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权德;邱永荣;邱汉民;邱剑斌;李瑛
目的 探讨基于临床护理路径在胫排骨骨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胫排骨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临床传统模式的健康教育,实验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与患者满意度.结果 在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围术期健康教育,能够大幅度的提高胫排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应用价值显著,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赵咏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亚砷酸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36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维甲酸联合化疗[2]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亚砷酸联合化疗,进行维甲酸和亚砷酸双诱导联合化疗[3]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针对两组的各临床指标如有无发生不良反应、症状缓解时间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经过数据比较,可见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更有利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治疗.结论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可采取维甲酸和亚砷酸双诱导联合化疗方法,亚砷酸可以改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胡晓丽;郝东升;胡军;葛岩;李伟;胡红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继发骨性关节炎的中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2006年8月至2013年7月,我院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患者23例(31髋),并进行跟踪随访,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评价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 23例患者均完成随访,平均4.8年,无1例患者出现深部感染、脱位、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有5例患者诉髋部行走时有轻度疼痛,5例患者出现轻微的下肢不等长(0.5~1.6 cm),3例患者出现轻度跛行,1例患者因严重骨质疏松在术后第6年出现假体松动,术后Harris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可以取得满意的中短期临床疗效,远期效果仍待观察.
作者:林权德;邱永荣;邱汉民;邱剑斌;李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分析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儿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儿科门的11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分析得到的统计数据,113例患者中3例患者检查出原幼稚细胞,30例患者确诊为提示感染;32例患者出现异性淋巴细胞增多;25例患者确诊受到病毒感染;23例患者出现小细胞性贫血.结论 采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能够有效的了解患儿疾病状况,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脊柱创伤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手术时间、术后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方面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在镇痛药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弥补了传统手术中创伤大、恢复时间过长等缺点,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刘长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 (57/6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0% (48/60),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优质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晓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是针灸治疗非常有效的疾病.通过临床观察治疗,风池穴对本病的眼裂增大及额纹下降效果突出.与常规穴配伍应用,明显优于翳风穴配伍治疗.
作者:李林广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3288例健康体检人员胸部X线检查结果的分析,探讨胸部X线射影及防护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整理3288例健康体检人员胸部X线片,按照年龄分组,对阳性结果进行分类记录,计算出阳性检出率,每个年龄组与其他年龄组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两个样本率的差别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两年龄组的阳性率有无差别,对受检者进行防护管理.结果 3288例体检人员,胸部X线检查诊断肺内结节25例,炎性病变7例,肺内肿块8例,活动性结核4例,其他病变9例;<30岁体检者未检出肺部肿块,≥30岁体检人员各种病变的阳性检出率增加,< 30岁组与≥30岁组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0岁以上人员较40岁以下人员检出率差异更加明显.经过积极的防护措施,3288例体检者均未发现由于X线检查导致的白细胞下降,生殖器官损害导致生育能力下降或下一代的遗传缺陷,未发生白血病、甚至致癌等不良事件.结论 肺部病变阳性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明显增高,胸部X线摄片在≥30岁体检人员中具有重要价值,在40岁以上人群中更有意义,通过加强防护管理能够有效减少辐射危害.
作者:刘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及观察品管圈在提升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本院的1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实施品管圈干预前后的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及护理人员相关认知度进行分别评估,并比较干预前后的评估结果.结果 实施品管圈干预后的护理文书各个方面的书写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品管圈干预前,且护理人员的相关认知度也高于实施品管圈干预前,P均< 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品管圈在提升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其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
作者:李莹;王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磁共振早期诊断膝骨关节炎后应用透明质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医院收治的8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磁共振早期诊断后用透明质酸钠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经磁共振诊断膝骨关节病变人数:0级0例,Ⅰ级25例,Ⅱ级25例,Ⅲ级34例.用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评分良好,优32.1%,良57.1%,中7.1%,差3.7%,治疗优良率为89.2%,效果显著.结论 磁共振诊断膝骨关节炎灵敏度、准确度较高,可提高临床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确诊后用透明质酸钠润滑关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石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两种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为促进患儿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8例黄疸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54例.A组患者给予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B组惠儿给予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成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 A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与B组患儿之间的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蓝光照射与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结果差异较小,但是后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对预防妊娠中期生殖系统感染患者不良结局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妊娠中期先兆流产的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涂片及宫颈分泌物培养,对符合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asis,VVC)及黏液脓性宫颈炎(mucupurulent cervicitis,MPC)诊断标准的150例患者予相应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予甲硝唑缓释片口服,真菌感染患者行凯妮汀及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上药,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患者静脉滴注红霉素.1周后加用定君生阴道上药.结果 发现62例细菌性阴道病,36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40例宫颈炎,其中37例为支原体感染,3例为衣原体感染,12例混合性感染.治疗1周后146例患者先兆流产临床症状消失,4例患者无好转,住院进一步保胎治疗.结论 药物治疗是治疗妊娠中期患者生殖系统感染的有效方法,对其不良结局具有明显预防效果.
作者:孙美玉;孙震;姜平;范红霞;于莉君;田凤杰;王洪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单次硬膜外腔药物注射在腰间盘突出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67例腰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含有83例患者,观察组含有84例患者,两组腰间盘突出患者接受不同的临床治疗,观察组的腰间盘突出患者接受配置镇痛复合液行硬膜外腔药物注射治疗,对照组的腰间盘突出患者接受活血通络中药口服及推拿理疗,对两组惠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接受不同治疗情况下,两组腰间盘突出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单次硬膜外腔药物注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对中医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中医疗法,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愈合时间为(41.78±5.10)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9.17±5.04)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能充分发挥中药的优势,愈合速度较快,损伤较小,肩关节功能恢复好等特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郑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于我科就诊的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共102例,分为干预组(在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基础上进行快速康复护理)和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 经研究可知对照组中很满意50.98% (26/51)、比较满意14例(27.45% (14/51)、一般满意1.96% (1/51)、不满意19.61% (10/51);干预组很满意78.43% (40/51)、比较满意13.73% (7/51)、一般满意7.84% (4/51)、不满意0例;以及对照组中切口并发症33.33% (17/51)、黄疸15.69% (8/51)显著高于干预组,而腹腔未感染29.41% (15/51)、出血量少23.53% (12/5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在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快速康复护理,能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满意率,缩短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病情,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赵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48例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接受全肺切除术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肺癌全肺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满意率高.
作者:刘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安全性以及疗效.方法 选取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101例,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51例,使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对照组50例,使用静脉注射普罗帕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有效率以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笑竺;宋淑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抢救与护理要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1年3月至2014年9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10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抢救,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全面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护理后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结果 两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护理后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全面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卧床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
作者:秦雪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的各种急救措施.方法 对2014年在我院进行失血性休克急救的患者30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对所有30例失血性休克的患者积极采取护理急救措施,均全部恢复健康,顺利出院.结论 对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护理的急救措施,提高了患者的护理和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陈天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Cul7被称为KIAA0076、p185,是蛋白质泛素化中cullin家族的成员之一,目前有关Cul7与3M综合征及肝癌、肺癌、前列腺癌、绒毛膜癌等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较多,但Cul7与乳腺癌的相关研究尚少.本文就以国内外对Cul7的研究为基础,对其与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张宁鑫;刘倩;董凤萍;张杰;聂建云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