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赵淑红

关键词:达英-35, 二甲双胍, 多囊卵巢综合征
摘要:目的 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惠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60例,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迭英-35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磁上给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表现.结果 对照组总效率为76.00%,观察组总效率为94.29%,观察组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H、FSH、T及IR明显降低,且降低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给予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机体的激素水平,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栓塞后抑郁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强化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护理以后,研究组HAMD、SNFD评分及B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结论 强化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李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共100例,收治时间在2017年2月至2017年5月,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住院顺序分为2个实验小组,研究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2个实验小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经过2个实验小组的数据对比可得,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胆囊炎患者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医学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兵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优质护理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采用优质护理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出院1周后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周评分(30.12±4.0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评分(21.04±4.57)分;观察组优良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措施,降低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精神压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风雨;曲新玲;李新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应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惠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60例,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迭英-35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磁上给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表现.结果 对照组总效率为76.00%,观察组总效率为94.29%,观察组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H、FSH、T及IR明显降低,且降低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给予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机体的激素水平,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赵淑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茶多酚对过氧化氢损伤PC12细胞活性氧簇的影响

    目的 研究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对过氧化氢(H2O2)损伤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活性氧簇的影响.方法 PC12细胞用TP及H2O2处理(TP终浓度5、10、20 μ mol/L,H2O2终浓度500 μ mol/L),以噻唑蓝(MTT)法观察细胞活力,试剂盒测定细胞活性氧族(reactive oxygen speues,ROS)O·2-、·OH、NO和诱导型NOS (iNOS)的水平.结果 500μmol/LH2O2孵育PC12细胞2h,明显损伤细胞,细胞活力下降(P< 0.01);细胞破碎后上清液中产生·OH能力增加,抑制O·2-能力下降,上清液中iNOS与细胞外NO水平明显上升(P<0.01);5、10、20 μ mol/L TP预处理可抑制细胞上清液中·OH产生,降低上清液中O2-、iNOS和细胞外NO的水平(P<0.01).结论 TP能降低受损PC12细胞活性氧簇的水平.

    作者:邓凤君;肖凌;杨吟宇;李新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RECK在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子宫主韧带和阴道前壁中表达意义的研究

    目的 检测女性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子宫主韧带和阴道前壁中RECK的表达,探讨其表达变化与POP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沈阳市妇婴医院妇科收治的40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和10例因妇科病变行子宫切除的非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40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作为POP组,将10例非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患者主韧带和阴道前壁中RECK的表达,并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主韧带和阴道前壁中RECK表达阳性率明显较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主韧带和阴道前壁中RECK含量降低可能在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欣;刘岩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某区居民用药情况调查及药师干预作用研究

    目的 了解大连金普新区居民用药常识和用药行为现状,为进行有效的药学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218名接受安全用药科普教育宣传前后两组群体进行调查,分析药师干预效果.结果 经药师干预后,培训后宣教组对培训的接受程度和对答题试卷的接受程度明显高于培训前一组,且培训后一组的安全用药知识和用药行为与培训前一组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居民安全用药知识和行为参差不齐,应加强用药知识教育,提高居民安全用药水平.

    作者:李野;王新美;温霞;王颖;姜巍巍;宋晓阳;董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糖尿病足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增长,长期的血糖、血脂、蛋白质代谢紊乱,会引发眼、心脏、肾脏、神经和血管的慢性损害甚至功能衰竭等.糖尿病足部病变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致残率高的并发症.本文主要就糖尿病足目前的诊疗研究进展做论述.

    作者:汪书雅;乔书玄;施晨泽;吴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抑制效果及活化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抑制效果及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氯吡格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共治疗2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NIHSS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应用血栓弹力图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抑制效果.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血小板糖蛋白CD63、CD62p.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M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抑制率[(68.53±18.32)%]明显高于对照组[(52.18±16.44)%](P<0.01).观察组血小板抑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63、CD62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CD63、CD62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并且有助于抑制血小板活化功能,增强血小板抑制效果.

    作者:王伟;田慧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探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

    目的 探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并对其应对措施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药剂科164张西药处方为研究对象,根据我院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及应对措施实施前后将各处方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82张,比较两组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研究组用法用量不当、联合用药不当、重复给药、滥用抗生素及其他西药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应不断加强西药临床用药管理,根据其不合理用药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保证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吴婧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与护理

    目的 探析抑郁症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0例抑郁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针对性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护理前(24.3±4.3)与对照组(24.4±3.4)比较差异P>0.05;护理后(6.3±1.3)与对照组(19.5±2.8)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护理前(34.2±4.3)与对照组(34.4±4.4)比较差异P>0.05;护理后(92.3±3.3)与对照组(69.5±5.8)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分析抑郁症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干预,可改善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久凤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护理效果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综合护理干预下对于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分成实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对常规对照组使用常规普通模式开展护理,而实验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并比较两组的血压控制情况和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情况,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开展评估,并对比.结果 实验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血糖生化指标都有显著改善,各指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观察组GSE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药物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并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费丹;肖海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全血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在诊断儿科感染类型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完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在诊断儿科感染类型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 回归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接受的细菌感染性疾病84例患几的一般临床资料,并将其纳入此次研究对象,分成两组,采用血常规检验的为对照组,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的为研究组,对比两种诊断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儿科感染类型诊断中,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能够取得良好的诊断效果,精确度较高,可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海彪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早孕蜕膜组织转化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早孕蜕膜组织转化生长因子表达的具体影响.方法 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站自愿要求流产的健康早孕妇女6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其流产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测定观察组(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流产30例)、对照组(常规负压吸引手术流产30例)患者排除的蜕膜组织中TGF-β(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TGF-β表达等级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8.152,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中TGF-β表达等级为2级者(16.7%)与对照组患者(86.7%)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x2=30.612,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能有效抑制早孕蜕膜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通过免疫效应有效达到终止患者早期妊娠的目的.

    作者:裴仲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血红素加氧酶1在间歇性低氧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影响

    目的 血红素加氧酶1 (HO-1)在间歇性低氧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 54只大鼠分为随机3组:假手术组(n=18)、缺血再灌注组(n=18)、间歇性低氧+缺血再灌注组(n=18)采用球囊结扎冠状动脉方法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将老鼠暴露在低氧循环制作间歇性低氧动物模型,实验处理8周后,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HO-1蛋白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间歇性低氧+缺血再灌注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26±3.2) μL、(182±4.1) μL、(57±3.9)%,(782±1.6)μL、(547±3.5)μL、(29±1.6)%,(518±4.7)μ L、(392±2.8) μL、(46±5.3)%,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及间歇性低氧+缺血再灌注组HO-1蛋白表达分别为0.392±3.176、0.217±1.326、0.982±4.538 (P<0.05).结论 HO-1在间歇性低氧状态下,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媛媛;曹建;万建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两组降压效果,测定治疗前后的血尿酸和空腹血糖水平.结果 观察组降压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和血尿酸水平分别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和血尿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效果显著,降压效果显著,同时有助于控制血糖.

    作者:宋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的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溶栓治疗后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取的采用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3例,所有患者基础资料差异性不大,将其按照患者(家属)意愿分为两组—研究组57例,对照组46例.为保持均衡性剔除研究组10例患者,研究组保持47例患者,于溶栓治疗后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患者例数无变动,于溶栓治疗后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肢体活动受限情况以及抢救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76.1%,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9%,对照组为41.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肢体受限率为19.1%,抢救无效率为6.4%,对照组分别为41.3%、15.2%,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选择预见性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肢体受限率,提高抢救效果.

    作者:高琛;王飒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研究及合理用药

    目的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及合理用药,以保证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进行危险度分层,采取科学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观察分层结果及药物治疗效果.结果 危险度分层结果显示低危组8例,中危组13例,高危组24例,极高危组53例,危险度不同患者血压级别与危险因素有所不同,采取合理的药物治疗,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明显,疗效评估显示显效61例(62.24%),有效33例(33.67%),无效4例(4.08%),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结论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规范临床用药,能够有效控制血压,获得理想效果.

    作者:周滨纺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4~12月在广西柳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住院的癌性疼痛患者100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评价治疗仪与三阶梯止痛疗法治疗癌性疼痛疗效差异.结果 实验组干预前与干预后24 h、48 h、72h、10d患者疼痛情况评分为7.02±1.03、4.78±1.13、3.38±1.20、2.96±0.85、1.58±0.36,对照组用药前及用药后24 h、48 h、72 h、10d患者疼痛情况评分为7.11±1.08、5.25±1.52、4.03±1.25、3.29±1.21、2.62±0.59,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癌痛控制率方面,治疗组为84%,对照组为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了便秘13例,轻微头痛10例,呕吐7例,呼吸抑制0例,不良反应60%.结论 相比较常规的三阶止痛疗法,威诺敦(R)定向药透仪无论从患者的实际疗效到患者的依从以及使用后身体的不良反应等各项指标上都是更好的选项.

    作者:孙丕云;冯献斌;陈燕华;王仁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肠癌患者奥沙利铂致神经毒性的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肠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治疗致神经毒性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奥沙利铂治疗的肠癌患者70例,依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1度、4度患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中0度、2度及3度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奥沙利铂对肠癌患者的神经毒性,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常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