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栓通与银杏达莫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及对照分析

韩淑霞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血栓通, 银杏达莫,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时使用血栓通与银杏达莫的效果.方法 收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168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84例)和观察组(84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银杏达莫,观察组的治疗药物为血栓通,将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成本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 0.05;在治疗成本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血栓通与银杏达莫均能够获得较好疗效,但血栓通更经济,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生活质量、发作状况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哮喘患儿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以及发作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哮喘患儿100例,患儿所选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随机分组,对照组治疗中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哮喘患儿护理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哮喘发作次数、住院次数、急诊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哮喘患儿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更好控制其疾病的发作.

    作者:周旭娟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急诊ICU收治的4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抑酸、生长抑素抑制胰液分泌、血液净化治疗CVVH模式、解痉止痛、肠胃减压、改善胰腺微循环、禁食禁水、补充血容量以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静脉泵入乌司他丁,每次10万U,每天3次.两组均治疗1周.比较两组的肾功能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BUN,Scr及24 h尿量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以明显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肾功能,抑制炎性反应.

    作者:任亦频;吴艳梅;刘秀娟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剖宫产采用不同剂量左布比卡因麻醉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剖宫产采用不同剂量左布比卡因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50例剖宫产产妇,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三组患者蛛网膜下腔1.5mL、2.0 mL与2.5 mL 0.5%的布比卡因,对其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乙组、丙组麻醉优良率均高于甲组,P< 0.05;丙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甲、乙两组,P<0.05.结论 剖宫产采用2.0mL布比卡因的应用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利佳;王钟宇;金波;胡东昊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子宫肌瘤护理中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收的6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对此分析,将接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干预的34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3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参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各项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33例(97.06%)显著高于参照组27例(79.41%),研究组的护理文书、消毒膈离、病房管理以及安全护理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够加快患者的病情恢复.

    作者:齐丽红;杨永兰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研究大剂量甲强龙冲击加小剂量免疫抑制剂治疗甲亢眼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目的 分析大剂量甲强龙冲击加小剂量免疫抑制剂治疗甲亢眼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甲亢眼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静脉注射甲强龙治疗;观察组患者均采用大剂量甲强龙冲击加小剂量免疫抑制剂治疗.就大剂量甲强龙冲击加小剂量免疫抑制剂治疗甲亢眼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具体分析.结果 就两组患者疗效单项目进行分析,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更高(P<0.05).结论 在对甲亢眼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大剂量甲强龙冲击加小剂量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显著疗效,且用药安全,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巍巍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所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总病例为82例,利用随机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平分为甲组(41例)和乙组(41例),甲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乙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甲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甲组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能力、护理满意度均优于乙组,且两组上述对比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其血糖水平,增进其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了解,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冯悦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74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护理对策体会

    目的 研究分析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脑出血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平稳患者血压,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准确评估心理状态,做好呼吸道管理等.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血肿扩大率等临床指标.结果 对照组中,4例患者血肿扩大.实验组中,10例患者血肿扩大.可得,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血肿扩大率分别为27.0%与10.81%,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中,护理不满意患者为2例,15例患者一般满意.对照组中,一般满意患者为12例,十分满意患者为15例.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2.97%,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4.59%,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为(78.42±7.40)分,对照组生活质量为(64.20±7.12)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尽早给予脑出血早期血肿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阻止血肿扩大,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王欣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大肠癌及其相关性结直肠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的观察

    目的 观察大肠癌及其相关性结直肠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方法 将210例结直肠癌、结直肠息肉、炎症性肠病患者进行体质辨识分析,并将上述三类疾病体质类型与我院治未病科同时期具有可比性的正常人群对比,同时对比3种疾病间主要体质类型.结果 大肠癌及其相关性结直肠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中偏颇体质比率高,与正常人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疾病均以兼夹体质为主,偏颇体质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偏颇体质类型不同,结直肠癌患者以阳虚质为主,结直肠息肉患者以湿热质为主,炎症性肠病患者以痰湿质为主,3种主要体质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肠癌及其相关性结直肠病体质分布有一定规律,以阳虚质、气湿热质及痰湿质为主,且3种疾病间主要偏颇体质分布具有差异性.

    作者:蒋著椿;罗春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挑选10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纳入研究,并根据收治时间先后次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西医药治疗,给予研究组加味小柴胡汤治疗;持续跟踪随访3个月并对比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症状积分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有改善,而研究组症状积分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P< 0.05),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改善幅度相当(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疗效好,药物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安刚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强化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护理中的运用评价

    目的 对比评价将强化优质服务方式运用在外科护理工作当中的成效情况.方法 从自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间入我院外科施行相应疾病治疗的患者中选出97例,根据护理服务方式的差异性将所选患者分成优质组、常规组,前者践行一般护理+强化优质服务,后者仅践行一般型护理.在对比两组各有关指标前提下评价两护理法的优劣情况.结果 优质组平均在院时间、不良反应出现率分别是(7.1+2.09)d、4.00%优越于常规组的(14.9±1.57)d、17.02%,组间此对差异性有计学意义(P<0.05).同期知,优质组患者对此次调研护理的总体满意程度达98.00%,常规组达76.60%,前者显著高过后者,差异较大(P<0.05).结论 介入使用优质护理干预服务能增强外科患者在院阶段的服务成效,且可加速其病情恢复的速度.

    作者:孙爽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瑜伽体式对人体腧穴红外辐射特征的影响

    目的 观察瑜伽体式对人体脉轮和腧穴的效应.方法 设立瑜伽组和对照组,对试验前后人体腧穴的红外温度进行跟踪观察,测量仪器为美国Mikron infrared Inc.M7800红外测温仪.结果 瑜伽组试验前后指标变化明显,且神阙、关元尤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试验前后指标变化符合生理规律;组间比较,瑜伽组指标变化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瑜伽体式对腧穴红外温度上升产生效应,且受靶向作用脉轮对应的腧穴温度上升高于其他腧穴.

    作者:马雄飞;应荐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HPLC法测定葡萄酒中胭脂红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目的 对HPLC法测定葡萄酒中胭脂红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方法 分析了方法 中不确定度来源,测量结果 的不确定度由样品制备、标准物质、回归工作曲线、重复测量等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组成.结果 在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的基础上,通过合成得到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重复测定因素,在99.6%的置信概率下得到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2 mg/kg.结论 HPLC法是一种提取方法软件简便、检测时受到干扰的因素少、检测成本投入不高的技术方法.

    作者:金桂花;刘汇;张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干预对焦虑及疼痛不适的影响

    目的 研究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干预对焦虑及疼痛不适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需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86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基础上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干预,就患者的焦虑及疼痛不适情况展开对比.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DS、SAS评分,可见护理前两组并无显著差异,护理后均有所改善,但干预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干预组的0级疼痛率为62.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91% (P<0.05);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发现干预组的并发症率11.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53%(P< 0.05).结论 给予甲状腺手术患者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恢复,是一种科学合理值得推广与应用的护理方式.

    作者:马丽梅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阶段性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出院后自护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阶段性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出院后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例)和对照组(n=60例),观察组施以阶段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采用心血管疾病自我护理量表(SCHFI)评价护理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的自护能力.结果 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及对照组的SCHFI量表评分比较,统计结果均显示P> 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研究对象的SCHFI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施以阶段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出院后的自护能力.

    作者:徐琳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肺腺癌中TTF-1与Napsin A的病理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甲状腺转录因子-1 (TTF-1)与天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 A)两种病理检测指标在肺腺癌患者送审标本中的阳性率,并评价其对肺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丹东市中心医院于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明确诊断为肺腺癌患者共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其他非腺癌类型的肺癌患者标本共10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PV-6000两步法对于两组患者搜集的病理标本进行TTF-1与Napsin A检测,观察两项指标的阳性率同时评估TTF-1与Napsin A两项指标对肺腺癌的临床诊断意义.结果 观察组100例患者中TTF-1的检出率为86% (86/100),Napsin A的阳性检出率为78% (78/100);对照组患者中包括鳞癌30例,腺鳞癌35例,小细胞肺癌19例,大细胞肺癌16例;经检测TTF-1的总阳性率为30% (30/100),NapsinA的总阳性率为23% (23/100);经对比两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且P=0.023<0.05.结论 TTF-1与NapsinA对肺腺癌患者的病理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原发性非腺癌病理类型的肺癌患者,具有特异性和精准度高等明显的优势,临床上可推荐作为区分腺癌及其他病理类型的诊断依据之一.

    作者:马毅兵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传染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

    近年全球新发各类流行性传染病,如动物流感不断突破属种间屏障致使人类中发生疫情,并具有一定流行性.传染病导致人类中发生大规模死亡事件,并且严重阻碍国家社会稳定及区域经济发展,其控制与防治已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人口的极具增加迫切需要提高控制与防治流行性传染病能力,为此国内各级医疗及卫生主管部门逐步加强传染病防治管理,更有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但在发展过程中出观较多问题,如防治管理机制及模式存在缺陷等,必须尽早纠正解决,扫清我国医疗及卫生事业发展道路中的绊脚石,推动其磅薄发展.

    作者:孙英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脑出血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脑出血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疗效.方法 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的11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分组后每组又55例患者,分组过程中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优质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术后生活质量以及满意程度进行记录与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样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优质护理十分必要,能够进一步促进患者的恢复,并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对这一护理方法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聂小娜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人性化护理措施对于宫颈糜烂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观察人性化护理措施对于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的宫颈糜烂患者8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40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将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经护理后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情况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焦虑评分情况对比差异显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颈糜烂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身心情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刘晓荣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肿瘤大剂量化疗中应用PICC导管的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 研究与分析肿瘤大剂量化疗中应用PICC导管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应用PICC导管进行大剂量化疗肿瘤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PICC导管针对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有效率92.0% (46/50)与对照组76.0% (38/50)相比显著较高,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肿瘤大剂量化疗中应用PICC导管针对性护理的效果非常显著,既能提升临床护理有效性,又能减少患者痛苦,并确保患者置管成功,从而提升其疗效,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李赫欣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延伸护理服务对提高乳腺癌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延伸护理服务对提高乳腺癌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在出院后进行随访观察.分别于手术后及出院后2周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及生活质量(QOL-C30)评分表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及生活质量(QOL-C30)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伸护理服务能够提高乳腺癌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使患肢得到大限度的恢复.

    作者:罗波 刊期: 2018年第3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