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榕
目的 分析医护合作决策分级护理级别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抽取入住我院的102例妇产科患者(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102例妇产科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51例妇产科患者采取传统护理分级模式,实验组51例妇产科患者采取医护合作决策分级模式,分析比较两组妇产科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51例妇产科患者和对照组51例妇产科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医护合作决策分级护理级别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董红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PC)对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患者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实验过程中,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MIBC患者86例.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完成手术后对患者实施GC(吉西他滨和顺铂)化疗以及对患者实施膀胱灌注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全部获得随访,对患者进行为期7~55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7±3.5)个月;其中76例患者未出现疾病复发以及疾病转移的情况;10例患者在完成手术后的13个月内出现了疾病复发的现象.对于疾病复发患者,4例临床采取膀胱全切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余患者对其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方法的进行治疗,未出现疾病死亡的患者,患者未出现显著的并发症.结论 对于老年MIBC患者,临床采取PC疗法,完成手术后对患者实施化疗以及对患者实施膀胱内灌注治疗,可以避免患者出现膀胱肿瘤复发的情况.
作者:卢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庄河市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保证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5749-2006)进行检验和评价,对全市农村集中式供水进行卫生质量的调查与分析.结果 共检测分析水样100份,检测20项指标,其中合格72份,不合格为28份,合格率为72.0%,不合格项包括总硬度、锰、耗氧量、硝酸盐氮、总大肠菌群等,其余各项指标均符合卫生标准.结论 庄河市农村集中式供水的水质卫生状况亟待改善,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质量.
作者:苏岩松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98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患儿的疾病诊断和治疗,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结果 本研究98例患儿经过积极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所有患儿均康复出院,而且治疗后复发率较低,治疗有效率较高.结论 对于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上需要积极地寻找患儿的发病特点,了解患儿的病情分级,有效的对患儿进行诊断,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可促进患儿的痊愈.
作者:乌君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西药治疗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70例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参与临床研究,随机将其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35例选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通心络胶囊与氯吡格雷治疗,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频次为(3.6±0.3)次/周,心绞痛持续时间为(3.9±0.5)分/次,对照组分别为(4.9±0.5)次/周,心绞痛持续时间为(5.0±1.5)分/次,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1.43%(32/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25/35)(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可采取通心络胶囊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心绞痛发作情况,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齐晓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接受胺碘酮静脉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老年冠心病患者50例,这50例患者均合并心律失常,时间为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这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均接受胺碘酮静脉治疗,观察其治疗的效果.结果 患者心律失常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00%,不良反应概率为12.00%;其血压水平明显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是患者的肺毛细血管嵌压、心指数以及肺动脉压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较小(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接受胺碘酮静脉用药,可以较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安全有效.
作者:邢芸芸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某化工厂1000吨/年糠醛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按照片《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业点进行检测,其中粉尘选择3个检测点、毒物选择8个检测点、噪声选择13个检测点.结果 粉尘、糠醛、硫酸、乙酸、丙酮、甲醇、氮氧化物、氢氧化钠、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噪声和高温为该项目主要的职业病害因素.经现场检测,结果污水池东和水解车间毛醛贮罐处的糠醛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粉碎车间上料口和下料分离处及水解釜口操作室的噪声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其他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结论 该项目存在多种职业病因素,应采取有效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制定并严格执行职业检查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制度,以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作者:付淼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护理专业成为现如今热门的专业之一,逐渐在各个高校中建立起来,并由于国际化的发展,护理课程开始向涉外护理的方向发展,但在实践的操作过程中笔者看到了诸多弊端出现,因此,文章将围绕建设本科涉外的护理课程体系方面进行阐述并进一步提出实践分析.
作者:李晖;王晶晶;白琴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单纯肥胖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5例单纯肥胖性脂肪肝患儿,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西医组(n=32)、中西医结合组(n=33).两组患儿均给予心理、饮食、运动干预,在此基础上,西医组给予维生素E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加服疏肝健脾化痰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患儿的肝功能、血脂指标明显优于西医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中西医结合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3.9%明显高于西医组的75.0%,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单纯肥胖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非常好,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肝功能及血脂指标,值得临床选用与普及.
作者:李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探讨优质护理在急诊胆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部门收治的胆结石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信封抽取法下,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实行全方位护理模式.结果 实验组的焦虑评分和疲劳感知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远远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结论 给予胆结石患者全方位护理具有积极的应用价.
作者:吴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分析双侧人工全膝关节同时置换术后的护理与早期康复锻炼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0例一次性实施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按设定的康复锻炼计划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术后使用PCA电子镇痛泵持续镇痛,术后6 h内自体引流血给予回输,加强临床护理,术后24 h开始采用CPM康复仪行膝关节的被动性锻炼,并进行主动性股四头肌收缩锻炼和跺关节的屈伸锻炼.术后14~20 d练习下地.结果 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1周膝关节平均活动度达90°,无1例发生并发症.术后半年复查按照HSS评分标准,优16膝,良4膝,优良率100%,患者生活完全自理.结论 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安全可行的.通过加强术后护理,并实施合理的康复锻炼计划有利于手术的成功,可促进双侧人工全膝关节同时置换患者的康复,有效地预防并发症.
作者:邱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护理中对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将其动态随机化分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为(46.67%),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心理活动评分为(75.29±6.08)分、躯体功能评分为(78.30±5.81)分、社会活动评分为(80.15±6.04)分,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杨庆蕾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文章首先对妊娠与子宫肌瘤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介绍,总结在妊娠阶段子宫肌瘤生产的原因.其次重点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法,面对这一常见的妇科肿瘤,文章提出了保护胎儿安全与孕妇生育功能前提下进行子宫肌瘤治疗的理念,促进治疗技术不断的进步.
作者:徐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第一磨牙在替牙期防止龋齿的办法.方法 选取第一磨牙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实验组牙面窝沟封闭,对照组不窝沟封闭,分两个阶段取样.结果 发现第1阶段:实验组龋齿发生率为4%,对照组为24%;第2阶段:实验组膜保留率为30%,对照组为96%,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实验组牙面脱矿程度均较对照组膜保留率轻,随着治疗时间推移差异更加明显.结论 牙面窝沟封闭是防止第一磨牙中窝沟封闭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剑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文章首先对所研究的临床资料进行介绍,并探讨在产科临床中应用子宫切除术的病症、其次重点探讨手术方法以及在手术环节中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帮助提升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后根据所分析的结果进行探讨,将术后的合并症发生概率降低,并促进产科能够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徐洪颖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下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方法 择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在机械通气下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采用不同治疗方法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FiO2、MAP、PaO2/FiO2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FiO2、PaO2/FiO2、MAP指标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且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机械通气下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肺氧合功能,缩短患儿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及住院时间.
作者:李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中药化痰祛瘀散结方对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2012年4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化痰祛瘀散结方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0%(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结节大径及结节大横截面积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结节大径及结节大横截面积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化痰祛瘀散结方对甲状腺结节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缩小甲状腺结节体积.
作者:姚玥含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于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降低颅内压、脑细胞代谢治疗及其他对症治疗措施等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81.25%的有效率相比,观察组93.75%的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无明显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对照组有2例轻微不良反应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更好的保护患者神经功能状态,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马勇;薛俊玲;任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我院人血白蛋白的临床使用情况并对不合理用药提出干预对策.方法 由电脑随机抽取2016年第1~3季度所有含人血白蛋白的病历,总计90份,从规范性和用药合理性进行了点评,汇总分析,提出PDCA整改意见.结果 临床常见的人血白蛋白不合理使用问题有适应证不适宜、遴选药品不适宜和用法用量不适宜.结论 通过对点评存在问题反馈至科室等方式,进一步规范血液制品的临床合理应用,防止血液制品的滥用,提高用药合理率.
作者:苏秀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白血病患者化疗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研究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52例.抽签分组,实施常规护理入对照组,有26例.实施全面护理入研究组,有26例.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7.69%/19.23%),满意度高(96.15%/84.62%).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面护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有较大作用,应予以推广.
作者:李兵兵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