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叶肺结核病误诊45例原因分析

黄爱国

关键词:下叶肺结核, 误诊, 原因
摘要:目的 探讨下叶肺结核病的误诊原因.方法 2014年~2015年期间新登记的肺结核1276例,其中下叶肺结核139例,误诊45例,分析了误诊原因,并针对性的探讨了减少或避免误诊的方法.结果 误诊原因:①转诊医师单纯的依靠胸部X线诊断和忽视痰结核菌检查;②X线表现不典型,并举例了各种常见的不典型X线表现;③原发病或继发病掩盖了下叶结核.结论 减少或避免误诊的方法,针对误诊疾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具体的做法是,对于疑似炎症病例,在进行诊断性抗炎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胸部X线诊断随诊进行动态观察影像变化并反复查痰结核菌.对怀疑支气管结核和肺癌病例,则进行纤支镜检查和开胸肺活检或肺下叶切除术,取病理组织确诊.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分析及改进措施

    目的 通过对医院处方、病例点评结果汇总分析,了解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将近3年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的专项点评结果汇总,统计近3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近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总体趋势向好,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率符合卫生部相关规定,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3年平均为56.45 DDD,高于卫生部规定的力争<40 DDD的目标值;住院患者治疗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已达到30%以上;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抗菌药物使用率虽高于30%,但3年呈下降趋势,且下降明显.结论 :医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改善明显,临床药师在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任飞宇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医患纠纷的特点及预防机制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医患纠纷呈上升趋势,并呈现出新特点,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个人认为,一是医患纠纷处理机制建设不到位;二是社会大众引导不足;三是医院医务人员对医患纠纷重视不足.为此,必须联合政府、医院管理者、社会大众以及医疗服务人员,共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医患纠纷预防机制,推动新医改目标的实现.

    作者:王雅竹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分析细节护理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外科临床护理中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04例外科治疗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前提下实施细节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压疮发生率、感染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疼痛评分护理差错率以及投诉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98.08%,明显比对照组的82.70%高(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1.92%,明显比对照组的13.46%低(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92%,明显比对照组的17.30%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投诉率为1.92%,明显比对照组的15.38%低(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差错率0%,明显比对照组的7.69%低(P<0.05).结论 外科临床护理中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可使感染发生率与压疮发生率显著降低,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使投诉率与护理差错率也明显降低.

    作者:李颖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8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左氧氟沙星与盐酸特拉唑嗪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52例,有效34例,治疗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治愈26例,有效35例,治疗有效率为67.8%,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晓康;姜力;韩起鹏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研究WHO2004膀胱非浸润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病理分级和预后的关系

    目的 剖析WHO2004病理分级在膀胱非浸润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接收且经病理检查确诊的膀胱非浸润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患者,共计140例.回顾剖析所选病例的临床病历资料,总结WHO2004病理分级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比较各组的复发率,乳头状瘤组为8.7%,LGPUC组为36.73%,PUNLMP组为17.5%,HGPUC组为50.0%.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肿瘤进展情况上,各组间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格按照WHO2004病理分级标准,对膀胱非浸润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患者的病情进行分级,可反映出其预后情况.

    作者:程泽根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全程优化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分析全程优化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颅脑损伤病患,进行相对应的急救措施的基础上,分为对照组26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6例(全程优化护理)两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为18(69.23%),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24(92.31%),观察组病患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病患,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优化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具有一定作用,能够有效提升病患的护理满意率及护理有效率,有助于病患的身体快速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羊水多与胎儿畸形超声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羊水多与胎儿畸形相关性,并羊水多时胎儿畸形的排序.方法 分析孕22周~40周胎儿710例资料分为两组,其中检出羊水正常600例,羊水多110例.比较羊水正常组胎儿畸形率与羊水多组胎儿畸形率,以及羊水多组胎儿畸形种类排序.结果 本组病例710例,羊水多组110例,平均羊水指数25.8 cm,其中畸形29例,发生率26.3%;正常羊水组600例,平均羊水指数15.1 cm,其中畸形12例,发生率2%.羊水多组胎儿畸形发生率明显比羊水正常组胎儿畸形发生率高(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超声检出羊水多110例,畸形发生29例.发生率26.3%.依次为胎儿神经系统畸形(31.0%),胎儿消化系统畸形(24.1%),胎儿骨胳系统畸形(17.2%),胎儿颜面部畸形(10.3%),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6.8%),双胎输血综合征(3.4%),胎儿颈部水囊瘤(3.4%),胎儿单脐动脉(3.4%).而正常羊水组600例,其中畸形12例,发生率2%.结论 超声检查羊水是首选方法,羊水多时较羊水正常量时胎儿畸形发生率高,畸形种类依次以胎儿神经系统畸形,胎儿消化系统畸形发生率高.

    作者:李莹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耳鸣掩蔽和习服治疗在主观性耳鸣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耳鸣掩蔽和习服治疗在主观性耳鸣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主观性耳鸣患者,其中65例患者的掩蔽试验结果为阳性,15例患者的掩蔽试验结果为阴性;将65例掩蔽试验结果为阳性患者中的35例作为对照组,其他45例患者则为实验组,两组患者分别给予耳鸣掩蔽治疗和习服治疗.结果 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耳鸣残疾评估量表评分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习服治疗主观性耳鸣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方修双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具体效果.方法 抽选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在辽源市中心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4例)则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终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3%)与对照组患者(33.3%)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1.7%)与对照组患者(70.8%)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综合护理能有效降低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欣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综合优质护理干预对神经衰弱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对神经衰弱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从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患有神经衰弱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50例/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法,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临床护理效果显示,常规组患者满意度为72%,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焦虑评分比较,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评分低于优质护理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结果显示,对患有神经衰弱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张娜丽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对策

    目的 探析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对策.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3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与红霉素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是93.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3%,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止咳、啰音消失时间均要少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施行阿奇霉素与红霉素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李丁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尿道结石患者168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84)和试验组(n=84),对照组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方法治疗,试验组选择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方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一次碎石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再次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张浩斌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出血量、止血时间、并发症、心率等临床效果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6%和96.4%,治疗组患者的出血量、止血时间、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还能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王雪芹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核医学SPECT/CT成像的质量控制

    目的 探讨研究核医学SPECT/CT成像的质量控制的措施.方法 以德国西门子Symbia T6型SPECT/CT为例,从SPECT图像的质量控制、CT图像的质量控制、图像融合测试3个方面分析SPECT/CT的图像质量控制.结果 质量控制的指标是否合格决定图像的可信度、准确性.结论 做到定期的SPECT/CT的质量控制,可延长仪器的寿命,提高图像的可信度和准确度.

    作者:聂芳;崔玉凤;杨柳;张曼红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评定

    目的 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来自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保守组和手术组.保守组采取非手术方法治疗,手术组采取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另外,根据手术实施时机将手术治疗组分为早期组和延期组,对比早期组和延期组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的差异.结果 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更高,P<0.05;治疗前早期组和延期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相似,P>0.05;治疗后延期组患者血淀粉酶、尿淀粉酶降低幅度大于早期组,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确切,跟非手术治疗效果相当,但手术治疗并发症较多,需加强术中操作,并合理选择手术时机.

    作者:徐亮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小儿支气管炎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炎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研究来自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支气管炎80例患者,依据不同护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恢复效果差异.结果 在咳嗽、喘憋、退热时间与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支气管炎采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加快疾病恢复速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曹越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在CSDH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比较单纯引流和引流联合阿托伐他汀在CSDH的治疗效果,通过术后恢复情况,所获数据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 联合治疗较单纯引流,在CSDH术后的治愈率上P<0.01.结论 钻孔引流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SDH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赵庆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加服米非司酮一套在药物流产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加服米非司酮一套在药物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妊娠49 d以内药物流产患者的临床病例10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一套,研究组连续口服米非司酮两套,两组同时联合口服米索前列醇,10 d后复查,观察药物流产的成功率.结果 研究组完全流产、不完全流产、流产失败情况、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情况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服米非司酮一套能减轻广大妊娠妇女终止妊娠的痛苦,无创伤终止妊娠,从而消除了患者的后顾之虑,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预期本研究将使广大患者受益,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李慧卿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PDCA循环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的效果.方法 对2015年7月以来,门诊护理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护理检查合格率、护理满意度、护理考试合格率、护理水平得分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护理检查合格率、护理满意度、护理考试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水平得分由实施前的(3.88±0.25)分,提升至(4.55±0.62)分,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护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优化护理效率,可在门诊管理中进行推广.

    作者:于群 刊期: 2017年第30期

  • 风险控制在预防老年心血管患者术中护理风险发生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风险控制在预防老年心血管患者术中护理风险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挑选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108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执行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治疗配合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4.4%,对照组为7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没有不良事件发生,对照组为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配合发生率观察组为5.6%,对照组为14.8%,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执行风险管理,增强手术护士识别、评价与处理潜在护理风险的能力,避免手术患者可能遇到的风险,降低手术护理风险事故出现概率,以保证手术顺利实施.

    作者:赵丹丹 刊期: 2017年第30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