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峰华
目的 探讨粘连松解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观察组采取粘连松解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腹痛腹胀消失时间及恢复排便时间.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腹痛腹胀消失时间及恢复排便时间明显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粘连松解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能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疗效好,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兰磊;刘玲绯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老年痴呆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老年痴呆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护理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护理组患者QOLAD、ADL、MMSF评分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且统计学分析显示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爽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时使用血栓通与银杏达莫的效果.方法 收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168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84例)和观察组(84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银杏达莫,观察组的治疗药物为血栓通,将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成本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 0.05;在治疗成本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血栓通与银杏达莫均能够获得较好疗效,但血栓通更经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淑霞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血透患者抑郁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32例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6例)和观察组(n=66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中医情志护理干预,采用HAMD量表评价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抑郁情绪,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对照组及观察组的HAMD量表评分比较,统计结果无差异,P>0.05.护理后,对照组及观察组的HAMD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下降得更明显,均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4.84% (56/66),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45% (63/66),经x1检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血透患者中施以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郭红霞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检中的作用.方法 对2013年5月至2016年8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或分娩的900例孕妇进行空腹血糖(FPG)与全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分析检测结果 .结果 以空腹血糖浓度高于5.1mmoL/L为标准筛查出101例具妊娠期糖尿病风险孕妇.以全血糖化血红蛋白高于6.5%为标准筛查出118例具妊娠期糖尿病风险患者.联合空腹血糖与全血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任一项超出检测标准或两项均超出检测标准即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GDM)风险人群.经检测,共筛查出29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GDM高危人群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非GDM人群(P=0.000).结论 空腹血糖检测与全血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联合应用能避免遗漏单一指标无法筛查出的可疑人群,提高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率,为GDM诊治提供依据,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淑华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分析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脑出血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平稳患者血压,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准确评估心理状态,做好呼吸道管理等.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血肿扩大率等临床指标.结果 对照组中,4例患者血肿扩大.实验组中,10例患者血肿扩大.可得,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血肿扩大率分别为27.0%与10.81%,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中,护理不满意患者为2例,15例患者一般满意.对照组中,一般满意患者为12例,十分满意患者为15例.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2.97%,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4.59%,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为(78.42±7.40)分,对照组生活质量为(64.20±7.12)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尽早给予脑出血早期血肿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阻止血肿扩大,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王欣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优质护理服务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编号法纳入优质组与参照组(n=34).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及患者的并发发生率.结果 相较于参照组患者,优质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相对较高,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优质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4%,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的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早期增强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
作者:张玲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干预对焦虑及疼痛不适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需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86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基础上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干预,就患者的焦虑及疼痛不适情况展开对比.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DS、SAS评分,可见护理前两组并无显著差异,护理后均有所改善,但干预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干预组的0级疼痛率为62.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91% (P<0.05);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发现干预组的并发症率11.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53%(P< 0.05).结论 给予甲状腺手术患者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恢复,是一种科学合理值得推广与应用的护理方式.
作者:马丽梅 刊期: 2018年第32期
血液净化是医疗实践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医疗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理念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血液净化学科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中型的血液净化中心相继出现.从净化中心的实际发展来看,原有的自行配置以及使用的桶装成品液已经无法满足中心发展的需要,所以构建集中供液系统成为了血液净化中心发展的必然趋势.从集中供液系统的具体构建来看,其建立能够有效的实现成本的节约,便利性也会得到提升,但是在具体安全方面会出现隐患,所以加强安全性管理十分的必要.本文就血液净化中心集中工业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措施,从而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作者:王洪梅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联合鼓膜穿刺术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36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136例患者随机分至观察组(n=68例)和对照组(n=68例).所有研究对象均予以鼓膜穿刺术治疗,护理方面,观察组研究对象施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无效6例,有效18例,显效44例,总有效率为91.18% (62/68);对照组无效20例,有效16例,显效32例,总有效率为70.59% (48/68);经x2检验,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行鼓膜穿刺术治疗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施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研究对象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孙峰华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至我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116例(2016年1月12日至2017年1月12日)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依照入院时间的次序进行分组,每组均占据58例.其中对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对实验组采取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74.14%与62.07%,P<0.05;护理前两组的CSS与ADL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护理后实验组上述评分均明显改善,相比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便于将其神经功能早日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实践推广.
作者:张宁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康复治疗对中度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生存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诊的中度脑卒中患者391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196例和对照组19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FMA与MBI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FMA与MBI评分对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FMA评分与MBI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中度脑卒中患者开展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可以明显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李福英 刊期: 2018年第32期
血常规这个词语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这是我们去医院里面常进行检查的一个项目,也是临床化验的一种办法,当我们做全身检查的时候,血常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血常规的检查包括很多项: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通过血常规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细胞的分布状况、形态以及数量的多少,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更及时发现身体某些部位是否有炎症,更有利于我们临床上面的治疗.本文先介绍了血常规的概念,其次介绍了血常规的方法,后介绍了血常规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希望供大家了解.
作者:姜德贤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肿瘤大剂量化疗中应用PICC导管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应用PICC导管进行大剂量化疗肿瘤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PICC导管针对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有效率92.0% (46/50)与对照组76.0% (38/50)相比显著较高,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肿瘤大剂量化疗中应用PICC导管针对性护理的效果非常显著,既能提升临床护理有效性,又能减少患者痛苦,并确保患者置管成功,从而提升其疗效,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李赫欣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价值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9例冠心病患者,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仅通过常规方式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疗效,护理前后采用生活质量评分来评定其临床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护理前所有患者在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情况以及饮食控制等四方面评分均无显著差异,而在经过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在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情况以及饮食控制等四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张皎 刊期: 2018年第32期
近年全球新发各类流行性传染病,如动物流感不断突破属种间屏障致使人类中发生疫情,并具有一定流行性.传染病导致人类中发生大规模死亡事件,并且严重阻碍国家社会稳定及区域经济发展,其控制与防治已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人口的极具增加迫切需要提高控制与防治流行性传染病能力,为此国内各级医疗及卫生主管部门逐步加强传染病防治管理,更有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但在发展过程中出观较多问题,如防治管理机制及模式存在缺陷等,必须尽早纠正解决,扫清我国医疗及卫生事业发展道路中的绊脚石,推动其磅薄发展.
作者:孙英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儿少精神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把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的方法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结果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2.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各项护理质量考核分数均比对照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儿的精神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护人员对工作的热情与责任心,值得儿少精神科病房推广应用.
作者:吴波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急诊ICU收治的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抑酸、生长抑素抑制胰液分泌、血液净化治疗CVVH模式、解痉止痛、肠胃减压、改善胰腺微循环、禁食禁水、补充血容量以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静脉泵入乌司他丁,每次10万U,每天3次.两组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的肾功能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BUN,Scr及24 h尿量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以明显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肾功能,抑制炎性反应.
作者:任亦频;吴艳梅;刘秀娟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模式及实施流程在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的80例胸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舒适护理模式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的护理评分、恢复情况以及满意程度进行记录以方便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综合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的满意程度也同样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适护理模式及实施流程在胸外科护理过程中的效果十分显著,护理质量、恢复情况以及满意程度等差异均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对其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孙哲 刊期: 2018年第32期
脑胶质瘤是常见的颅内原发肿瘤,由于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的复杂性,传统的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化疗等均疗效不佳,总体预后差,生存期短.近年来,随着对胶质瘤分子生物机制理解的逐步深入以及在影像学、外科手术、放疗技术和新药方面取得的诸多进步,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有所改观,本文对脑胶质瘤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也;张艳;贾刚 刊期: 2018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