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52例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经阴道试产的临床分析

肖淑芳;陈赛英

关键词:瘢痕子宫, 再次足月妊娠, 阴道试产, 母婴结局
摘要: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经阴道试产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96例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的患者,对其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52例选择阴道试产作为观察组,744例选择剖宫产,另再随机选择120例非瘢痕子宫的初产妇经阴道试产做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中有124例经阴道试产成功,28例中途转急诊剖宫产,阴道试产成功率81.5%.对照组中有105例阴道试产成功,15例中转剖宫产,阴道试产成功率87.5%.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产妇在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住院时间、阴道试产成功率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的分娩方式选择,在经产前严格综合评估,严密监测产程情况,具备紧急剖宫产条件医疗单位,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

    目的 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出现低血糖的原因与护理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据调查发现,老年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原因包括:药物性低血糖34例,占37.8%;进餐延迟27例,占30.0%;进食量减少16例,占17.8%;过渡饮食6例,占6.7%;运动量多大5例,占5.6%;饮酒2例,占2.2%.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原因较多,需要对原因进行及时了解,以便采取应对措施解决,有效的降低低血糖出现概率,确保患者良好的预后.

    作者:赵冬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对于气管插管患者应用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在对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大连市中医医院重症科接收的气管插管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导管滑脱率和感染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优质护理联合中医特色护理方案干预气管插管患者,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荣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总结达格列净临床药效.方法 收治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期间,入我院单纯服用二甲双胍医治效果不理想的患者84例作为探究对象,将这84例患者自由的分为A(二甲双胍治疗)、B(达格列净+二甲双胍治疗)两组,每组42例.观察、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酸、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胆固醇的含量,并对比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结果 治疗结束之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搪化血红蛋白均比医治前有所下降,但B组患者的以上三项指标下降的幅度较A组的大,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B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尿酸、三酰甘油下降幅度较大,与治之前对比,P<0.05;A、B两组治疗后的尿酸、三酰甘油差异不明显,P>0.05,但A、B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相比,差异较大,P<0.05.A、B组患者治后都没有比较严重的低血糖反应,A组患者发生腹泻1例(2.4%),B组患者发生下尿路感染1例(2.4%),后用抗菌药物治疗痊愈,A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2.4%,B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2.4%,即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没有差异,P>0.05.B组患者治疗后患者对医治效果的满意人数为42例,满意度为100%,比A组(24例/57.14%)明显的高,具有很大的差异,P<0.05.结论 达格列净结合二甲双胍一起服用,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糖、体质量指数,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达到100%,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很少,仅为2.4%,切可治愈,达格列净+二甲双胍一同治疗2型糖尿病有较高的疗效,值得被广泛应用.

    作者:丁岩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新生儿监护病房早产儿护理中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新生儿监护病房早产儿护理中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出本科室68例新生儿监护病房早产儿,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舒适组各34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舒适组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常规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是41.2%,舒适组是23.5%,舒适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5.3%,舒适组是94.1%,舒适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新生儿监护病房早产儿护理中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满意,可明显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且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王迪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分析为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每组43例,分别选用钢板固定和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种方法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比A,B两组患者的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A组是68%,B组为92%,B组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2%,与A组的14%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方法对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并且并发症明显减少,具有在临床广泛应用的价值.

    作者:赵岽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舒适护理用于肺结核咳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用于肺结核咳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PT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60人.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和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以及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DS和SAS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患者护理后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76.6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以显著提高PT患者护理满意率,同时减少患者心理恐惧.因此,临床上应推广舒适护理在PT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李丽云;刘淑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高龄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高龄糖尿病患者社区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将120例高龄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予以社区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和搪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20.0%,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对高龄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雪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究分析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操作中使用优质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优质护理方法的优越性,本次临床研究采用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进行观察.随机抽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偶数患者,n=50)和对照组(奇数患者,n=50).以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临床评价标准,将两组的护理结果加以对比.结果 护理质量评分中的各个项目实验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 相比于常规护理干预方法,优质护理方法的优越性更加明显;将优质护理方法应用于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推广价值十分突出.

    作者:张璐璐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失败的体会

    目的 针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失败各方面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结合临床实际,针对导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失败的各方面原因进行总结.结果 导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失败因素存在于多个层面.结论 为有效保证临床针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诊治效果,在后续临床诊治过程中,更需要对各方面导致治疗失败因素加以重视.

    作者:陈兴路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联合云南白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联合云南白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方法 挑选10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工作,均征得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同意.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研究组常规治疗联合云南白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效果(96.00%)高于对照组(76.00%),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及溃疡变化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 0.05;经治疗后,研究组疼痛VA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溃疡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联合云南白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庆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的有46例(对照组),使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有46例(研究组).对比不同组别临床急救效果、治疗前与治疗48 h、72 h后神经功能缺损MESSS评分,治疗3个月后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 研究组分诊时间、总抢救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后遗症发生率、梗死复发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MESS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48 h、72 h后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QOL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以提升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刘红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讨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发生恶性肿瘤的患者60例,分为等量的两组,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两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的满意程度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在静脉化疗中出现并发症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的患者的满意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静脉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的减少在静脉化疗中出现的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圆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无保护会阴接生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

    目的 观察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采用无保护会阴分娩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A组)和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宫缩指导、全程陪产及胎儿分娩护理等护理干预(B组).比较两组会阴侧切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B组的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A组和会阴裂伤程度均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的第二产程时间和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差异(P> 0.05),B组的产后2h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 给予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产妇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会阴侧切率及会阴裂伤程度,减少产后2h出血量,对于帮助产妇自然分娩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

    作者:姜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呼吸内科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接诊的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70例患者平均分为35例参照组与35例实验组,对实验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联合干预,对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患者指标数据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采用并积极推广.

    作者:陈淑云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心理护理对前列腺癌行去势术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前列腺癌行去势术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行去势术的176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1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88例)和观察组(n=88例),对照组研究对象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研究对象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分别采用SAS量表、SDS量表评价护理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对照组及观察组的SAS量表、SDS量表评分比较,统计结果均显示P>0.05.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SAS量表、SDS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 在行去势术的前列腺癌患者中施以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

    作者:王琨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检查确诊,将本组患者根据不同急诊护理流程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患者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照组41例患者给予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急诊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抢救效果以及负面心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急诊时间、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复发率100.0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82.93%、17.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可有效缩短患者急诊、抢救和住院时间,提高抢救效果,减少负面心理,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亚敏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

    目的 研究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采取欣母沛结合宫腔填纱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1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55例患者采取宫腔填纱作为单一组,另55例患者采取宫颈填纱结合欣母沛作为联合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看出,联合组患者术后2h以及24 h出血量为(185.2±38.4)mL、(305.8±48.3) mL均比单一组患者出血量(215.8+46.2) mL、(342.5±51.3) mL少(P<0.05);两组患者产前及产后的脉搏、血氧饱和度、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均无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采取欣母沛结合宫腔填纱,可有效改善患者出血情况,对患者影响较小,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阎英民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2年~2014年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护理的急救效果.结果 实施优化急救护理后,观察组的急救总时间、急救45 min有效率、急救1h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急救效果明显变好,抢救时间缩短,抢救成功率提高,优化急救护理对于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研究和推广.

    作者:张洪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及经济学分析

    目的 观察和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临床疗效及经济性评价.方法 选择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ISS评分,ADL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的成本效果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8.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33%,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SS评分,ADL评分等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SS评分,治疗后30 d、60 d、180 d,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成本效果比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并且经济成本低,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德孟;王后丹;孙驰南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肢体语言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析肢体语言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在家属同意的前提上,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肢体语言沟通,对照组则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质量.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0%、76.67%,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1.67%、9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护理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可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值得在临藤上推广.

    作者:李玉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