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效果

李莉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骨外科,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临床案例,探究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1月之间我院骨外科收治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正常护理治疗,观察组除了正常的护理治疗之外加强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人性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服务态度满意度和健康教育满意度指标都高于对照组相关指标,其指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人性化护理应用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在骨外科住院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64排螺旋CT在全身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探讨64排螺旋CT在全身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全身血管疾病患者171例,全部患者均通过64排螺旋CT行血管造影检测,并结合高级血管分析系统(AVA)采用多平面重建、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重组等技术构建CT图像.结果 本次研究中171例全身血管疾病患者均通过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检测,表明血管成像良好,图像清晰明辨,检测成功率达到100%;其中37例颅内血管,50例颈部血管,73例胸腹部血管,11例肾动脉.结论 64排螺旋CT在全身血管疾病的检测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该技术安全可靠且无创伤,通过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精细构建解剖生理图,可作为血管病变介入术前的佳筛查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海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干预对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预防效果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干预在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2012年4月至2015年2月收治于本院的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干预组)35例以及对照组(常规护理组)3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血栓形成发生率情况.结果 在经过不同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仅有2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71%;对照组患者共有6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5.71%;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术后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晶;陈佳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分析护理干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7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3例和实验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施进一步的护理干预.结果 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有很大帮助,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陈美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的方法 、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对收治的12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单纯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应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不良反应少,可有效的提高其临床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糖脂平汤颗粒冲服治疗2型糖尿病并脂代谢紊乱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糖脂平汤颗粒冲服治疗2型糖尿病并脂代谢紊乱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合并脂代谢紊乱的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根据患者病历号将患者分为两组,单数为实验组,双数为对照组,每组62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并脂代谢紊乱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联合辛伐他汀片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联合糖脂平汤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胆固醇(TG)、三酰甘油(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结果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2%,对照组为8.1%,两组对比χ2=1.4,P>0.05;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脂平汤颗粒对2型糖尿病并脂代谢紊乱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作者:谢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评价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中对健康教育专业流程进行合理应用的价值.方法 筛选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因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入住本院骨科救治的老年患者87例,参考不同干预流程为依据,对87例入选对象分组,其中常规组(共42例)行基础性的干预流程,分析组(共45例)则行专业健康教育流程,评估两组老年患者的疼痛状况及满意度.结果 常规组NRS计分(7.15±2.00)分,分析组(3.75±0.87)分(P<0.05);常规组病例满意度76.19%(32/42),分析组95.56%(43/45)(P<0.05).结论 就骨折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而言,在护理工作中落实健康教育专业流程,有助于改善老年患者病情.

    作者:郭杨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更年期保健教育在女性更年期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更年期保健教育对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从我所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更年期女性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组法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更年期保健教育干预.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Kupperman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Kupperman得分情况为:治疗前得分为(28.63±2.14),治疗后得分(18.67±2.43).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的Kupperman得分情况为:治疗前得分为(28.32±2.02),治疗后得分(24.35±2.56).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年期女性的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更年期保健教育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鲁丽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一次性根管充填对隐裂牙伴牙髓炎的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 分析一次性根管充填对隐裂牙伴牙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隐裂牙伴牙髓炎患者中随机抽取87例,在对患者进行分组时根据其治疗方法,其中经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经分次根管充填治疗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反应对比,P>0.05;随访1年,观察组成功率97.8%高于对照组成功率83.3%,P<0.05.结论 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隐裂牙伴牙髓炎具有显著效果,可减轻患者疼痛,临床价值高.

    作者:李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 通过分析临床案例,探究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1月之间我院骨外科收治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正常护理治疗,观察组除了正常的护理治疗之外加强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人性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服务态度满意度和健康教育满意度指标都高于对照组相关指标,其指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人性化护理应用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在骨外科住院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病灶清除后打压植骨联合多孔钽金属棒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早期股骨头发生缺血性坏死患者病灶清除后使用打压植骨联合多孔钽金属棒植入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近两年骨科收治的股骨头发生缺血性坏死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清除病灶后打压植骨联合多孔钽金属棒植入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的切口Ⅰ期愈合,无1例患者发生明显的感染以及不良并发症;对3例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5例患者的关节疼痛感得到有效的缓解,股骨头的生存率为92.11%,相对于治疗前来说,随访末期患者Hrris评分明显增高,X线片评分没有明显的变化.结论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在清除病灶后使用打压植骨联合多孔钽金属棒植入治疗可有效改善髋关节的功能,缓解患者疼痛,可供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齐元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膝关节镜手术中局部麻醉和脊椎麻醉的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膝关节镜手术中局部麻醉和脊椎麻醉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将在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200例需要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局部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脊椎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数为6,占6%,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数为15,占1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以及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比较上均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 采用局部麻醉和脊椎麻醉对膝关节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均十分显著,患者满意度提高,其中局部麻醉的术后不良反应较少,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值得用于临床借鉴.

    作者:赵媛媛;吴军;高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急诊危重患者侵入性操作消毒的护理措施

    目的 浅析急诊科危重患者侵入性操作消毒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720例急诊危重患者侵入性操作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消毒护理措施.结果 720例患者中有101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4.0%,其中42例为下呼吸道感染,占41.5%;20例为泌尿系统感染,占19.8%;16例肠道感染,占15.9%;皮肤黏膜感染11例,占10.9%;血液感染9例,占8.9%,其他3例,占3%.侵入性操作比较频繁的前三位为气管插管、留置导尿术以及插管洗胃术.结论 在急诊危重患者中实施侵入性操作时,应根据侵入性操作的具体情况而确定消毒措施,特别应注意加强各种插管留置和无菌操作过程中的消毒处理,从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丹参多酚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丹参多酚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34例发病时间在6~12 h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发病时间在3~6 h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均接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静滴丹参多酚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15 d后对比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82.4%,观察组总有效率97.1%.经χ2检验,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降低,各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观察组的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江滢;林川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250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柳氮磺吡啶、美沙拉嗪口服及灌肠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的250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柳氮磺吡啶对照组84例、美沙拉嗪观察组86例和美沙拉嗪灌肠组8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疾病活动指数.结果 观察组和灌肠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的疾病活动指数降低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灌肠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柳氮磺吡啶组(P<0.01).结论 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低,安全性好,与治疗方式无关.

    作者:孟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医辨证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依照实施治疗措施进行分组,A组实施中医辨证疗法(50例),B组实施常规对症康复治疗(50例).结果 A组急性脑出血患者治疗成效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和常规对症康复治疗相比,采用中医病症疗法,可以根据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不同中医分型,采取合理的辩证施治,有着相对较好的临床疗效,因而,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 探讨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手术复位、自体骨植骨和双钢板固定治疗23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SchatzkerⅤ型18例、Ⅵ型5例).结果 23例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21例切口一期愈合;2例外侧切口浅部感染,经过换药愈合.患膝与健膝的胫骨平台后倾角、关节面塌陷程度及胫骨平台大横径的测量值比较无差异.按照Merchant评分标准:优15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86.95%.结论 双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可大程度解剖复位关节面,并提供坚强内固定,有利于早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降低并发症,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杨永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循环科中应用的护理方法

    目的 研究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循环科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循环科收治的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80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笔者的长期工作经验总结分析置留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结果 本研究所选取的8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在应用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共发生脱管2例、导管堵塞1例,静脉炎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结论 静脉留置针的合理应用可有效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同时可避免静脉的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关舒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龄脑血栓患者的护理要点

    目的 对30例老年脑血栓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高龄脑血栓患者30例,通过心理疏导,给予患者足够的信心,能够良好沟通,配合治疗;饮食更加健康合理;康复锻炼,恢复机体运动功能;以及预防压疮等并发症来加强对脑血栓患者的康复护理.结果 全部病例中有13例经康复护理后,机体运动功能恢复至正常状态;15例症状有改善和提高;2例症状维持在原水平,无恶化倾向,也无好转.结论 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应用于高龄脑血栓患者具有临床价值.可以使患者能较早地进行自我生活护理,减少依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残疾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价值.方法 选择136例恢复期精神分裂患者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精神疾病康复量表(IPROS)评价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SDSS评分和IPROS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恢复期精神分裂患者进行细致而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社会能力,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白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牛黄利咽丸治疗喉痹肺胃实热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牛黄利咽丸治疗喉痹肺胃实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104例喉痹肺胃实热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2例患者口服蒲地蓝消炎片治疗,研究组52例患者含服牛黄利咽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48/5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85%(41/52),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2天、第5天研究组症状体征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咽痛及咽黏膜充血红肿症状体征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异性显著(P<0.05).结论 牛黄利咽丸能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及应用.

    作者:孙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