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对比

苏宇

关键词:广泛粘连性肠梗阻, 小肠内排列术, 传统肠梗阻手术
摘要:目的 对比小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小肠内排列术)和对照组(传统肠梗阻手术)各30例.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管损伤、腹胀消失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3.33%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和肠管损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消失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效果优于传统肠梗阻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接收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一共有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给予对比.结果 护理干预之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以后,研究组患者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以后,研究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使其功能恢复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并发症相对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高冬玲;于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运用中医按摩方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运用中医按摩方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接收在我院的颈椎病患者一共有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取中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对患者采取中医按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以后,对照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为(5.49±3.47)d,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为(3.47±1.02)d,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之前,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7.3±1.2)分,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为(7.2±1.1)分;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1.8±0.5)分;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为(4.3±1.2)分,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颈椎病采取中医按摩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可靠,使疼痛明显减轻,使症状缓解明显缩短,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徐洪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造口袋在腹腔引流管口渗漏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分析造口袋在腹腔引流管口渗漏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手术后发生腹腔引流管口渗漏的患者60例(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数字表法将其简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换药处理,观察组患者加用造口袋处理.对比2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每天换药次数、每日更换衣服次数以及总费用,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概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每天换药次数、每日更换衣服次数以及总费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为6.67%,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 造口袋用于处理腹腔引流管口渗漏的效果显著,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董明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2例对照组患者在院自愿接受毫针针刺治疗,43例观察组患者行温针灸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7.7% 高于对照组者临床总有效率75.6%,治疗后House-Brack-mann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温针灸治疗,能促进患者更好恢复,临床价值高.

    作者:侯克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98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至对照组(n=49例)和观察组(n=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系统护理干预,采用韦氏记忆量表及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评价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记忆商数、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评分、智商、操作智商、言语智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 在双相情感躁狂发作患者中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晓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产前检查在孕妇围生期保健工作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目的 评估产前检查在孕妇围生期保健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140例产妇按照是否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分为A组(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和B组(非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属于2015年2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期间,70例/组.对比两组产检次数、保健知识知晓情况、高危妊娠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分娩方式、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A组产妇产检次数为(6.58±1.21)次,保健知识得分为(86.21±5.27)分,高危妊娠发生率为2.86%,自然分娩率为80.00%,母乳喂养率为95.71%,均优于B组(P<0.05).结论 产前检查在孕妇围生期保健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大力推广.

    作者:周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托吡酯和丙戊酸钠预防偏头痛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研讨偏头痛患者运用托吡酯与丙戊酸钠预防性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依照随机数表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2例偏头痛患者平均归入两组,Ⅰ组接受丙戊酸钠口服,Ⅱ组接受托吡酯治疗,对比评估两组的预防性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头痛发作频率、疼痛程度及发作时间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Ⅱ组的头痛发作频率显著减少,疼痛程度显著减轻,发作时间显著缩短,与Ⅰ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两组在观察期间均有产生不良反应,但总发生率(Ⅰ组为19.6%,Ⅱ组为15.7%)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对偏头痛患者实施托吡酯、丙戊酸钠治疗均有确切效果,但相比丙戊酸钠,托吡酯在预防头痛发作、缓解疼痛方面效果更理想,且安全性可靠,可作为今后临床防治偏头痛的一种推荐药物.

    作者:张蕊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分娩镇痛对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娩镇痛对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分娩的156例产妇做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分娩镇痛组)80例及对照组(未镇痛组)76例.比较两组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结果实验组产妇第一产程的平均时间为(206.8±80.9)min、剖宫产的比例为1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第二产程的平均时间分别为(53.2±16.7)min、阴道产钳助产的孕妇比例为11.25%、出现新生儿轻度窒息1.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分娩镇痛能够对缩短孕妇的第一产程时间及降低剖宫产率,对第二产程、新生儿 Apgar 评分及阴道产钳助产率无影响.

    作者:刘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目的 讨论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急诊治疗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2组,其中接受急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的53例患者作为路径组,接受传统急诊护理的53例患者作为参照组,9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救治效果、预后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路径组分诊时间(1.16±0.78)min、球囊扩张用时(70.31±9.67)min、急诊停留时间(40.24±5.63)min低于参照组,而急诊抢救成功率(98.11%)、康复率(90.57%)、总满意度(96.23%)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诊护理路径能够缩短急诊救治时间,提高急性心肌梗死预后、改善患者对急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建议推广.

    作者:崔雁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尿液潜血相关性检验的临床分析

    目的 尿中潜血与镜检红细胞相关性比对.方法 对300例尿标本进行尿常规检测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结果 两种检查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尿液分析仪潜血反应阳性,而沉渣显微镜镜检更为直观的反应与潜血相关的红细胞的有无及红细胞形态的变化更加可靠,二者联合应用对肾损伤的鉴别动态观察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单联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方法 在我院自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所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中选取8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循证护理,比较两组间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例数38例,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例数30例,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护理质量及效果,是一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好方法.

    作者:安永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隐形矫治器对患者牙周指数以及AST和ALP的影响

    目的 探讨隐形矫治器对患者牙周指数以及AST和AL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50例正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5例使用隐形矫治器,对照组25例使用直丝弓固定矫治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个月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和探诊深度(PD);比较患者龈沟液中的AST、ALP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隐形矫治器相比于直丝弓固定矫治器更加有利于患者的牙周健康.

    作者:张雯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耳鼻喉外科手术术后感染210例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进行耳鼻喉外科术后影响感染因素的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210例耳鼻喉外科手术患者,其中未发生术后感染190例患者成立对照组,发生术后感染20例患者成立观察组,进行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发生感染部位、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时间的对比.结果 210例接受耳鼻喉外科手术患者中20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具有9.5% 感染率;发生感染部位由多到少分别是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其他部位;感染组、非感染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际中很多因素都能够引起耳鼻喉外科手术感染,通过合理措施能够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作者:孙英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左金丸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对左金丸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辽阳县中心医院中医科就诊的5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2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左金丸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胃镜下水肿、黏液增多、充血、糜烂、胆汁反流情况.结果 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患者采取左金丸加减治疗,可以明显缓解缓和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惊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B型钠尿肽与心肌肌钙蛋白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与心肌肌钙蛋白(cTnI)联合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386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86例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NT-proBNP、cTnI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诊断准确率及NT-proBNP、cTnI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NT-proBNP、cTn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NT-proBNP与cTnI联合检测诊断心力衰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NT-proBNP、cTnI单独检测,二者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NT-proBNP与cTnI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心力衰竭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郝明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定喘汤加减治疗痰浊阻肺型肺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定喘汤加减治疗痰浊阻肺型肺胀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锦州市中医院就诊的80例痰浊阻肺型肺胀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定喘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FEV1%pred、CAT、mMCR、BODE指数及6 min步行距离(6MWD)的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痰浊阻肺型肺胀患者采取定喘汤加减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可行性及效果研究

    目的 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可行性、效果,为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2017年收治住院治疗的112例慢阻肺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实验组(56例)以及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56例).对比两组慢阻肺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绪评分.结果 实验组慢阻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消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指标经统计学计算,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慢阻肺治疗中价值突出,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肺功能,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岳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强迫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强迫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36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精神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强迫症Y-BOCS量表得分情况,同时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对照组及观察组的Y-BOCS量表得分分别为(25.59±2.23)分、(25.58±2.25)分,经t检验,护理前2组患者的Y-BOCS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Y-BOCS量表得分分别为(21.45±2.12)分、(18.31±1.05)分,经t检验,护理后2组患者的Y-BOCS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下降得更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18%(62/6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59%(48/68),经 χ2检验,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 在强迫症患者中施以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秦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急救过程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救过程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中心收治的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一共有40例,对40例患者采取临床急救以及护理干预,对比临床干预之前和以后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临床干预以后,患者的LEDI、收缩压、LVESVI以及舒张压比较干预之前都明显降低,LVEF明显高于干预之前,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临床急救以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心功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进而使患者预后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马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老年护理需求状况分析及老年护理人员的培养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热点,老年人对护理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与之矛盾的是老年护理学科发展滞后,老年护理人员数量少,质量不高.通过以上老年护理需求状况的分析,作者针对老年护理人员的培养提出几点建议:首先要树立新的老年护理观念,其次要重视护理人员多方面素质的培养,还要从教育机构着手,制定完善的培养体系.

    作者:赵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