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解析

于淼

关键词:神经内科, 偏瘫, 综合性康复治疗
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偏瘫患者,根据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按照常规疗法进行诊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性康复疗法进行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诊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神经缺损改善更为明显,且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自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偏瘫患者实施综合性康复疗法,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良好,可达到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训练护理在促进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功能恢复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护理在促进尺桡骨双骨折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尺桡骨双骨折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3例)给予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33例)则在其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测定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秀率72.7%,其中优秀24例、良好6例、较差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优秀率51.5%,其中优秀17例、良好12例、较差4例.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前臂旋后、腕背伸及腕掌屈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康复训练护理在尺桡骨双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显著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扩大患者手臂活动角度以恢复患者肢体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郎维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PFNA螺旋刀片打压嵌入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的研究

    目的 探讨PFNA螺旋刀片打压嵌入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 ~2014年采用PFNA螺旋刀片打压嵌入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35例.结果 本研究采用PFNA螺旋刀片打压嵌入法35例,在临床实践中都能直接打压嵌入螺旋刀片,通过2年的观察,目前还没有PFNA螺旋刀片的切出等并发症发生的病例.结论 PFNA螺旋刀片打压嵌入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就是为了减少PFNA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控制螺旋刀片的松动和中心性切出等常见并发症,增加内固定的稳定性.

    作者:樊元胜;蔡建平;叶蜀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中耳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的鼓膜置管术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注射药液予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86.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1.7%,观察组疗效更为显著,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治疗分泌中耳炎,采用鼓膜穿刺结合鼓室注药效果较为显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有利于患者康复,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潘永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 分析研究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90例进行本次实验,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糖尿病基础治疗加用口服甲钴胺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8.89%,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尿及肝功能检测结果均无明显变化,观察没有头晕、恶心、呕吐、心悸等不良反应症状发生(P>0.05).结论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DPN,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具有非常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李美彧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围手术期护理在剖宫产B-Lynch缝合术中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剖宫产B-Lynch缝合术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术的89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不同的护理模式,终观察术中以及剖宫产B-Lynch缝合术后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量明显高于实验组,且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虽然B-Lynch缝合术已知能改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围手术期护理能够起到辅助作用,改善产妇术中及术后情况,应该强调其重要性.

    作者:张秀娟;哈丽恰;霍加西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分析MRI与CT技术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骨科门诊收治的疑似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0例,分别对患者实施MRI和CT检查.然后以手术所见作为检查结果的金标准,判断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并综合分析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MRI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的准确率显著高于CT检查的准确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是当下临床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的诊断方式,但CT检查方式也具有检查时间短、价格低等诸多优势,在临床二者各有优缺点,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和患者的具体病情确定采用何种诊断方式进行影像学检查.

    作者:刘晓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探究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生化检验是临床发展中广泛的检查项目,也是患者必须检验的项目之一,能够对患者的身体情况以及疾病发展情况进行反映,同时生化检验也是医师诊断和治疗患者的重要参考信息.生化检验工作的过程较为复杂,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误差进而影响临床判断.为此,文章以调查的具体临床资料为例,探究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作者:孙景磊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自拟清亢宁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清亢宁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甲亢病例5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甲亢的方法,试验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口服中药清亢宁汤,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清亢宁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疗效肯定.

    作者:鲁耘曌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亲情护理法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对亲情护理法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展开探讨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依据所接受不同护理干预手段划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干预,干预组则予以亲情护理干预,就两个组别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8.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4.0%,干预组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优(P<0.05);干预组护理干预后饮食控制(22.3±4.1)分、遵医行为(14.1±2.1)分、血糖监测(17.2±2.5)分相较于对照组(15.8±3.9)分、(11.2±1.7)分、(13.1±2.7)分显著更高(P<0.05).结论 亲情护理法可有助于构建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中医院校西医专业《医学免疫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中医院校西医专业的《医学免疫学》教学是按照西医院校的教材和标准,根据中医院校的特点适当融入中西结合的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大化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出适合我国医学发展现状的专业人才.

    作者:申可佳;伍参荣;刘碧源;陈超龙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关节软骨脱细胞基质修复兔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关节软骨脱细胞基质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取36只3~4个月龄的健康新西兰兔,分离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并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将BMSCs与关节软骨脱细胞基质在体外培养瓶中进行复合培养约3 d.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3组,分别进行3种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用关节软骨组织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 移植手术后12周,移植培养好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关节软骨脱细胞基质复合物的实验组修复组织和周围组织整合良好,且修复效果显著优于移植单独的关节软骨脱细胞基质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 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关节软骨脱细胞基质的复合物能有效的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

    作者:张志勇;于光屹;陶丹丹;王惠亭;方世宇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10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入组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和研究组49例,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干预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满意度、生活自理能力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作者:韩丽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护理专科小组管理对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期间的质量影响

    [提要]目的 探讨护理专科小组全程管理对于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临床疗效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断乳腺癌行周期化疗患者120例,以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入组患者均给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对照组患者由本院具有PICC资质专科护理人员操作,置管后管理由护理单元所属人员完成.研究组患者由PICC护理专科小组完成置管,置管后日常管理由PICC护理小组全程监督、指导、执行、评价、改进,完成PDCA管理循环.比较2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PICC导管头端定位正确率、置管时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栓、导管阻塞、导管脱出发生率.分别与置管前、后,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D-D)水平以及免疫荧光定量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PICC导管头端定位正确率明显增加,置管操作时间、置管时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栓、导管阻塞、导管脱出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升高,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培训、全程跟踪的护理专科小组管理可以提高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临床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加强置管后各种规范管理,显著减少患者置管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定期监测血清降钙素原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有助于提示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以及血栓形成可能性.

    作者:朱相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心理护理对神经衰弱患者不良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评价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神经衰弱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作用,以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96例神经衰弱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评分均改善,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有效消除神经衰弱患者不良情绪,减轻其精神压力,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丛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重组人干扰素 α1b对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选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入院治疗的60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当做研究对象,依入院顺序分甲组(32例)和乙组(28例),甲组患儿通过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 α1b进行治疗,乙组患儿通过雾化吸入生理盐水进行治疗.结果 甲组患儿的总病程、退热时间少于乙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儿未出现不良反应,乙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两组患儿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重组人干扰素 α1b的应用效果良好,有效减少了患儿的病程和发热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范娜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条形码扫码追溯系统在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条形码扫码追溯系统在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采用传统的人工质量控制管理措施,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采用条形码扫码追溯系统进行质量控制管理;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常规质量控制期内共处理物品127681(件/套),工作缺陷发生307次,整体的工作缺陷发生率为0.24%.相同时间跨度内条形码扫码追溯系统应用期共处理物品130816(件/套),工作缺陷发生174次,整体的工作缺陷发生率为0.13%.结论 在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中使用条形码扫码追溯系统所具有的优势在于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明确了工作责任,避免出现问题后无法明确责任人的现象;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并降低工作缺陷发生率;条形码扫码追溯系统的使用较为便利,后期应用成本较低.所以,在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中条形码扫码追溯系统,能够显著提高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水平,降低工作缺陷发生率.

    作者:方桂珠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舒适护理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体会

    目的 探析舒适护理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3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予以研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n=36)、观察组(n=37).参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施行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予以观察比较.结果 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关系、独立性、精神、环境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施行舒适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作为临床首选护理模式予以推广运用.

    作者:孙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中医对慢性肾脏病辨证论治的研究

    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国际肾脏病学会统计:CKD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之后又一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因此延缓CKD患者肾功能恶化速度是肾脏病医务工作者急需研究的问题.诸多医务工作者在慢性肾脏病的辨证论治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就近几年来中医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王丹丹;于亭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妇科采用护理安全管理对患者的预后影响研究

    目的 探究妇科所采用的护理安全管理对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 研究年限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研究对象为124例妇科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可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62),观察组采用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妇科护理.治疗后对比两组妇科护理工作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质量数据关系为观察组护患纠纷率为0.00%、护理投诉率为1.61%、护理风险事件率为0.00%,并发症率为3.23% 均低于对照组(4.84%、9.68%、4.84%、9.68%);观察组护理安全、服务态度、护理操作以及技术水平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妇科采用护理安全管理可明显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为预后提供保障.

    作者:李政亮;张柳;刘丹丹 刊期: 2017年第22期

  • 康复护理配合针灸、按摩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康复护理配合针灸、按摩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2013年 ~2015年收取的60例小儿脑瘫流涎作为分析对象,按照住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小儿采用康复护理联合按摩治疗,而实验组小儿康复护理配合针灸、按摩治疗.对比两组小儿临床护理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小儿的临床护理效果(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配合针灸、按摩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控制小儿脑瘫流涎,并提高小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巍 刊期: 2017年第2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