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DCA循环理论在病案工作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王丽芳

关键词:PDCA循环理论, 病案工作持续改进,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在进行病案工作持续改进的过程中,分析PDCA循环理论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应用PDCA循环理论的病案资料120份作为此次研究观察组.将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未应用PDCA循环理论的病案资料120份作为此次研究对照组.针对两组病案质量评判得分进行观察对比,对返修构成比率以及病案等级分布情况进行准确筛查.结果 在病案质量评判得分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对比病案筛查返修构成比率发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院在进行病案工作持续改进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理论,体现出显著的组织性以及计划性,终将患者的病案质量加以显著改善,针对医疗业务的发展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围术期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人性化围术期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16年在大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择期手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患者,分别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和人性化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和人性化围术期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SDS评分为(49.63±5.16),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0.35±6.02);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为(43.12±5.07),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68±5.93),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评分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围术期护理比较,人性化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桂荣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胆道手术T管引流的护理经验及体会

    目的 研究总结胆道手术T管引流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2015年~2016年在我院行胆道手术的68例门诊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总结T管引流的护理要点并总结经验.结果 68例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拔除T管后出现了胆漏,经过护理人员的及时处理后治愈出院,其余患者均正常.结论 对行胆道手术的患者配合恰当的T管引流护理措施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薛娜;王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吸痰方法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关系的系统综述

    本文简要介绍了呼吸机相关肺炎,对其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同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对吸痰方法 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关系进行了系统阐述.

    作者:陈海为;苏宁;温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肩关节前脱位的解剖学基础及坐位复位

    目的 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肩关节前脱位的解剖学基础知识教学,了解坐位复位疗法的基本内容,分析解剖学基础知识在坐位复位疗法的作用.方法 选取肩关节脱位症接受坐位复位治疗案例51例,采用案例教学法讲述解剖学基本知识及坐位复位疗法的相关内容,分析解剖学基础在实施坐位复位疗法中的作用;教学结束后进行课堂检验,检查学生对于肩关节前脱位的解剖学基础知识和坐位复位疗法的基本内容的掌握情况;以课堂检验成果的优秀率为观察指标.结果 100名学生的平均成绩为(92.13±5.28)分,优秀率为89%(89/100).结论 掌握解剖学知识有利于更深层次了解坐位复位方法 的原理和操作内容;解剖学基础是坐位复位方法 的理论依据.

    作者:程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脑卒中导致吞咽障碍的芒针配合康复训练疗法研究

    目的 对脑卒中导致吞咽障碍的芒针配合康复训练疗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60例,于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入院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 ,治疗组36例对患者进行芒针配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 ,对两组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后以及1年后的吞咽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脑卒中导致吞咽功能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吞咽功能以及1年后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要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导致吞咽障碍的患者采用芒针联合康复训练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响;杨宪章;张洪蕊;鹿传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进展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 评价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进展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80例进展性类风湿关节炎及疾病活动性指数(DAS28)≥3.2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组40例给予来氟米特、甲氨蝶呤联合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分别在治疗0、6周及22周记录临床、实验室指标数值及关节肿胀及压痛数改善达20%(ACR20)、50%(ACR50)和70%(ACR70)的例数.结果 对照组在6周时除关节肿胀数外,其他指标均无显著改善,22周时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在6周时各项指标均有改善,22周疗效更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R20在6周、22周ACR50、ACR70疗效均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不严重.结论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进展性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春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ICU护理中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在ICU护理中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积极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68例ICU监护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 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应用在整个护理干预过程中,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4.12%,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3.53%,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评分为(3.23±0.67)分,对照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评分为(6.01±0.42)分,干预组患者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CU护理中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可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妍婷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循证护理在高血压并发冠心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高血压并发冠心病中的应用.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采取循证护理方式.结果 观察组120例患者在接受循证护理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脏指数分别为(131.02±12.23)mm Hg、(85.46±6.31)mm Hg、(3.51±0.50)L/(min?m2);对照组120例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心脏指数分别为(165.48±21.40)mm Hg、(117.37±9.26)mm Hg、(2.45±0.35)L/(min?m2).观察组120例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为84.17%(101/120);对照组120例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为72.50%(87/120).结论 在高血压并发冠心病中引入循证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与改善心脏指数,此外,还能够提高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夏萍;曾雯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饮食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评价

    目的 评价在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给予饮食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03例食管癌放疗患者,选取时段为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以不同护理方法 为分组依据,其中采用常规护理的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而采用常规护理与饮食护理干预的52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 经不同护理,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清白蛋白、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P值<0.05,统计学意义形成.结论 在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给予饮食护理干预,可对营养状况进行改善,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齐跃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老年痴呆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分析

    目的 回顾分析导致老年痴呆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并探讨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将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评价法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分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及危险因素,并结合结果 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老年痴呆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4.52%.老年痴呆患者营养不良组血清胆固醇、血清白蛋白等指标与褥疮、尿路感染、大小便失禁等发生率与营养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致老年痴呆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血清胆固醇、血清白蛋白、褥疮、尿路感染、大小便失禁等)较多,应及时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起到预防作用.

    作者:王爽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孕激素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体外增殖、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孕激素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对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子宫内膜癌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不同浓度孕酮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影响、光学显微镜检测其形态学变化、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孕酮对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 流式细胞仪分析,实验组G0/G1期上升,S期下降,细胞凋亡率上升;光镜可观察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MTT结果 显示,随着孕酮浓度的增加,其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孕酮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作者:尤俊岭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3例,全部患者均应用米非司酮(12.5mg/d)用药,持续治疗3个月,重点观察患者治疗前与用药之后子宫瘤体面积变化,记录用药不良反应反应.结果 全部患者均通过持续3个月的用药治疗,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2.68%(114/123),其中显效62例(50.41%),有效52例(42.28%),无效9例(7.32%);仅统计,79例单发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疗效略优于多发肌瘤;9例用药治疗肌瘤未改善者仅持续监测半年,未发生瘤体增大现象;患者用药治疗期间13例出现恶心感,14例伴有头痛,9例伴有腹部疼痛,上述症状均属于轻度,经暂停用药之后症状自行缓解消散.结论 米非司酮用药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遏制肌瘤的发育,促进患者提前闭经,改善盆腔组织血流状态,为患者手术创造价值,减少手术风险.

    作者:冯晓晨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中医针灸辅助治疗妇女更年期失眠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辅助治疗妇女更年期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更年期失眠患者100例,采取随机原则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阿普唑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针灸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2.0%,与对照组患者的66.0%相比,显著较高,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得到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改善程度显著较优,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E2水显著升高、FSH水平显著降低、LH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3项激素水平的改善程度均显著较优,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以中医针灸辅助治疗更年期失眠,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失眠治疗有效率,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调节患者的激素水平,促使患者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唯群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护理临床路径结合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的方法 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研究.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1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健康知识达标率、护理满意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存在不良反应,症状均明显缓解,观察组仅有3%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症状缓解率87%,较对照组差异显著.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100%、72.5%,健康知识达标率分别为92.5%、32.5%,较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0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结合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干预的显著提高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治疗效率,有效促进健康知识水平,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医患矛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秦梅娟;王荣华;韩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肺力咳合剂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索探讨肺力咳合剂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急性支气管炎患儿98例进行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 进行抗感染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肺力咳合剂,治疗7~10 d后,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后咳嗽咳痰的情况、肺部啰音变化及住院时间情况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愈26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9%;对照组治愈20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7.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5.24±2.26)d,肺部啰音情况全部治愈,有咳嗽2例,咳痰2例;观察组住院时间(7.30±2.34)d,肺部啰音3,有咳嗽6例,咳痰5例;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采用口服肺力咳合剂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韵;王建刚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进展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本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治疗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方式进行治疗,即服用阿维A胶囊;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即服用阿维A胶囊的同时,按剂量服用中药凉血五根汤.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时间为6周,医护人员做好期间的疗效记录.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复发率为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5%,复发率为29.41%.两组结果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与西医治疗的疗效相比,前者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周桂金;张瑞花;王建强;沈虹;闵锋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细致化护理在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与分析细致化护理在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于本院进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5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4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脑出血术后护理,观察组进行细致化护理,然后将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后1、2周的生存质量采用WHO生存质量简表进行评估.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WHO生存质量简表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护理后1周及2周观察组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细致化护理在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中的效果较好,在此类患者生存状态的改善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下颌舌侧半固定扩弓矫治器的制作应用及其效果分析

    下颌牙弓扩大方法相对上颌牙弓扩大方法要少得多,其扩弓量相对也较小.在矫治下颌牙弓轻中度拥挤和因为下牙弓狭窄所致正锁时,为了达到扩大下牙弓和增加扩弓量的目的,可应用下颌舌侧半固定扩弓矫治器来完成,该矫治器由磨牙带环、栓道和扩弓簧三部分组成,应用后矫治效果较好.

    作者:李丽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消疕合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消疕合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0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口服消疕合剂,每次125 mL,2次/天,对照组口服复方青黛胶囊每次4粒,3次/天.4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依据治疗前后PASI评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消疕合剂组有效率为77.5%,复方青黛胶囊组有效率为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疕合剂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刚;王薇;赵旭涛;丁玉珊;张海秀;胡幸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纳米混悬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20世纪末,在药物学领域兴起了一种新型的给药技术—纳米混悬技术.这一技术可以增强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提高对生物的利用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药物制剂的科学性、有效性.逐渐在药物制剂领域内受到广泛关注,成为药物制剂领域的讨论热点.在本文中,笔者根据工作经验和对相关专业的学习,进行对纳米混悬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希望给予相关研发人员一定的启发.

    作者:陈麒 刊期: 2017年第19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