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护理方法分析

刘丽华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使用寿命, 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护理方法 .方法 在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随机抽取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进行研究.对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双盲法进行分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和护理干预(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对比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使用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 两组血液透析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3%(对照组)和10.00%(观察组)组间数据对比临床意义明显:P<0.05.与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明显延长.结论 正确掌握个体化穿刺技术,是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关键所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7例重症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临床研究分析重症心肌炎7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7例重症心肌炎的一般特征、生化及心肌标志物、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预后.结果 7例患者均合并肌钙蛋白及脑钠肽升高,均合并高乳酸血症(≥2.0 mmol/L),7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均合并肺部感染,5例合并呼吸衰竭,5例合并肾功能衰竭,5例合并心源性休克.结论 重症心肌炎合并多脏器功能受累普遍,预后差,需要尽早多器官功能支持.

    作者:黄鹤龄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替硝唑片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根管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

    目的 在临床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中观察分析替硝唑片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根管的实际效果.方法 将我院牙周-牙髓联合病的患者共186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9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根管方法治疗;观察组使用替硝唑片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根管的方法治疗.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4%,对照组有效率68%,明显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中使用替硝唑片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根管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薛洁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产前胎儿畸形筛查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

    目的 分析产前胎儿畸形筛查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的诊断效果.方法 以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间入本院接受孕检的400例孕妇为研究主体.均给予彩超检查,分析其胎儿畸形情况,并记录胎儿畸形检出率,并将诊断结果 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评估彩超的诊断价值.结果 400例胎儿经临床诊断后,共出现26例畸形,畸形率为6.50%.产前经彩超筛查发现21例畸形胎儿,其检出率为5.25%,误诊2例,漏诊3例.彩超对各类畸形的诊断效果与临床诊断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临床诊断为标准,彩超的诊断灵敏度为76.92%,特异度为99.73%,准确率为98.25%.结论 为孕妇行产前彩超检查可有效筛查出胎儿畸形情况,进而改善妊娠结局,具有较佳的诊断价值.

    作者:郭雪梅;蒲小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结直肠癌运用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复发转移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运用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与复发转移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划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患者,对照组运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不同手术方式下患者临床效果、复发转移状况.结果 在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长,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长与淋巴结清扫数量上,两组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两组对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局部复发、远处转移、3年生存率与5年生存率等比例上,两组差异不明显,两组对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上,观察组为5%,明显的低于对照组22.5%,两组对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运用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均可以达到相似的疾病控制效果,但是腹腔镜手术可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手术创伤,加速术后恢复速度.

    作者:孙伟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浅析现代化手术室的设备管理

    目的 分析现代化手术室设备管理的有效方法 .方法 我院从2015年1月开始正式在手术室中实施现代化设备管理,在实施1年后和实施前的手术室设备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在我院手术室中实施现代化设备管理,能够明显降低手术室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中实施医疗设备的现代化管理能够明显提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可降低手术室设备的故障发生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丽丽;刘大船;常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学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学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D四组,每组各25例,A组患者给与阿奇霉素,B组给与左氧氟沙星,C组给与头孢唑肟钠,D组给与头孢曲松钠,观察对比四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成本.结果 A、B、C、D四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2.00%、92.00%、88.00%、96.00%,四组临床有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成本对比,B组和D组明显低于A组和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唑肟钠不仅临床疗效好,且药物成本更低,可作为下呼吸道感染治疗首选方案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刚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探讨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

    目的 探讨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68份临床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资料,统计造成各个环节造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的原因.结果 造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未遵循检验规定,其次是保存器皿不合格和标本采集部位、时间错误.结论 患者未遵循检验规定、保存器皿不合格和标本采集部位、时间错误是造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临床检验中可加强对患者自身因素进行控制,从根源上降低了失误率,以及加强临床中检验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检验人员的能力,能够极大的降低失误概率,以提高临床检验准确性.

    作者:孙海燕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加味芍甘附子汤对阳虚寒凝型癌痛患者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 分析探讨加味芍甘附子汤对阳虚寒凝型癌痛患者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阳虚寒凝型癌痛患者84例,纳入时间为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按随机抽样法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重点采取加味芍甘附子汤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与对照组的61.90%比较显著更高(P<0.05).在生存质量评分(Kamofsky评分)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阳虚寒凝型癌痛患者,采取加味芍甘附子汤治疗具备显著疗效,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何柳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产科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将产科护理干预法应用于临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并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接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产科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相关指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心理状态即焦虑、抑郁所得评分较接受护理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经产科护理干预后所得心理状态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而生活质量相关项目评分及临床护理满意程度较对照组评分明显升高,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产科护理干预法应用于临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宫颈癌患者采取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72例宫颈癌患者,病例资料为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按照抽签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全程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护理,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22%,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以及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有差别,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护理中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董海萍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男性泌尿外科患者围术期的价值评价

    目的 研究个性化护理对围手术期男性泌尿外科患者的价值.方法 将在2017年3月至2017年8月入住我院并经医师确诊为需要手术的62例泌尿外科的男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以上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与后期的护理过程中,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使用个性化护理方法.护理之后比较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手术后的身体状况差异不显著,护理后,观察组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围手术期泌尿外科患者对个性化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护理.因此适用于临床方面的推广.

    作者:刘林香;王艳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

    阐述自我管理的定义,自我管理理论基础,介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测评工具、现状及干预策略,为医护人员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制定合理的自我管理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作者:胡亚妮;梁红梅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饮食护理在甲亢合并糖尿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饮食护理在甲亢合并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强饮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发生周期麻痹、甲亢危象、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的比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加强饮食护理,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杜鹃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预见性创伤护理在骨科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 针对骨科急救患者采用预见性创伤护理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184例骨科急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92例,传统护理)和观察组(92例,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有效抢救时间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96.73%高于对照组80.4%,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3%低于对照组25.00%,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骨科急救患者采用预见性创伤护理,能够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降低不良反应,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杜敏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PDCA循环用于降低门诊药房自动发药机调剂差错的实践

    目的 降低门诊药房自动发药机的差错率,为门诊药房质量的持续改进积累经验.方法 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差错类型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计划.结果 通过完善操作流程、维护软件硬件、提升药师素养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品种差错率和少药差错率,但多药差错率未达标.结论 可建立新的PDCA循环,PDCA循环可在门诊质量持续改进中推广应用.

    作者:叶秋芳;蔡国强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高压氧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分析并研究高压氧对小儿病毒性脑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评价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67里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本研究所有患儿均采用高压氧进行治疗,且为所有患儿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研究所有患儿的治疗情况.结果 本研究无治疗无效死亡患儿,所有患儿治疗3周内均得到恢复,对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临床症状治疗以后均得到消失,精神和智力恢复,本研究所有患儿不存在有后遗症情况,对患儿进行脑脊液和脑电图的检查,所有患儿均恢复正常.结论 临床上对于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在治疗的时候选择高压氧进行治疗,并且为患儿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儿临床治疗的效果,促进患儿更好的恢复,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施颖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玻璃体切割手术室术中的护理注意事项探析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手术室术中护理注意事项.方法 接收在我院进行玻璃体切割术的患者一共有29例,对29例患者在手术室术中护理相关注意事项给予回顾性分析,对其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 29例患者的临床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手术当中没有意外出现,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属于一项复杂的内眼手术,在手术过程当中配合护理要点实施手术,能够使手术顺利进行,使手术效果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20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200例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且女性(66.0%)的发生率高于男性(34.0%),多数(65.5%)患者伴随轻微外伤史,但也有部分(34.5%)患者没有外伤史也出现了骨折.几乎所有(98.5%)的患者都伴随骨折部位疼痛以及按压痛,少数(1.5%)患者主诉骨折以外的部位疼痛;且患者的疼痛主要为中度疼痛,可由于翻身或体位改变为加重.结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明显的特点,需要详细询问患者并做好临床体查工作,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许文明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循证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患者护理对患者用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的影响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20例患者都是2017年1月至2017年9月这段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断、治疗与后期护理.将患者随机组合后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护理病患.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50例患者则是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循证护理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临床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等指标进行临床专业比较.结果 在进行本次临床研究之前,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当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血压控制以及用药依从性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路径在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方面、提高病患用药依从性方面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因此循证护理适用于临床护理方面的推广.

    作者:孙楠楠 刊期: 2018年第35期

  •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单项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帕罗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单项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单项抑郁症患者分为观察组(n=55例)和对照组(n=55例),观察组研究对象予以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研究对象予以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药物起效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18%(43/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6%(42/55),经x2检验,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09%(16/5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64%(24/55),经χ2检验,观察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药效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帕罗西汀相比,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单项抑郁症疗效相当,但帕罗西汀起效更快,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

    作者:鲍晓丽 刊期: 2018年第3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