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爱国
目的 探讨颅中窝巨大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3年2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颅中窝巨大脑膜瘤患者10例,对10例颅中窝巨大脑膜瘤患者,均于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术,包括肿瘤全切术、肿瘤次全切术、肿瘤部分切除术,部分病例实施术前动脉栓塞,此10例病例均行病理检查,未发现恶性病变.结果 症状术后消失或好转.10例大径7.5~12 cm,3例全切,5例次全切,2例部分切除.结论 颅中窝巨大脑膜瘤的治疗方案要个性化,具体视病情而定,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操作手法的不断娴熟,准确的手术方案配合术后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赵洪波;张立杰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究胸腔镜下治疗肺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收治的120例肺癌患者,均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60例患者给予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这两组患者平均插管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总结胸腔镜下肺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结果 对照组患者平均插管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平均插管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13.3%).结论 对于胸腔镜下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插管时间,避免肺炎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临床治疗费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160例肺结核患者,依据不同护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在身体功能、社会功能、主观健康、情绪、心理健康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上,观察组护理后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改善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好的辅助作用,适用于临床广泛开展.
作者:钟欣;齐悦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方式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9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根据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49例作为观察组,双号49例则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及分娩结局.结果 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2 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产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早产儿、巨大儿等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规范化治疗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有效的治疗方式,能有效的降低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冯藕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左氧氟沙星与盐酸特拉唑嗪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52例,有效34例,治疗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治愈26例,有效35例,治疗有效率为67.8%,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晓康;姜力;韩起鹏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噻托溴铵不同给药方式用于治疗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本院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间接诊的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病患为研究对象,并实施分组治疗,各30例.A组采取噻托溴铵2.5微克/次,早晚各1次,B组则采取噻托溴铵5微克/次,1日1次,常规组则使用异丙托溴铵气雾治疗.结果 A组及B组肺功能水平、发作次数、发作间隔时间,比较结果提示无明显差异,但较之常规组而言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噻托溴铵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得疗效差异不明显,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故临床可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切口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患者予以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对于回访,两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且手术效果好,更适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志雨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研究核医学SPECT/CT成像的质量控制的措施.方法 以德国西门子Symbia T6型SPECT/CT为例,从SPECT图像的质量控制、CT图像的质量控制、图像融合测试3个方面分析SPECT/CT的图像质量控制.结果 质量控制的指标是否合格决定图像的可信度、准确性.结论 做到定期的SPECT/CT的质量控制,可延长仪器的寿命,提高图像的可信度和准确度.
作者:聂芳;崔玉凤;杨柳;张曼红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的原因.方法 共选取8723份血液标本,对血液标本做相关的检验,统计出不合格标本的数量及比例,并分析血液不合格的原因.结果 8723份血液标本中,终确定不合格标本331份,所占比例为3.8%.而ALT及HBsAg指标不合格是主要的原因.结论 针对常见的血液不合格原因作出相应的改善,可提高血液标本的合格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作者:赵兰兰;冯松林;董南 刊期: 2017年第30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医患纠纷呈上升趋势,并呈现出新特点,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个人认为,一是医患纠纷处理机制建设不到位;二是社会大众引导不足;三是医院医务人员对医患纠纷重视不足.为此,必须联合政府、医院管理者、社会大众以及医疗服务人员,共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医患纠纷预防机制,推动新医改目标的实现.
作者:王雅竹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羊水多与胎儿畸形相关性,并羊水多时胎儿畸形的排序.方法 分析孕22周~40周胎儿710例资料分为两组,其中检出羊水正常600例,羊水多110例.比较羊水正常组胎儿畸形率与羊水多组胎儿畸形率,以及羊水多组胎儿畸形种类排序.结果 本组病例710例,羊水多组110例,平均羊水指数25.8 cm,其中畸形29例,发生率26.3%;正常羊水组600例,平均羊水指数15.1 cm,其中畸形12例,发生率2%.羊水多组胎儿畸形发生率明显比羊水正常组胎儿畸形发生率高(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超声检出羊水多110例,畸形发生29例.发生率26.3%.依次为胎儿神经系统畸形(31.0%),胎儿消化系统畸形(24.1%),胎儿骨胳系统畸形(17.2%),胎儿颜面部畸形(10.3%),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6.8%),双胎输血综合征(3.4%),胎儿颈部水囊瘤(3.4%),胎儿单脐动脉(3.4%).而正常羊水组600例,其中畸形12例,发生率2%.结论 超声检查羊水是首选方法,羊水多时较羊水正常量时胎儿畸形发生率高,畸形种类依次以胎儿神经系统畸形,胎儿消化系统畸形发生率高.
作者:李莹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剖析WHO2004病理分级在膀胱非浸润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接收且经病理检查确诊的膀胱非浸润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患者,共计140例.回顾剖析所选病例的临床病历资料,总结WHO2004病理分级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比较各组的复发率,乳头状瘤组为8.7%,LGPUC组为36.73%,PUNLMP组为17.5%,HGPUC组为50.0%.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肿瘤进展情况上,各组间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格按照WHO2004病理分级标准,对膀胱非浸润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患者的病情进行分级,可反映出其预后情况.
作者:程泽根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进行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后患者急救及护理的探讨.方法 选择我中心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出诊救治100例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者,将其随机评分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急救的基础上开展常规护理,50例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急救的基础上开展护理干预,进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急救治疗效果的比较.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配合度、满意率、显效率等指标更优,P<0.05.结论 针对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患者开展科学护理干预和急救,能够获得更高治愈率,在患者预后和救治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飞妮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索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两组患者各有50例.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主动脉阻断时间、住院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各时间段房颤转复率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瓣膜置换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金中强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在我院的使用情况,为指导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2014年销售额和销售数量,计算用药频率,对结果进行用药分析;根据药品说明书,总结药品应用疗程和对肝肾功能影响;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2014年不良反应上报情况.结果 销售金额在前10名的主要为活血化瘀类的心脑血管用药和补中益气药;丹红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同步性较好,患者应用注射用益气复脉经济负担相对较重;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 中药注射剂在我院应用较普遍,在临床应用中要严密关注不良反应,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合理、经济有效.
作者:林丽;牛家凤;商和儒;赵旭涛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对农民工尘肺预防控制对策及效果评价的分析和探讨.方法 将此次治疗的9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预防控制,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特殊预防控制,比较患者对预防的满意程度和尘肺病知识掌握程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满意程度和尘肺病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农民工尘肺病预防控制较为重要,值得大家重视.
作者:孙野骞 刊期: 2017年第30期
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习是培养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实习模式的改革实践中,如何能建立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毕业实习模式.通过实践,培养护士临床思维和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满足临床实践和患者需要为目标.具体内容包括:实践能力的路径和方法;临床教育的新思维;能力训练的机制.
作者:赵品丽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的效果.方法 对2015年7月以来,门诊护理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护理检查合格率、护理满意度、护理考试合格率、护理水平得分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护理检查合格率、护理满意度、护理考试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水平得分由实施前的(3.88±0.25)分,提升至(4.55±0.62)分,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护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优化护理效率,可在门诊管理中进行推广.
作者:于群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耳鸣掩蔽和习服治疗在主观性耳鸣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主观性耳鸣患者,其中65例患者的掩蔽试验结果为阳性,15例患者的掩蔽试验结果为阴性;将65例掩蔽试验结果为阳性患者中的35例作为对照组,其他45例患者则为实验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耳鸣掩蔽治疗和习服治疗.结果 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耳鸣残疾评估量表评分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习服治疗主观性耳鸣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方修双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通过对医院处方、病例点评结果汇总分析,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将近3年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的专项点评结果汇总,统计近3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近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总体趋势向好,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率符合卫生部相关规定,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3年平均为56.45 DDD,高于卫生部规定的力争<40 DDD的目标值;住院患者治疗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已达到30%以上;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抗菌药物使用率虽高于30%,但3年呈下降趋势,且下降明显.结论 :医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改善明显,临床药师在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任飞宇 刊期: 2017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