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品管圈护理的价值分析与研究

潘庆华

关键词:心肌梗死, 品管圈, 护理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品管圈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对其应用传统护理方法,作为对照组,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品管圈护理方法,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效能评分.结果 对实验组应用品管圈护理,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两组心肌梗死患者在护理前的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而护理后实验组比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高,差异显著.结论 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品管圈护理跟应用传统护理方法比较,患者自我效能评分高.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供应室优质管理服务的意义

    目的 加强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管理,提高临床相关科室的满意度.方法 对我院供应室的工作进行全面分析和提出合理化建议,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管理和实施效果以及临床满意度调查.结果 供应室护理人员封闭式下收下送服务、器械清洗质量、品种数量等环节临床满意度达到99%以上,供应室质控检查、监测、带教等任务全部合格达标.结论 供应室是保障医院临床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重要科室,是护理院内感染检查消毒工作重点迎接窗口,供应室的护理工作与临床密不可分,优质地服务和管理方法促进了临床供应质量和人员素质的提高,确保了医疗安全和临床满意度.

    作者:刘艳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学案导学”在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学案导学”在健康评估课堂教学中实施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我校2016级高职护理专业2个班(每个班各51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1个班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1个班作为观察组,采用“学案导学”教学方法.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成绩考核高于对照组学生,观察组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查阅资料获取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团队交流合作能力、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 在健康评估课程中开展“学案导学”可促进教学效果提高,使学生学习主动性等综合能力得到更好培养.

    作者:喻安银;王娴;高莉;吕向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TBL联合CBL教学法在脊柱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包括学校教育、毕业后教育以及继续教育三个部分,学校教育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合格的医学毕业生.想要让学生能够有充足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相结合,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学过程.本文将针对脊柱教学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TBL和CBL教学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

    作者:吐尔洪江·阿布都热西提;谢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RECK在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子宫主韧带和阴道前壁中表达意义的研究

    目的 检测女性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子宫主韧带和阴道前壁中RECK的表达,探讨其表达变化与POP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沈阳市妇婴医院妇科收治的40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和10例因妇科病变行子宫切除的非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40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作为POP组,将10例非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患者主韧带和阴道前壁中RECK的表达,并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主韧带和阴道前壁中RECK表达阳性率明显较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主韧带和阴道前壁中RECK含量降低可能在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欣;刘岩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参数应用的重要性

    对常见参数的分析,减少误差以确保血常规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帮助指导临床的,从而有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依据检验报告单分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各项参数指标对临床进行提示预警,从而更快捷准确的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宋楠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血红素加氧酶1在间歇性低氧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影响

    目的 血红素加氧酶1 (HO-1)在间歇性低氧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 54只大鼠分为随机3组:假手术组(n=18)、缺血再灌注组(n=18)、间歇性低氧+缺血再灌注组(n=18)采用球囊结扎冠状动脉方法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将老鼠暴露在低氧循环制作间歇性低氧动物模型,实验处理8周后,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HO-1蛋白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间歇性低氧+缺血再灌注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26±3.2) μL、(182±4.1) μL、(57±3.9)%,(782±1.6)μL、(547±3.5)μL、(29±1.6)%,(518±4.7)μ L、(392±2.8) μL、(46±5.3)%,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及间歇性低氧+缺血再灌注组HO-1蛋白表达分别为0.392±3.176、0.217±1.326、0.982±4.538 (P<0.05).结论 HO-1在间歇性低氧状态下,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媛媛;曹建;万建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某地区高危新生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研究

    目的 了解南京市高淳区新生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指导临床补充维生素D.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在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住院的1262例新生儿为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25 (OH)D.结果 早产儿血清25 (OH)D浓度为(29.5±3.6) nmol/L,显著低于足月儿(36.2±8.5)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南京市高淳区新生儿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现象,应加强孕母和新生儿的维生素D补充.

    作者:钟玉;全瑶;顾志本;陈美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供精人工授精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及其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探析供精人工授精(AID)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及其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研究对氛在我院接受AID治疗的女性患者60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0例,分析所有患者的心理特征,并对研究组患者给予综合干预,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各小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 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较低,P<0.05.结论 针对AID治疗的女性患者,存在不同的心理特点,给予综合辅助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刘晓潼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抑制效果及活化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抑制效果及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氯吡格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共治疗2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NIHSS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应用血栓弹力图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抑制效果.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血小板糖蛋白CD63、CD62p.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M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抑制率[(68.53±18.32)%]明显高于对照组[(52.18±16.44)%](P<0.01).观察组血小板抑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63、CD62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CD63、CD62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并且有助于抑制血小板活化功能,增强血小板抑制效果.

    作者:王伟;田慧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2例,分组后,对照组41例给予兰索扛唑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兰索拉唑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8.0%和95.1%,复发率分别为26.8%和9.8%,两项指标组间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2%和14.6%,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马来酸曲美布汀与兰索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孔令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特异性皮炎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应用于特异性皮炎中的效果及其对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6月21日至2017年1月3日我院52例特异性皮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平均为基本原则,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操作下,使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观察两组临床效果以及外周血细胞因子表达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概率为92.31%,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值<0.05;治疗后,观察组干扰素v为(8.23±2.17) ng/L,较对照组更高,P值<0.05,其他指标无高度对比性,P值>0.05.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应用于特异性皮炎中,治疗效果较佳,可改善外周血细胞因子表达.

    作者:陆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妇科阴道B超在诊断药物流产后宫腔内残留物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探讨妇科阴道超在诊断药物流产后宫腔内残留物的诊断价值,为药物流产后宫腔内留有残留物的患者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药物流产后宫腔内留有残留物患者100例,将这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都进行经阴道B超和腹部B超检测,记录两种不同检测方法数据,检测结束后,对两种检测方法的影像学和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据观察结果显示,超声检查下,患者的宫腔内会出现杂乱的回声,宫体会出现稍大或饱满的变化,并且局灶回声有的强弱不均,在子宫肌层近内膜面,残留物与子宫内膜基本无血流信号.经腹部B超检测确诊的患者有72例,诊断准确率为72%,经阴道B超检测确诊的患者有94例,诊断准确率为94%,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分析影像学发现,对于强回声团和微小残留物的发现率,经阴道B超的发现率明显要高于经腹部B超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上,对于药物流产后患者宫腔内残留物的确诊采用经阴道B超检测的准确率更高,影像学分析更为清晰,可以提高微小残留物的发现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韩书强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从临床药学需求谈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目的 为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设置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背景和设置药学硕士临床药学方向的可行性,提出建立药学硕士临床药学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结果 建立药学硕士临床药学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符合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结论 有利于促进高等药学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培养高层次的临床药师.

    作者:李金时;孙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全血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在诊断儿科感染类型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完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在诊断儿科感染类型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 回归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接受的细菌感染性疾病84例患几的一般临床资料,并将其纳入此次研究对象,分成两组,采用血常规检验的为对照组,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的为研究组,对比两种诊断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儿科感染类型诊断中,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能够取得良好的诊断效果,精确度较高,可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海彪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晚期肝癌姑息治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目的 研究晚期肝癌姑息治疗患者治疗中,护理干预对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晚期肝癌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和实验组患者分别采用基础护理法和护理干预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指数,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重度疲乏1例,中度3例,轻度4例,无疲乏13例;对照组重度疲乏6例,中度7例,轻度疲乏2例,无疲乏6例.两组患者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实验组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影响,临床上采用护理干预治疗法,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应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吴微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某区居民用药情况调查及药师干预作用研究

    目的 了解大连金普新区居民用药常识和用药行为现状,为进行有效的药学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218名接受安全用药科普教育宣传前后两组群体进行调查,分析药师干预效果.结果 经药师干预后,培训后宣教组对培训的接受程度和对答题试卷的接受程度明显高于培训前一组,且培训后一组的安全用药知识和用药行为与培训前一组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居民安全用药知识和行为参差不齐,应加强用药知识教育,提高居民安全用药水平.

    作者:李野;王新美;温霞;王颖;姜巍巍;宋晓阳;董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米非司酮与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及对性激素的影响

    目的 旨在探究米非司酮和妈富隆在围绝经期功血(PDUB)患者中的疗效以及其对性激素的影响差异.方法 选择在我院就诊的77例PDU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且分别给予米非司酮和妈富隆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性激素变化.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52%,观察组为79.41%,组间差异明显;观察组治疗后FSH、E2、LH值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米非司酮对比,妈富隆在PDUB治疗中的止血效果更佳,且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可作为围绝经期功血治疗的首选方案.

    作者:王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通窍活血汤加减与针灸应用在耳鸣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应用通窍活血汤加减与针灸治疗耳鸣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2例耳鸣患者并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各症状缓解时间、耳鸣严重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且实验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通窍活血汤加减与针灸治疗耳鸣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杨茂森;王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早孕蜕膜组织转化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早孕蜕膜组织转化生长因子表达的具体影响.方法 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站自愿要求流产的健康早孕妇女6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其流产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测定观察组(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流产30例)、对照组(常规负压吸引手术流产30例)患者排除的蜕膜组织中TGF-β(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TGF-β表达等级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8.152,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中TGF-β表达等级为2级者(16.7%)与对照组患者(86.7%)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x2=30.612,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能有效抑制早孕蜕膜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通过免疫效应有效达到终止患者早期妊娠的目的.

    作者:裴仲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肠癌患者奥沙利铂致神经毒性的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肠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治疗致神经毒性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奥沙利铂治疗的肠癌患者70例,依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1度、4度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中0度、2度及3度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奥沙利铂对肠癌患者的神经毒性,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常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