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杰
目的 观察消异止痛汤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60例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消异止痛汤联合孕三烯酮(桂枝、茯苓、丹参、桃仁、莪术、蜈蚣、土鳖虫、水蛭、鳖甲)治疗本病30例,对照组30例采用孕三烯酮(1粒周2次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痛经改善症状.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痛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消异止痛汤联合孕三烯酮是治疗子宫内模异位症的有效方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衣尚国;刘丽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提要]随着现代大型医用X射线设备的广泛使用,医用X射线设备的辐射防护的检验就格外的重要,GB 9706.12-1997就是医用诊断X射线设备电离辐射防护的通用要求,目的是尽可能使患者、操作者和其他工作人员接受的剂量当量降至在可合理实现的情况下的低程度.有关用于产生X射线辐射的电能的控制要求,也是辐射防护的一个重要方面.鉴于此,本文将对关于GB 9706.12-1997标准中检测要求的重点进行概述.
作者:张勇;金野;陶裕衡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围术期临床护理干预在微创乳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微创乳腺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90例.将其随机分成每组为45例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围术期临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情绪变化情况,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上述指标采用SSPS12.0统计学软件分析,均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临床护理干预应用在微创乳腺手术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磊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在MRI检查中的影像特征.方法 分析整理我院2例MRI诊断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的资料.结果 2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患者MRI分别表现为:1例头磁共振显示双侧腔隙性脑梗死及缺血灶;颈胸椎磁共振显示C4~T11节段脊髓背侧纵行条状等长T1/长T2信号、病变累及范围广泛、连续、相应脊髓未见增粗,轴位像示病变累及后索和侧索.1例C1~T1节段脊髓背侧条状长T1长T2信号,轴位像脊髓后索受累呈反V字征,增强扫描无强化.结论 磁共振能较清晰显示病变范围、受累程度、部位与信号改变,矢状位脊髓背侧见纵行条形等长T1长T2信号,轴位像表现多样八字征、反V字征、圆点征、双目征等.
作者:张丽丽;李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倍他乐克用于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方法 本次选择的50例研究对象均来自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采用双盲法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5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为常规组,另外25例给予倍他乐克治疗,为治疗组,分析比较两组各项指标情况和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 0.05,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 给予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倍他乐克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心率情况、低电压指令情况等各项指标,可以保证整体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程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近些年来中医中药的研究和应用工作逐渐步入正轨,人们对于中医中药治疗疾病的了解程度逐渐加深,心理接受度也逐渐上升.中药黄芪是非常重要的中药材,在临床备料应用较广,使用率极高,是临床许多中药配方和传统经方中的主要药材,具有多样的药理作用,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本文主要就中药黄芪的临床应用情况和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研究详情见下文.
作者:朱天友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间歇性雄激素阻断(IAB)与持续性雄激素阻断(CAB)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7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IAB组(35例)和CAB组(35例),比较2组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IAB、CAB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30、28个月,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5);IAB组潮热症状、乳房肿痛、骨质疏松及贫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CAB组低(P<0.05).结论 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应首选间歇性雄激素阻断.
作者:郝东方;郑建波;许传兵;汤凯;张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全髋关节翻修术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6例行全髋关节翻修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办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的知信行评分结果.结果 观察组总护理满意度为95.3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4.4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x2=3.191,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护理态度、护理行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行全髋关节翻修术患者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其护理满意度,改善护理服务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琴;王秀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低剂量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为急性CSC患者26例26眼,行单次1/3量维替泊芬(2 mg/m2)注射后行PDT治疗,术前和术后1、4、12周进行佳矫正视力和OCT的检测,且于术前、术后4周进行FFA、ICG检查,观察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治疗前后实施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治疗1周随访时,所有患者佳矫正视力提高2行以上,4周时佳矫正视力提高3行以上,从术前平均0.45提高至0.80.OCT显示术后1周,17眼视网膜下积液吸收,其余9眼视网膜下液部分吸收;术后4周,26眼视网膜下积液全部吸收;术后4周,复查FFA显示的荧光渗漏完全消失,ICG显示脉络膜血管管径恢复正常、高渗透性消失.结论 1/3量维替泊芬注射后行PDT治疗急性CSC短期内安全有效.治疗前精心准备,做好心理护理,治疗中严格规范操作,及时观察和处理不良反应,治疗后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定期复诊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孙晓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12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6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住院时间与肺功能,观察组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5%,比常规组的81.6%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周忠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Ⅰ类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现状.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16年9月,共45例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结果 用于预防期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35例(77.78%).33例(94.78%)患者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2例(5.71%)患者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用药时间过长22例(62.86%).结论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不甚合理.存在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当、给药方法不规范、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
作者:朱秀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延伸护理模式在PICC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共50例作为此次探究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延伸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掌握护理知识的情况、依从性、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 观察组掌握知识总掌握率高于对照组(92.00%vs64.00%);总依从性率大于对照组(96.00%>76.00%);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给予采用延伸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PICC健康教育中不仅能提高患者依从性、掌握知识的能力,更利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该护理方式具有独特的临床有优势,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刘婕;王娜;吕桂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7.0%)低于对照组(23.3%),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刘敏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在急诊急救当中采用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方法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抢救的急诊患者100例,根据抢救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护的方法,实验组采用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法.救治完成之后,对比两组的抢救成功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 结果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患者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法凭借其规范、明确的分工,在抢救患者的过程当中会发挥出很大的作用,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作者:徐宁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积极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市区(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给予个性化积极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积极心理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及应对方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社会幸福感、心里幸福感、情绪幸福感以及积极心理健康总分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社会幸福感、心里幸福感、情绪幸福感以及积极心理健康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信念、环境、社会关系、独立性、心理、生理以及生活质量总分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信念、环境、社会关系、独立性、心理、生理以及生活质量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766、10.8444、2.6575、1.9238、7.4812、18.2702、7.5139,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消极应对、积极应对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积极应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积极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张爱景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喜炎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中抽取的74例小儿肺炎患儿为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期间住院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37例患儿设为对照组,采用喜炎平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37例患儿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进行不同药物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经计算后分别为97.29%和81.09%,而后对比两组退热用时、咳嗽消失用时、肺部啰音消失用时、心率恢复用时、胸片吸收用时以及氧饱和度恢复用时,统计学意义形成.结论 肺炎患儿选择喜炎平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后能够将其临床疗效提升,有助于病情的缓解.
作者:雷音;宋昱晗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合用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合用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儿单纯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体征、症状消失和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EV1/FVC、FEV1、PEF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PEF均有所提升,但观察组患者提升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合用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可及时消除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肺功能,提高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红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应用腰穿测压管测量重症患者的膀胱内压.方法 收集我院2017年5月至2017年12月,收住我科的重症患者,随机抽取100侧重症患者通过留置尿管,接入腰穿测压管,直接读取玻璃测压管内水柱高度,测量的膀胱内压数值可间接反应腹内压情况.结果 腰穿测压管对膀胱内压力测量过程顺利,且可实现动态监测.结论 腰穿测压管测量膀胱内压操作简便,测量精确,对重症患者的治疗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胡晓巍;刘长纲;郭伟刚;陈赫;白玫;张志慧;姜大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和分析循证护理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电脑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应用循证护理.比较分析两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且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且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循证护理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应用效果十分显著,且能有效减少产妇各种不良反应,并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谢卫洁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产生的危险因素与实施门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所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者50例作为探讨对象,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方式,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2组患儿产生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进行观察,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门诊护理,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小儿高热惊厥产生的危险因素是体温及有家族史,观察组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予以统计学分析,明显差异在组间形成,且P<0.05.结论 小儿高热惊厥危险因素为年体温及有家族史,经门诊护理的实施将治疗满意率提升,将复发率降低.
作者:辛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