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崔在卫

关键词:心理护理, 儿童重症监护室,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室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重症病房收治的80例患儿做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医疗护理方案,分析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儿心理护理方式,护理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疗效.结果 护理后,分析组的患儿或家属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评分分别为(21.9±3.6)分和(21.2±2.8)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儿童给予心理护理可降低患儿或家属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能促进患儿治疗及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在急诊急救当中采用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方法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抢救的急诊患者100例,根据抢救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护的方法,实验组采用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法.救治完成之后,对比两组的抢救成功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 结果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患者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法凭借其规范、明确的分工,在抢救患者的过程当中会发挥出很大的作用,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作者:徐宁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个性化护理对哮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哮喘患儿采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16例哮喘患儿,并根据随机对照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予以个性化治疗,并对两组患儿与家长的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与家长的病情知晓率、良好生活方式、自主规范用药以及门诊复诊率等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哮喘患儿治疗过程中采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使患儿与家长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

    作者:袁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39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39例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8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在遵循个体患者临床意愿的情况下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39例患者给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治疗,对照组39例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0%,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给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胸闷、心慌、心区疼痛等临床症状.

    作者:孙潇略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卵巢癌化疗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对其生活质量、SDS、SAS评分的影响探讨

    目的 了解卵巢癌化疗患者中联合展开常规护理以及舒适护理的价值.方法 随机抽选64例因患卵巢癌、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进入盘锦市中心医院妇产院区化疗的患者,参考随机法展开分组工作:基础组内31例施以常规干预,舒适组内33例则联合施以舒适干预,给予两组生活质量、SDS以及SAS评分等比对.结果 进行专业干预后,基础组内SDS计(44.00±4.12)分,舒适组内计(38.16±3.20)分(P<0.05);此外,舒适组生活质量及其SAS计分均优于基础组(P<0.05).结论 当卵巢癌患者接受化学治疗时,除了要予以常规干预外,还要配合展开舒适干预,实用性强,建议选用.

    作者:孙彩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集束化护理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96例脑卒中导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试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通过日本洼田饮水试验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的吞咽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模式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时泽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后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2例,其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17例.全部患者符合中国脑病协会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确定诊断,按照标准化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全部患者均表现为肢体功能障碍.护理方法包括: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及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分别于护理实施的第1个月和第6个月进行临床评价.应用Fugl-Meyer方法评价患肢运动能力.应用Batthel方法评价患者生活能力.结果 经过此套护理方案的实施,总有效率达到了93%,患者肢体运动能力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通过临床观察与分析,证明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关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究针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盐酸多奈哌齐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师实现对老年痴呆患者的有效治疗处置提供经验支持.方法 在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择取我院收治的轻度或中度老年痴呆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1例.在针对两组患者均实施系统性常规治疗处置(抵抗血小板治疗、降压治疗、降糖治疗、动脉血管扩张治疗,以及阿司匹林药物肠溶药物治疗)基础上,参照组患者联合实施吡拉西坦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实施盐酸多奈哌齐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接受治疗前后的MMSE评分,以及ADL评分优良率.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统计学比较测算差异有意义(P<0.05).接受治疗前,研究组的MMSE评分数值水平与参照组解绑相当,组间数据统计学比较测算差异无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研究组的MMSE评分数值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统计学比较测算差异有意义(P<0.05).研究组的ADL评分数据结果优良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统计学比较测算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老年痴呆疾病患者,在实施系统性常规治疗处置基础上联合实施盐酸多奈哌齐药物治疗,相较联合实施吡拉西坦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ADL评分数据结果优良率,提升患者的MMSE评分数值,改良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霍红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分析稳心颗粒结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

    目的 探讨心律失常患者运用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7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而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予稳心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3.75%,常规组是88.75%,实验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是5.00%,常规组是8.75%,实验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律失常患者运用稳心颗粒于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同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刘梅;罗燕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重症支原体肺炎应用丙种球蛋白和甲强龙治疗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重症支原体肺炎应用丙种球蛋白和甲强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接收在我院患有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一共有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儿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强龙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热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重症支原体肺炎采取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强龙治疗的效果可靠,使患儿的炎症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使患儿的免疫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松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1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资料,依据临床医治方案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51例)行常规治疗,治疗组(62例)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2组医治前后血气分析变化及插管率.结果 与医治前比较,2组医治后PaCO2、PaO2及pH值均改善,但对照组改善幅度较治疗组更小(P<0.05);治疗组插管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NIPPV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可取得显著效果,且有效减少气管插管的发生,具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张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后路Quadrant通道下Mis-tlif术后是否需要放置引流管

    目的 探讨后路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放置引流管的必要性.方法 前瞻性分析我院64例行MIS-TLIF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有引流管)和B组(无引流管),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应用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术后临床疗效.椎体融合情况以术后腰椎X线及CT三维重建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数、病变节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引流管的使用对围手术期参数无明显影响,包括手术时间、估计失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B组患者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早于A组1d(P<0.001),两组临床效果及椎间融合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患者术后是否需要放置引流管需视术中情况而定.

    作者:刘欣哲;陈宾;暴海洋;常成兵;宋有鑫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血脂、胆红素、尿酸水平对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脂、胆红素、尿酸水平对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意义.方法 78例是从本院2015年8月至2017年9月所接收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出的,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并发症状,将没有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一组为治疗A组,人数共39例,将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分为一组为治疗B组,人数共39例,将采集好的血液进行血清分离,将分离后的血清进行总胆固醇(TBIL)、直接胆固醇(DBIL)、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以及尿酸(UA)进行检测.结果 通过对三组患者的血脂,胆红素以及尿酸进行检测之后发现,与其他两组相比较,治疗B组患者在胆红素方面有着显著下降,尿酸水平则呈显著上升与其他两组指标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在这两指标上治疗A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是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即P>0.05.另TCH、HDL-C、LDL-C以及TG这四个指标上,三组之间相互存在统计差异,即P<0.05.结论 临床上在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疾病的临床诊断上,可以以血脂、胆红素以及尿酸为检验指标,以此来及时、趁早的对患者做出诊断,以便给予患者后续相应的预防措施及治疗.

    作者:张凤花;任永昊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探索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合理、有效的实验课程有利于加深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对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具有创新思维的医学人才方面有重要作用.文中从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方法和实验操作过程等方面探讨了有效提高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效果的方法和相关措施,以期提高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素养.

    作者:钟伏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探讨及门诊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产生的危险因素与实施门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所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者50例作为探讨对象,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方式,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2组患儿产生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进行观察,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门诊护理,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小儿高热惊厥产生的危险因素是体温及有家族史,观察组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予以统计学分析,明显差异在组间形成,且P<0.05.结论 小儿高热惊厥危险因素为年体温及有家族史,经门诊护理的实施将治疗满意率提升,将复发率降低.

    作者:辛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归脾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脾两虚型心悸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归脾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脾两虚型心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78例心脾两虚型心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9例)和观察组(n=39例),对照组予以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取美托洛尔联合归脾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无效7例,有效19例,显效9例,痊愈4例,总有效率为82.05% (32/39);观察组无效1例,有效10例,显效21例,痊愈7例,总有效率为97.44% (38/39);经x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提升,P<0.05.结论 采用归脾汤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脾两虚型心悸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宝庆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术后的护理难点与策略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术后护理难点与策略.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经腹腔镜接受上消化道修补术治疗的上消化道穿孔患者90例,按照双盲随机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施行常规护理+针对性护理措施,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肛门初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平均值均显著缩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腹腔脓肿以及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90d愈合率95.56% (43/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 (37/45)(P<0.05).结论 上消化道穿孔修复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在护理过程中需重点加强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指导以及并发症护理质量,有利于缩短康复时间,优化预后.

    作者:马葳威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HIS系统中药品效期预警模块在药品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创新性应用

    目的 推广药品效期预警模块在医院药房中的应用,实现医药资源在各药房间的优化配置.方法 以药品效期预警模块实施前后1年的药品效期管理相关指标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两种效期管理模式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相关指标如报废品种数、报废金额、投诉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指标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验组相比较对照组在减少医药资源浪费、减轻药学人员工作量等发面更具优势.

    作者:张景双;郭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合用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合用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合用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儿单纯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体征、症状消失和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EV1/FVC、FEV1、PEF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PEF均有所提升,但观察组患者提升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合用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可及时消除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肺功能,提高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红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白细胞介素-18在临床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18 (inereluekin-18,IL-18)作为机体重要的细胞因子之一,自1995年被发现至今,一直在诸多疾病领域被探索与研究,IL-18在各种相关疾病中的水平变化都已经被许多研究探索与验证,它与各相关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情变化及预后转归都有密切联系,但是它在各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吕鹏杰;田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依从性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把我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9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把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有患者9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率是95.83%,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率是72.92%,研究组治疗依从性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