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荣
目的 分析并研究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84例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配合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本研究无患者死亡,所有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并出院,分析患者的手术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于颅骨缺损且伴有脑积水的患者,在对患者进行同期手术护理的时候为患者配合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恢复,使患者的预后收到更好的效果,提升患者都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孙雪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宫颈糜烂患者微波治疗后疗效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选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行微波治疗且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1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8.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宫颈糜烂患者微波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秀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选取100例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抛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血清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脂酸、总胆红素、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血清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脂酸、总胆红素均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病死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26%(P<0.05).结论 在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
作者:罗海秋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调查分析静脉输液中患儿家长的护理需求.方法 将于我院门诊病房内的182例输液患儿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对静脉输液中患儿家长的护理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输液患儿家属需求具备倾向性,100%的患儿家属注重输液安全;另外,静脉输液患儿家属需求具有多样性特点;家属为迫切的护理需求为注重药物作用和不良反应,其次为药物注意事项;希望一针见血175例,占96.2%;不希望打头皮静脉25例,占13.7%,不希望剃头发34例,占18.7%;担心空气栓塞132例(72.5%),担心针头滑出血管外35例(19.2%).结论 对患儿静脉输液时,为其制定健全、完善的静脉输液健康教育制度,并增强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护理水平,能够有效满足患儿家长护理需求.
作者:关景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抽选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使用等组实验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40例)以及对照组(2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测定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9%;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6.7%,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2.5%;对照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12.9%,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能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且可显著降低产科风险事件发生风险.
作者:王丹;孙雪榕;徐雪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高血压性心肌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所能发挥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以本院心血管部门2016年12月至2017年2月所收治的50例高血压性心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采用随机法,将5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所使用的护理方法则是在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护理期间,将患者护理情况记录下来并对此分析.结果 经过干预后,研究组血压(126.40±5.39)/(83.29±4.39)mm Hg,对照组血压(141.42±6.34)/(95.29±4.43)mm Hg,研究组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血压,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本次研究终提供的数据显示,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之后,研究组患者在经过护理之后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根据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的高血压护理方式相比较,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明显要优于常规性护理,有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且患者对综合护理干预的满意度也较高,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我们推广使用.
作者:杜莲英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接收的62例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n=31)与对照组(n=3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统计两组用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用药依从率(90.32%)、护理满意度(93.55%)明显优于对照组(64.52%、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杨静;朱趁红;岳云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全程关爱护理模式对艾滋病患者不良情绪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共纳入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行全程关爱护理模式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及服药依从性的差异性.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关爱护理模式干预可明显缓解艾滋病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服药依从性.
作者:冯忠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行无痛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14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7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70例,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血压、心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检查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环境以及生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孙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泰山野生白苏叶挥发油成分和抑菌的活性.方法 提取白苏叶挥发油进行GC-MS分析,选取几种常见的细菌和真菌,用平板打孔法测定挥发油的抑菌活性.结果 认定40种化合物共占挥发油总量的98.46%,含量多的5种化合物分别为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双环[3.1.1]庚-2-烯、紫苏酮、戊基苯酚、石竹烯、芳樟醇,分别占到了18.22%、18.15%、17.31%、14.78%、7.68%,白苏叶挥发油对4中菌的活性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红色毛癣菌的抑制效果大.结论 白苏叶挥发油对细菌和真菌都有抑制作用,对红色毛癣菌的抑制效果显著.
作者:钟颖 刊期: 2017年第18期
颅脑外伤属于创伤性疾病常见症状之一,是在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不同程度脑组织损伤后出现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及意识、思维、感觉、运动障碍.颅脑外伤的病情复杂、变化快,容易引起并发症,且护理难度较大,为了更好地提高治愈率,降低伤残及病死率,必须完善护理措施,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优质护理.
作者:赵丽荣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采取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脑梗死急性期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75±3.8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治疗中,采取针灸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而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高兵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内镜下钛夹联合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内镜下治疗结直肠大息肉183例,先内镜下放置钛夹,待息肉的血流完全阻断后行电凝切除.结果 一次性切除162例,分次切除21例,术中出血2例,术后迟发性出血1例,无1例穿孔.结论 钛夹联合高频电切除结直肠大息肉,提高了内镜治疗的安全性,有效减低了出血及穿孔的发生率.
作者:李晓宁;姜瑾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析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情绪的临床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三甲医院精神医学科开放病房收治的7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入院时间顺序的先后分两组,每组35例.在所有患者中,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共情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抑郁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采用共情护理对郁抑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提高,改善抑郁病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祝宾华;崔鹤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强迫症(OCD)患者经心理护理和行为干预后的病情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精神科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70例OC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将接受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接受包括心理护理和行为干预在内的综合护理的35例患者列为观察组.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效果(91.4%)与对照组(74.2%)相比远胜(P<0.05,χ2=5.24).结论 心理护理联合行为干预可有效缓解OCD病情,大程度解决患者的身心问题,并为患者早日摆脱OCD困扰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采纳并推广.
作者:李楠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60例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腹腔镜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30例观察组和30例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70.5±3.6)mL、(1.68±0.21)h、(5.0±0.3)d、(13.3±3.4)d;对照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81.8±3.9)mL、(4.06±1.01)h、(5.2±0.5)d、(19.4±3.2)d,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时间短,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综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减少了患者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所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身体恢复至正常所用时间,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患者配合度高,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苑洪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菌血症对安度斯的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盒的干扰因素,有助于减少G试验的假阳性率.方法 回顾分析48例非侵袭性真菌感染菌血症患者,血培养当日G试验检测结果.结果 48例非侵袭性真菌感染菌血症患者中18例(37.50%)为G试验阳性,其中革兰阳性菌感染的菌血症中11例G试验阳性(40.74%、11/27)均为葡萄球菌属感染.革兰阴性菌感染的菌血症中7例G试验阳性(33.33%、7/21),大肠埃希菌6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例.结果显示头状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引起G试验阳性.结论 葡萄球菌属,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湛江安度斯的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盒产生干扰,可引起G试验假阳性.
作者:方慧;沈菊英;蔡惠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电子删除医嘱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取出院病历中电子删除医嘱记录为对照组(活动前);出院病历中电子删除医嘱记录为观察组(活动后).对电子删除医嘱现状调查及要因分析,制订对策,确立并落实5项改进措施.结果 品管圈活动前后,电子删除医嘱发生率由1.37%降为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职能部门的执行力,充分发挥医疗文书质控职能,规范临床电子医嘱的全程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
作者:夏莹;李东;熊淑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对宫颈炎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所在医院74例宫颈炎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所接受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采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疗法,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78.95%),2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78%,明显低于对照组(23.68%)2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采取对症综合性诊疗方法,可提高临床诊疗效果,减少疾病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怡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肺炎并发症及疗效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自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参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儿体温、血常规及双肺呼吸音恢复时间均快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小儿肺炎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于培芝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