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宾华;崔鹤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肺炎并发症及疗效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自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参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儿体温、血常规及双肺呼吸音恢复时间均快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小儿肺炎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于培芝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优选北寒水石的佳煅制工艺.方法 采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钠配位滴定法测定北寒水石中含水硫酸钙(CaSO4?2H2O)的含量,以此含量作为评价指标,以粉碎粒度、煅制温度、煅制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表,确定北寒水石的佳煅制工艺参数.结果 北寒水石的佳煅制工艺为:粉碎粒度为0.5 cm×0.5 cm,煅制温度为800℃,煅制时间为60 min.结论 该工艺合理可行,为制定北寒水石的质量标准奠定基础.
作者:张旭;袁悦;周坤;陈桂荣;栾泽柱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对宫颈炎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所在医院74例宫颈炎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所接受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采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疗法,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78.95%),2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78%,明显低于对照组(23.68%)2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采取对症综合性诊疗方法,可提高临床诊疗效果,减少疾病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怡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环丙沙星联合氨茶碱对内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的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107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时所采用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环丙沙星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比对照组优,且总不良反应率5.00%比对照组21.27%低(P<0.05).结论 环丙沙星联合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效果显著,改善肺功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李晓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在护理模式方面,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胰岛素用量指标和血糖指标的变化,分析护理干预对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结果 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护理结束后,在胰岛素用量和血糖指标方面,对照组也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而言,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将患者血糖指标控制在正常水平,降低胰岛素用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加强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马小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采取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脑梗死急性期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75±3.8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治疗中,采取针灸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而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高兵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内镜下钛夹联合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内镜下治疗结直肠大息肉183例,先内镜下放置钛夹,待息肉的血流完全阻断后行电凝切除.结果 一次性切除162例,分次切除21例,术中出血2例,术后迟发性出血1例,无1例穿孔.结论 钛夹联合高频电切除结直肠大息肉,提高了内镜治疗的安全性,有效减低了出血及穿孔的发生率.
作者:李晓宁;姜瑾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中药饮片可引起的不良反应,纠正传统中药用药绝对安全思想,为临床科学使用中药饮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80例服用中药饮片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服药后常见不良反应,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结果 中药饮片可以引起多种不良反应,涉及多个人体组织系统,不良反应程度也各有差异.其中以消化道系统不良反应及皮肤、黏膜组织不良反应居多,二者共计53.75%,超过病例总数的一半.通过用药分析发现,炮制不当、煎煮不当、禁忌与配伍、个体差异等均可导致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其中以煎煮不当所占比重多(42.50%),用药时间过长次之(21.25%).结论 科学管理中药饮片的生产,合理指导中药饮片的使用,加强处方医师与患者的用药安全意识,可降低中药饮片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是实现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保证.
作者:吴秀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比较不同方式注入等剂量舒芬太尼致产妇瘙痒的差别.方法 足月妊娠产妇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6组(n=30)静脉组(Ⅵ组)、硬脊膜外腔组(Ⅲ组和Ⅴ组)、蛛网膜下腔组(Ⅰ组、Ⅱ组和Ⅳ组).腰硬联合麻醉,所有注入液均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2 mL,用2.5 mL注射器以0.2 mL/s的速度推注.记录自舒芬太尼注射完毕至2 h内(T0-2)及在3 h(T3)、6 h(T6)、12 h(T12)、24 h(T24)时各发生瘙痒的例数、瘙痒的起始时间(Ts)、瘙痒的部位、产妇自述瘙痒明显减轻的时间(Te)、瘙痒评分、新生儿出生5 min时Apgar评分.结果 蛛网膜下腔组比静脉组和硬脊膜外腔组瘙痒例数明显增多(P<0.05);Ⅰ组和Ⅱ组产妇瘙痒的起始时间(Ts)明显快于Ⅳ组(P<0.05);在T3、T6时,Ⅰ组和Ⅱ组产妇发生瘙痒的例数明显多于Ⅳ组(P<0.05);与T0-2时发生瘙痒例数比较,Ⅰ组和Ⅱ组在T6、T12、T24时明显减少(P<0.05),而Ⅳ组中,T3、T6、T12、T24时均明显减少(P<0.05);在瘙痒评分中Ⅰ组和Ⅱ组与Ⅳ组比较,产妇发生瘙痒的例数在0级时减少、2级时增多(P<0.05).结论 从蛛网膜下腔注入等剂量的舒芬太尼比从静脉和硬脊膜外腔注入更容易引发产妇瘙痒;罗哌卡因可以明显降低舒芬太尼致瘙痒发生的状况;痒神经与脊神经在体表分布是不一致的.
作者:侯明时;逯秀英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比较鼻腔扩容术中鼻内镜下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观察比较本院从2006年6月至2015年12月鼻内镜下行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31例(A组)、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29例(B组)两组病例术程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疗效等方面.结果 术程A组明显大于B组(P<0.01);出血量A组大于B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P<0.01);近远期疗效A组优于B组(P<0.05).结论 鼻内镜下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虽然术程较长,出血量较多,但创面愈合时间短,而且能够在更好地保留下鼻甲黏膜的完整性和生理功能的基础上恢复下鼻甲的正常形态,具有并发症少,近、远期疗效好等优点,符合微创外科的要求,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张亚龙;王建武;周晓健;饶青;陆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并研究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84例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配合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本研究无患者死亡,所有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并出院,分析患者的手术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于颅骨缺损且伴有脑积水的患者,在对患者进行同期手术护理的时候为患者配合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恢复,使患者的预后收到更好的效果,提升患者都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孙雪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选取100例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抛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血清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脂酸、总胆红素、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血清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脂酸、总胆红素均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病死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26%(P<0.05).结论 在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
作者:罗海秋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泰山野生白苏叶挥发油成分和抑菌的活性.方法 提取白苏叶挥发油进行GC-MS分析,选取几种常见的细菌和真菌,用平板打孔法测定挥发油的抑菌活性.结果 认定40种化合物共占挥发油总量的98.46%,含量多的5种化合物分别为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双环[3.1.1]庚-2-烯、紫苏酮、戊基苯酚、石竹烯、芳樟醇,分别占到了18.22%、18.15%、17.31%、14.78%、7.68%,白苏叶挥发油对4中菌的活性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红色毛癣菌的抑制效果大.结论 白苏叶挥发油对细菌和真菌都有抑制作用,对红色毛癣菌的抑制效果显著.
作者:钟颖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PENTAX高清智能染色内镜在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经普通高清胃镜检查后疑似早期胃癌、食管癌患者105例,分别行高清白光(HD+)模式、高清智能电子染色(i-scan)模式、染色内镜检查,评价各检查方法中病变腺管开口形态以及微血管结构形态的清晰度,并对疑似部位进行靶向活检,比较3种内镜诊断早癌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与病理组织学的符合率.结果 105例患者中,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为早癌51例.在观察微血管形态方面,高清智能染色内镜明显优于电子白光内镜、染色内镜(P<0.05).在诊断上消化道早癌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与病理的确诊符合率方面,高清智能染色内镜明显高于电子白光内镜(P<0.05),且均与染色内镜相近(P>0.05).结论 高清智能染色内镜有助于对病灶性质的判断和指导活检.
作者:郭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对临床免疫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并总结其控制措施,为提高临床免疫结果的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 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的临床免疫学检验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免疫检验标本的采集、保存、检测和试剂准备等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结果 经分析,标本质量、检测人员素质、试剂平衡时间、检测温度和湿度、洗液更换都是影响临床免疫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免疫检验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才能提高临床免疫检测的准确性和质量.
作者:蒋红;贾艾敏;杜华英;王丽恒;雷佳红;赵明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不同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80例老年复治涂阳肺结核,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含左氧氟沙星(V)方案为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对照组40例,方案为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进行3个月强化期临床观察.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3个月痰菌转阴率分别为8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0%、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分别为3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与对照组强化期疗效提高,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对老年肺结核安全有效.
作者:宋刚;贾文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改善足月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妊娠结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分娩的足月FGR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羊水污染发生等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对比不同指征标准线FGR孕妇行剖宫产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比例;对比发生不良妊娠结局与正常妊娠结局的新生儿体质量.结果 剖宫产组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阴道分娩组,但无显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意义(P>0.05);胎窘及羊水过少为指征的FGR孕妇,发生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的概率较高;不良妊娠结局组的新生儿体质量显著低于妊娠结局正常组.结论 对足月胎儿生长受限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主要是新生儿出生时的体质量而非分娩方式,对疑诊胎窘或伴有羊水过少的FGR孕妇选择剖宫产安全性相对较高.
作者:周菊;席勇;张辉;白丽;马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盐酸麻黄碱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柱(5μm,250 mm×4.6 mm),以乙腈—磷酸盐缓冲液(10:90)为流动相,用HPLC法进行测定.结果 在该条件下,盐酸麻黄碱浓度在4.895~97.9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9.89%.结论 本法与传统方法比较具有准确、灵敏等优点.
作者:郝桂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析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导管室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我院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导管室于2014年11月开始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对比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我院自实施风险管理护理干预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通过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导管室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其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保障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作者:马东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00例糖尿病患者依护理不同分为A组(行使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和B组(行使普通护理),每组各有150例.结果 A组患者满意度91.33%明显高于B组患者满意度82.00%,(P<0.05).结论 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患者,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作者:石晶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