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
在临床卫生护理管理中,应用《精神卫生法》,可以有效使精神卫生机构的护理工作者,尊重以及保护患者合法权益,提升医院临床卫生护理中护士队伍建设,规范临床精神卫生护理管理,提升精神卫生护理服务质量,造福广大精神病人,维护患者隐私、知情权,推进我国临床精神护理事业的协调发展。该文简述了《精神卫生法》的主要内容以及学习的意义,并介绍将其应用在临床卫生护理管理中的对策。
作者:王世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急诊科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该组未实施优质护理,随机抽取本院急诊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该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可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同时可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缓解护患关系,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邬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了解医患沟通现状分析当前医患沟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而就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的策略。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该研究的调查问卷分为医生版和患者版,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调查对象对于医患沟通重要性的认知,调查对象对于目前医院医患沟通现状的评价以及患者知情情况等几个方面,用SPSS 17.0统计分析。结果医患双方均认可医患沟通的重要性;调查对象对于医患沟通作用的认知存在分析,患者更关注治疗过程本身,医生更关注通过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在患者和医生在沟通过程的医生态度以及沟通效果的评价方面,医生的评价高于患者的评价;医患双方对于患者病情、治疗方案以及治疗费用的告知情况评价较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更改治疗方案时的二次告知,医方评价高于患方,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增加沟通时间,提升沟通能力,促进医患沟通的顺利进行。
作者:韩修月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用药差错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应用品管圈流程对活动前用药差错现状进行要因分析,得出真因,制定并落实对策措施,比较改善前后用药差错率。结果该院临床用药差错率由活动前1.45%降低至活动后的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用药差错发生率,完善制度和流程的标准化,既保障了用药安全,又加强了医院的安全管理。
作者:李颖;陈嘉;朴素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调查社区高血压的患病率,并探讨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护理管理方式。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间300例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高血压患病率,并将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并将两组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300例社区居民中,共有110例高血压患者。观察组高血压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增强其抵抗力,缓解因高血压带来的疼痛感,有较大应用价值。
作者:罗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型敷料治疗术后伤口愈合的临床疗效,并作综合性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术后伤口感染的患者126例,随机分组,观察组:遵循湿性创伤愈合原理采用新型敷料处理伤口;对照组:采用传统敷料处理伤口,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人均换药次数减少、NRS-11评分显著降低, P﹤0.05;创伤愈合时间减少、同期创伤愈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新型敷料用于术后感染导致的难以愈合伤口治疗时能够有效减少创面再次损伤、降低创面感染面积,从而促进肉芽、上皮组织的再生,加速伤口的愈合,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中医内科实习生90名,均为2011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本科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在临床教学及实习阶段中,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指导,观察组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进行培养。采用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并使用调查问卷方式了解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感兴趣率及教学方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得分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科研能力及实践能力得分与对照组学生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方式满意度为91.11%(41/45),较对照组学生的64.44%(29/45)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兴趣度为95.56%(43/45),较对照组学生的68.89%(31/45)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对中医内科临床专业研究生进行培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及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促进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李社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政府与市场一直是管理学界与经济学院研究的两大主题。医药产业区域合作中的政府行为的研究内容体现于4个方面:医药产业链研究;医药产业省内区域合作研究;政府行为对医药产业区域合作的影响;医药产业区域合作的政府过程研究。从政府过程与医药产业链两个角度分析区域合作中的政府行为。
作者:徐金菊;王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室在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的住院患者和在科室工作的21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参考该院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评价护理安全量化的评分标准,从而评定患者护理后的安全,并比较实施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前后护士考核和护理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实施后,与之前比较,护士考核优秀率、健康知识拓展面、护理操作熟练度、书写相关文件合格率、病房管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效果显著。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可护士业务水平,及时有效发现患者的安全隐患,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的影响效果。方法从该院2013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中选择92例,随机平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功能性护理管理方法,干预组采取人性化护理管理方案,并比较两组病患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持续干预2个月后,两组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明显下降,但干预组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要明显地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的SDSS量表、SCI-90量表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有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值得借鉴和应用。
作者:张明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前,临床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更多的以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为主,手术治疗治疗仅短期疗效优于保守疗法,而长期疗效与保守疗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患者手术时存在感染、术后粘连等。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疗法中,腰背肌锻炼属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非手术疗法,该方法简单易学、副作用较少,且医疗费用相对较低,患者在临床医生指导下能进行锻炼,并且在腰椎键盘突出症早期、发作期、恢复期均能进行锻炼。中医五音疗法也是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治疗方法,患者治疗时通过五音疗法治疗时能够让患者在音乐节奏下进行治疗,在练功室于优美的音乐氛围下带领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该文讨论了两者结合的效果。
作者:李水莲;雷晓莉;磨凌英;雷新柳;韦倩明;黄春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为了防止医疗差错,实现系统统一管理,以北京佑安医院为例,对医院各个系统中时间不一致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结合调查对象与实际跟踪数据,阐述信息化管理在服务器时间上的校正及解决方法,消除了安全隐患,进而促进系统管理的逐步完善,为医院赢得良好的口碑与社会效益。
作者:王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近年来,众多医院都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职工的工资待遇逐年提升,而其幸福感却不断下降,离职率居高不下,人才流失严重;诊疗环境和服务质量不断改善,而服务对象满意度却不见提升,医疗纠纷发生率连年攀升,医疗安全工作形势严峻。如何解决这些困惑,是医院管理者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我院党委针对现状,深入剖析,不断探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措施,把“职工幸福,患者满意”作为目标,通过倾力打造“幸福四院”,着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作者:史明南;马桂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该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年数据,采用有序Logit模型法研究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对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中老年人城居保参保人群的健康状态劣于未参保人群。这可能是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存在而导致。为了更好地实现“长寿且健康地活着”目标,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居保制度。
作者:叶文君;李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总结在骨外科护理管理中引入分层次护理管理模式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4—6月作为对照阶段,本阶段中抽取骨外科护理人员共30名作为研究对象;另以2015年7—9月作为实验阶段,本阶段中抽取骨科护理人员共30名作为研究对象。对照阶段中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实验阶段中实施分层次护理管理。对比观察两个阶段护理人员在护理质量水平以及患者在护理满意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阶段中骨外科病区管理评分为(97.5±1.3)分,护理文书书写评分为(98.5±1.3)分,消毒隔离评分为(97.3±1.2)分,三基考核评分为(98.3±0.6)分,均明显高于对照阶段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阶段中骨外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99.00%(99/100),明显高于对照阶段总满意率,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次护理管理在骨外科科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确切,可显著改善护理人员工作质量与水平,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宋嘉琳;房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社区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行为的管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于2014年1—12月,在该社区卫生中心及卫生站各选取500例中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研究,分别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并分别采取个体化健康管理模式和群体性健康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生活质量评分、自我效能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健康行为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为(80.24±6.7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82±6.03)分(P<0.05)。与管理前相比,管理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均有所提高(P<0.05),但观察组患者管理后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社区中老年慢性病的健康管理中,应用个体化健康管理模式具有显著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和健康行为。
作者:胡家卿;王君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健康教育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号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接受常规教育,而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在对照组常规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和家属经过不同健康教育后的ADL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健康教育后,所有患者病情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的ADL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教育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能够促进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全面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而使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和依从性得到提高,促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尽快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翠琼;艾威;刘雪婷;姜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为缓解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症状,临床探究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联合用药效果。方法选取该中心门诊部2014年3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96例因冠心病门诊治疗的老年患者,分为瑞舒组和阿托组,按入院时间进行分配,每组48例。瑞舒组服用瑞舒伐他汀,阿托组服用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后3个月血管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比,瑞舒组为93.8%,阿托组为89.6%,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各项指标发现两组LDL-C、甘油三酯、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HDL-C瑞舒组较阿托组指标正常,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均可有效治疗冠心病患者改善患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症状,增加血管再通率有效减轻血管阻塞情况,但瑞舒伐他汀较阿托伐他汀血脂改善情况好。
作者:吴利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放射科建立突发事件急救管理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该组病例均来自该院放射科自2013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发生突发性事件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突发事件急救管理方案,制定急救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加强护士培训,加强对患者疾病诊断,并给予对症处理。结果该组27例患者均得到合理处理,未见并发症的发生,无死亡病例的出现,并给予准确出具了诊断报告。结论在放射科建立突发事件急救管理,提高抢救有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同时准确为临床提供诊断报告,这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秋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肿瘤病人的护理安全用药管理。方法通过成立安全用药管理小组、为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掌握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和制定不良反应登记本、建立病房用药安全警示标志、建立严格的查对制度、加强心理疏导、多同家属沟通,防止交叉感染、合理的人力资源、严密监测病情进展等八个方面完成肿瘤病人的护理安全用药管理,后得出肿瘤病人的护理安全用药管理的作用和意义。结果肿瘤病人的护理安全用药管理可以降低认为因素,减少差错。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较少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加了治疗效果。能够减少资源浪费,达到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结论肿瘤病人的护理安全用药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晶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