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程关爱护理模式对艾滋病患者不良情绪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冯忠敏

关键词:全程关爱护理模式, 艾滋病, 不良情绪, 服药依从性
摘要:目的 探究全程关爱护理模式对艾滋病患者不良情绪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共纳入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行全程关爱护理模式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及服药依从性的差异性.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关爱护理模式干预可明显缓解艾滋病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服药依从性.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钛夹联合高频电治疗结直肠大息肉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内镜下钛夹联合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内镜下治疗结直肠大息肉183例,先内镜下放置钛夹,待息肉的血流完全阻断后行电凝切除.结果 一次性切除162例,分次切除21例,术中出血2例,术后迟发性出血1例,无1例穿孔.结论 钛夹联合高频电切除结直肠大息肉,提高了内镜治疗的安全性,有效减低了出血及穿孔的发生率.

    作者:李晓宁;姜瑾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术后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术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个性护理.结果 研究组的满意率为96.32%,与对照组的85.34%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研究组的总碎石成功率、知识掌握程度等要比对照组显著,而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要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输尿管结石患者术后采用个性护理,患者满意率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利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300例糖尿病患者依护理不同分为A组(行使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和B组(行使普通护理),每组各有150例.结果 A组患者满意度91.33%明显高于B组患者满意度82.00%,(P<0.05).结论 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患者,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作者:石晶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患者使用单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平均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矫正视力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对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对于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来说可尽早的进行手术.

    作者:商黎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环丙沙星联合氨茶碱对内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环丙沙星联合氨茶碱对内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的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107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时所采用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环丙沙星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比对照组优,且总不良反应率5.00%比对照组21.27%低(P<0.05).结论 环丙沙星联合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效果显著,改善肺功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李晓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普外手术患者预防感染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普外手术患者预防感染护理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从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06例普外手术患者,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5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干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经分析,干预组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干预护理主要是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进行干预护理,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概率和提升护理效果,值得临床的应用推广.

    作者:国宏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浅析生化检验血液标本前质量控制

    目的 对生化血液标本检验前的质量控制方法展开观察与分析,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进行生化检验的1500例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中130例检验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并分析生化血液标本质量受到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在130例生化检验不合格的标本中,溶血标本由44例,占33.8%;标本量较少的有23例,占17.7%;标本的放置时间过长的有20例,占15.4%;餐后抽血16例,占12.3%;将EDTA2K混进血清标本中有8例,占6.2%;在输液中同侧手臂采集的血液标本有4例,占3.1%;另有15例因其他因素导致检验不合格,占11.5%.结论 生化检验人员应深入分析血液标本检验前受到的各种影响因素,将薄弱环节找出,并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充分促进生化血液标本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彦秋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的效果探析

    目的 研究并探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选取100例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抛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血清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脂酸、总胆红素、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血清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脂酸、总胆红素均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病死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26%(P<0.05).结论 在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

    作者:罗海秋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手段,观察组则在上述护理基础上,针对患者使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依从性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依从概率(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控制情况——空腹血糖(5.17±1.04)mmol/L、餐后2 h血糖(7.52±3.01)mmol/L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数据——(82.34±4.07)分明显较对照组患者更高,P>0.05.结论 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值得大范围使用于临床.

    作者:叶勤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与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治疗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比率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可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伤人毁物行为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目的 讨论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伤人毁物行为的具体原因,并对该状态下的护理措施加以总结.方法 对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女病区出现伤人毁物行为的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伤人毁物的行为特点和行为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对护理经验加以总结.结果 女性精神分裂患者发生伤人毁物行为的主要原因为缺乏自知力及治疗依从性低、存在强烈的幻想和妄想、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及医患沟通不当等,由于这三种原因导致出现的伤人毁物行为在74例研究患者中所占据的比例分别为94.59%(70/74)、74.32%(55/74)、35.14%(26/74).结论 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思想情绪稳定性较差,引发伤人毁物行为的原因较为复杂,临床中需要充分吗,明确这些因素,并为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尽量预防和控制伤人毁物行为.

    作者:丁春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临床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源的分析与对策

    目的 总结分析临床护理人员心理压力源,进而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我院286名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源进行分析,给出相关的对策.结果 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源主要有超负荷工作、人际关系复杂、工作环境较差、职业风险较大、经济收入较少、长时间面对患者影响到自身的心理健康、晋升机会少等.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中的心理压力源较多,高度重视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干预,根据护理人员所在部门的不同,针对性的采取心理干预措施,保证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进而为医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作者:段婵媛;田春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小儿肺炎的系统性护理干预及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和分析小儿肺炎患者系统性护理干预的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期间内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共7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方式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的住院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性的护理干预,疗程结束后,对两组肺炎儿童两组患者胸片检查结果的改善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对照组胸片检查结果改善率97.2%,显著高于对照组(86.1%),该两组患者的胸片检查结果改善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81,P<0.05);观察组的体温转为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35±0.95)d和(3.78±1.20)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该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对比,其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肺炎儿童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系统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并有效减少患儿病情转归时间,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非常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刘冬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序贯三联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序贯三联综合疗法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31例.A组予以鱼腥草注射液治疗,B组予以康妇消炎栓治疗,C组予以盆腔治疗仪治疗,D组予以鱼腥草注射液、康妇消炎栓及盆腔治疗仪三联序贯治疗,对照四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D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显著高于A组的74.19%、B组的80.65%以及C组的58.06%(P<0.05);D组的6个月复发率为3.23%,显著低于A组的22.58%、B组的19.35%及C组的38.71%(P<0.05);四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序贯三联综合疗法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武宏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综合康复护理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与实验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患者随访2个月,对照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为(3.61±1.64)分,ROM为(0.37±0.26)°,ADL为(8.38±3.87)分;实验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为(5.43±2.14)分,ROM为(0.59±0.39)°,ADL为(12.46±4.98)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庞雪;刘君;崔倩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不同方式注入等剂量舒芬太尼致产妇瘙痒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方式注入等剂量舒芬太尼致产妇瘙痒的差别.方法 足月妊娠产妇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6组(n=30)静脉组(Ⅵ组)、硬脊膜外腔组(Ⅲ组和Ⅴ组)、蛛网膜下腔组(Ⅰ组、Ⅱ组和Ⅳ组).腰硬联合麻醉,所有注入液均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2 mL,用2.5 mL注射器以0.2 mL/s的速度推注.记录自舒芬太尼注射完毕至2 h内(T0-2)及在3 h(T3)、6 h(T6)、12 h(T12)、24 h(T24)时各发生瘙痒的例数、瘙痒的起始时间(Ts)、瘙痒的部位、产妇自述瘙痒明显减轻的时间(Te)、瘙痒评分、新生儿出生5 min时Apgar评分.结果 蛛网膜下腔组比静脉组和硬脊膜外腔组瘙痒例数明显增多(P<0.05);Ⅰ组和Ⅱ组产妇瘙痒的起始时间(Ts)明显快于Ⅳ组(P<0.05);在T3、T6时,Ⅰ组和Ⅱ组产妇发生瘙痒的例数明显多于Ⅳ组(P<0.05);与T0-2时发生瘙痒例数比较,Ⅰ组和Ⅱ组在T6、T12、T24时明显减少(P<0.05),而Ⅳ组中,T3、T6、T12、T24时均明显减少(P<0.05);在瘙痒评分中Ⅰ组和Ⅱ组与Ⅳ组比较,产妇发生瘙痒的例数在0级时减少、2级时增多(P<0.05).结论 从蛛网膜下腔注入等剂量的舒芬太尼比从静脉和硬脊膜外腔注入更容易引发产妇瘙痒;罗哌卡因可以明显降低舒芬太尼致瘙痒发生的状况;痒神经与脊神经在体表分布是不一致的.

    作者:侯明时;逯秀英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妊娠期高血压发病情况与产次和营养不良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妊高征,HDCP)的发病情况与产次和营养不良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分析我院妇产科孕产妇资料,将66例患有妊高征的孕妇归为观察组,另外将66例健康孕妇归为对照组,通过分析两组产次和是否营养不良的差异,研究妊高征与产次和营养不良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产次(2.1±0.6)次低于对照组(2.7±0.7)次,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营养不良37例高于对照组25例,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高征发病与孕妇的产次呈负相关,产次越多妊高征发病率越低;妊高征发病与孕妇营养不良呈正相关,营养不良是妊高征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莹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鼻内镜下两种不同下鼻甲成形方法在鼻腔扩容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比较鼻腔扩容术中鼻内镜下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观察比较本院从2006年6月至2015年12月鼻内镜下行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31例(A组)、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29例(B组)两组病例术程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疗效等方面.结果 术程A组明显大于B组(P<0.01);出血量A组大于B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A组明显短于B组(P<0.01);近远期疗效A组优于B组(P<0.05).结论 鼻内镜下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虽然术程较长,出血量较多,但创面愈合时间短,而且能够在更好地保留下鼻甲黏膜的完整性和生理功能的基础上恢复下鼻甲的正常形态,具有并发症少,近、远期疗效好等优点,符合微创外科的要求,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张亚龙;王建武;周晓健;饶青;陆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痰脱落细胞检查对于肺癌诊断应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痰脱落细胞的优缺点.方法 对99例痰标本细胞病理学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9例痰脱落细胞检查并经肺活检组织学诊断证实为肺癌的病例,阳性率为78.9%,可疑阳性11.4%.结论 痰细胞学检查是肺癌诊断中便捷、经济的诊断方法,特异性高,应用于肺癌诊断具有无创、简便易行,安全性高、可重复性强,以及能够发现隐匿性肺癌的优点,可以作为肺癌高危人群筛查及高度可疑人群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作者:刘海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74例宫颈炎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宫颈炎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所在医院74例宫颈炎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所接受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采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疗法,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78.95%),2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78%,明显低于对照组(23.68%)2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采取对症综合性诊疗方法,可提高临床诊疗效果,减少疾病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怡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