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修双
目的 观察集束化护理策略用于ICU患者压疮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ICU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策略,分析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时间、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的不同.结果 治疗2周以后,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14.5%,对照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58.2%,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压疮严重程度显著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压疮时间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ICU患者压疮管理而言,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可取得较显著的效果,不仅能降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还可延迟患者压疮的发生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梁艳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析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对策.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3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与红霉素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是93.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3%,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止咳、啰音消失时间均要少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施行阿奇霉素与红霉素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李丁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甘草酸对胃肠收缩的作用.方法 制作大鼠离体空肠标本,记录不同浓度的甘草酸对大鼠离体空肠平滑肌正常收缩的影响.结果 甘草酸剂量依赖性地促进了大鼠离体空肠的平滑肌收缩;甘草酸对肠平滑肌的兴奋作用可分别被M受体阻断药阿托品及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阻断.讨论甘草酸明显促进大鼠离体空肠平滑肌收缩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在4种不同低收缩状态下,其兴奋作用仍然存在.
作者:沈德利;郭喜顺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布鲁杆菌病临床护理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是否实施健康教育,对63例布鲁杆菌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1例,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实施健康教育;包括医疗、护理与康复保健常识宣教、出院指导、预防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布鲁杆菌病知识测试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布鲁杆菌病知识测试优良率为81.25%,护理满意度为90.63%,对照组患者的布鲁杆菌病知识测试优良率为58.06%,护理满意度为70.97%;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鲁杆菌病临床护理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确切,有利于提高患者对布鲁杆菌病的认知程度,对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宋岩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160例肺结核患者,依据不同护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在身体功能、社会功能、主观健康、情绪、心理健康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上,观察组护理后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改善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好的辅助作用,适用于临床广泛开展.
作者:钟欣;齐悦 刊期: 2017年第30期
当白内障病例发生角膜水肿问题后,其手术质量往往会严重受损,要及时展开专业护理,而为了解适合白内障病例、同时还可以规避角膜水肿现象的干预措施,此次以在我院实施超声乳化吸出疗法的患者作分析对象,从疾病干预、生理干预、心理干预、术中干预以及用药干预等方面详细介绍干预措施,旨在改进白内障病例专业干预技术,以缓解机体角膜水肿现象,并作如下综述.
作者:朱庆华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究胸腔镜下治疗肺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收治的120例肺癌患者,均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60例患者给予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这两组患者平均插管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胸腔镜下肺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结果 对照组患者平均插管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平均插管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13.3%).结论 对于胸腔镜下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插管时间,避免肺炎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临床治疗费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健步强身丸治疗,40例实验组患者则选择中药制剂活血壮骨颗粒治疗.结果 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在对股骨头坏死进行治疗时,中药制剂活血壮骨颗粒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合勇;刘正;杨生文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析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行血液透析治疗的5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出现低血压的原因,并且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结果 50例患者中,低血压发生率为6%(3/50).经护理干预,其中2例患者低血压症状得以纠正,继续给予血液透析治疗,1例患者低血压症状未得到改善,结束血液透析治疗,返回病房给予继续治疗.结论 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加强对发生低血压原因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以此降低低血压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佟杰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并已确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依照所选患者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平均分组,其中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为参照组,而在参照组护理前提下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的患者为研究组,每组患者均为50例,对患者住院和并发症的情况展开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住院天数与并发症发生概率与参照组相比均较低,对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还能有效减少不良症状的发生次数.
作者:王秋举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索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两组患者各有50例.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主动脉阻断时间、住院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各时间段房颤转复率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瓣膜置换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金中强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雷替曲塞、奥沙利铂同时应用于晚期结肠癌治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82例晚期结肠癌患者,以治疗方法为依据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选择雷替曲塞以及奥沙利铂进行联合化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静滴治疗.结果 实验组客观缓解率以及疾病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恶心以及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晚期结肠癌患者,给予雷替曲塞和奥沙利铂化疗的同时另外选择复方苦参注射液进行联合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且不会引发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郭太伟;孙宝刚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出血量、止血时间、并发症、心率等临床效果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6%和96.4%,治疗组患者的出血量、止血时间、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还能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王雪芹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下叶肺结核病的误诊原因.方法 2014年~2015年期间新登记的肺结核1276例,其中下叶肺结核139例,误诊45例,分析了误诊原因,并针对性的探讨了减少或避免误诊的方法.结果 误诊原因:①转诊医师单纯的依靠胸部X线诊断和忽视痰结核菌检查;②X线表现不典型,并举例了各种常见的不典型X线表现;③原发病或继发病掩盖了下叶结核.结论 减少或避免误诊的方法,针对误诊疾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具体的做法是,对于疑似炎症病例,在进行诊断性抗炎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胸部X线诊断随诊进行动态观察影像变化并反复查痰结核菌.对怀疑支气管结核和肺癌病例,则进行纤支镜检查和开胸肺活检或肺下叶切除术,取病理组织确诊.
作者:黄爱国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风险控制在预防老年心血管患者术中护理风险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挑选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108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执行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治疗配合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4.4%,对照组为7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没有不良事件发生,对照组为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配合发生率观察组为5.6%,对照组为14.8%,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执行风险管理,增强手术护士识别、评价与处理潜在护理风险的能力,避免手术患者可能遇到的风险,降低手术护理风险事故出现概率,以保证手术顺利实施.
作者:赵丹丹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通过对医院处方、病例点评结果汇总分析,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将近3年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的专项点评结果汇总,统计近3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近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总体趋势向好,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率符合卫生部相关规定,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3年平均为56.45 DDD,高于卫生部规定的力争<40 DDD的目标值;住院患者治疗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已达到30%以上;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抗菌药物使用率虽高于30%,但3年呈下降趋势,且下降明显.结论 :医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改善明显,临床药师在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任飞宇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噻托溴铵不同给药方式用于治疗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本院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间接诊的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患为研究对象,并实施分组治疗,各30例.A组采取噻托溴铵2.5微克/次,早晚各1次,B组则采取噻托溴铵5微克/次,1日1次,常规组则使用异丙托溴铵气雾治疗.结果 A组及B组肺功能水平、发作次数、发作间隔时间,比较结果提示无明显差异,但较之常规组而言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噻托溴铵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得疗效差异不明显,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故临床可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切口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患者予以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对于回访,两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且手术效果好,更适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志雨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目前飞秒激光已广泛应用于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中.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根据飞秒激光的应用可分为两大类: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微透镜取出术(SMILE).文中分析讨论两种手术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如何有效预防与处理.方法 对204只眼行FS-LASIK手术和92只眼行SMILE手术,回顾性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类并发症.结果 296只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视力恢复好,无1例出现危及视力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手术技术,成功预防及处理各类并发症是术后获得良好视力的关键.
作者:杜永强;赵婷婷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对60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阐述.方法 选择辽宁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年龄65~92岁,平均年龄(73±11.5)岁,经X线、心电图、彩色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等项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符合肺心病诊断标准.所有病例PaO2<8.0 kPa(60 mm Hg)、PaCO2>6.6 kPa(50 mm Hg),表示有合并呼吸衰竭.在做好基础和常规护理的前提下,针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采取优质的护理措施,做好呼吸、循环功能的监测,加强预防,保证气道通畅,及时处理并发症,指导饮食和康复锻炼.结果 所有患者在精准的治疗与优质护理下,症状均得以控制并好转,无1例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 肺心病患者发展到失代偿期往往合并呼吸衰竭,因此要求我们要加强监测,对此类患者提供更加细致、有效的优质护理.在本研究中,60例患者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此护理方案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值得研究和推广.
作者:韩丽颖 刊期: 2017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