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情绪的改善效果观察

祝宾华;崔鹤

关键词:共情护理, 生活质量, 抑郁症
摘要:目的 探析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情绪的临床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三甲医院精神医学科开放病房收治的7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入院时间顺序的先后分两组,每组35例.在所有患者中,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共情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抑郁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采用共情护理对郁抑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提高,改善抑郁病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导管室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析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导管室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我院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导管室于2014年11月开始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对比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我院自实施风险管理护理干预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通过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导管室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其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保障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作者:马东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mTOR信号通路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在细胞代谢,细胞增殖和细胞存活等多种细胞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mTOR在创伤和多种神经细胞系统疾病中,参与神经保护和神经再生功能的调节.在脊髓损伤急性期使用雷帕霉素抑制mTOR信号通路会产生神经保护作用,减少损害部位的继发性损伤.mTOR参与脊髓损伤后的多个病理生理过程,然而,mTOR信号通路在脊髓损伤后的作用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回顾以往研究中mTOR信号通路在脊髓损伤后的神经保护和神经再生作用,讨论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作者:陈宗海;陈显兵;严米娅;彭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中药饮片引起不良反应的报告分析

    目的 探讨中药饮片可引起的不良反应,纠正传统中药用药绝对安全思想,为临床科学使用中药饮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80例服用中药饮片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服药后常见不良反应,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结果 中药饮片可以引起多种不良反应,涉及多个人体组织系统,不良反应程度也各有差异.其中以消化道系统不良反应及皮肤、黏膜组织不良反应居多,二者共计53.75%,超过病例总数的一半.通过用药分析发现,炮制不当、煎煮不当、禁忌与配伍、个体差异等均可导致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其中以煎煮不当所占比重多(42.50%),用药时间过长次之(21.25%).结论 科学管理中药饮片的生产,合理指导中药饮片的使用,加强处方医师与患者的用药安全意识,可降低中药饮片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是实现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保证.

    作者:吴秀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术后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术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个性护理.结果 研究组的满意率为96.32%,与对照组的85.34%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研究组的总碎石成功率、知识掌握程度等要比对照组显著,而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要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采用个性护理,患者满意率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利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并研究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84例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配合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本研究无患者死亡,所有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并出院,分析患者的手术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于颅骨缺损且伴有脑积水的患者,在对患者进行同期手术护理的时候为患者配合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恢复,使患者的预后收到更好的效果,提升患者都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孙雪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血管瘤的临床效果体会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肝血管瘤患者110例,对110例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诊断,分析彩色多普勒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 彩色多普勒检测肝脏血管瘤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在110例患者中,诊断为肝血管瘤的患者有108例,诊断符合率为98.2%.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上无创伤,极易进行重复检查,方便快捷,可以作为肝脏血管瘤诊断的临床首选方法.

    作者:魏云;周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在护理模式方面,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胰岛素用量指标和血糖指标的变化,分析护理干预对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结果 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护理结束后,在胰岛素用量和血糖指标方面,对照组也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而言,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将患者血糖指标控制在正常水平,降低胰岛素用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加强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马小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伤人毁物行为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目的 讨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伤人毁物行为的具体原因,并对该状态下的护理措施加以总结.方法 对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女病区出现伤人毁物行为的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伤人毁物的行为特点和行为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对护理经验加以总结.结果 女性精神分裂患者发生伤人毁物行为的主要原因为缺乏自知力及治疗依从性低、存在强烈的幻想和妄想、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及医患沟通不当等,由于这三种原因导致出现的伤人毁物行为在74例研究患者中所占据的比例分别为94.59%(70/74)、74.32%(55/74)、35.14%(26/74).结论 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思想情绪稳定性较差,引发伤人毁物行为的原因较为复杂,临床中需要充分吗,明确这些因素,并为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尽量预防和控制伤人毁物行为.

    作者:丁春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中药浓煎液外用联合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外耳湿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浓煎液外用联合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外耳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耳外耳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耳.西药治疗组采用糠酸莫米松软膏外用,1次/天;中药治疗组采用中药浓煎液局部涂布患处,3次/天;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采用局部涂布自制中药浓煎液3次/天,糠酸莫米松软膏外用,1次/天,疗程均15 d.结果 西药治疗组有效率为77.5%,中药治疗组为72.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为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浓煎液外用联合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外耳湿疹效果优于单用糠酸莫米松软膏或单用中药浓煎液.

    作者:秦琴;华跃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术实施舒适护理的观察

    目的 探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行无痛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14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7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70例,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血压、心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检查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环境以及生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孙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优质护理对宫颈糜烂患者微波治疗后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宫颈糜烂患者微波治疗后疗效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选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行微波治疗且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1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8.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宫颈糜烂患者微波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秀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妊娠期高血压发病情况与产次和营养不良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妊高征,HDCP)的发病情况与产次和营养不良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分析我院妇产科孕产妇资料,将66例患有妊高征的孕妇归为观察组,另外将66例健康孕妇归为对照组,通过分析两组产次和是否营养不良的差异,研究妊高征与产次和营养不良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产次(2.1±0.6)次低于对照组(2.7±0.7)次,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营养不良37例高于对照组25例,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高征发病与孕妇的产次呈负相关,产次越多妊高征发病率越低;妊高征发病与孕妇营养不良呈正相关,营养不良是妊高征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莹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静脉输液中患儿家长的护理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静脉输液中患儿家长的护理需求.方法 将于我院门诊病房内的182例输液患儿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对静脉输液中患儿家长的护理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输液患儿家属需求具备倾向性,100%的患儿家属注重输液安全;另外,静脉输液患儿家属需求具有多样性特点;家属为迫切的护理需求为注重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其次为药物注意事项;希望一针见血175例,占96.2%;不希望打头皮静脉25例,占13.7%,不希望剃头发34例,占18.7%;担心空气栓塞132例(72.5%),担心针头滑出血管外35例(19.2%).结论 对患儿静脉输液时,为其制定健全、完善的静脉输液健康教育制度,并增强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护理水平,能够有效满足患儿家长护理需求.

    作者:关景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护理措施对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护理措施对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全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将9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45例肺癌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另一组加强并发症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肺癌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肺癌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更低(P<0.05).结论 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预后效果.

    作者:王莹;檀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产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抽选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使用等组实验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40例)以及对照组(2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测定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9%;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6.7%,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2.5%;对照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12.9%,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能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且可显著降低产科风险事件发生风险.

    作者:王丹;孙雪榕;徐雪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08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社会适应状况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护理前心理社会适应状况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心理社会适应状况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高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许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治疗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比率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可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老年复治涂阳结核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不同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80例老年复治涂阳肺结核,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含左氧氟沙星(V)方案为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对照组40例,方案为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进行3个月强化期临床观察.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3个月痰菌转阴率分别为8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0%、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分别为3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老年肺结核与对照组强化期疗效提高,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对老年肺结核安全有效.

    作者:宋刚;贾文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加味逍遥散联合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对帕金森患者抑郁及整体症状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加味逍遥散联合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对帕金森患者抑郁及整体症状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于我院进行诊治的帕金森伴抑郁患者106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逍遥散,比较两组患者抑郁情况及整体症状.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及PDQ-39评分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11.37±2.13)明显低于对照组(16.59±3.36),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PDQ-39评分(26.87±4.26)明显低于对照组(39.22±5.15),差异明显(P<0.05).结论 加味逍遥散联合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可明显缓解帕金森患者抑郁状态,改善整体症状,可推广使用.

    作者:高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不同方式注入等剂量舒芬太尼致产妇瘙痒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方式注入等剂量舒芬太尼致产妇瘙痒的差别.方法 足月妊娠产妇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6组(n=30)静脉组(Ⅵ组)、硬脊膜外腔组(Ⅲ组和Ⅴ组)、蛛网膜下腔组(Ⅰ组、Ⅱ组和Ⅳ组).腰硬联合麻醉,所有注入液均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2 mL,用2.5 mL注射器以0.2 mL/s的速度推注.记录自舒芬太尼注射完毕至2 h内(T0-2)及在3 h(T3)、6 h(T6)、12 h(T12)、24 h(T24)时各发生瘙痒的例数、瘙痒的起始时间(Ts)、瘙痒的部位、产妇自述瘙痒明显减轻的时间(Te)、瘙痒评分、新生儿出生5 min时Apgar评分.结果 蛛网膜下腔组比静脉组和硬脊膜外腔组瘙痒例数明显增多(P<0.05);Ⅰ组和Ⅱ组产妇瘙痒的起始时间(Ts)明显快于Ⅳ组(P<0.05);在T3、T6时,Ⅰ组和Ⅱ组产妇发生瘙痒的例数明显多于Ⅳ组(P<0.05);与T0-2时发生瘙痒例数比较,Ⅰ组和Ⅱ组在T6、T12、T24时明显减少(P<0.05),而Ⅳ组中,T3、T6、T12、T24时均明显减少(P<0.05);在瘙痒评分中Ⅰ组和Ⅱ组与Ⅳ组比较,产妇发生瘙痒的例数在0级时减少、2级时增多(P<0.05).结论 从蛛网膜下腔注入等剂量的舒芬太尼比从静脉和硬脊膜外腔注入更容易引发产妇瘙痒;罗哌卡因可以明显降低舒芬太尼致瘙痒发生的状况;痒神经与脊神经在体表分布是不一致的.

    作者:侯明时;逯秀英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