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军
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即是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行动(Action)的首字母组合.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获得普及,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无论哪一项工作都离不开PDCA的循环,每一项工作都需要经过计划、执行计划、检查计划,对计划进行调整并不断改善这样四个阶段.我院从2005年开始实施PDCA循环管理方法应用到临床教学和实习管理中.而临床实习是作为医学生将临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确立良好的诊疗思维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必要时期也是关键时期.因此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习质量和提升实习效果势在必行.通过对实习质量的评估、分析、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使实习管理工作更加完善,发挥了实习生和带教教师的积极性,激发了正能量,一对一导师制也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学会如何去学习,并且学生学习成绩操作技能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升.由此证明PDCA是强化实习管理质量的有效管理手段之一.
作者:崔莉;李秋梅;张慧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小儿白血病腰穿鞘内注射的舒适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小儿白血病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家属愿意配合研究,且均接受腰穿鞘内注射治疗,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处理,研究组患儿接受舒适护理干预处理.对两组患儿配合率、家属满意率进行测评,同时记录术后疼痛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儿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家属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术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白血病腰穿鞘内注射治疗按照舒适护理干预处理,可以提高患儿配合度,使得家属更满意,同时缓解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借鉴.
作者:杨峰;王静;李芹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微生物检定法测定乙酰螺旋霉素片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 采用二剂量法,通过数学模型对乙酰螺旋霉素的含量测定进行分析,以找出不确定度因素,并进行评定.结果 评定结果在置信水平为95% 时,包含因子K=2,扩展不确定度:U=K×uc(x)=2×2.8%=6%,本品含乙酰螺旋霉素为(98.4±6)%.结论 建立的不确定度评定法适用于微生物鉴定法测定药品中有效成分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评定方法清晰合理,简便准确,适合微生物检定法的不确定度评定.
作者:宋玉霞;田妮娜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收治时段在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间;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常规组各38例;常规组施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社会功能、躯体角色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功能、精力功能等指标较常规均较优(P<0.05),两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OPD患者经延续护理后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及.
作者:潘淑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胰岛素注射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50例胰岛素注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各75例.对比两组血糖(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胰岛素相关知识掌握度、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度、住院时间、自我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入院时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两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入院时(P<0.05),且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4.00%,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14.67% 比较,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胰岛素相关知识掌握度和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胰岛素注射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相关知识和注射技术掌握度,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月萍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了舒适护理在椎体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的6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进行分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远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96%,远低于对照组的25.2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椎体骨折患者的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尹丽波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11月本院接收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因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30例)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30例)接受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比较两组生存质量评分、肺功能指标、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研究组生存质量评分、肺功能指标、心理状态评分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 慢性阻肺患者行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护理可改善肺功能与心理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陆素娟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尺骨茎突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接诊的6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同时合并尺骨茎突骨折进行研究分组,对照组均未合并尺骨茎突骨折,33例.观察组均合并尺骨茎突骨折,33例.两组病患均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两组病患均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随访,统计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病患的腕关节主动活动度、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评分以及尺侧旋转疼痛发生概率,结果均提示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尺骨茎突骨折骨折不会对桡骨远端骨折手术疗效造成明显影响,不会对患者的腕关节功能造成明显影响.
作者:刘英军 刊期: 2017年第34期
昼夜节律紊乱性睡眠障碍对于患者的日常工作影响较大,在临床治疗上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法,西医主要是给予褪黑素和光照治疗,中医主要是给予针灸治疗,进来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比较突出.本文主要对昼夜节律紊乱性睡眠障碍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综述,以期能够不断丰富昼夜节律紊乱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
作者:吕中卿;熊桂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和探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全科护理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40例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20例.A组实施全科护理,B组实施一般护理,对比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有所提升,且A组显著高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B组,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实施全科护理,可以有效纠正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不良习惯,提高其基本生活质量,且护理满意度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杨雪琴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对行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产妇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以期为提升其护理效果提供一些参考依据.方法 将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到我院接受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的134例产妇选取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两组,每组均为67例,常规组产妇采取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常规护理,干预组产妇则采取综合护理干预,之后再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 常规组的阴道分娩率为68.66%(46/67),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为65.67%;干预组的阴道分娩率为91.04%(61/67),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为92.54%,常规组的阴道分娩率和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均明显低于干预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的产妇采取球囊放置前护理、球囊放置时护理以及球囊放置后护理等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产妇的阴道分娩率,更好地促进产妇宫颈的成熟,值得大力推广于临床中采用.
作者:许红丽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胃肿瘤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58例行手术治疗胃肿瘤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行肠外营养护理的25例设为对照组,行肠内营养护理的33例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营养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研究组营养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肠内营养护理实施于胃肿瘤术后,可有效促进患者肠胃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具临床广泛应用价值.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中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04例产妇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产妇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产妇分为研究组(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产妇健康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产科护理中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提升产妇对健康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奕坚;张迎辉;刘丽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在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治疗中的临床随机对照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后颈动脉IMT、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易损斑块检出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在颈动脉易损粥样硬化斑块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突出,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强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产后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产前监测、预防感染、病因护理、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等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出血原因比较上,宫缩乏力均为主要因素,两组分别占出血原因的76.7% 和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 h及产后24 h出血量分别为(265.8±59.2)mL和(388.8±67.6)mL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99.6±57.2)mL和(428.9±83.5)mL,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33.3% 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10.0% 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能够对患者产后出血量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并且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获得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春金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小儿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后的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大连市儿童医院外科二病房收治的阑尾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试验组30例,应用优质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试验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切除术后应用优质护理可明显减轻患儿治疗痛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加快创口愈合时间,缩短住院时间,临床效果优异.
作者:白毅;丁熙垚;王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建立参黄补益颗粒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参黄补益颗粒中淫羊藿苷的含量.使用Hypersil ODS色谱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A为0.2% 磷酸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40℃.结果 淫羊藿苷在HPLC色谱图中的出峰时间在28.6 min左右,含量在10.0~20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A=14.38C-0.058,r=0.9999.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回收率试验的RSD值均<2%.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严格控制参黄补益颗粒的质量.
作者:陈婷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联合应用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作用和意义,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6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电脑随机的形式进行分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平均发作时间、次数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92%(P<0.05);实验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更短,组间差异同样显著(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P>0.05).结论 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用药方案能够明显改善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13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埃索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n=65)和对照组(予以埃索美拉唑治疗,n=65),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96.92% 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杨伟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微强化治疗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按住院区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传统护理教育方法,观察组进入综合护理路径,比较两组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长及用药依从性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血糖控制、用药依从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路径的实施有效缩短了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好地控制血糖.
作者:曾菲菲;李怀静 刊期: 2017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