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予平
目的 探讨联合用药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妇科门诊治疗的60 例实行人工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 人,试验组采用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采用异丙酚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人工流产综合征、术中腹痛、术中出血、心率及血压变化.结果 试验组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5 例,对照组12 例(x2=5.07,P < 0.05);术中腹痛试验组发生3 例,对照组发生10 例,(x2=4.81,P < 0.05).宫颈松弛度有效例数试验组有29 例,对照组有23 例,(x2=5.19,P < 0.05);而两组术中出血比较,(t=2.16,P > 0.05).结论 异丙酚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人工流产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和减轻术中腹痛的发生,同时能有效的松弛宫颈,利于手术的进行.
作者:童文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青年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3 月~ 2011 年4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98 例,其中40 岁以下的青年急性胰腺炎患者50 例,老年组患者48 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青年人急性胰腺炎患者女多于男,一般都是饮食不当引起,主要的临床表现有腹痛,反跳痛、腹肌紧张、黄疸、发热程度以低、中度热为主;血清总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及血糖升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检测尿淀粉酶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超声表现以胰腺体积增大、回声低为主.结论 青年急性胰腺炎重症者少,并发症少,恢复快,预后较好.
作者:韩建信;李润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21 例晚期胃癌患者使用多西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方案化疗,多西紫杉醇70 mg/m2 静脉滴1 h,第1、8 天,替吉奥40 ~ 60 mg/m2 每日2 次,连用第1~14 天,休息7 d.至少完成2 个周期.结果 其中CR 1 例,占4.8%,PR 10 例,占47.6%,SD 3 例,占14.3%,PD 7 例,占33.3%,总有效率占52.4%,TTP 6.3 个月,中位OS 9.5 个月,16 例已死亡.主要副反应为恶心、白细胞减少、脱发、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口腔溃疡等,其中Ⅲ度骨髓抑制6 例,1 例患者出现周围神经毒性.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方案,抗癌活性较强,不良反应可以耐受,为今后胃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赵月宏;杨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采用环曲面人工晶体对散光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76 例散光确诊患者,随机分为A、B 两组,每组38 例.A 组患者采用传统的人工晶体进行治疗;B 组患者采用环曲面人工晶体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散光程度、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进行比较.结果 B 组患者治疗后散光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A 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均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用环曲面人工晶体对散光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可以使患者散光程度得到更好的扭转,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以考虑做为今后该类患者治疗的常规方法.
作者:宋宝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现状、临床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 整理2009 年1 月~ 2010 年12 月笔者所在医院诊断为酒精性肝病患者36 例,对其年龄、饮酒时间、饮酒量、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积极的治疗患者的肝功能多在15 ~ 30 d 内恢复正常,4 例腹腔积液在半个月内消退;5 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胃镜检查2例为十二指肠溃疡,给予止血、止酸药应用后溃疡愈合;3 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行套扎治疗后好转.结论 笔者所在医院所处地区酒精性肝病发病以男性患者为主,经戒酒及保肝等综合治疗能够得到缓解或痊愈,而改变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是酒精性肝病防治的重点.
作者:黄德峰;曾艳丽;张卫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明确糖尿病湿性坏疽感染菌谱和耐药菌谱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抗菌药物.方法 取糖尿病湿性坏疽分泌物进行需氧菌、真菌培养、药敏试验以及厌氧菌培养.结果 357 例患者中,细菌培养结果 阳性率为100%,共培养出469株细菌,其中感染率革兰阳性菌(G+)45.4%、革兰阴性菌(G-) 26.0%、厌氧菌23.7%、真菌4.9%.G+ 菌中葡萄菌属有5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肠球菌属有11 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G- 菌中肠杆菌科有3 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有8 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真菌中光滑念珠菌有3 种药物的耐药菌株大于50%,其余菌属药物的耐药菌株均小于50%.结论 糖尿病湿性坏疽感染菌谱特点是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真菌,耐药菌谱特点是G+ 菌感染中的肠球菌属、G- 菌感染中的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真菌感染中的光滑念珠菌耐药性较高.
作者:范洪;王汝哲;高娜;石海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面神经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总结综合治疗对该病的有效方法.方法 28 例面神经炎患者均以活血化瘀中药辨证施治,局部穴位注射药物,局部热敷、按摩、皮质激素口服等治疗.结果 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率达96.4%.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满意.
作者:李茂达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 例.观察组给予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西药克罗米芬治疗.评定两组治疗3 个月经周期后受孕率、基础体温、B 超检查及排卵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排卵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受孕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中药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受孕率,且成功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早产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及处理方法.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早产胎膜早破者126 例根据不同孕周分为A、B 两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妊娠足月无胎膜早破者200 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A 组延长妊娠时间、新生儿窒息、NRDS 均显著高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早产胎膜早破组产后出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早产胎膜早破给予正确及时的治疗,能够减少新生儿发病率,提高生存率,确保产妇安全.
作者:郭丽蓉;易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脉冲式释药系统是基于时辰药理学的理论,以制剂手段控制药物释放的时间及给药剂量以配合生理节律的变化,达到佳的疗效.现简要讨论脉冲释药的特点及机制,并介绍了近年来脉冲技术的进展.另外,将脂质体研究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作一简单分析.
作者:高洪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后二次妊娠足月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剖宫产后二次妊娠产妇87 例及一次妊娠产妇563 例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母婴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剖宫产后二次妊娠选择剖宫产率(71.26%)明显高于一次妊娠剖宫产率(32.15%)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再次剖宫产在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方面比阴道分娩明显升高,两种分娩方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再次剖宫产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天数、腹腔粘连、切口乙级愈合等方面比首次剖宫产明显升高,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各种分娩方式发生新生儿窒息概率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存在.结论 剖宫产后二次怀孕后再次分娩,不存在绝对剖宫产指证的情况下尽可能先行阴道试产,以降低剖宫产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洪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肿瘤溶解综合征的死亡率较高,因此对肿瘤溶解综合征患者用药后进行药学监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医院治疗中,应该从血钾、尿酸、肾功能、钙磷等方面密切监护,适时调整治疗方法 和药物种类,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服务.
作者:任宝芝;李春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老年胆石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 年3 月~ 2011年3 月50 例老年胆石症的治疗及临床疗效.结果 50 例患者全部经过手术治疗,择期手术35 例,急诊手术15 例,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23 例,终治愈47 例,死亡3 例.结论 老年胆石症患者,多数同时存在合并症,导致治疗复杂化,预后不良.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存在胆汁代谢异常,使胆汁淤滞,易患胆结石,因此即使无症状亦考虑行预防性胆囊切除术.对老年胆石症患者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及术式.
作者:申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改良简易型胃肠旁路术对2 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0 年8 月~ 2010 年11 月对34 例2 型糖尿病患者施行改良简易型胃肠旁路术,观察疗效及术后1 年的体重指数、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1 年患者平均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30例(88.2%)患者术后1 年达到治愈标准,4 例(11.8%)达到好转标准,有效率100%.结论 改良简易型胃肠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覃宗升;钟玳;黄涛;白慧华;廖小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5 例患者随机分为熏蒸组和非熏蒸(对照)组,对照组50 例给予美洛昔康片和甲氨喋呤治疗,熏蒸组55 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熏蒸治疗,30 d 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熏蒸组能显著改善关节肿痛、功能障碍等症状与体征(P < 0.01).结论 结合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春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0 年1 月~ 2011 年1 月收治的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应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疗法的对照组,有效率达93.8%,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0.8%,两者相差23.0%,且头颅螺旋CT 也支持这个结果.结论 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率高,临床效果好,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崔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创伤性休克的急诊救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69 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过程.结果 本组抢救成功63 例,抢救成功率为91.3%;死亡6 例,死亡率为8.7%.结论 早期快速合理的抗休克治疗是创伤性休克的救治关键.
作者:刘赟;刘向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测定与2 型糖尿病肾功能损伤的关系,为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依据.方法 选择6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其中36 例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及同期行健康体检者30 例进行研究,分别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并应用统计学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包括DN 组及非DN组的HbAlc、mAlb、UAE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或0.01).且DN 组的HbAlc、mAlb、UAE 水平明显高于非DN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或0.01).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测定对糖尿病并发肾功能损伤的诊断、病情发展的分析和监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时华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联合法舒地尔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5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法舒地尔进行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头痛、脑脊液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并发症比较中,除了再出血的机会无明显差异外,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联合法舒地尔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袁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3 例糖尿病患者,其中脑梗死23例,合并高血压者20 例,糖尿病30 例,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高血压患者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颈部动脉内壁粗糙,血管壁内- 中膜厚度增厚,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几率较高,特别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为严重.结论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形成明显、血流速度减低、血管阻力增高与病变轻重有关,彩超对预测,评估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危险性,可临床预防及治疗血管病变提供很大的帮助.
作者:林英;任顺善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