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玲
目的 分析CRRT和血液灌流在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治疗.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选择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和血液灌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的炎性反应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更低,治疗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少,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为患者选择CRRT和血管瘤进行治疗能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抢救成功,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李健;李焕夷;黄文涛;张丽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片0.2 g,1天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前列癃闭通片4片/次,1天3次.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有效率,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NIH-CPSI评分,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患者前腺液中MIP-1α 和MIP-2的浓度.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NIH-CPSI评分和WBC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NIH-CPSI评分和WB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MIP-1α、MIP-2含量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MIP-1α、MIP-2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并且能显著降低患者前列腺液中免疫相关炎性因子MIP-1α 和MIP-2浓度.
作者:潘骊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比较常规治疗与加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比较及治疗前后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论证尤瑞克林在急性轻中度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6例急性轻中度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实验组(常规治疗加尤瑞克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作统计分析.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作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 尤瑞克林组病情改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无变化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病情恶化或死亡比率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尤瑞克林组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巴曲酶对于急性脑梗死,尤其是轻中度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斌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研究锦州市太和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以及重症死亡病例的风险因素.方法 对2012年 ~2016年锦州市太和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病原学特征的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 ~2016年锦州市太和区共58例重症病例,年均重症率1.16%,重症病死率4.33%;重症病例在4月和5月较集中;4个区有重症病例报告,新民区报告多(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散居的儿童为主要人群(94.82%);年龄<3岁的儿童占主要;感染病毒的类型主要以HEV71为主;死亡病例中HEV71感染率较高.结论 锦州市太和区手足口病重症发生率偏高,主要为HEV71感染,要加大对小年龄、延迟就医且出现发热和皮疹的患儿的重视,以避免发展成为重症病例.
作者:孙艳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经动脉介入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诊治肝脏恶性肿瘤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局部化疗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TACE+RFA(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甲胎蛋白含量在200μg/L以上的人数在经过治疗后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5.8%)高于对照组(59.1%),在为期3年的随访中,实验组患者转移率、生存率分别为13.6%、75.8%,对照组患者分别为28.9%、59.1%,实验组患者的转移率低于对照组,且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肝脏恶性肿瘤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的治疗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转移率,增加生存率,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韩纲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PFNA螺旋刀片打压嵌入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 ~2014年采用PFNA螺旋刀片打压嵌入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35例.结果 本研究采用PFNA螺旋刀片打压嵌入法35例,在临床实践中都能直接打压嵌入螺旋刀片,通过2年的观察,目前还没有PFNA螺旋刀片的切出等并发症发生的病例.结论 PFNA螺旋刀片打压嵌入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就是为了减少PFNA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控制螺旋刀片的松动和中心性切出等常见并发症,增加内固定的稳定性.
作者:樊元胜;蔡建平;叶蜀新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评估吸入型糖皮质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叠综合征(ACOS)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ACOS诊断标准的100例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2组,即治疗组(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噻托溴铵)和对照组(噻托溴铵)各5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包括FEV1、FEV1/FVC、IC/TLC、DLCO、RV/TLC,比较两组患者ACT和CAT评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除DLCO指标无明显改变,FEV1、FEV1/FVC、IC/TLC、RV/TLC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更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ACT、CAT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治疗组ACT及CAT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比较(P>0.05).结论 临床治疗ACOS采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不仅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还能提高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玉梅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不孕症诊治中黄体生成素与促卵泡激素水平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500例不孕不育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健康体检的500例生殖健康女性为对照组,分别分为三组,即卵泡期、黄体期以及排卵期,并对其黄体生成素与促卵泡激素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两组在卵泡期与排卵期的促卵泡激素水平的对比(P<0.05),且观察组的促卵泡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排卵期与黄体期的黄体生成素水平的对比(P<0.05),且观察组排卵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黄体期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不孕症诊治中黄体生成素与促卵泡激素水平检验,可对不孕症的诊断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赖辉添;林建生;赵越真;林素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宫腔镜治疗宫腔因素所致不孕不育患者的生殖预后情况.方法 对38例宫腔因素导致的不孕不育患者采取宫腔镜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并对其生殖预后情况进行探讨.结果 治疗后,32例患者获得妊娠,妊娠率为84.21%,宫腔镜治疗前后的效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 宫腔镜治疗宫腔因素所致不孕不育患者的效果显著,并且生殖预后情况显著改善,此种方法在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李丹;颜宇博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在盆腔积液合并慢性盆腔炎治疗过程中采取不同中医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诊治的62例盆腔积液合并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两组,参照组患者予以中医药灌肠加中药汤剂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中医药灌肠加艾灸理疗,对比两组患者实行不同中医治疗方法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7%、满意度评分(92.34±8.27)分等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64%、满意度评分(66.37±8.57)分,经统计学检验P<0.05且差异相对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不同中医疗法应用在盆腔积液合并慢性盆腔炎中存在确切疗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临床广泛应用推广的价值.
作者:罗幼兰;汪海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分析门诊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肾病风险的预防和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所收治的40例肾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在门诊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肾病风险的预防并采取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0例(在门诊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肾病风险的预防并采取针对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病患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患,且观察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患,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肾病风险的预防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对于肾病患者的治疗预后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显著的帮助病患改善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尹伶俐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对下呼吸道急性细菌性感染性患者应用五水头孢唑林钠(新泰林)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下呼吸道急性细菌性感染患者共102例,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n=51)与对照组(头孢唑林钠治疗,n=51),连续治疗14 d(2个疗程)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8%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3.92%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56%,(P<0.05).结论 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下呼吸道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效果比较好,且方案安全性高,故可推广于临床.
作者:高健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品管圈活动应用于降低重症监护室老年危重患者压疮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管理小组,回顾性分析在进行品管圈活动前重症监护室老年患者压疮发生情况,并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的对策、实施,后比较在进行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在进行品管圈活动前,压疮发生率为12.22%,在进行品管圈活动后,压疮发生率为4.35%,在进行品管圈活动后,老年危重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低于活动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品管圈活动中,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还降低了重症监护室老年危重患者压疮的发生率,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裴亚琦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大连市中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4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例,采用普通护理方法,试验组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表(Barthel)观察两组患者焦虑和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焦虑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作者:丁瑞娟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先高位结扎卵巢动静脉、阻断卵巢静脉回流、再将扭转的附件复位并剔除卵巢肿瘤的手术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对25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给予先结扎卵巢静脉后将扭转的附件复位再行卵巢肿瘤剔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5例患者均在发病72 h内手术.结果 手术后所有患者均成功保留了患侧卵巢,术后无不良反应,患侧卵巢血流在术后3~7 d较丰富、15 d接近正常,术后1个月血流及体积均恢复正常,3个月内可见卵泡发育,内分泌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先高位结扎卵巢动静脉、阻断卵巢静脉回流、再将扭转附件复位并剔除卵巢肿瘤的手术方法用于治疗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是简单可行、安全有效的,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赵丽红 刊期: 2017年第22期
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国际肾脏病学会统计:CKD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之后又一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因此延缓CKD患者肾功能恶化速度是肾脏病医务工作者急需研究的问题.诸多医务工作者在慢性肾脏病的辨证论治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就近几年来中医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王丹丹;于亭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5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予以研究,根据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42)、干预组(n=43).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总有效率为93.0%,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73.8%,对比差异明显(P<0.05).干预组患者的FMA评分、Barthel指数、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急性脑血栓患者施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加快患者康复,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的护理模式.
作者:许飞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支持性心理护理对耐多结核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于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耐多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一组为观察组采用支持性心理护理,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评价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生活质量综合评分比较,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都有明显的变化,但是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行为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支持性心理护理有助于耐多药结合病患者行为改善和心理康复,有助于患者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能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江莉 刊期: 2017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与研究强化健康宣教在提升食管癌手术患者治疗效能感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于本院进行食管癌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食管癌手术健康宣教,观察组则进行强化健康宣教,然后将两组患者宣教前后的治疗效能感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 宣教前两组患者的治疗效能感比较,P均>0.05,而宣教后不同时间观察组的疗效能感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强化健康宣教在提升食管癌手术患者治疗效能感中的效果较好,因此其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晶明 刊期: 2017年第22期
[提要]目的 探讨护理专科小组全程管理对于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临床疗效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断乳腺癌行周期化疗患者120例,以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入组患者均给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对照组患者由本院具有PICC资质专科护理人员操作,置管后管理由护理单元所属人员完成.研究组患者由PICC护理专科小组完成置管,置管后日常管理由PICC护理小组全程监督、指导、执行、评价、改进,完成PDCA管理循环.比较2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操作时间、PICC导管头端定位正确率、置管时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栓、导管阻塞、导管脱出发生率.分别与置管前、后,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D-D)水平以及免疫荧光定量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PICC导管头端定位正确率明显增加,置管操作时间、置管时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栓、导管阻塞、导管脱出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升高,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培训、全程跟踪的护理专科小组管理可以提高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临床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加强置管后各种规范管理,显著减少患者置管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定期监测血清降钙素原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有助于提示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以及血栓形成可能性.
作者:朱相清 刊期: 2017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