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

李丽榕

关键词:健康教育, 乳腺癌化疗,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的8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健康教育为主的优质护理,分析比较两组乳腺癌化疗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乳腺癌化疗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为主的优质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外科手术视频转播在教学中的应用

    分析腹腔镜外科手术视频转播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腹部外科手术的教学较为困难,主要由于其理论知识较多,内容非常抽象,学生往往感觉枯燥无味,理解困难,并且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所以普通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明显,而通过腹腔镜手术视频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课堂上播放剪辑好的腹腔镜手术视频,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难点的理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李中福;李启刚;简斌;白练;何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接受胺碘酮静脉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老年冠心病患者50例,这50例患者均合并心律失常,时间为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这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均接受胺碘酮静脉治疗,观察其治疗的效果.结果 患者心律失常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0%,不良反应概率为12.00%;其血压水平明显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是患者的肺毛细血管嵌压、心指数以及肺动脉压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较小(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接受胺碘酮静脉用药,可以较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安全有效.

    作者:邢芸芸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克霉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评析

    目的 探讨克霉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8例,观察组应用克霉唑栓(剂量1粒/次,1次/天;给药方式:阴道给药),对照组应用保妇康栓(剂量1粒/次,1次/天;给药方式:阴道给药).观察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治疗14 d后评估临床疗效,随访6个月记录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76.92%)(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2%VS 7.69%)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2.56%)低于对照组(12.82%)(P<0.05).结论 克霉唑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理想,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胡艳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产科临床中的子宫切除术

    文章首先对所研究的临床资料进行介绍,并探讨在产科临床中应用子宫切除术的病症、其次重点探讨手术方法以及在手术环节中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帮助提升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后根据所分析的结果进行探讨,将术后的合并症发生概率降低,并促进产科能够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徐洪颖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川崎病患儿88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按照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则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3.2%,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9.5%,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在对比两组患儿黏膜充血消退时间、手足皮肤症状消退时间以及皮疹消退时间的时候,发现观察组患儿均短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时候,相对于临床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患儿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同时还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杨芳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点研究

    目的 分析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40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日期尾数的奇偶分为研究组22例和参照组1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并予以常规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两组的心理健康结果、疼痛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严重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对比组间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在手术治疗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降低疼痛水平,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春鸿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人性化护理在眼外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眼科急诊外伤患者中的作用,以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身心需求.方法 统计我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门诊眼科救治的128例急诊眼外患者的急救处理及心理护理等人性化护理.结果 128例患者都及时给予处置,临床症状缓解,手术81例,角膜穿孔1例,眼球萎缩1例,其余患者视力有不同的恢复,患者心理紧张恐惧感减少,配合救治和护理.结论 眼外伤是较常见的眼科疾病,患者一般受到外力的作用后眼损害急诊就医,护士应进行立即急救处理,争分夺秒的配合医师抢救患者,减少眼部进一步的损伤,积极预防感染,做好患者人性化护理和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赵禧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126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案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行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58例)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用药、自我监察、临床护理依从率均高过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32.16±5.41)分、SDS评分(28.10±5.42)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情感职能、精神状态、总体健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改善心理负性情绪,且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谢呈惠;米波;于珠珠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优质护理在急诊胆结石患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探讨优质护理在急诊胆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部门收治的胆结石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信封抽取法下,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实行全方位护理模式.结果 实验组的焦虑评分和疲劳感知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远远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结论 给予胆结石患者全方位护理具有积极的应用价.

    作者:吴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医护合作决策分级护理级别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医护合作决策分级护理级别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抽取入住我院的102例妇产科患者(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102例妇产科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51例妇产科患者采取传统护理分级模式,实验组51例妇产科患者采取医护合作决策分级模式,分析比较两组妇产科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51例妇产科患者和对照组51例妇产科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医护合作决策分级护理级别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董红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

    目的 探讨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PC)对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患者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实验过程中,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MIBC患者86例.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完成手术后对患者实施GC(吉西他滨和顺铂)化疗以及对患者实施膀胱灌注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全部获得随访,对患者进行为期7~55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7±3.5)个月;其中76例患者未出现疾病复发以及疾病转移的情况;10例患者在完成手术后的13个月内出现了疾病复发的现象.对于疾病复发患者,4例临床采取膀胱全切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余患者对其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方法的进行治疗,未出现疾病死亡的患者,患者未出现显著的并发症.结论 对于老年MIBC患者,临床采取PC疗法,完成手术后对患者实施化疗以及对患者实施膀胱内灌注治疗,可以避免患者出现膀胱肿瘤复发的情况.

    作者:卢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患者的护理

    目的 分析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50例胸腔闭式引流术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经引流管护理及针对性护理,48例治愈,均康复出院.结论 胸腔闭式引流术需要全面护理以保证临床疗效.

    作者:殷明燕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措施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蓝光治疗过程中的辅助作用.方法 2008年7月至2015年7月儿科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光疗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黄疸消退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平均为3.24 d,在蓝光箱内无误吸、眼炎、臀炎发生,轻微皮炎发生率为18%,黄绿色稀便为4%.结论 强化临床护理方法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蓝光治疗效果有辅助作用,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丹;李书娟;高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电磁治疗仪联合中药酒剂对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电磁治疗仪联合中药酒剂对颈肩腰腿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颈肩腰腿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电磁治疗仪治疗,观察组采用电磁治疗仪联合中药酒剂治疗,治疗一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P<0.05).结论 电磁治疗仪联合中药酒剂对颈肩腰腿痛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马孝广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肺舒配方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肺舒配方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来我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金水宝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肺舒配方颗粒,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和T淋巴细胞亚群值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功能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D3+、CD8+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D4+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肺舒配方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王培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老年冠心病的预防保健与康复治疗

    临床疾病中,冠心病患者多为老年人,且病症具有一定的高危性,病死率较高,因此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采取有效的预防保健措施能够预防疾病病发,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理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介入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 旨在通过高质量的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为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减少医患纠纷等问题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进行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治疗的患者共33例,其中男20例,女性13例,大年龄者75岁,小年龄者42岁,平均为56岁.结果 DSA结果发现:其中颅内动脉瘤有26例,脑血管畸形7例,28例患者给予及时进行血管内栓塞、经过术前术后术中精心的护理,患者均康复出院.通过分别跟踪访视3个月、6个月、12个月,发现无1例再出血发生,并且对于患者的生活与工作质量有很大的提高.结论 脑血管介入性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的特点,是目前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佳方式;高质量的护理,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赵红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2016年某院人血白蛋白的临床使用合理性评价

    目的 分析我院人血白蛋白的临床使用情况并对不合理用药提出干预对策.方法 由电脑随机抽取2016年第1~3季度所有含人血白蛋白的病历,总计90份,从规范性和用药合理性进行了点评,汇总分析,提出PDCA整改意见.结果 临床常见的人血白蛋白不合理使用问题有适应证不适宜、遴选药品不适宜和用法用量不适宜.结论 通过对点评存在问题反馈至科室等方式,进一步规范血液制品的临床合理应用,防止血液制品的滥用,提高用药合理率.

    作者:苏秀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本科涉外护理课程体系建设及实践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护理专业成为现如今热门的专业之一,逐渐在各个高校中建立起来,并由于国际化的发展,护理课程开始向涉外护理的方向发展,但在实践的操作过程中笔者看到了诸多弊端出现,因此,文章将围绕建设本科涉外的护理课程体系方面进行阐述并进一步提出实践分析.

    作者:李晖;王晶晶;白琴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综述脑出血高热的降温措施

    高热是脑出血常见的并发症,直接影响预后,尤其能使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使某些有害物质进入神经系统,直接造成脑损害,还可使脑脊液分泌增加,分泌速度加快,同时加重脑的耗氧量,导致脑水肿,还使组织代谢增加,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而危及生命.因此,及时有效地降温,缩短高热持续时间非常重要.现将降温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施艳萍;王东艳;王巨辉;刘香杰;张玉洁;李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