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婧婧
目的 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应用于特异性皮炎中的效果及其对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6月21日至2017年1月3日我院52例特异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平均为基本原则,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操作下,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观察两组临床效果以及外周血细胞因子表达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概率为92.31%,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值<0.05;治疗后,观察组干扰素v为(8.23±2.17) ng/L,较对照组更高,P值<0.05,其他指标无高度对比性,P值>0.05.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应用于特异性皮炎中,治疗效果较佳,可改善外周血细胞因子表达.
作者:陆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溶栓治疗后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取的采用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3例,所有患者基础资料差异性不大,将其按照患者(家属)意愿分为两组—研究组57例,对照组46例.为保持均衡性剔除研究组10例患者,研究组保持47例患者,于溶栓治疗后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患者例数无变动,于溶栓治疗后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肢体活动受限情况以及抢救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76.1%,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9%,对照组为41.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肢体受限率为19.1%,抢救无效率为6.4%,对照组分别为41.3%、15.2%,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选择预见性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肢体受限率,提高抢救效果.
作者:高琛;王飒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对比西医和中西医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3年10月至2016年9月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两组均观察6周.结果 辅以补肾健骨汤治疗的实验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4%和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和7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陈立潍;唐云书;王小书;郑强;李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分析肠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治疗致神经毒性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奥沙利铂治疗的肠癌患者70例,依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1度、4度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中0度、2度及3度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奥沙利铂对肠癌患者的神经毒性,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常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分析在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联合应用敏感抗生素和益生菌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92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其中常规组实施常规疗法,联合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益生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症状和肠镜检查改善情况,并统计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量差异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2组症状和肠镜检查评分、肠道菌群数量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症状、场景评分、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治疗后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症状、肠镜检查评分及肠道菌群数量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敏感抗生素与益生菌联合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有效性和安全性均比较理想.
作者:陈琨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肝叶切除术联合口服自拟四金汤在肝内胆管结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在普外科就诊的6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肝叶切除术,术前术后给予自拟四金汤口服;对照组仅给予肝叶切除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随访结果.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8.5%,复发率为8%,对照组有效率为67.88%,复发率25.36%;两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叶切除术联合自拟四金汤口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优于对照组单纯肝叶切除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宣泽良;张亮;庞辉;覃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两组降压效果,测定治疗前后的血尿酸和空腹血糖水平.结果 观察组降压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和血尿酸水平分别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和血尿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效果显著,降压效果显著,同时有助于控制血糖.
作者:宋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腹型过敏性紫癜惠儿采用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腹型过敏性紫癜惠儿86例,并按照随机对照的方式将全部惠儿分为2组,对照组43例惠儿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惠儿予以综合护理,并对两组惠儿急腹症发生率、紫癜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焦虑与抑郁情绪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惠儿护理后急腹症发生率0%,对照组患儿护理后急腹症发生率11.63%,对照组患儿护理后急腹症发生率比观察组高(P<0.05);观察组患儿紫癜持续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儿焦虑与抑郁情绪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型过敏性紫癜惠儿采用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使惠儿急腹症发生率有效降低,缩短患儿紫癜持续时间与住院时间,使惠儿不良情绪充分改善.
作者:袁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增长,长期的血糖、血脂、蛋白质代谢紊乱,会引发眼、心脏、肾脏、神经和血管的慢性损害甚至功能衰竭等.糖尿病足部病变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致残率高的并发症.本文主要就糖尿病足目前的诊疗研究进展做论述.
作者:汪书雅;乔书玄;施晨泽;吴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栓塞后抑郁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强化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护理以后,研究组HAMD、SNFD评分及B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结论 强化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李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蜡疗治疗进行性指掌角皮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科门诊60例进行性指掌角皮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为蜡疗后涂曲安奈德尿素乳膏,对照组为单涂曲安奈德尿素乳膏,治疗1个月后作疗效评价.结果 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8.86,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蜡疗治疗进行性指掌角皮症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为治疗进行性指掌角皮症提供新的路径.
作者:周辉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并对其应对措施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药剂科164张西药处方为研究对象,根据我院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实施前后将各处方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82张,比较两组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研究组用法用量不当、联合用药不当、重复给药、滥用抗生素及其他西药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应不断加强西药临床用药管理,根据其不合理用药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保证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吴婧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及合理用药,以保证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进行危险度分层,采取科学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观察分层结果及药物治疗效果.结果 危险度分层结果显示低危组8例,中危组13例,高危组24例,极高危组53例,危险度不同患者血压级别与危险因素有所不同,采取合理的药物治疗,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明显,疗效评估显示显效61例(62.24%),有效33例(33.67%),无效4例(4.08%),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结论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规范临床用药,能够有效控制血压,获得理想效果.
作者:周滨纺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乳腺癌采用不同方案新辅助化疗前后Ki-67、HER-2变化与疗效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123例患者.采用ET方案新辅助化疗59例,采用CE序贯T方案64例.新辅助化疗前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HER-2的表达情况,完成4~8周期后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再次检测Ki67、HER-2的表达情况,探讨化疗前后Ki-67、HER-2变化与化疗疗效相关性.结果 ET方案及CE序贯T方案新辅助化疗均可显著降低Ki-67的阳性表达率(P<0.05).Ki-67高表述组pCR率优于Ki-67低表达组;ET方案与CE续贯T方案疗效相似;ET方案化疗毒性毒性强于CE续贯T方案;化疗后Ki-67下降组pCR率优于未下降组ET方案及后者;新辅助化疗前后HER-2阳性表达率无明显改变.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降低Ki67表达且与疗效呈正相关;新辅助化疗不影响Her-2表达水平.ET方案与CE续贯T方案具有相同疗效,但毒性强于后者.
作者:谭晶波;宋艳利;程林;张宏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提要]随着现代大型医用X射线设备的广泛使用,医用X射线设备的相关主要部件的检验就格外的重要,尤其是高压发生器的安全使用,GB 9706.3-2000就是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中评价电离辐射的质和量以及控制电离辐射危险输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本标准.鉴于此,本文将对关于GB 9706.3-2000标准中检测要求的重点进行概述.
作者:张勇;王越;黄克磊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抑制效果及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氯吡格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共治疗2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NIHSS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应用血栓弹力图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抑制效果.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血小板糖蛋白CD63、CD62p.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M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抑制率[(68.53±18.32)%]明显高于对照组[(52.18±16.44)%](P<0.01).观察组血小板抑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63、CD62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CD63、CD62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并且有助于抑制血小板活化功能,增强血小板抑制效果.
作者:王伟;田慧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对常见参数的分析,减少误差以确保血常规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帮助指导临床的,从而有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依据检验报告单分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各项参数指标对临床进行提示预警,从而更快捷准确的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宋楠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综合护理干预下对于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分成实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对常规对照组使用常规普通模式开展护理,而实验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并比较两组的血压控制情况和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情况,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开展评估,并对比.结果 实验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血糖生化指标都有显著改善,各指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观察组GSE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药物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并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费丹;肖海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析抑郁症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抑郁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针对性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护理前(24.3±4.3)与对照组(24.4±3.4)比较差异P>0.05;护理后(6.3±1.3)与对照组(19.5±2.8)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护理前(34.2±4.3)与对照组(34.4±4.4)比较差异P>0.05;护理后(92.3±3.3)与对照组(69.5±5.8)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分析抑郁症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干预,可改善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久凤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与观察多层螺旋CT对胃癌的检出率及诊断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肿瘤科收治的95例胃癌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观察对象.95例患者经胃镜检查均确诊为胃癌,95例胃癌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观察多层螺旋CT对胃癌的检出率情况.结果 95例胃癌患者经多层螺旋CT检查后,95例患者均确诊为胃癌,检出率高达100%,多层螺旋CT对胃癌T分期的总体判断准确率为83.15%.结论 多层螺旋CT对胃癌的裣出率较高,可作为临床中诊断胃癌的第一选择,值得在临床中,广泛运用.
作者:代福;陈应富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