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琴
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中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04例产妇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产妇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产妇分为研究组(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产妇健康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产科护理中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提升产妇对健康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奕坚;张迎辉;刘丽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心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 ~2015年实施乳腺癌保乳术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使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延续性护理,对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予以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的生存质量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焦虑及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高志丽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肺结核咳血患者应用立止血和垂体后叶素治疗对其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4例肺结核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组应用立止血和垂体后叶素治疗,对照组组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分析两种治疗方案对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率9.5% 明显低于对照组30.9%,(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止血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立止血和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患者不仅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且止血效果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蒋宏英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微强化治疗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按住院区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传统护理教育方法,观察组进入综合护理路径,比较两组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长及用药依从性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血糖控制、用药依从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路径的实施有效缩短了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好地控制血糖.
作者:曾菲菲;李怀静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中医体质辩证法对于促进产妇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产后进行康复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着给以常规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根据中医体质辩证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差异不显著,治疗后观察组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泌乳排出量、产后恶露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第二天开始观察组子宫下降高度就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根据产妇的体质情况进行辩证护理可以促进产后的康复,减少产后抑郁心理,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红锦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对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宫内膜息肉患者,按照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划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50例接受刮宫术治疗,研究组50例接受宫腔镜治疗,就两个组别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6.0% 明显对照组78.0% 明显更优(P<0.05);研究组手术时长(18.3±3.5)min、术中出血量(13.3±4.2)mL、住院时间(3.3±1.1)d相比对照组(22.6±4.4)min、(24.3±6.3)mL、(5.7±1.6)d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 相比对照组14.0% 明显更低(P<0.05).结论 宫腔镜应用于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效果可观,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静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肾性高血压临床特点及治疗对策.方法 本文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肾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为观察组,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与血压情况,为患者施以降压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平均血压及高峰血压高于对照组;上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需以静脉降压药物治疗,亦有患者需要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难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性高血压对人的危害性极大,临床治疗时要全面控制患者血压,不同患者病情应给予不同的降压药物治疗,可给予患者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临床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张文静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 将在我院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7例,31例为传统单开门颈椎管扩大形成术设对照组,另36例患者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形成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设实验组.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回访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JOA评分、椎管扩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N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13.88%,对照组为77.42% 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可有效提降低颈部活动障碍,提高椎管扩大率,降低并发症效果理想.
作者:司荣飞;李元耿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对行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产妇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以期为提升其护理效果提供一些参考依据.方法 将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到我院接受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的134例产妇选取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两组,每组均为67例,常规组产妇采取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常规护理,干预组产妇则采取综合护理干预,之后再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 常规组的阴道分娩率为68.66%(46/67),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为65.67%;干预组的阴道分娩率为91.04%(61/67),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为92.54%,常规组的阴道分娩率和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均明显低于干预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的产妇采取球囊放置前护理、球囊放置时护理以及球囊放置后护理等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产妇的阴道分娩率,更好地促进产妇宫颈的成熟,值得大力推广于临床中采用.
作者:许红丽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经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的差异.方法 收集我院手术治疗同时病理诊断为异位妊娠的患者,给予经腹部与阴道超声检查.分析①不同妊娠部位患者的临床症状.②不同妊娠部位患者停经时间、β-HCG值.③经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测定异位妊娠包块大直径.④经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结果 ①输卵管妊娠组、子宫瘢痕妊娠组、宫颈妊娠组的临床症状(腹痛、停经、流产史、阴道流血)比较无差异(P>0.05).②不同妊娠部位患者停经时间、β-HCG值比较无差异(P>0.05).③经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测定异位妊娠包块大直径值分别为(2.61±0.12)cm、(2.69±0.17)cm,比较有差异(P<0.05).④经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6.5%、98.0%,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诊断准确率高,配合 β-HCG检查时,可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作者:房艳娟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 接收我院86例乳腺增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以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为(37.1±6.4)分,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为(48.2±5.5)分;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以后,研究组患者的SDS评分为(38.6±5.2)分,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为(47.1±4.5)分,研究组患者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乳腺增生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不良心理得到明显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妍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对脑梗死患者在进行康复功能锻炼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自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所接受治疗的15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按照随机分配原则把脑梗死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基础护理;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基础护理,记录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情绪状态、住院时间、掌握康复知识的状况、28 d、3个月、半年肢体功能状况、总康复率、对护理工作的评价、不良反应状况.结果 观察发现脑梗死患者住院费用、情绪状态、住院时间、掌握康复知识的状况、28 d、3个月、半年肢体功能状况、总康复率、对护理工作的评价、不良反应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在进行康复功能锻炼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进行分析,能有效的提高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张宁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分别行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检查后经临床诊断为异位妊娠60例患者,分析两种超声检查影像学阳性特诊检出率,并计算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结果 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高达96.67%,误诊与漏诊率均为1.67%,而经腹部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1.67%,误诊率11.67%,漏诊率16.67%.经阴道超声异位妊娠影像学阳性特征检出率高于经腹部超声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位妊娠患者经阴道超声影像学阳性特征检出率、诊断准确率均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且其误诊、漏诊率较低,可作为首选妇科检查.
作者:雷静;张惠媛;胡春梅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究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应用于肝胆外科微创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8例肝胆外科行微创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两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快速康复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术后不良事件与临床指标.结果 研究组术后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为6.12%(3/49)相较于对照组的总发生概率低(P<0.05);研究组静脉输液时间(1.21±0.13)d、术后疼痛评分(1.67±0.74)分、肛门排气(28.94±7.66)d以及住院时间(7.36±1.42)d的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路径能起到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的作用,降低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值得在微创围术期普及应用.
作者:蔡金英;张桂兰;付水芹;黄新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经皮肝穿活检同时做射频消融治疗.方法 在CT导引下,经皮将特制穿刺针穿入病灶预定位置,拔出针芯,将活检枪经穿刺针穿入病灶取得活检组织,再经穿刺针将射频消融电极穿入病灶,进行肿瘤消融治疗.结果 一次穿刺既得到了病理所需的活检病灶组织,又可以同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如果快速病理结果显示恶性,则可以继续沿用此特制穿刺针穿入射频消融电极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结论CT导引下穿入特制穿刺针,可一次性达到病灶活检及射频消融治疗的双重目的.
作者:孙福金;陈波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尺骨茎突骨折对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本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接诊的6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同时合并尺骨茎突骨折进行研究分组,对照组均未合并尺骨茎突骨折,33例.观察组均合并尺骨茎突骨折,33例.两组病患均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两组病患均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随访,统计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病患的腕关节主动活动度、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评分以及尺侧旋转疼痛发生概率,结果均提示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尺骨茎突骨折骨折不会对桡骨远端骨折手术疗效造成明显影响,不会对患者的腕关节功能造成明显影响.
作者:刘英军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复方降糖平方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于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试验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拟中药复方降糖平方,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血脂和糖化血红蛋白情况.结果 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降糖平方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樊明世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接收的112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6),观察组应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和综合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和基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能取得满意的疗效,配合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建议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爱文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药理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56.3%,观察组总有效率90.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血糖指标、血脂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好,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马莉 刊期: 2017年第34期
临床医学中外科护理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外科护理及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随着我国整体医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临床护理的相关技术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当前阶段,如何合理控制综合性外科医学护理的全过程,不断加深综合技术改革,维持技术革新,完成及时、有效的外科综合护理过程,进而实现完善整个医学领域的衔接任务,促进综合性临床外科护理技术快速发展已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课题.
作者:杨惠娟 刊期: 2017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