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电图ST段压低临床价值

李映霞;周茁惠

关键词:心电图, ST, 段压低,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心电图ST 段低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1 月~ 2010 年12 月行24 h 动态心电图监测显示ST 段压低患者114 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其伴随症状、临床诊断、其他心电图改变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本组114 例患者中以伴发胸痛(闷)者多,占76.3%;临床诊断为心脏病患者72 例,占63.2%.结论 ST 段压低对冠心病,尤其对心肌缺血等心肌损伤的程度及部位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但缺乏特异性,需要结合临床及心电图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低旋转点的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低旋转点的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5 年1 月~2011 年11 月,笔者应用低旋转点的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前足或达前足处的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26 例,对手术治疗的方法、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4 例皮瓣完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2 例皮瓣术后2 d 皮瓣远端出现肿胀、水疱,经抬高患肢及拆除皮瓣远端过紧缝线等处理后,皮瓣远端逐渐出现浅表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供区植皮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术后随访6 ~ 24 个月,皮瓣厚薄、颜色、质地接近受区,按照国际手外科联合会制定的感觉功能分级标准:皮瓣感觉恢复至S5 级14 例,皮瓣感觉恢复至S4 级12 例.骨折均于术后8 ~ 12 周愈合.患足负重行走正常,皮瓣及植皮区皮肤无破溃.结论 低旋转点的隐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临床应用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玉兵;薛兆学;褚夫兵;常斌;宋伟;吴敬涛;徐永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外固定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外固定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7 年7月~ 2011 年7 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患者64 例,随机分为外固定组与内固定组,每组32 例,观察患者术后骨性愈合情况以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外固定组患者术后骨性愈合情况良好31 例,明显高于内固定组组的27 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外固定组术后感染2 例,明显低于内固定组的5 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蒋雯;陈欣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运用护理业务查房方法提高护士整体素质水平

    目的 观察护理业务查房方法用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业务水平的效果,评价护理业务查房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09 名护士,按照年龄、护龄、技术职称、学历等方面纳入研究对象,按照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护理业务查房模式并实施,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一年的护理业务查房,全员护士的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能熟练操作护理程序、简明清晰地与医生及患者沟通,同时提高了工作热情及学习动力,开阔了护理视野.结论护理业务查房充分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了护理效能,促进了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文化建设的新思考

    将医院文化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导,全面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应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的改革和发展进行紧密地结合,这样才能体现医院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力量.培养符合医院需要的复合型思想政治工作人才,结合医院实际,追求思想政治工作效益佳化,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大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作者:张学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药剂学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途径

    在药剂学教学中,理实一体化的应用得以广泛认可,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引入全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知识点更加直观化、形象化地展现出来,便于学生掌握与记忆.本资料将对药剂学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途径进行具体分析与阐述.

    作者:张九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心外科小儿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监测及临床研究

    目的 为临床需进行心脏修复手术的患儿安全、有效、合理使用地高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荧光偏振免疫法监测2007 ~ 2010 年213 例心脏外科小儿患者地高辛的血药浓度,研究其血药浓度与给药剂量、方法、患儿年龄、体重、临床疗效及中毒量的关系.结果低于治疗范围的有27 例患者,均未出现中毒症状,13 例心衰缓解,14 例需调高剂量;在177 例有效治疗浓度内有3 例患者出现轻微中毒症状,占1.7%,5 例需调高剂量;高于治疗范围的9 例患者中有2 例出现中毒症状,占22.2% ;中毒的临床表现中2 例为房室传导阻滞,5 例均有消化道反应.结论临床药师必需与临床医师紧密配合,及时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并分析监测结果和患者临床症状,确保地高辛的临床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陈飞;陈景伟;钟伟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动态脑电记录盒的发展史及英国牛津Medilog MR95动态脑电记录盒常见故障分析与维修

    动态脑电分析系统的鼻祖要数英国牛津Oxford 公司于1978 年首家推出的四导24 h 磁带式动态脑电分析仪.随着集成电路、微处理控制技术和高容量存储媒介的高速发展,90 年代中期,英国牛津公司又率先推出全电脑化16 导24 ~ 72 h 动态脑电记录分析仪Medilog MR95 型,大大提高了癫痫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广泛运用于癫痫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监测和指导临床药物治疗.Medilog MR95 是一款非常经典的数字化脑电记录盒,至今仍在部分三甲医院和某些脑病专科医院服役.经过多年的使用,难免有些故障,但经过修复,品质仍然优良,仍能满足一般神经内科的临床需求.

    作者:陈长松;张跃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信息公开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目的 建立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信息公平评估指标体系,推进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信息透明化建设.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各地实践,参考财务公开等相关内容建立指标体系.结果 提出了药品使用信息公开状况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构建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信息公开评估指标体系,明确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信息需公开的内容及评价方法.结论 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信息公开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促进了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信息透明化进程,但尚需结合各地实际,多维度考虑.

    作者:熊玉琦;张小鹏;张新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开腹胆囊切除术后残余胆囊6例分析

    目的 分析胆囊切除术后出现残余胆囊的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2 年1 月~ 2012 年1 月胆囊切除术后6 例残余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 例患者均二次手术得到痊愈.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技术,术中注意距胆总管0.3 ~ 0.5 cm 处切断结扎胆囊管,以减少残余胆囊发生.

    作者:焦亮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的变化,探讨ET-1和CGRP 在COPD 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呼吸内科2009 年9 月~ 2010 年5 月住院治疗的AECOPD 患者30 例,为急性加重期组,病情缓解后作为COPD 缓解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0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 法测定3 组血浆ET-1 和CGRP 的水平.结果急性加重期组分别与COPD 缓解期组和对照组比较,ET-1水平显著升高(P < 0.016,P < 0.001).AECOPD 组与对照组比较,CGRP 水平显著降低(P < 0.001),COPD 缓解期组与对照组比较,CGRP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经Spearman 秩相关分析发现AECOPD 组ET-1 与CGRP 的水平呈负相关(r=-0.711,P < 0.01).结论 ET-1、CGRP 参与了COPD 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动态观察二者水平变化可作为判断COPD 患者病情及疗效的一项指标.

    作者:牛杨;胡晓芸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端粒、端粒酶研究及应用进展

    端粒、端粒酶在维持生命遗传信息稳定、调控细胞生命周期中具有重要作用,端粒酶通过维持端粒的长度,使细胞永生化,为抗衰老提供了光明前景,同时也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研究端粒、端粒酶在肿瘤监测中的作用及研发端粒酶抑制剂作为治疗肿瘤的创新药物已成为近年医学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端粒、端粒酶研究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朱军;丁建强;冯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恶性肿瘤137例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多西他赛75 mg/m2,第1 天静滴,维持1 h;顺铂25 ~ 30 mg/m2,静脉滴入,第1 ~ 3 天.第1 天先用多西他赛,再用顺铂.每间隔3 ~ 4 周重复1 次,2 ~ 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137 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 例,部分缓解81 例,总有效率为60.6%.初治者有效率为64.6%(31/48),复治者有效率为58.4%(52/8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不论初治或复治均有较高疗效,毒副作用相对较低.

    作者:徐昭;王海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再出血的临床治疗

    目的 通过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手术后患者再次出血的治疗,分析原因及对策.方法 选取2003 年9 月~ 2011年3 月采用微创钻孔穿刺引流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次出血的48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再次手术清理血肿,观察疗效分析原因.结果 48 例再出血患者经过治疗,37 例止血效果良好,7 例效果一般,4例效果较差.术后随访半年,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级评估:1 级 5 例,2 级 14 例,3 级11 例,4 级10 例,5 级3 例.2 例3 月后死于MODS.结论围手术期基础疾病治疗,术中和术后血压控制是减少和治疗微创术后再出血的关键.

    作者:赵长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治疗PICC置管部位皮肤过敏

    目的 使用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治疗PICC 置管部位皮肤过敏.方法 总结5 例肿瘤患者PICC 置管部位出现皮肤过敏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严格遵守PICC 无菌维护规程,使用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治疗PICC 置管部位皮肤过敏有效,延长了PICC 留置时间.结论通过使用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治疗皮肤过敏,疗效满意.

    作者:李建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消化性溃疡171例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和总结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有效护理的方法.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11 月~ 2011 年3 月收治的171 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171 例患者在进行治疗和护理3 个疗程后有156 例患者治愈成功,15 例患者失败,治愈率为91.23%.1 年后进行复查,有4 例复发,复发率为2.34%.结论除了用药治疗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卫生护理也在消化性溃疡患者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珂萌;杜芳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术联合留置尿管治疗男性前尿道道2cm以上狭窄段21例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术联合留置尿管治疗男性前尿道2 cm 以上狭窄段的效果.方法 男性前尿道狭窄患者21 例,术前尿道造影显示前尿道呈细线样或串珠样,狭窄段长2 ~ 10 cm,平均(4.7±2.1)cm,狭窄段之后尿道明显扩张;行经直视下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术和术后均留置尿管3 个月的治疗.通过定期复查和电话询问随访预后.结果21 例术毕留置18F ~ 20F 尿管,术后5 例出现急性附睾炎,3 个月时拔除尿管.4 个月时复查:尿道造影显示前尿道充盈较好、无明显狭窄,后尿道无扩张;大尿流率16.6 ~ 23.5 mL/s,平均尿流率10.4 ~ 17.2 mL/s,平均(14.1±2.9)mL/s.12个月时大尿流率13.5 ~ 19.4 mL/s,平均尿流率9.1 ~ 13.2 mL/s.21例随访5 ~ 60 月,平均(37.2±20.3)月,均对排尿通畅状况满意.结论 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术联合留置尿管治疗男性前尿道2 cm 以上狭窄段的效果持久,无需尿道扩张,创伤小、并发症较少.

    作者:潘东亮;刘鲁东;晋连超;杨冰;张祥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综合治疗乳腺增生40例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 40 例乳腺增生患者采用辨证分型给予内服中药、TDP 治疗器理疗、自我按摩综合治疗.结果经过治疗总有效率为92.5%.结论综合治疗乳腺增生病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杨纯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神经肽在持续性变应性鼻炎鼻中隔软骨中的检测分析

    目的 探讨神经肽在持续性变应性鼻炎鼻中隔软骨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 2011年收治的30 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资料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35 例单纯性鼻中隔偏曲患者的资料作为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法对两组患者鼻中隔软骨进行P 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管活性肠肽检测,了解鼻中隔软骨中神经肽在变应性鼻炎中的表达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鼻中隔软骨P 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管活性肠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神经肽在持续性变应性鼻炎鼻中隔软骨中高表达,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诊治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观察指标.

    作者:施典羽;敬光怀;杨凯;罗辉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8例的护理

    目的 总结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住院阶段的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48 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和实施家属健康教育.结果减少了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损伤,加强心理护理,预防控制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纪荣芝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针刺结合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方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 例.对照组仅行针刺治疗,治疗组患者在针刺治疗后行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评估治疗效果,运用TCD 观察两种疗法治疗前后椎动脉、基底动脉Vs、Vd及Vm 的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Vs、Vd、Vm 值经治疗后明显加快,接近或已经恢复到正常值范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针刺结合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疗法,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

    作者:冷思宏;严国强;秦烨;陈格云;夏循富;王国英;沈莉;张冬梅;曾瑛;蔡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