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目的 探究外科临床护理中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04例外科治疗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前提下实施细节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压疮发生率、感染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疼痛评分护理差错率以及投诉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98.08%,明显比对照组的82.70%高(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1.92%,明显比对照组的13.46%低(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92%,明显比对照组的17.30%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投诉率为1.92%,明显比对照组的15.38%低(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差错率0%,明显比对照组的7.69%低(P<0.05).结论 外科临床护理中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可使感染发生率与压疮发生率显著降低,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使投诉率与护理差错率也明显降低.
作者:李颖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下叶肺结核病的误诊原因.方法 2014年~2015年期间新登记的肺结核1276例,其中下叶肺结核139例,误诊45例,分析了误诊原因,并针对性的探讨了减少或避免误诊的方法.结果 误诊原因:①转诊医师单纯的依靠胸部X线诊断和忽视痰结核菌检查;②X线表现不典型,并举例了各种常见的不典型X线表现;③原发病或继发病掩盖了下叶结核.结论 减少或避免误诊的方法,针对误诊疾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具体的做法是,对于疑似炎症病例,在进行诊断性抗炎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胸部X线诊断随诊进行动态观察影像变化并反复查痰结核菌.对怀疑支气管结核和肺癌病例,则进行纤支镜检查和开胸肺活检或肺下叶切除术,取病理组织确诊.
作者:黄爱国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析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行血液透析治疗的5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出现低血压的原因,并且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结果 50例患者中,低血压发生率为6%(3/50).经护理干预,其中2例患者低血压症状得以纠正,继续给予血液透析治疗,1例患者低血压症状未得到改善,结束血液透析治疗,返回病房给予继续治疗.结论 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加强对发生低血压原因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以此降低低血压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佟杰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深静脉血栓预防策略.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预防措施,研究组给予药物+下肢空气静脉泵+被动康复训练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经彩超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未经彩超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率及住院平均时间分别为22.22%(8/36)及(18.98±0.36)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67%(15/36)及(25.08±0.95)d,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应用综合性预防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促进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危险性降低,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陆冬侠;开蕾;董娜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索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纤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两组患者各有50例.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主动脉阻断时间、住院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各时间段房颤转复率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瓣膜置换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纤颤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金中强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对比胃肠道手术术后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用抽签分组的方式对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胃肠道手术患者56例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28例患者为1组,在手术后,将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实验组患者护理中,而将肠外营养支持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较短,住院时间也明显较短,并发症明显较少,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总胆固醇、白蛋白、前白蛋白均明显较优,各项差异对比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 在胃肠道手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相比,效果更佳,在临床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李彩虹 刊期: 2017年第30期
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习是培养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实习模式的改革实践中,如何能建立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毕业实习模式.通过实践,培养护士临床思维和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满足临床实践和患者需要为目标.具体内容包括:实践能力的路径和方法;临床教育的新思维;能力训练的机制.
作者:赵品丽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160例肺结核患者,依据不同护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在身体功能、社会功能、主观健康、情绪、心理健康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上,观察组护理后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改善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好的辅助作用,适用于临床广泛开展.
作者:钟欣;齐悦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门诊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的效果.方法 对2015年7月以来,门诊护理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护理检查合格率、护理满意度、护理考试合格率、护理水平得分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护理检查合格率、护理满意度、护理考试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水平得分由实施前的(3.88±0.25)分,提升至(4.55±0.62)分,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护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优化护理效率,可在门诊管理中进行推广.
作者:于群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羊水多与胎儿畸形相关性,并羊水多时胎儿畸形的排序.方法 分析孕22周~40周胎儿710例资料分为两组,其中检出羊水正常600例,羊水多110例.比较羊水正常组胎儿畸形率与羊水多组胎儿畸形率,以及羊水多组胎儿畸形种类排序.结果 本组病例710例,羊水多组110例,平均羊水指数25.8 cm,其中畸形29例,发生率26.3%;正常羊水组600例,平均羊水指数15.1 cm,其中畸形12例,发生率2%.羊水多组胎儿畸形发生率明显比羊水正常组胎儿畸形发生率高(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超声检出羊水多110例,畸形发生29例.发生率26.3%.依次为胎儿神经系统畸形(31.0%),胎儿消化系统畸形(24.1%),胎儿骨胳系统畸形(17.2%),胎儿颜面部畸形(10.3%),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6.8%),双胎输血综合征(3.4%),胎儿颈部水囊瘤(3.4%),胎儿单脐动脉(3.4%).而正常羊水组600例,其中畸形12例,发生率2%.结论 超声检查羊水是首选方法,羊水多时较羊水正常量时胎儿畸形发生率高,畸形种类依次以胎儿神经系统畸形,胎儿消化系统畸形发生率高.
作者:李莹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钻孔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在CSDH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比较单纯引流和引流联合阿托伐他汀在CSDH的治疗效果,通过术后恢复情况,所获数据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 联合治疗较单纯引流,在CSDH术后的治愈率上P<0.01.结论 钻孔引流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CSDH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赵庆 刊期: 2017年第30期
慢性心力衰竭指的是因多种因素导致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多发于老年群体,具有高发病率对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目前通过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有效药物,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疾病预后,控制疾病致死率.本文主要对多种类型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周丽华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集束化护理策略用于ICU患者压疮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ICU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策略,分析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时间、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的不同.结果 治疗2周以后,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14.5%,对照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58.2%,观察组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压疮严重程度显著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压疮时间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ICU患者压疮管理而言,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可取得较显著的效果,不仅能降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还可延迟患者压疮的发生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梁艳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切口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患者予以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对于回访,两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且手术效果好,更适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志雨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运动对屈肌腱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手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屈肌腱伴尺神经损伤患者,术后4周时两组患者均开始主被动活动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第8天开始进行早期康复运动.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手部功能恢复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手部功能恢复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χ2=1.943,P<0.05);采用早期康复运动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χ2=5.473,P<0.05).结论 在屈肌腱伴尺神经损伤修复术后引入早期康复运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手部功能与治疗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炀;白鹏;王天玺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究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70例行剖宫产的孕妇,将其纳入此研究中,根据麻醉药物的差异性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盐酸氯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分析其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麻醉后,SBP、DBP、HR、麻醉起效用时、痛觉消失用时、痛觉恢复用时以及运动恢复用时数据之间经对比统计学意义产生,P<0.05.结论 盐酸氯普鲁卡因在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中具有显著的起效效果,对产妇手术后的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周浩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健步强身丸治疗,40例实验组患者则选择中药制剂活血壮骨颗粒治疗.结果 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在对股骨头坏死进行治疗时,中药制剂活血壮骨颗粒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合勇;刘正;杨生文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进行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后患者急救及护理的探讨.方法 选择我中心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出诊救治100例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者,将其随机评分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急救的基础上开展常规护理,50例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急救的基础上开展护理干预,进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急救治疗效果的比较.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配合度、满意率、显效率等指标更优,P<0.05.结论 针对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患者开展科学护理干预和急救,能够获得更高治愈率,在患者预后和救治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飞妮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风险控制在预防老年心血管患者术中护理风险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挑选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108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执行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治疗配合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94.4%,对照组为7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没有不良事件发生,对照组为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配合发生率观察组为5.6%,对照组为14.8%,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执行风险管理,增强手术护士识别、评价与处理潜在护理风险的能力,避免手术患者可能遇到的风险,降低手术护理风险事故出现概率,以保证手术顺利实施.
作者:赵丹丹 刊期: 2017年第30期
目的 评价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尿道结石患者168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84)和试验组(n=84),对照组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的方法治疗,试验组选择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方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一次碎石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再次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张浩斌 刊期: 2017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