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风雨;曲新玲;李新华
目的 探析急性乳腺炎患者的外科护理疗效.方法 从我院乳腺外科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急性乳腺炎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组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外科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满意度为9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满意度为66.7%,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急性乳腺炎患者,采取综合性的外科护理很有必要,不仅能够促进患者康复,还能提高护理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对农村患者开展药学服务必要性和对策.方法 结合实际,分析目前基层医院对农村患者开展药学服务的所面临的困难,寻找提高药学服务质量相应对策.结果 基层医院对农村患者开展药学服务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找出了加强政策引导,加大硬件和软件投入、逐步完善药学服务制度、实行药学服务人才结构优化管理、多种药学服务方式等措施,保证农村患者的药学服务质量.结论 药学服务是基层医院药学发展的新方向.
作者:卓玉娟;丁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综合护理干预下对于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将分成实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对常规对照组使用常规普通模式开展护理,而实验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并比较两组的血压控制情况和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情况,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开展评估,并对比.结果 实验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血糖生化指标都有显著改善,各指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观察组GSES评分显著高于常规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药物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并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费丹;肖海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血红素加氧酶1 (HO-1)在间歇性低氧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 54只大鼠分为随机3组:假手术组(n=18)、缺血再灌注组(n=18)、间歇性低氧+缺血再灌注组(n=18)采用球囊结扎冠状动脉方法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将老鼠暴露在低氧循环制作间歇性低氧动物模型,实验处理8周后,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HO-1蛋白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间歇性低氧+缺血再灌注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26±3.2) μL、(182±4.1) μL、(57±3.9)%,(782±1.6)μL、(547±3.5)μL、(29±1.6)%,(518±4.7)μ L、(392±2.8) μL、(46±5.3)%,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及间歇性低氧+缺血再灌注组HO-1蛋白表达分别为0.392±3.176、0.217±1.326、0.982±4.538 (P<0.05).结论 HO-1在间歇性低氧状态下,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媛媛;曹建;万建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共100例,收治时间在2017年2月至2017年5月,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住院顺序分为2个实验小组,研究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2个实验小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经过2个实验小组的数据对比可得,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胆囊炎患者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医学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兵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设计并制作夹板黏扣式约束带,探讨在儿童牙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儿童矛科在临床护理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临床研究,设计并制作夹板黏扣式约束带,将2017年1月至2017年3月280例患严重龋齿的儿童,年龄(2±0.5至5±0.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0例,对照组由传统的强制约束方法进行护理配合治疗,观察组采用夹板黏扣式约束带,比较2种方法的有效性及治疗过程中惠儿的舒适度,家属的满意度.结果 患者使用夹板黏扣式约束带护理配合有效性高与对照组,在儿童龋齿治疗过程中,护理安全得到保证,节约了护理资源,缩短了治疗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惠儿舒适度,家属的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夹板黏扣式约束带,设计合理,实用性强,操作方便,固定牢固,为儿童龋齿治疗达到安全有效的约束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方法.
作者:孔凡凤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缬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两组降压效果,测定治疗前后的血尿酸和空腹血糖水平.结果 观察组降压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和血尿酸水平分别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和血尿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效果显著,降压效果显著,同时有助于控制血糖.
作者:宋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加强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管理,提高临床相关科室的满意度.方法 对我院供应室的工作进行全面分析和提出合理化建议,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管理和实施效果以及临床满意度调查.结果 供应室护理人员封闭式下收下送服务、器械清洗质量、品种数量等环节临床满意度达到99%以上,供应室质控检查、监测、带教等任务全部合格达标.结论 供应室是保障医院临床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重要科室,是护理院内感染检查消毒工作重点迎接窗口,供应室的护理工作与临床密不可分,优质地服务和管理方法促进了临床供应质量和人员素质的提高,确保了医疗安全和临床满意度.
作者:刘艳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大连金普新区居民用药常识和用药行为现状,为进行有效的药学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218名接受安全用药科普教育宣传前后两组群体进行调查,分析药师干预效果.结果 经药师干预后,培训后宣教组对培训的接受程度和对答题试卷的接受程度明显高于培训前一组,且培训后一组的安全用药知识和用药行为与培训前一组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 居民安全用药知识和行为参差不齐,应加强用药知识教育,提高居民安全用药水平.
作者:李野;王新美;温霞;王颖;姜巍巍;宋晓阳;董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我院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合理性,探究相应管理策略.方法 采取抽签的方式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A组(分析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滥用情况并采取相应对策),同时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140例患者作为对比,定为B组(未分析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滥用情况).对比两组滥用率.结果 A组用药滥用率明显低于B组,P< 0.05.结论 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医院要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控制其不合理使用率,进而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吕伟娜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完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在诊断儿科感染类型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 回归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接受的细菌感染性疾病84例患几的一般临床资料,并将其纳入此次研究对象,分成两组,采用血常规检验的为对照组,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的为研究组,对比两种诊断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儿科感染类型诊断中,采用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能够取得良好的诊断效果,精确度较高,可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海彪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栓塞后抑郁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强化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护理以后,研究组HAMD、SNFD评分及B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结论 强化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李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分析在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联合应用敏感抗生素和益生菌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92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其中常规组实施常规疗法,联合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益生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症状和肠镜检查改善情况,并统计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量差异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2组症状和肠镜检查评分、肠道菌群数量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症状、场景评分、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治疗后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症状、肠镜检查评分及肠道菌群数量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敏感抗生素与益生菌联合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有效性和安全性均比较理想.
作者:陈琨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016年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90例,将其随机且平分为2个组,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5例患儿,对照组执行小儿肺炎的常规护理,试验组除此之外,再结合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惠儿肺哆音消失,咳喘缓解,以及体温恢复正常所用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惠儿家属对本次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平均为(90.25±6.6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7±5.54)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小儿肺炎患者进行护理时,结合循证护理模式将会有更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建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采用优质护理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出院1周后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周评分(30.12±4.0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评分(21.04±4.57)分;观察组优良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措施,降低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精神压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风雨;曲新玲;李新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4~12月在广西柳州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住院的癌性疼痛患者100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评价治疗仪与三阶梯止痛疗法治疗癌性疼痛疗效差异.结果 实验组干预前与干预后24 h、48 h、72h、10d患者疼痛情况评分为7.02±1.03、4.78±1.13、3.38±1.20、2.96±0.85、1.58±0.36,对照组用药前及用药后24 h、48 h、72 h、10d患者疼痛情况评分为7.11±1.08、5.25±1.52、4.03±1.25、3.29±1.21、2.62±0.59,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癌痛控制率方面,治疗组为84%,对照组为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了便秘13例,轻微头痛10例,呕吐7例,呼吸抑制0例,不良反应60%.结论 相比较常规的三阶止痛疗法,威诺敦(R)定向药透仪无论从患者的实际疗效到患者的依从以及使用后身体的不良反应等各项指标上都是更好的选项.
作者:孙丕云;冯献斌;陈燕华;王仁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分析小柴胡汤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炎症及减轻蛋白尿的作用探讨.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惠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56例),与在其基础上,给予小柴胡汤治疗的观察组(56例),比较分析组间的炎症指标中的炎性细胞因子(IFN-y、IL-4)、辅助T细胞17型(IL-17)及24h尿蛋白定量.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炎症指标中的炎性细胞因子中IFN-γ (20.09±13.18) pg/mL、IL-4 (41.25±20.42) pg/mL、1L-17 (35.21±20.41) pg/mL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IFN-y (26.78±15.14) pg/mL、IL-4 (29.94±15.36) pg/mL、IL-17 (103.87±50.42) pg/mL (P<0.05).另,观察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1.24±0.75) g/24 h,对照组(1.78±0.79) g/24 h,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柴胡汤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炎症及减轻蛋白尿的作用显著,可控制IFN-γ、IL-4等,并减少患者24 h尿蛋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实践.
作者:尹洁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腹型过敏性紫癜惠儿采用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腹型过敏性紫癜惠儿86例,并按照随机对照的方式将全部惠儿分为2组,对照组43例惠儿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惠儿予以综合护理,并对两组惠儿急腹症发生率、紫癜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焦虑与抑郁情绪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惠儿护理后急腹症发生率0%,对照组患儿护理后急腹症发生率11.63%,对照组患儿护理后急腹症发生率比观察组高(P<0.05);观察组患儿紫癜持续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儿焦虑与抑郁情绪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型过敏性紫癜惠儿采用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使惠儿急腹症发生率有效降低,缩短患儿紫癜持续时间与住院时间,使惠儿不良情绪充分改善.
作者:袁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ABA)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及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对我院住院惠者的标本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2011年1月至2016年3月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共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546株,其中多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 203株占37.2%,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 45株占8.2%.203株MDR-AB的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共183株占90.2%.其次为尿液,共9株占4.4%.病区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为主,共80株占39.4%.其次为内科,共65株占32.0%.MDR-AB对氨苄西林、头孢替坦和头孢呋新钠抗菌药物显示完全耐药,耐药率为100%.对头孢菌素类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50%以上.对其他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以下,显示了较高的抗菌活性.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均显示了较高的耐药性,而且多药耐药及泛耐药株不断产生,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同时,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抗菌活性较强的抗菌药物或采取联合用药进行治疗.及时控制其感染,严格消毒制度,认真执行无菌操作,遏制多药耐药菌和泛耐药菌的产生与流行.
作者:张敬治;闫文萍;李俊洁;马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乳腺癌干细胞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高度致瘤性的多潜能细胞,研究显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复发及治疗抵抗都与其有着密切联系.靶向针对乳腺癌干细胞阻断其信号通路,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甚至预防的重要手段.本文就乳腺癌干细胞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
作者:王晓琪;邹洁雅;孙丽飞;王月;王文欢;聂建云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