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飞
目的 分析环丙沙星联合氨茶碱对内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的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107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时所采用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环丙沙星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比对照组优,且总不良反应率5.00%比对照组21.27%低(P<0.05).结论 环丙沙星联合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效果显著,改善肺功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李晓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痰脱落细胞的优缺点.方法 对99例痰标本细胞病理学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9例痰脱落细胞检查并经肺活检组织学诊断证实为肺癌的病例,阳性率为78.9%,可疑阳性11.4%.结论 痰细胞学检查是肺癌诊断中便捷、经济的诊断方法,特异性高,应用于肺癌诊断具有无创、简便易行,安全性高、可重复性强,以及能够发现隐匿性肺癌的优点,可以作为肺癌高危人群筛查及高度可疑人群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作者:刘海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护理措施对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全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将9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45例肺癌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另一组加强并发症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肺癌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肺癌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更低(P<0.05).结论 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预后效果.
作者:王莹;檀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护士对血液生化检测值及其影响因素的认知现状,探讨护理人员掌握辅助检查的重要性.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100名临床一线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00名护士对血液生化检测值及影响因素知晓率排在后三位的是同工酶的临床意义(12%)、生化采血量(19%)、血标本采集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23%),前三位的是采血管的应用(80%)、正常成人谷丙转氨酶的参考值范围(75%)、高钾血症的表现(62%).结论 基层医院护士对血液生化检测值及影响因素的认知较低,对培训有较高的需求,护理管理者应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卞加琴;龚光梅;张琼;马桂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讨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伤人毁物行为的具体原因,并对该状态下的护理措施加以总结.方法 对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女病区出现伤人毁物行为的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伤人毁物的行为特点和行为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对护理经验加以总结.结果 女性精神分裂患者发生伤人毁物行为的主要原因为缺乏自知力及治疗依从性低、存在强烈的幻想和妄想、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及医患沟通不当等,由于这三种原因导致出现的伤人毁物行为在74例研究患者中所占据的比例分别为94.59%(70/74)、74.32%(55/74)、35.14%(26/74).结论 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思想情绪稳定性较差,引发伤人毁物行为的原因较为复杂,临床中需要充分吗,明确这些因素,并为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尽量预防和控制伤人毁物行为.
作者:丁春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PENTAX高清智能染色内镜在上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经普通高清胃镜检查后疑似早期胃癌、食管癌患者105例,分别行高清白光(HD+)模式、高清智能电子染色(i-scan)模式、染色内镜检查,评价各检查方法中病变腺管开口形态以及微血管结构形态的清晰度,并对疑似部位进行靶向活检,比较3种内镜诊断早癌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与病理组织学的符合率.结果 105例患者中,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为早癌51例.在观察微血管形态方面,高清智能染色内镜明显优于电子白光内镜、染色内镜(P<0.05).在诊断上消化道早癌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与病理的确诊符合率方面,高清智能染色内镜明显高于电子白光内镜(P<0.05),且均与染色内镜相近(P>0.05).结论 高清智能染色内镜有助于对病灶性质的判断和指导活检.
作者:郭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中药浓煎液外用联合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外耳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耳外耳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耳.西药治疗组采用糠酸莫米松软膏外用,1次/天;中药治疗组采用中药浓煎液局部涂布患处,3次/天;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采用局部涂布自制中药浓煎液3次/天,糠酸莫米松软膏外用,1次/天,疗程均15 d.结果 西药治疗组有效率为77.5%,中药治疗组为72.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为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浓煎液外用联合糠酸莫米松软膏治疗外耳湿疹效果优于单用糠酸莫米松软膏或单用中药浓煎液.
作者:秦琴;华跃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分析康艾注射液对肿瘤化疗患者的减毒作用和肾脏的保护作用与临床意义.方法 将1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单纯化疗的一组设为对照组,化疗过程中加用康艾注射液一组设为实验组.一段时间后,观测患者肾小管标志蛋白、尿白蛋白排泄、高敏C反应蛋白、Ccr、BUN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 康艾注射液可以使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减少化疗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夏琳;荣阳;荣根满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对生化血液标本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方法展开观察与分析,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进行生化检验的1500例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中130例检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并分析生化血液标本质量受到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在130例生化检验不合格的标本中,溶血标本由44例,占33.8%;标本量较少的有23例,占17.7%;标本的放置时间过长的有20例,占15.4%;餐后抽血16例,占12.3%;将EDTA2K混进血清标本中有8例,占6.2%;在输液中同侧手臂采集的血液标本有4例,占3.1%;另有15例因其他因素导致检验不合格,占11.5%.结论 生化检验人员应深入分析血液标本检验前受到的各种影响因素,将薄弱环节找出,并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充分促进生化血液标本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彦秋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60例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腹腔镜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30例观察组和30例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70.5±3.6)mL、(1.68±0.21)h、(5.0±0.3)d、(13.3±3.4)d;对照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81.8±3.9)mL、(4.06±1.01)h、(5.2±0.5)d、(19.4±3.2)d,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时间短,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综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减少了患者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所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身体恢复至正常所用时间,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患者配合度高,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苑洪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妊高征,HDCP)的发病情况与产次和营养不良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分析我院妇产科孕产妇资料,将66例患有妊高征的孕妇归为观察组,另外将66例健康孕妇归为对照组,通过分析两组产次和是否营养不良的差异,研究妊高征与产次和营养不良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产次(2.1±0.6)次低于对照组(2.7±0.7)次,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营养不良37例高于对照组25例,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高征发病与孕妇的产次呈负相关,产次越多妊高征发病率越低;妊高征发病与孕妇营养不良呈正相关,营养不良是妊高征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莹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抽选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使用等组实验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40例)以及对照组(2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测定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9%;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6.7%,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2.5%;对照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12.9%,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能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且可显著降低产科风险事件发生风险.
作者:王丹;孙雪榕;徐雪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全程关爱护理模式对艾滋病患者不良情绪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共纳入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行全程关爱护理模式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及服药依从性的差异性.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关爱护理模式干预可明显缓解艾滋病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服药依从性.
作者:冯忠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盐酸麻黄碱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柱(5μm,250 mm×4.6 mm),以乙腈—磷酸盐缓冲液(10:90)为流动相,用HPLC法进行测定.结果 在该条件下,盐酸麻黄碱浓度在4.895~97.9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9.89%.结论 本法与传统方法比较具有准确、灵敏等优点.
作者:郝桂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采取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脑梗死急性期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75±3.8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治疗中,采取针灸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而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高兵 刊期: 2017年第18期
颅脑外伤属于创伤性疾病常见症状之一,是在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不同程度脑组织损伤后出现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及意识、思维、感觉、运动障碍.颅脑外伤的病情复杂、变化快,容易引起并发症,且护理难度较大,为了更好地提高治愈率,降低伤残及病死率,必须完善护理措施,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优质护理.
作者:赵丽荣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索腹腔镜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40例疗效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16日至2016年8月16日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异位妊娠患者,将其随机化分组,两组各有2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在全面性护理干预基础上,再分别采用腹腔镜下手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HCG恢复正常时间(10.58±1.05)d、输卵管再通率(90.00%)、治疗成功率(100.00%)、再次异位妊娠率(5.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患者,能够及时控制患者病情,而此时实施一项全面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代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治疗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比率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可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加味逍遥散联合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对帕金森患者抑郁及整体症状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于我院进行诊治的帕金森伴抑郁患者106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逍遥散,比较两组患者抑郁情况及整体症状.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及PDQ-39评分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11.37±2.13)明显低于对照组(16.59±3.36),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PDQ-39评分(26.87±4.26)明显低于对照组(39.22±5.15),差异明显(P<0.05).结论 加味逍遥散联合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可明显缓解帕金森患者抑郁状态,改善整体症状,可推广使用.
作者:高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内镜下钛夹联合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内镜下治疗结直肠大息肉183例,先内镜下放置钛夹,待息肉的血流完全阻断后行电凝切除.结果 一次性切除162例,分次切除21例,术中出血2例,术后迟发性出血1例,无1例穿孔.结论 钛夹联合高频电切除结直肠大息肉,提高了内镜治疗的安全性,有效减低了出血及穿孔的发生率.
作者:李晓宁;姜瑾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