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华
阐述自我管理的定义,自我管理理论基础,介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测评工具、现状及干预策略,为医护人员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制定合理的自我管理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作者:胡亚妮;梁红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比较不同时间段的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麻醉期间、软组织扩张及套管放置时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中配合可有效减轻术中疼痛,提高护理质量,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媛媛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3例.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产妇的临床相关指标及疗效.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产妇24 h尿蛋白值(0.78±0.22)g/24 h和平均动脉压(104.53±6.24)mm H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6±0.47)g/24 h和(120.43±5.97)mm Hg(P<0.05);观察组产妇顺产率6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53%(P<0.05);观察组临床治护有效率93.0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44%(P<0.05).结论 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产妇24 h尿蛋白和平均动脉压水平,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林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在对冠心病患者采取临床护理时运用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主要是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冠心病治疗的患者中选择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100例,采取常规性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为参照组,采取新型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为实验组,以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护理的满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度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参照组的,并且存在明显差别,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属于一类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运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李媛媛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20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200例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且女性(66.0%)的发生率高于男性(34.0%),多数(65.5%)患者伴随轻微外伤史,但也有部分(34.5%)患者没有外伤史也出现了骨折.几乎所有(98.5%)的患者都伴随骨折部位疼痛以及按压痛,少数(1.5%)患者主诉骨折以外的部位疼痛;且患者的疼痛主要为中度疼痛,可由于翻身或体位改变为加重.结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明显的特点,需要详细询问患者并做好临床体查工作,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许文明 刊期: 2018年第35期
针对目前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管理的现状和主要问题,提出实验室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分别从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科研试剂耗材采购管理、科研仪器设备管理几个方面来探讨了相关精细化管理.
作者:赵婵娟;袁粒星;胡敏;贾瑞贞;林玲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在脑梗死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神经内二科确诊的脑梗死患者130例,按照护理模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当中护理效果、病情控制时间及护理服务满意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病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总体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循证护理模式应用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获得了显著的效果,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张依群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现代化手术室设备管理的有效方法 .方法 我院从2015年1月开始正式在手术室中实施现代化设备管理,在实施1年后和实施前的手术室设备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在我院手术室中实施现代化设备管理,能够明显降低手术室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中实施医疗设备的现代化管理能够明显提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可降低手术室设备的故障发生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丽丽;刘大船;常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对骨科临床实习生采用基于TBL的改良PBL教学法实施临床带教的价值.方法 抽取过去一段时间在我院骨科进行临床实习的30名医学生,通过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15名.研究组采用基于TBL的改良PBL教学法临床带教实习;对照组采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LBL教学法进行临床带教实习.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在临床教学前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项考核评分的改善幅度、对临床骨科实习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实践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在临床教学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项考核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临床骨科实习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为93.3%,对照组为73.3%,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实践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而对照组有3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骨科临床实习生采用基于TBL的改良PBL教学法实施临床带教,可以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根本上减少实践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提高学生对临床实习教学的满意度.
作者:张维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置管前、中、后均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置管后焦躁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观察组SAS评分为(43.21±3.72)分,对照组为(34.56±3.24)分;观察组SDS评分为(44.22±3.41)分,对照组为(37.89±2.32)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72.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37.5%.以上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管理中有较好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改善了患者心理状态,并且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孙薇薇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84例,采取分层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n=42)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n=42)在此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心率慢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4.76%,对照组并发症率16.67%,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较常规护理更加优秀,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倪爱霞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人性化管理理念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内科在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人性化管理理念实施护理管理,再选取在同期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理念实施护理管理,两组各配有20名护理人员,对比两种护理管理理念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各项护理质量评分、认知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两组上述对比P<0.05,提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内科护理管理中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认知水平和护理质量,这一护理管理理念受到护理人员和患者一致认可,值得推广.
作者:陈立惠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于膝关节滑膜炎(湿热阻络证)患者中应用滑膜炎汤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选取100例膝关节滑膜炎(湿热阻络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探讨,遵守均匀分组的原则进行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微波理疗,观察组采用滑膜炎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和膝关节疼痛程度予以比较.结果 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完成4星期后WOMAC量表疼痛、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 于膝关节滑膜炎(湿热阻络证)患者中应用滑膜炎汤治疗的效果显著,在缓解患者疼痛的同时改善了患者的关节功能.
作者:黄宙锋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对尿结石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后的疾病认知程度和疾病复发率进行分析.方法 将科室收治的140例尿结石行碎石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对各项相关疾病知识的认知情况,对比术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疾病诱发因素、临床症状、营养支持等知识的认识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为4.28%(3/70),对照组术后复发率为12.86%(9/70),差异对比P<0.05.结论 尿结石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降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张晓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92例脑梗死患者分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观察组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采用Fug-Meyer量表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肢体功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研究对象的Fug-Meyer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研究对象的Fug-Meyer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隋勇莲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经济发展过快导致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重金属中毒的病例也呈现出递增的趋势,由于重金属中毒在临床表现中缺乏特异性,并且检测手段较为落后,很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等现象.所以需要普及重金属中毒防治知识,提高医师的警觉使其得到强化,帮助患者准确的进行早期诊断以及治疗,使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性降低,因此本文便以汞、铅等重金属中毒的临床表现,作为主要的叙述内容,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浅薄的分析,并对临床医师的诊治提供重要的判断依据.
作者:于娌 刊期: 2018年第35期
食物中毒事件具有发生突然、后果严重的特点,所以,只要出现食物中毒事件,就需要立即采取救治措施.而且,学校群体性的就餐食物中毒事件波及面更广,关联人员数量更多,一旦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在出现食物中毒事件时,不仅需要进行现场救治,更需要对现场进行充分的取证和调查.本文主要针对学校群体性就餐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展开分析,希望能够带来一定帮助.
作者:郭晓红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对比分析帕罗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单项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单项抑郁症患者分为观察组(n=55例)和对照组(n=55例),观察组研究对象予以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研究对象予以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药物起效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18%(43/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6%(42/55),经x2检验,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09%(16/5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64%(24/55),经χ2检验,观察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药效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帕罗西汀相比,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单项抑郁症疗效相当,但帕罗西汀起效更快,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
作者:鲍晓丽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分析并研究高压氧对小儿病毒性脑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评价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67里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本研究所有患儿均采用高压氧进行治疗,且为所有患儿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研究所有患儿的治疗情况.结果 本研究无治疗无效死亡患儿,所有患儿治疗3周内均得到恢复,对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临床症状治疗以后均得到消失,精神和智力恢复,本研究所有患儿不存在有后遗症情况,对患儿进行脑脊液和脑电图的检查,所有患儿均恢复正常.结论 临床上对于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在治疗的时候选择高压氧进行治疗,并且为患儿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儿临床治疗的效果,促进患儿更好的恢复,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施颖 刊期: 2018年第35期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4.44%,对照组为17.78%,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于晓佳 刊期: 201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