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为了防止医疗差错,实现系统统一管理,以北京佑安医院为例,对医院各个系统中时间不一致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结合调查对象与实际跟踪数据,阐述信息化管理在服务器时间上的校正及解决方法,消除了安全隐患,进而促进系统管理的逐步完善,为医院赢得良好的口碑与社会效益。
作者:王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为缓解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症状,临床探究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联合用药效果。方法选取该中心门诊部2014年3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96例因冠心病门诊治疗的老年患者,分为瑞舒组和阿托组,按入院时间进行分配,每组48例。瑞舒组服用瑞舒伐他汀,阿托组服用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后3个月血管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比,瑞舒组为93.8%,阿托组为89.6%,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各项指标发现两组LDL-C、甘油三酯、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HDL-C瑞舒组较阿托组指标正常,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均可有效治疗冠心病患者改善患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症状,增加血管再通率有效减轻血管阻塞情况,但瑞舒伐他汀较阿托伐他汀血脂改善情况好。
作者:吴利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南桥镇60岁以上老年人的高血脂患病率,为开展社区慢性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在该中心体检的60岁以上老年人871例,从中抽取患有高血脂的390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性别、年龄、血脂、血糖和血压之间的关系,有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女性高血脂的患病率要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递增,高血脂的患病率有所下降;高血脂人群合并高血糖或高血压的比例要高于血脂正常人群。结论老年人高血脂的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并与血糖、血压的改变有着密切关系,需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
作者:曹伟艺;宋青;顾春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医院儿科呼吸道传染病管理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呼吸道传染病数据进行分析,实施呼吸道传染病管理措施,观察干预效果。结果2010—2014年期间,小儿麻疹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且主要中在0~3岁患儿,以散居儿童为主;干预后,医务人员呼吸道传染病感染防控知识评分、儿科门诊呼吸道传染病预检分诊实施率均明显提高。结论小儿呼吸道传染疾病尤其是麻疹发病率不断攀升,加强儿科传染病预检分诊、全员培训、开展健康宣教、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等,是医院感染控制和传染病控制的关键。
作者:谢宇飞;顾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室在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的住院患者和在科室工作的21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参考该院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评价护理安全量化的评分标准,从而评定患者护理后的安全,并比较实施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前后护士考核和护理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实施后,与之前比较,护士考核优秀率、健康知识拓展面、护理操作熟练度、书写相关文件合格率、病房管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效果显著。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护理安全量化管理模式可护士业务水平,及时有效发现患者的安全隐患,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中医内科实习生90名,均为2011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本科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在临床教学及实习阶段中,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指导,观察组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进行培养。采用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并使用调查问卷方式了解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感兴趣率及教学方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得分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科研能力及实践能力得分与对照组学生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方式满意度为91.11%(41/45),较对照组学生的64.44%(29/45)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兴趣度为95.56%(43/45),较对照组学生的68.89%(31/45)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对中医内科临床专业研究生进行培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及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促进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李社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放射科建立突发事件急救管理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该组病例均来自该院放射科自2013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发生突发性事件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突发事件急救管理方案,制定急救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加强护士培训,加强对患者疾病诊断,并给予对症处理。结果该组27例患者均得到合理处理,未见并发症的发生,无死亡病例的出现,并给予准确出具了诊断报告。结论在放射科建立突发事件急救管理,提高抢救有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同时准确为临床提供诊断报告,这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秋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调查肿瘤科护士对于癌性疼痛的认知及实践现状。方法随机选取60名在肿瘤科工作1年及以上的专业肿瘤科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疼痛管理相关知识的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疼痛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对于癌症疼痛评估时仅有66.67%的护士采用主诉+观察+评估表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所有护理人员均对癌性疼痛相关知识的培训具有一定的需求,且对癌性疼痛管理的影响因素有着不同的看法。结论对于护理人员进行持续的疼痛管理知识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其专业素养和疼痛管理水平,进而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石丽丽;王蔚玲;孙玉红;王凌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在临床卫生护理管理中,应用《精神卫生法》,可以有效使精神卫生机构的护理工作者,尊重以及保护患者合法权益,提升医院临床卫生护理中护士队伍建设,规范临床精神卫生护理管理,提升精神卫生护理服务质量,造福广大精神病人,维护患者隐私、知情权,推进我国临床精神护理事业的协调发展。该文简述了《精神卫生法》的主要内容以及学习的意义,并介绍将其应用在临床卫生护理管理中的对策。
作者:王世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该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年数据,采用有序Logit模型法研究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对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中老年人城居保参保人群的健康状态劣于未参保人群。这可能是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存在而导致。为了更好地实现“长寿且健康地活着”目标,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居保制度。
作者:叶文君;李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关于健康教育在外科护理应用中的意义探究。方法该研究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98例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的方式,将98例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外科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外科患者经过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其依从率85.71%(42/49)、手术成功率97.96%(48/49)、住院时间(9.42±1.85)d以及其对护理的满意率87.76%(43/49)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于外科护理中的作用非常明显。
作者:黎洪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在血液检验过程中维生素C对检验结果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检验科检验的30例血液标本进行回顾性的研究,按照常规对30例标本进行晨血检验,然后再静滴维生素 C并进行相应的体外试验,在此之后需要再次实施采血检验。结果与静滴维生素 C 前比较,静滴后30例患者的体内试验、体外试验结果中的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静滴维生素C30 min后,患者的体内试验检测结果开始逐渐地恢复,并且在用药2 h后,各项指标得到基本的恢复,这一时间段的上述指标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标本在使用维生素 C 后,其血液检验项目的指标水平会出现降低现象,但是在用药2h 后,各项指标会恢复至正常水平。
作者:张任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该文针对门诊患者的特点,提出了门诊健康教育的形式以及重要性。有效的门诊导诊健康教育,不仅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特点,更准确有效的就医,还促进患者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治疗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大的改善,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同时改善医患关系,创造良好的就医氛围,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贺珍;马忠莹;曲凤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心脏大血管外科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选取在2013年8月—2015年8月来院进行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在以往手术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通过对心脏大血管外科存在的安全问题仔细地分析从而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从而有效地规避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风险隐患,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对心脏大血管外科安全管理问题要高度重视,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技能,有效避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的风险问题,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安全。
作者:刘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行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后对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方法从该院收治的行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进行检查时研究组患者心率波动、血压波动、焦虑情绪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检查后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8.75%明显低于对照组18.7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接受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时,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心率波动、血压波动、焦虑情绪的发生率,在完成检查后也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进行。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调查社区高血压的患病率,并探讨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护理管理方式。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间300例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高血压患病率,并将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并将两组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300例社区居民中,共有110例高血压患者。观察组高血压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能够增强其抵抗力,缓解因高血压带来的疼痛感,有较大应用价值。
作者:罗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的影响效果。方法从该院2013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中选择92例,随机平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功能性护理管理方法,干预组采取人性化护理管理方案,并比较两组病患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持续干预2个月后,两组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明显下降,但干预组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要明显地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的SDSS量表、SCI-90量表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有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值得借鉴和应用。
作者:张明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为确切了解市民生活饮用水水质情况,为改善饮用水污染提供依据,对新民市饮用水中微生物进行调查研究。方法根据相关水质检验标准结合该市实际情况对市民生活饮用水水中微生物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记录分析。结果城市居民饮用水中微生物检查合格率为97.2%,农村地区为88.4%,城市较农村地区饮用水微生物含量少(P<0.05);春冬季居民饮用水中微生物检查合格率为95.3%,而夏秋季度仅为81.3%,春冬季度较夏秋季度居民饮用水微生物含量高(P<0.05);菌落总数农村地区合格率为85.3%,城市地区为92.7%,总合格率为88.6%;总大肠菌群农村地区合格率为85.6%,城市地区为94.8%,总合格率为89.7%;耐热大肠菌群农村地区合格率为90.4%,城市地区为98.3%,总合格率为93.9%;菌落总数农村与城市地区差别无意义(χ2=2.797,P>0.05),耐热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农村地区检查指标均低于城市地区(χ2=5.854,χ2=4.788,P<0.05)。结论我们对居民饮用水水质微生物进行检查,农村地区饮用水中微生物指标合格率比城市居民的低,且饮用水中微生物在夏秋季生长繁殖较多。
作者:刘亚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前,临床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更多的以手术疗法、非手术疗法为主,手术治疗治疗仅短期疗效优于保守疗法,而长期疗效与保守疗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患者手术时存在感染、术后粘连等。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疗法中,腰背肌锻炼属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非手术疗法,该方法简单易学、副作用较少,且医疗费用相对较低,患者在临床医生指导下能进行锻炼,并且在腰椎键盘突出症早期、发作期、恢复期均能进行锻炼。中医五音疗法也是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治疗方法,患者治疗时通过五音疗法治疗时能够让患者在音乐节奏下进行治疗,在练功室于优美的音乐氛围下带领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该文讨论了两者结合的效果。
作者:李水莲;雷晓莉;磨凌英;雷新柳;韦倩明;黄春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健康教育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号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接受常规教育,而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在对照组常规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和家属经过不同健康教育后的ADL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健康教育后,所有患者病情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的ADL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教育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能够促进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全面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而使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和依从性得到提高,促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尽快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翠琼;艾威;刘雪婷;姜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