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结肠癌手术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研究

郭蔺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 腹腔镜, 结肠癌
摘要:目的 探析预见性护理运用再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较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将预见性护理运用再腹腔镜结肠癌手术中,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促进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超声诊断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疾病的超声诊断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自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96例,以96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为观察及分析对象.对患者行传统听诊的同时,行多普勒超声心动检测,并观察患者的心瓣膜病变情况以及不同诊断方式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超声诊断,在96例患者之中,有29例患者具有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疾病,占总例数的30.21%,主动脉瓣膜病变患者为18例,占总例数的18.75%,二尖瓣膜病变的患者为17例,占总例数的17.71%,三尖瓣膜病变的患者为3例,占总例数的3.12%,功能异常的主动脉瓣膜反流为29例,占总例数的30.21%.结论 由研究可知,利用临床听诊的方式对患者的疾病类型进行诊断难免会出现误差,效果不够显著,使用超声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的效果较佳,能够准确发现患者的病因,是目前诊断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疾病的主要方式.

    作者:孙芹;杨文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痰湿体质与单纯性肥胖症的相关性探讨

    单纯性肥胖症是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发病的主要因素.痰湿体质人群的表现主要为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在先天禀赋,后天饮食运动习惯、脏腑失调等方面,痰湿体质与单纯性肥胖症二者有着密切关联.本文旨在对中医痰湿型体质形成做了简单的概括,初步探讨了痰湿体质与肥胖病因病机之间的关系,拓宽单纯性肥胖症的防治思路.

    作者:于川;申斌;徐寅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对脊柱骨折的治疗意义探究

    目的 探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对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就诊的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伤椎前高压缩比、椎管侵占率和Cobb角等临床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符合生物力学特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提高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万顺新;江源;韩东明;易鑫明;曹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重症护理中的亲情化护理

    目的 探讨重症护理中的亲情化护理的举措与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亲情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配合度、满意度、基础护理落实度以及康复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配合度96%、满意度100%、基础护理落实度100%、康复度92%显著高于对照组52%、64%、72%、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护理中的亲情化护理的应用可显著提升患者配合度、依从性与满意度,有助于巩固基础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潘艳;陈凤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格列喹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血糖及HbA1c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格列喹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血糖及HbA1c水平的影响程度.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2型糖尿病治疗组)34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格列喹酮组)34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及12周的血糖、HbA1c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结果 治疗后4周、8周及12周观察组患者的检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均低于观察组本组治疗前的水平,P均<0.05;治疗后4周、8周及12周观察组患者中<0.15 g/L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均低于观察组本组治疗前的水平,P均<0.05.结论 格列喹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较大,更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状态的控制.

    作者:刘春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肾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

    目的 本文主要是对临床护理路径在肾穿刺活检术中的运用方法和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的110例进行肾穿活检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观察两组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穿刺成功率、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以及住院天数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患者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利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可以及时有效的发现并解决患者在住院全程中的护理问题,使患者的依从性得到提高,减少危险因素,同时还能够有效缩小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使并发症减少,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王立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探析在静脉输液中细节管理的作用

    对静脉输液中细节管理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和评估方法,用来增强建立静脉输液组,建立静脉输液检查员等,以确保患者安全输血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静脉输液有一些不好良的因素影响,为了能够避免出现这些护理操作失误率,我们实施了一些护理方面的措施来改善一些不良因素.细节的管理,可以减少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我们需要保证护理人员工作质量,保证患者在静脉输液前后处于安全状态.

    作者:欧翠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63例疗效分析

    目的 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其展开PFNA内固定治疗,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统计.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76.4±9.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75.3±77.2)mL.术后经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5.7%.经过为期9~36个月的随访,患者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16.2±0.6)周,未出现内固定切出或髋内翻等并发症.结论 通过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PFNA内固定治疗,可有效提高其近期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实现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买买提江?库尔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阿卡波糖治疗的经济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国产组和进口组两组(各49例),进口组给予进口阿卡波糖片口服,50毫克/次,每天3次;国产组服用国产的阿卡波糖胶囊,50毫克/次,每天3次,60 d后,分别观察两组的降糖效果(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并进行经济学分析.结果 国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有效率和进口组比较,P>0.05;国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进口组,P<0.05;国产组总成本明显低于进口组,P<0.05.结论 国产阿卡波糖与进口阿卡波糖临床效果相当,但不良反应较少,成本低,临床应推广应用.

    作者:杨俊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TSP结合PBL教学在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教师标准化患者(TSP)结合以问题为中心(PBL)的教学模式在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部分五年制本科学生12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名学生,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模式的作为对照组,以PBL、TSP综合教学模式的作为观察组.1个学期后,根据闭卷考核加上教师针对学生问诊及讨论时的表现予以打分情况,还有学习效果问卷调查的结果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学生考核成绩、教师打分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且观察组学生在教学效果问卷中对各个项目给出的分数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TSP结合PBL教学,可以改变临床见习中学生的倦怠情绪,激发学生内心思变求新的特质,值得在临床见习教学中广泛应用.

    作者:艾江;宋彬彬;战海艳;庄彦华;邓卫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刘玉书教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经验拾零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属于轻微的脑功能障碍疾病,本病发病率较高,同时难治难愈.刘玉书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心脑,情志因素和外感六淫常为本病的诱发因素,所以提出了健脑开窍,宁心豁痰,畅运神机的治则,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赵海燕;蒋锴;刘人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某航天研究院2007年~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的分析

    目的 分析某航天研究院近9年来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以期有效的防治恶性肿瘤,减少其发生率及病死率.方法 对2007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发病并确诊为恶性肿瘤的45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2007年~2015年该研究院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79.96/10万~298.07/10万,平均252.37/10万;病死率为95.27/10万~146.45/10万,平均123.95/10万;40岁以上恶性肿瘤发病率增长较快,以肺癌发病率高,其次为大肠癌、乳腺癌、胃癌及肝癌等.结论 该研究院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40岁以上人群的筛查,并加强对肺癌、大肠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的健康教育及防控力度.

    作者:林军;范敬东;朱建蒙;李飞跃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基层卫生院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和探讨

    目的 探讨基层卫生院加强院前急救创伤护理的措施.方法 对成都市天府新区籍田卫生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出诊救治的222例创伤患者的救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收治入院40例,拒绝入院就地治疗6例,转送上级医院167例,死亡9例,总救治成功率95.5%.结论 基层卫生院参与院前急救,能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急诊科加强管理和人员培训,提高转运护理能力有助于更好的完成急救任务.

    作者:黄霞;郑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运用PDCA循环提高压疮报告单填写准确率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护士压疮报告单填写准确率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科室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压疮报告单29份,对其填写准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原因,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后,并对于2016年1月至2016年4月的压疮报告单的填写准确情况进行调查,对比两个时间压疮报告单填写的准确率.结果 运用PDCA循环后护士填写压疮报告单的准确率从原来的72.4%提升至9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用PDCA循环可提升护士填写压疮报告单的正确率,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提高压疮的护理质量.

    作者:李加玲;李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7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的变化.结果 7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12周后FPG、2hPG及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无明显低血糖反应发生.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2种药物联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性高,老年患者易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门诊护士与患者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化解技巧培训

    目的 分析门诊护士与患者纠纷原因及化解技巧培训.方法 对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门诊部40起护患纠纷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并针对纠纷原因制定培训内容,比较培训前后门诊护士患者满意度.结果 培训后门诊护士的患者满意度提高,护患纠纷减少.结论 对门诊护士进行定期培训,可使护士掌握对纠纷化解的技巧,正确处理纠纷,及时补救护理过失行为,使护患纠纷顺利化解.

    作者:樊晓红;黄晓云;刘志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及诊疗

    目的 分析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治.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8例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 本研究88例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经过有效的诊断和治疗,83例患者抢救成功,5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4.32%.结论 临床上对于急诊内科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分析患者的病情特点和病情原因,为患者进行明确的诊断,并做好针对性的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状况,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杨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抗菌药物综合干预管理的施行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综合干预管理抗菌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开展综合干预管理;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进行综合干预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率、病原菌送检率、住院时间、抗菌药物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率86.61%(97/1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1%(83/112),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干预管理抗菌药物,可系统、科学的监控抗菌药物的应用,及时纠正或干预不合理用药,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胡萍;徐晓栋;任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盆腔炎性肿块与卵巢肿瘤临床诊断中超声的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 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盆腔炎肿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技术在盆腔炎肿块和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盆腔炎性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100例,年龄在15~75岁,平均年龄为(42.5±15.5)岁,根据基础疾病的类型进行分组,随机分组为四个小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四组患者超声声像图在内部回声、壁厚度、边界回声、卵巢病变情况、盆腔回声、腹水情况等指标方面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部回声、壁厚度、边界回声、卵巢病变情况、盆腔回声、腹水情况等指标.

    作者:高锦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分析

    目的 剖析人工半肩关节置换用于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以2013年7月至2016年3月我科纳入的74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盲法,将所选病例分成A、B两组,每组37例.A组采用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术,B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疗效优良率与术后引流量等指标.结果 A组疗效优良率为94.59%,B组为75.68%.A组明显高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引流量与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术合理用于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作者:孙世航;高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