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英;李靖
目的 研究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复方甘草酸苷的临床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 以我中心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门诊收治的70例慢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同时给予能量合剂、维生素C基础治疗,选择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对照组患者联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联用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17%高于对照组94.29%,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认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肝功能均有明显的恢复,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肝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卢正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下肢骨折患者采用腰麻针椎管内麻醉前应用地佐辛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4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2月22日至2017年2月22日收治),20例/组.对照组予以本组患者生理盐水,实验组予以本组患者地佐辛.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MAP、HR、VAS评分及发生的不良事件现象.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MAP、HR、VAS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有优势(P<0.05).结论 下肢骨折患者采用腰麻针椎管内麻醉前应用地佐辛镇痛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中药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婴幼儿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行本研究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总住院时间及6个月内发病次数,统计两组干预后1个月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总住院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6个月内发病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使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患儿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缓解患儿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复发次数,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蒲媛媛;胡顺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手术系统切除颊黏膜肿瘤的手术护理配合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进行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手术系统切除颊黏膜肿瘤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采取普通护理,试验组25例,采取手术室配合护理,比价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出血、涎瘘、腮腺炎.结果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为12%,试验组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手术系统切除颊黏膜肿瘤患者采取积极手术室配合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文;唐文;王爱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中药熏洗对混合性痔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抚顺市中医院肛肠科住院的混合性痔患者60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应用信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应用传统痔疮切除手术治疗,试验组30例,应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中药熏洗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术后镇痛药量及住院天数变化情况.结果 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中药熏洗可明显降低术后出血量及镇痛药的应用,加速创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创口中药熏洗可降低术后换药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加速恢复时间,缩短住院时间,临床疗效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生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84例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并分组.基础护理组进行传统基础护理,全面护理组实施全面围生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围生期护理满意度;产妇产后出血、巨大儿、胎儿窘迫等母婴不良结局;干预前后产妇血糖监测结果、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结果.结果 全面护理组围生期护理满意度高于基础护理组,P<0.05;全面护理组产妇产后出血、巨大儿、胎儿窘迫等母婴不良结局低于基础护理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糖监测结果、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结果相近,P>0.05;干预后全面护理组血糖监测结果、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结果低于基础护理组,P<0.05.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围生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产妇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减少母婴并发症,对妊娠结局有显著改善作用,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把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健康知识水平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与护理前(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是95.7%,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是78.7%,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常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作者:孙宝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综合康复护理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8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在进行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明尼苏达标准对两组患者的心力衰竭生存质量进行调查,调查得分越低则生存质量越高.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个性化护理干预后症状、情绪、体力限制、社会限制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说明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可增加患者机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减少患者负面情绪,改善心功能,可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曲丽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在实施疾病诊断过程中,分析选择彩超对小儿阑尾管壁厚度进行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疑似急性阑尾炎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临床合理对其选择彩超的方法进行疾病诊断.终发现具有炎性阑尾声像的患儿90例,将其设为观察组;表示正常阑尾声像的患儿4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对于90例阑尾炎患儿临床实施手术治疗并且有进行疾病病检.完成后均选择彩超对两组儿童的阑尾管壁厚度进行测量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观察组急性阑尾炎患儿的阑尾管壁厚度为(2.39±0.81)mm,对照组正常儿童的阑尾管壁厚度为(1.07±0.21)mm;在阑尾管壁厚度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儿童之间凸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在实施疾病诊断的过程中,选择对小儿阑尾管壁厚度进行测量,终可以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进而为疾病的确诊表现出显著的价值.
作者:于海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手术后心理行为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于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应用于直肠癌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心理状态及自护能力.
作者:李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对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施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观察该护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我院心内科病房及门诊的1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以及患者遵医行为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干预组在护理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层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应当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高晓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90例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服务,心理护理组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水平;心血管内科人文关怀评分、护理服务技术、护理态度和病房环境质量;干预前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结果 心理护理组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护理组心血管内科人文关怀评分、护理服务技术、护理态度和病房环境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相近,P>0.05;干预后心理护理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不良情绪有良好的缓解作用,有助于提升整体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唐素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中医辨证护理对老年性眩晕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48例老年性眩晕患者做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2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中医辨证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和眩晕障碍评定量表(DHI)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症状评分是(1.01±0.22)分,且DHI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较对照组优越(P<0.05).结论 中医辨证护理对于老年性眩晕患者的影响非常显著.
作者:张百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在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托烷司琼加镇静剂治疗,研究其对预防乳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收集68例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是34例.在治疗对照组患者时应用托烷司琼治疗,在治疗观察组患者时应用托烷司琼加镇静剂治疗,将两组患者行不同疗法对预防乳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对应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大,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结论 在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托烷司琼加镇静剂治疗可以显著减少乳腺癌患者因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郑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舒适护理,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与物质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为96.67%(58/60),高于对照组的78.33%(47/60)(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舒适度与满意度分别为95.0%(57/60)、96.67%(58/60),对照组的护理舒适度与满意度分别为75.0%(45/60)、71.67%(43/6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老年支气管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其住院时间,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护理的舒适度与满意度.
作者:行桂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米库氯铵在小儿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手术的病例5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采用阿曲库铵复合麻醉的方法,试验组25例,采用米库氯铵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插管条件和肌松时间.结果 骨骼肌松弛效果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米库氯铵在小儿手术中麻醉中起效较快,安全有效.
作者:程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替吉奥和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东港市中医院肿瘤科就诊的100例肺小叶性肺癌晚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0例采取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替吉奥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有效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析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应用与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患者62例进行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1,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31,行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术后恢复良好率、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应用于血管内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中,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运动功能,科学预防并发症,降低复发率,具有积极的临床借鉴和推广价值.
作者:苏茜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对提高临床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对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进行为期2个月的监督管理,找出当前医务人员手卫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比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临床医务人员的洗手执行率和洗手合格率.结果 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调查发现各科室医务人员洗手执行率为44.46%,合格率为45.88%;通过为期2个月的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洗手执行率为80.80%,洗手合格率为84.61%,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的洗手执行率及洗手合格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增强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李颖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