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对改善脑梗死患者不良情绪的临床意义

都雪娇

关键词:心理护理, 脑梗死, 不良情绪
摘要:目的 心理护理对改善脑梗死患者不良情绪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住院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取普通护理措施,试验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抑郁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护理人员健康宣教、心理支持、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重度抑郁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有效的消除患者心理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格列喹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血糖及HbA1c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格列喹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血糖及HbA1c水平的影响程度.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2型糖尿病治疗组)34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格列喹酮组)34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及12周的血糖、HbA1c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结果 治疗后4周、8周及12周观察组患者的检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均低于观察组本组治疗前的水平,P均<0.05;治疗后4周、8周及12周观察组患者中<0.15 g/L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均低于观察组本组治疗前的水平,P均<0.05.结论 格列喹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较大,更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状态的控制.

    作者:刘春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某航天研究院2007年~2015年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的分析

    目的 分析某航天研究院近9年来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以期有效的防治恶性肿瘤,减少其发生率及病死率.方法 对2007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发病并确诊为恶性肿瘤的45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2007年~2015年该研究院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79.96/10万~298.07/10万,平均252.37/10万;病死率为95.27/10万~146.45/10万,平均123.95/10万;40岁以上恶性肿瘤发病率增长较快,以肺癌发病率高,其次为大肠癌、乳腺癌、胃癌及肝癌等.结论 该研究院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40岁以上人群的筛查,并加强对肺癌、大肠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的健康教育及防控力度.

    作者:林军;范敬东;朱建蒙;李飞跃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超声诊断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疾病的超声诊断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自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96例,以96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为观察及分析对象.对患者行传统听诊的同时,行多普勒超声心动检测,并观察患者的心瓣膜病变情况以及不同诊断方式得出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超声诊断,在96例患者之中,有29例患者具有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疾病,占总例数的30.21%,主动脉瓣膜病变患者为18例,占总例数的18.75%,二尖瓣膜病变的患者为17例,占总例数的17.71%,三尖瓣膜病变的患者为3例,占总例数的3.12%,功能异常的主动脉瓣膜反流为29例,占总例数的30.21%.结论 由研究可知,利用临床听诊的方式对患者的疾病类型进行诊断难免会出现误差,效果不够显著,使用超声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诊断的效果较佳,能够准确发现患者的病因,是目前诊断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疾病的主要方式.

    作者:孙芹;杨文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浅谈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

    目的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合理用药性.方法 从医师开具处方及临床用药数据分析.结果 以当下药物、疾病知识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使用药物.结论 医药工作者以服务患者为宗旨、临床用药为基础,重要的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结合文献,浅谈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问题.

    作者:鲁利甫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血清5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辅助诊断及疗效评价的意义

    目的 探析血清5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辅助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 选择120例患者,其中60例为肺癌患者,60例为肺良性疾病患者,检测项目包括CA199、Cy-fra21-1、NSE、CA125、CEA,再进一步探析这5种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诊断与治疗的效果.结果 肺癌5种标志物水平要显著高于良性疾病者水平(P<0.05);不同类型肺癌患者中,Cy-fra21-1、CEA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5种标志物联合检测准确度与灵敏度要优于单个标志物(P<0.05).结论 血清5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准确度与灵敏度,对肺癌辅助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夏红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奥卡西平治疗前庭阵发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及评估奥卡西平治疗前庭阵发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40例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前庭阵发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口服奥卡西平,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减轻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眩晕发作频率较治疗前均有减少,程度较治疗前均有减轻,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低于对照组的 25%.结论 奥卡西平治疗前庭阵发症总体优于卡马西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素芬;赵岳中;胡珏;唐建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重症护理中的亲情化护理

    目的 探讨重症护理中的亲情化护理的举措与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亲情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配合度、满意度、基础护理落实度以及康复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配合度96%、满意度100%、基础护理落实度100%、康复度92%显著高于对照组52%、64%、72%、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护理中的亲情化护理的应用可显著提升患者配合度、依从性与满意度,有助于巩固基础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潘艳;陈凤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盆腔炎性肿块与卵巢肿瘤临床诊断中超声的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 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盆腔炎肿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技术在盆腔炎肿块和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盆腔炎性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100例,年龄在15~75岁,平均年龄为(42.5±15.5)岁,根据基础疾病的类型进行分组,随机分组为四个小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四组患者超声声像图在内部回声、壁厚度、边界回声、卵巢病变情况、盆腔回声、腹水情况等指标方面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部回声、壁厚度、边界回声、卵巢病变情况、盆腔回声、腹水情况等指标.

    作者:高锦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共4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健康人48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给予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对比两组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的差异并分析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检测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中男性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女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与健康人相比,其体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较高,同时男性对象体内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女性对象.

    作者:栾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运用PDCA循环提高压疮报告单填写准确率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护士压疮报告单填写准确率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科室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压疮报告单29份,对其填写准确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原因,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后,并对于2016年1月至2016年4月的压疮报告单的填写准确情况进行调查,对比两个时间压疮报告单填写的准确率.结果 运用PDCA循环后护士填写压疮报告单的准确率从原来的72.4%提升至9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运用PDCA循环可提升护士填写压疮报告单的正确率,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提高压疮的护理质量.

    作者:李加玲;李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TSP结合PBL教学在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教师标准化患者(TSP)结合以问题为中心(PBL)的教学模式在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部分五年制本科学生12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名学生,以教师为主体教学模式的作为对照组,以PBL、TSP综合教学模式的作为观察组.1个学期后,根据闭卷考核加上教师针对学生问诊及讨论时的表现予以打分情况,还有学习效果问卷调查的结果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学生考核成绩、教师打分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且观察组学生在教学效果问卷中对各个项目给出的分数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TSP结合PBL教学,可以改变临床见习中学生的倦怠情绪,激发学生内心思变求新的特质,值得在临床见习教学中广泛应用.

    作者:艾江;宋彬彬;战海艳;庄彦华;邓卫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4年2月~8月诊治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112例进行治疗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6例,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气指标变化.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效果和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好于单纯的西药治疗,患者血气指标和症状恢复较好,有着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作者:杨丽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瑞舒伐他汀药物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气指标与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药物应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对血气指标和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斑块数、斑块厚度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PaO2、pH值高于对照组,PaCO2、TC以及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斑块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药物应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可明显改善血气指标,减小颈动脉斑块厚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李广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分娩镇痛在降低剖宫产率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应用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行硬膜外阻滞进行分娩镇痛对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130例行分娩镇痛组及130例对照组剖宫产率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分娩镇痛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娩镇痛能减轻分娩阵痛,降低产妇对分娩的恐惧心理,有效的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徐雅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个性护理观察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个性化护理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本院接收治疗及护理的孕产妇104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2例,实验组实行个性化护理,对照组临床上给予一般护理模式,精心观察两组孕产妇临床实施剖宫产概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孕产妇的剖宫产率为94.2%(49/52)低于对照组的67.3%(35/52),两组剖宫产率的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而且整体产程较短、产中出血率低、新生儿不良反应事件也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孕产妇实施全程陪护的个性化护理的临床助产模式,不但能大大减轻孕产妇心理负担、减轻其对生产的恐惧、缩短分娩时间、降低产后出血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可有效防止新生儿窒息、窘迫现象,从而对降低临床剖宫产率有积极影响.

    作者:孙剑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8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数表法分为2组,即常规组(n=39)、康复组(n=39).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康复组患者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手术期护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关节活动度(ROM)对患者疼痛程度、关节活动程度予以评估,且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 护理后,康复组患者的VAS评分为(4.3±0.5)分,ROM为(2.7±0.3)°,住院时间为(11.9±1.3)d,同常规组患者的(5.3±0.9)分、(5.3±0.7)°、(17.1±1.9)d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关节活动,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与推广的理念.

    作者:边红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医辨证分组治疗早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分组治疗早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间接诊的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60例,进行临床实验治疗观察.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西药治疗方法,实验组按照中医辨证分组方法治疗,建立中医辨证诊疗方案进行临床疗效验证.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期结束之后的临床症状改善和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建差异明显(P<0.05),而且实验组的中医辨证分组治疗更具有针对性,其临床表现出的针对性效果更优.结论 中医辨证分组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熊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对脊柱骨折的治疗意义探究

    目的 探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对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就诊的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伤椎前高压缩比、椎管侵占率和Cobb角等临床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符合生物力学特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提高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万顺新;江源;韩东明;易鑫明;曹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布地奈德联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96例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儿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病毒、止咳、吸氧吸痰等综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45/4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39/48),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少,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支气管扩张剂能有效的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文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肝硬化腹水患者行腹水回输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目的 探讨肝硬化大量腹水患者行腹水浓水回输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方法 对我院采用腹水浓缩回输术的26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者中经腹水浓缩回输病情有所改善,症状有所缓解,生命质量得到改善.结论 行腹水浓缩回输术前准备充分,术中熟练操作,术后精心护理对提高回输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昌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