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对肾功能及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研究

秦玉祥;李行勇;刘桂华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二甲双胍, 胰岛素, 双盲
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对肾功能和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7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双盲法分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组(实验组)、单纯胰岛素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UAER、24h尿蛋白和胰岛B细胞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UAER和24h尿蛋白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下降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OMA-B、HOMA-IR、1hINs/FIN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FINS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ISI治疗前后及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改善肾功能,是治疗糖尿病的可行方案。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酮保护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进展

    丹参酮是丹参根中的一种脂溶性化合物,它作为中药中活血化瘀的代表药物,目前已在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的不断增多,近年来关于丹参酮在心血管保护中的作用也逐渐被人们所认知。研究发现丹参酮在扩张血管,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氧化,抗纤维化及抗心律失常等方面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对丹参酮的认识,本研究主要综述了丹参酮在心血管保护作用方面的机制进展,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中药治疗理论。

    作者:刘士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102例研究对象均为2012年5月~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总有效率、GO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6.27%)与对照组(72.55%)比较明显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GOS评分为5分的患者所占比例(5.88%)、死亡率(7.84%)、并发症总发生率(17.65%)与对照组(31.37%、23.53%、56.86%)比较明显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延缓疾病发展。

    作者:邓光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干细胞在肝损伤中的机制研究

    正常的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胆管上皮细胞)处于静态状态。但是肝脏在面对大规模的实质细胞损失时是一个具有高度再生能力的器官。在肝损伤及肝功能受损时,成熟肝细胞分化增殖是恢复动态平衡的第一道防线。尽管肝脏功能较正常肝脏时降低,但肝移植的研究表明,移植的肝细胞有生存优势,在增殖中占主导地位。但是肝移植患者数目的增加,肝源匹配困难等问题的凸显迫使我们不得不采用新的治疗手段刺激肝脏再生,延长终末期肝病患者的生存期。近研究证实,在终末期肝病患者和肝病模型中,干细胞在肝损伤修复中有重要作用,干细胞移植被看作为一个潜在的替代移植技术。然而,我们对肝脏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理解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不断有文献证实肝脏干细胞可以成为肝星状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论证。另一方面,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应用的更加谨慎也因为它可能显示出肝脏细胞癌的细胞特性。本篇综述将阐述在肝脏损伤后干细胞肝向分化的作用机制,重点阐述相关信号通路,以促进未来靶向治疗研究。

    作者:张媛;朱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我院颅脑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我院颅脑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使用现状进行分析,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查阅我院2013年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208份,对病历中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品种选择、用药时机、用药疗程。记录相关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208份病历中,共计使用7种抗菌药物作为预防性用药的品种,合格率占70.53%;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9.52%;平均用药时间为3.28d。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清洁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用药无指征,选药不合理、用药时机不当、用法与用量不合理现象。医院将推出整改措施,加大干预力度。

    作者:杨明妍;毕峰;单敏;吴雪姣;徐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恩施山区6~24月龄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调查

    目的:了解恩施山区6~24月龄婴幼儿血红蛋白(Hb)水平,为婴幼儿贫血的控制提供基线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法,利用XF-1C血红蛋白仪测定该地区儿童血红蛋白水平,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恩施山区6~24月龄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为(113.43±16.00)g/L,男童为(113.48±16.41)g/L,女童为(113.38±15.58)g/L。血红蛋白水平随月龄变化明显,6~11月龄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低,随后逐渐升高。结论恩施山区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较低,应开展健康教育和营养干预,降低当地贫血患病率。

    作者:吴玲;庞青卫;金莉;章亚莉;杨国威;高梦婷;李十月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高原地区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粗大静脉破裂出血的处理体会

    目的:总结高原地区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粗大静脉破裂出血予肝门部血管阻断,堵塞止血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粗大静脉损伤破裂出血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再出血,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肝门部血管阻断后堵塞止血是治疗高原地区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粗大静脉破裂出血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管辉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哨点监测对预防LED行业中正己烷中毒的作用

    目的:调查我市LED企业中使用正己烷岗位的哨点现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检测LED企业中正己烷的浓度,并对工作人员的健康情况及个人的防护状况进行检测调查。结果所调查的40家LED企业中正己烷浓度的合格率为100%,对厂中1211名员工进行相关的健康检查,被诊断为慢性正己烷中毒的员工0例,其中有防护意识的员工占75.4%(913/1211),相关的防护工具多为口罩及橡胶手套。结论我市LED企业中正己烷浓度的合格率较高,但是工人的防护意识较低,对有效的防护用品的使用率较低,应该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加强对正己烷危害企业的监督和管理,降低职业危害。

    作者:龙登燕;黄燕玲;梁梅;陈婉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以及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1年10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74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7例,对照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实验组则接受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观察两组血流参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作统计学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血流参数指标改善更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颈动脉狭窄患者而言,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效果更优于传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吴志林;张锦钊;陈石伙;胡世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颅脑外伤手术后并发脑梗死的临床治疗

    目的:观察并探究颅脑外伤手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1例颅脑外伤手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疗,4例患者恢复良好,12例中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5例持续性植物状态,3例死亡。患者治疗后昏迷指数(GCS)评分情况、颅内压及水肿体积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接受颅脑外伤手术后,可能并发脑梗死症状,临床医护人员应做好早期预防与检查工作,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对脑梗死发生率进行有效控制的基础上,实现患者生存质量的全面提升。

    作者:曹勇;郑慧军;苑亚东;范鲁鼎;张新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总结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并对其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自2012年1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7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划分成两个小组。35例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而35例实验组研究对象则接受前列地尔治疗,同时并对比及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尿素氮、血浆黏度及24h尿蛋白定量等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十分显著,其机制与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尿蛋白及肾血流动力学等有直接关系。

    作者:宿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完全性前置胎盘植入子宫瘢痕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完全性前置胎盘植入子宫瘢痕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前置胎盘+瘢痕子宫伴出血患者共34例,其中11例伴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伴胎盘植入患者术中发现大部分植入9例,1/4面积植入的2例,子宫次切5例,子宫全切2例,手术患者术中至术后2h内出血量介于200~6000mL之间,平均出血量(1571.6±82.3)mL,出院未手术2例,其余(宫腔填塞纱布)2例保守治疗成功,无一例发生死亡。结论胎盘植入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做好产前检查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当并发大出血时需行子宫切除术,非急症者可进行保守治疗。

    作者:张莉;吴乃文;周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头孢克肟、夫西地酸对小儿外科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头孢克肟联合夫西地酸治疗小儿外科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以收治的78例小儿外科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为对象开展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头孢克肟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夫西地酸进行治疗。2周之后统计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耐药发症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9%(37/39),明显优于对照组76.9%(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出现2例耐药发症,对照组仅1例,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胸腔积水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1.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头孢克肟的基础上,对小儿外科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配合使用夫西地酸,不仅不会提升耐药发症率,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涛;海莉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结合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肝动脉栓塞化疗结合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3年3月~2014年3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实施TACE治疗,观察组则实施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两组术后并发症及1年生存情况,两组不同时期甲胎蛋白AFP值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64.00%(3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0%(2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AFP值水平均下降,但观察组在手术后各时期的AFP值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实施TACE与射频消融的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应用前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书长;黄万里;黄书立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腔内应用恩度和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及安全性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顺铂(DDP)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对照观察4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腔入治疗情况,其中恩度联和顺铂组(A组)21例,单纯顺铂组(B组)25例;3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非PD的患者再进行1个疗程,腔内应用2个疗程后再次评效,进行对照观察。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61.90%,B组总有效率为4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的不良反应率为38.10%,B组总的不良反应率为32.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度联合顺铂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较单药顺铂略有提高,而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作者:逄宗欣;孙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新生儿病房162例医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调查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院内感染防控的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5512例新生儿的住院资料进行院内感染的回顾性分析。结果5512例新生儿中162例发生175次院内感染,发生率为3.17%,病死率为1.23%;院内感染者平均感染发生时间为住院后(13.31±11.85)d。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g、有创机械通气、PICC、肠外营养。感染以败血症占首位(44.50%),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及结膜炎。175例次医院内感染共获得41株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以细菌为主,其中革兰阴性菌27株(65.85%),革兰阳性菌11株(26.83%)。结论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预防在于重视新生儿病房的规范化管理、规范中心静脉导管等侵入性操作,减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作者:林文潘;王琦凡;梁世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给予缬沙坦,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血压均降至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用药前尿酸(491.03±73.57)μmol/L,用药后尿酸(385.71±34.28)μmol/L,血尿酸明显下降(P<0.05)。硝苯地平缓释片血尿酸较用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对伴高尿酸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安全、作用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金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成年女性胃成熟性囊性畸胎瘤1例

    胃畸胎瘤是一种很罕见的胃部病变,在畸胎瘤中所占比例不足1%,一般好发于男性婴幼儿,特别是出生3个月内的发病占绝大多数。国内1996~2002年间共报告36例,其中除3例成年人(男2例,女1例),7例幼儿外,均发生于新生儿。而自1922年Eusterman首次报告1例31岁男性患者以来,目前胃畸胎瘤正规系统报告尚不足千例。该病以腹胀、腹部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因本病好发于出生3个月内的男婴,而成年女性则极为罕见,现报道1例。

    作者:梁楚强;周辉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甲状腺再次手术患者并发症分析及对策

    目的:观察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再次手术治疗时的各类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应对并发症的策略。方法选取80例甲状腺术后行再次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对其相关临床资料、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80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2.50%(34/80),其中,甲状腺癌并发症发生率为52.94%,比其他各类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均高(P<0.05)。结论甲状腺再次手术时容易发生出血、手足抽搐、喉返神经损伤、气管软化、甲状腺危象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并发症。甲状腺癌的并发症发生率尤高,应当得到重点对待。

    作者:户庄;马明德;周振宇;常亮;田艳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胸腔镜腹腔镜联合食道癌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食道癌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讨论与开放手术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2014年8月我院的58例食管癌患者,其中应用胸腔镜腹腔镜联合食道癌手术的31例,应用传统开放手术的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组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时间较开放手术组短(P<0.05);术中出血量较开放手术组少(P<0.05);术后的疼痛评分较开放手术组低(P<0.05);两组手术方式中淋巴结的清理数与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胸腔镜腹腔镜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P<0.05)。结论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道癌较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一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注射用醋酸奥曲肽,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奥美拉唑,观察止血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6.7%和83.3%,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081,P<0.05),均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或有所改善。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弘博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