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哲;陈宾;暴海洋;常成兵;宋有鑫
白细胞介素-18 (inereluekin-18,IL-18)作为机体重要的细胞因子之一,自1995年被发现至今,一直在诸多疾病领域被探索与研究,IL-18在各种相关疾病中的水平变化都已经被许多研究探索与验证,它与各相关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情变化及预后转归都有密切联系,但是它在各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吕鹏杰;田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间歇性雄激素阻断(IAB)与持续性雄激素阻断(CAB)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7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IAB组(35例)和CAB组(35例),比较2组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IAB、CAB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30、28个月,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5);IAB组潮热症状、乳房肿痛、骨质疏松及贫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CAB组低(P<0.05).结论 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应首选间歇性雄激素阻断.
作者:郝东方;郑建波;许传兵;汤凯;张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在儿童重症监护室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重症病房收治的80例患儿做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医疗护理方案,分析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儿心理护理方式,护理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疗效.结果 护理后,分析组的患儿或家属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评分分别为(21.9±3.6)分和(21.2±2.8)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儿童给予心理护理可降低患儿或家属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能促进患儿治疗及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崔在卫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把我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92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把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有患者9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率是95.83%,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率是72.92%,研究组治疗依从性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产生的危险因素与实施门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所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者50例作为探讨对象,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方式,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2组患儿产生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进行观察,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门诊护理,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小儿高热惊厥产生的危险因素是体温及有家族史,观察组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予以统计学分析,明显差异在组间形成,且P<0.05.结论 小儿高热惊厥危险因素为年体温及有家族史,经门诊护理的实施将治疗满意率提升,将复发率降低.
作者:辛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在急诊急救当中采用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方法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抢救的急诊患者100例,根据抢救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护的方法,实验组采用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法.救治完成之后,对比两组的抢救成功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 结果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患者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法凭借其规范、明确的分工,在抢救患者的过程当中会发挥出很大的作用,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作者:徐宁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喜炎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中抽取的74例小儿肺炎患儿为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期间住院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37例患儿设为对照组,采用喜炎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37例患儿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进行不同药物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经计算后分别为97.29%和81.09%,而后对比两组退热用时、咳嗽消失用时、肺部啰音消失用时、心率恢复用时、胸片吸收用时以及氧饱和度恢复用时,统计学意义形成.结论 肺炎患儿选择喜炎平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后能够将其临床疗效提升,有助于病情的缓解.
作者:雷音;宋昱晗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治疗难治性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10例难治性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55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反酸、烧心、反食、胸骨后疼痛评分和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反酸、烧心、反食、胸骨后疼痛评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反酸、烧心、反食、胸骨后疼痛评分和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09% (5/55),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27% (4/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治疗难治性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燕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析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常见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可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盈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全髋关节翻修术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6例行全髋关节翻修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办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的知信行评分结果.结果 观察组总护理满意度为95.3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4.4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x2=3.191,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护理态度、护理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行全髋关节翻修术患者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其护理满意度,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琴;王秀 刊期: 2018年第15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近年来,随着出行习惯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率逐年增高.椎间孔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特殊类型的椎间盘突出,探讨这一特殊类型的临床、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作者:车传东;冯友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药学干预方式,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间开具的300张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用药处方,将其按照处方开具时间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均为150张,其中,接受药学干预前(2016年1月到6月)开具的处方设为对照组,接受药学干预后开具的处方设为研究组.分别对两组处方中药物应用合理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处方中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使用合理率分别为94.67%和76.67%,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给予综合性药物干预,有利于用药合理率的提高和用药效果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亚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老年白内障患者接受相关护理后对其心理情绪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64例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的本院老年白内障患者做研究,随机分2组/32例,观察组-综合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相比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大幅低于对照组,其中焦虑评分为(35.32±2.11)分,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更具优势,P<0.05.结论 综合护理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并发症和心理情绪的影响非常显著.
作者:刘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消异止痛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60例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消异止痛汤联合孕三烯酮(桂枝、茯苓、丹参、桃仁、莪术、蜈蚣、土鳖虫、水蛭、鳖甲)治疗本病30例,对照组30例采用孕三烯酮(1粒周2次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痛经改善症状.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痛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消异止痛汤联合孕三烯酮是治疗子宫内模异位症的有效方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衣尚国;刘丽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近些年来中医中药的研究和应用工作逐渐步入正轨,人们对于中医中药治疗疾病的了解程度逐渐加深,心理接受度也逐渐上升.中药黄芪是非常重要的中药材,在临床备料应用较广,使用率极高,是临床许多中药配方和传统经方中的主要药材,具有多样的药理作用,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本文主要就中药黄芪的临床应用情况和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研究详情见下文.
作者:朱天友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96例脑卒中导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试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通过日本洼田饮水试验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的吞咽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模式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时泽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在慢性盆腔炎的患者护理中行循证护理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在我院治疗的82例盆腔炎患者,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常规组和循证组,各组41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循证组则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循证组护理的总满意度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明显要高,组间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P< 0.05.结论 在慢性盆腔炎的患者护理中行循证护理,可提高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刘秀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延伸护理模式在PICC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共50例作为此次探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延伸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掌握护理知识的情况、依从性、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 观察组掌握知识总掌握率高于对照组(92.00%vs64.00%);总依从性率大于对照组(96.00%>76.00%);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给予采用延伸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PICC健康教育中不仅能提高患者依从性、掌握知识的能力,更利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该护理方式具有独特的临床有优势,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刘婕;王娜;吕桂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与丹参川芎嗪联合治疗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择西医基础治疗,内容包括控制血压、预防感染、饮食控制以及卧床休息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与丹参川芎嗪进行联合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尿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水肿症状、血尿消失时间以及血压水平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卡托普利与丹参川芎嗪联合治疗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且疗程较短,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瑞英;王志强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低剂量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为急性CSC患者26例26眼,行单次1/3量维替泊芬(2 mg/m2)注射后行PDT治疗,术前和术后1、4、12周进行佳矫正视力和OCT的检测,且于术前、术后4周进行FFA、ICG检查,观察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治疗前后实施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治疗1周随访时,所有患者佳矫正视力提高2行以上,4周时佳矫正视力提高3行以上,从术前平均0.45提高至0.80.OCT显示术后1周,17眼视网膜下积液吸收,其余9眼视网膜下液部分吸收;术后4周,26眼视网膜下积液全部吸收;术后4周,复查FFA显示的荧光渗漏完全消失,ICG显示脉络膜血管管径恢复正常、高渗透性消失.结论 1/3量维替泊芬注射后行PDT治疗急性CSC短期内安全有效.治疗前精心准备,做好心理护理,治疗中严格规范操作,及时观察和处理不良反应,治疗后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定期复诊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孙晓丹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