    作者:王敏;余静;刘蓉;管利荣;董金容;李艳;胡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替牙期儿童龋齿与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替牙期儿童龋齿与饮食及口腔卫生习惯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共调查359名儿童,比较不同甜食摄入习惯及不同口腔卫生习惯儿童乳牙dmft及恒牙DMFT。结果摄入甜食种类为糖果、巧克力、含糖饮料等儿童的乳牙dmft及恒牙DMFT均高于冷饮及水果的儿童,摄入甜食频率<3次/周儿童均低于频率高的儿童(P<0.05)。进食甜食后刷牙的儿童乳牙dmft及恒牙DMFT均低于漱口及不采取任何口腔保健措施的儿童,刷牙频率3次/d的儿童均低于1次/d、2次/d的儿童(P<0.05)。结论学校、家庭、社会等均应重视龋齿的预防工作,指导替牙期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及口腔卫生习惯,降低龋齿发生率。

    作者:陈周焕;南小思;杨雅;王唯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的危险因素,为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的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070例孕周≥24周的待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终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对照组)与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组(试验组),然后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等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中镇居民、脑力劳动者、高收入家庭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单因素分析显示:试验组患者更关心安全、形体、孩子聪明,而担心分娩痛苦及日后性生活;对照组患者更关心费用、自然生理过程及产后恢复等;多因素分析显示:剖宫产结局更完美、阴道产会对性生活产生影响、医生对分娩方式的建议、阴道产为自然分娩且恢复快、孕期对剖宫产的意向等5个因素对孕妇选择剖宫产有显著影响。结论认知行为的偏差可以导致非医学需要剖宫产指征孕妇选择行剖宫产。因此应对孕妇加强分娩方式的宣教,认知剖宫产的利弊是剖宫产率降低、产科质量提高的关键。

    作者:徐桂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对睡眠生理的不同认识

    现代医学认为睡眠是由中枢内发生主动抑制过程而产生的,中枢内有产生睡眠的中枢。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在脑干尾部存在着引起睡眠和脑电波同步化的中枢,而且与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相对抗,从而调节控制着睡眠与觉醒的相互转化。现代医学从睡眠中枢、脑电图时相和中枢内递质的释放,阐述了睡眠的生理过程和生理机制。传统医学从圆运动理论的阴阳平衡、营卫和心神等方面,解释了睡眠的生理机制。传统医学认为睡眠的维持主要依靠三方面:即阴阳之气相对平衡;脉道经络滑利通畅,邪不阻道,气行得畅;相关脏腑相生相克,正常有序的协同作用。虽然它们认识睡眠的角度不同,但本质是相通相同的。

    作者:郭利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脑出血患者早期中医康复介入治疗61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中医康复介入治疗对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61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早期中医康复组31例和晚期康复组30例。早期中医康复组在生命体征、神经缺损体征相对平稳后3~7d开始进行中医康复训练;晚期康复组在发病后1个月以后开始进行。两组均采用以中医针刺、推拿为主的运动疗法进行康复训练。使用Fugl-meyer评测法评测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评定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结果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都有改善,但早期中医康复组较晚期中医康复组改善程度更加明显。结论早期和晚期中医康复均能改善脑出血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但早期中医康复的进行更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

    作者:张欣;朱旭;张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医心理疗法干预银屑病的应用初探

    银屑病作为皮肤科一种常见疑难性疾病,病情缠绵不愈、根治困难,目前银屑病的发生与社会心理因素的关系日益密切。在长期银屑病临床研究中发现,祖国医学运用辨证施治配合辅助疗法治疗银屑病有其独特的临床疗效。结合近几年中医心理疗法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本文旨在倡导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辨证施治银屑病,并辅助中医心理疗法干预,综合意法、安神养形法、音乐疗法等多种方法应用于银屑病的防治中,从而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也为银屑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杨丽红;刘靖;涂绍忠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妊娠急性脂肪肝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妊娠急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64例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行常规治疗同时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34例孕妇为治疗组,30例采用终止妊娠、常规保肝抗炎治疗孕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治疗后转氨酶、血胆红素、凝血功能、血糖等指标的变化以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34例患者的转氨酶、血胆红素、凝血功能、血糖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对照组30例患者的转氨酶、血胆红素、凝血功能、血糖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所改善,但改善程度不及观察组,两组上述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34例患者全部治愈,死亡率为0;对照组30例患者中4例死亡,死亡率为13.3%。治疗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妊娠急性脂肪肝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孕妇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一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药材种植基地土壤及中药材中重金属赋存水平的环境变化分析

    目的:对5个不同中药材种植基地土壤、中药材样中Pb、Cd、As和Hg含量进行调查与评价,探讨其含量水平的环境变化情况。方法用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与中药材中重金属含量,利用平均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并结合《绿色食品标准》及《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对目标土壤及中药材重金属赋存水平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不同中药材种植基地土壤和中药材中的Pb、Cd、As和Hg平均含量均未超标。2013年5个种植基地土壤酸化明显;2013年各种植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综合污染指数比2008年都有较大提升。中药材中重金属含量都有增加,其中以Pb、Cd和As含量增加为明显。结论不同中药材种植基地土壤及中药材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作者:彭启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胃溃疡合并胃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索胃溃疡合并胃癌的危险因素,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胃溃疡合并胃癌患者270例,以及同期我院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00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相应的危险因素。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胃炎、吸烟、不按时吃饭、吃油炸食品、睡眠差等为危险因素,饮茶为保护因素。结论不合理的饮食,如吃油炸,辛辣食品,不按时就餐,吸烟喝酒等能增加胃癌的发生,多吃蔬菜水果,适度饮茶能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刘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氨氯地平联合辛伐他汀滴丸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与辛伐他汀滴丸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0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2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0,1)分布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运用氨氯地平、辛伐他汀滴丸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为84.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与辛伐他汀滴丸对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以及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1年10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74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7例,对照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实验组则接受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观察两组血流参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作统计学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流参数指标改善更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颈动脉狭窄患者而言,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效果更优于传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吴志林;张锦钊;陈石伙;胡世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调整生活方式配合降三高药茶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调整生活方式配合降三高药茶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方法选择体检时首次确诊的高脂血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在调整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给予降三高药茶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调整生活方式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降血脂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60.0%,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TC、TG、LDL-C均显著下降,HDL-C水平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降三高药茶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韩超央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