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吴迪

关键词:团队管理, 急诊, 护理, 管理
摘要:急诊创伤外科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急救科室,各个环节的工作都需要团队的配合。该院探讨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创伤外科的应用。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完善团队护理管理相关制度,提高病区护理质量;建立团队管理激励机制,充分挖掘护理人员的潜能。实施团队管理模式之后,急诊创伤外科病区的护理服务满意度、特级和一级护理满意度、基础护理满意度、护理文书合格率等均高于实施团队管理模式之前,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团队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每一位护理人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该院实施团队管理模式之后,有效完善急诊护理管理相关规范和标准,使得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工作之中,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团队意识,还有效提高急诊创伤外科护理管理水平,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相关文献
  • 医疗机构药物临床试验经费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新药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增加,临床试验中的经费管理成为了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监管部门针对临床试验的经费管理并没有明确规定,各个机构对临床试验经费管理标准并不统一,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管理问题院如经费收入性质不明确、预算不精细及经费使用审批效率低下等;作者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规范临床试验经费的管理,提高临床试验的质量。

    作者:张朝欣;陈硕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吉林省铁路内部食堂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目的:分析管内铁路食堂的食品安全风险所在,为更好开展卫生监督工作提供指向。方法统计2015年铁路食堂监督情况并将问题按“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动态等级评定表”分类汇总。结果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动态等级评定表”中“设施设备”和“采购贮存”两项存在问题多,分别占问题总数的40.2%和35.3%,主要是设备、工具和容器未按类别分开使用、无区分标识,索证索票、查验记录不符合要求,食品未按规定分开、分类贮存,设备未定期维护、保洁等。自身管理不到位、大环境所限及监督管理法律条款的不完善都是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结论增强责任意识,落实责任到人,加大投入,引导职工参与监督,形成食品安全共治。

    作者:刘锐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PICC维护与患者穿刺部位针眼发红及留置时间的关系

    目的:研究探讨在PICC治疗维护期间,患者穿刺部位针眼发红及留置时间之间的关系,为提高PICC维护质量,减少并发症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该院就诊并行PICC穿刺导管维护的患者共59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PICC导管维护中发生的情况,依据入选患者的PICC导管留置时间的不同(第1~6个月,共6个时间段),分别记录其PICC导管的维护例次数及其穿刺部位针眼发红情况。分析与比较其不同留置时间段的穿刺部位针眼发红发生率。结果患者的PICC导管留置时间的不同,其穿刺部位针眼发红的发生率不同,分别为3.83%、3.18%、4.04%、8.11%、4.65%、0.00%,各组时间段内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PICC导管维护留置期间,其针眼发红高发时间段分布在维护的第4个月周期内。结论 PICC导管维护留置时间的长短不同,其穿刺部位针眼发红发生率不同,掌握其规律及原因,在穿刺部位针眼发红高发时间段强化护理、宣教、及时处理,可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导管维护质量。

    作者:林娟;闻萍;陶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探讨工作质量与护理风险量化绩效考核方案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工作质量与护理风险量化绩效考核方案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该院3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工作质量与护理风险量化绩效考核,并将其与2014年没有实行工作质量与护理风险量化绩效考核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实施工作质量与护理风险量化绩效考核方案前后不同人群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工作质量与护理风险量化绩效考核方案后,整体护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病房管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书评分显著提高,患者、医生以及护理人员自身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工作质量与护理风险量化绩效考核方案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贾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试述医院药房及药事从业人员管理现状和发展方向

    目前医院药房和药房从业人员的管理处于一个过渡期间,虽然同零售药店性质相仿,同属于药品经营企业范围,但医院药房看似同时隶属于卫生计生委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双重管理,现实中则谁也不管医院药师从业资格注册。该文从目前医院药房及药事从业人员管理现状,对行业未来发展进行剖析,希望对业界同仁有启迪作用,以促进药品零售业的规范发展。

    作者:史利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儿童牙龈炎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调查儿童牙龈炎的患病情况,分析儿童牙龈炎患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长春市朝阳区的三所初中学校作为调查研究区域。每所学校选取初一中一个班级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调查这些儿童的牙周情况,统计其发生牙龈炎的情况。在饮食习惯、儿童及父母的口腔保健意识和行为、家庭情况三个方面做调查问卷,并分析儿童牙龈炎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90.3%的儿童均有不同程度的牙龈炎,未见重度牙龈炎患儿。其中轻度牙龈炎患儿占71.9%,中度牙龈炎患儿占18.4%。儿童牙龈炎患病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饮食结构和父母对口腔健康的认识不够两个方面。结论今后应全面普及健康教育的知识,提高家长进行口腔健康保护的意识。注意儿童的饮食习惯,达到保护儿童口腔健康的目的。

    作者:王松岩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汉中地区9309例体检人群血糖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汉中地区居民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尿病患病率,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年汉中体检的9309人血糖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体人群空腹血糖均值为(5.15依1.26)mmol/L,男、女性均值分别为(5.26依1.38)mmol/L和(5.04依1.11)mmol/L。总体人群空腹血糖受损率为5.33%,男性、女性分别为6.31%、3.46%(P<0.05)。总体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5.03%,男性、女性分别为6.26%,2.68%(P<0.05)。总体人群血糖值偏高比率为12.57%,男性、女性分别为14.53%、8.83%(P<0.05)。各年龄组男性空腹血糖均值、空腹血糖受损率和糖尿病患病率均高于女性(P<0.05)。结论汉中地区成人空腹血糖水平(FPG)、空腹血糖受损(IFG)率和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递增呈上升趋势,同年龄组男性高于女性。总体人群血糖值偏高异常比率达12.57%,5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达8%以上。应加强该地区居民糖尿病的防控和干预。

    作者:张志鹏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刍议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医疗体制改革的持续改进,医疗技术和水平的国际化交流加深,外国医师来华行医的情况日渐频繁。但是,目前外国医师来华行医过程中法律环节漏洞重重,形势不容乐观。该文拟从法律视角浅析外国医师来华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医疗机构或其他相关医疗服务部门在邀请外国医师来华行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作者:王文君;曹德林;徐朗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

    目的:分析探讨目前我国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将医院护士的整体素质进行提高,对护士的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工作给予重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注重细节管理以及对检查标准和内容进行合理制定。结果通过对监督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护理人员自身优良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有效强化了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防止了护理管理工作中不良安全隐患的出现。结论在科学进行安全措施预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护理的安全性,系统强化了护理质量。

    作者:杨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吉林省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模式的研究

    目的:以精神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搭建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学术平台,培养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精神科医师,带动学科专业化发展,提高精神科医师的综合服务能力。方法对吉林省12个市州所属医疗机构,执业范围为非精神卫生专业的中、青年临床医师,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学习、临床实习、社区实践等培训。结果学员通过培训,掌握精神病学、临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和社区服务,达到精神科医师岗位的基本要求。结论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提高精神障碍患者治疗率和管理率,减少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的发生。

    作者:郭丽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刍议质量控制在水质分析化验中的应用

    当前的水质检验存在一定的问题,造成水质分析化验结果的误差较大,无法作为水质治理的依据。为此,进行水质分析化验的质量控制十分关键,该文对水质分析化验的质量控制进行简要分析,并对水质分析化验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阐释。

    作者:宋琦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规范化分级治疗对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规范化分级治疗对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诊治的哮喘患者中抽取60例作研究对象,对其应用规范化分级治疗,对比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与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相较于治疗前,该组患者治疗后的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精力、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生理职能和生理机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且治疗后的FEV1、PEF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规范化分级治疗可对哮喘患者生活质量产生正面影响,并能改善其肺功能,值得借鉴。

    作者:冀长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品管圈活动在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用于降低检验标本分析前不合格率的效果,为提升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16年1-3月间检验结果不合格的标本资料,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不合格比例。之后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应用相关的管理工具,解析检验标本分析前的各阶段活动,分析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针对其原因制定相关措施,提升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前(2016年1-3月)共收集7014例检验标本,其中39例存在质量缺陷,其不合格率是5.56译。品管圈活动开展后(2016年4-6月)共收集检验标本5417例,其中有7例存在缺陷的标本,其不合格率是1.29译。前后对比,标本不合格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提升检验标本分析前的质量,对临床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段文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20687例老年患者住院和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住院情况,从中探寻老年人发病规律,为临床疾病的防治提供临床资料。方法病例来源于该院2010-2014年病案统计室出院病案计算机资料库,以病案首页出院诊断为主并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进行统计分类。结果①60岁以上老年患者20687例,占总出院人数45.54%。②前5位系统疾病院循环系统、肿瘤、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占总数的76.41%。③前5位死因构成院恶性肿瘤、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损伤中毒,占老年患者总死亡数的83.35%。结论老年患者占住院总人数的比例较高,威胁老年人健康和导致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是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

    作者:赖冬梅;李冰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四种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制剂逆转人乳腺癌MCF-7/ADR细胞对阿霉素耐药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带有不同电荷及配体的树状大分子(PAMAM)对逆转人乳腺癌MCF-7/ADR细胞多药耐药(MDR)的影响。方法以阿霉素为模型药,比较了四种载药大分子(G 3.5/DOX,G 4.0/DOX,PEG-G 4.0/DOX,FA-G 4.0/DOX)对MCF-7/ADR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四种大分子制剂的细胞毒均高于DOX溶液,FA-G 4.0(6.74滋g/mL)强,其逆转倍数达到5.07。与大分子制剂孵育2 h后,MCF-7/ADR细胞中阿霉素浓度大小为FA-G 4.0/DOX 跃 G 4.0/DOX抑 G 3.5/DOX跃PEG-G 4.0/DOX跃DOX溶液。结论四种大分子制剂均可一定程度地克服MCF/ADR细胞的耐药性,G 3.5/DOX、G 4.0/DOX、PEG-G 4.0/DOX对MDR的影响没有显著区别,FA-G 4.0/DOX克服MDR的效果好。

    作者:孙冬妮;牛垒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从新版血站技术操作规程看我国血站管理的发展

    血站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公益事业,它是连接血源和医院血液供应的重要环节,一方面血站要收集血液,另一方面,血站要将合格的血液或者血制品供给医院。随着各种技术体制的逐渐成熟,血站的操作技术也在不停的更新中,所以血站的工作人员必须不停的学习血站的技术操作,更新自己陈旧观念,充分认识到血站操作技术规程对血站以及整个医疗体系的重要性。我国血站的操作技术规程在不断的更新,说明我国的医疗体制以及医疗技术水平在不断的提升,更加说明了我国血站的管理正在进步。该文针对我国血站技术操作规范的发展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我国血站以往的管理法规体系与现在的管理体系,进一步反映出我国血站管理的发展。该文首先介绍血站的基本技术操作规程,其次对我国血站管理法规体系的发展做一个回顾,后介绍血站规程的改进与发展。

    作者:褚新建;冯春;王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儿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的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2015年该院儿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的相关数据总结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该院儿科2015年1-12月的门诊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的内容,对超说明书用药处方进行用药类型、年龄段和药物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抽取儿科门诊处方3256张,含9816条用药记录。按处方和用药记录统计,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分别为69.23%和50.33%。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主要包括超年龄(48.68%)、超给药剂量(23.72%)和超用药频次(16.33%)。超说明书用药发生年龄段居首位是新生儿(62.71%),其次是婴幼儿(56.27%)和学龄期(50.10%);超说明书用药种类发生率居前三位依次是抗感染药(60.43%)、血液系统用药(58.56%)、中成药(50.89%)。结论该院儿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较常见,存在一定的医疗安全隐患。医师要严格把握说明书,减少超所明书用药,临床药师应对超说明书用药进行密切监测并适当干预。

    作者:赵熙婷;段彦彦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试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内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课,和其他护理课程联系紧密,涉及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且以应用为主旨,是一个综合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内科护理学在临床的护理中应用非常普遍,并且在护理的资格考试中所占比分很大,所以学生学好内科护理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提高和人们对道德伦理问题的重视,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直接在病人身体上实践和学习有了很大的困难和限制,但是内科护理学的学习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有利于学生将来在临床护理中更好地协助工作。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引入能够弥补当前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的不足,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满足学生实践的需求,提高学生的护理水平,增强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该文具体介绍情景模拟教学法以及其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中的具体操作。

    作者:张瑞芳;肖春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激励理论在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并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析和探讨在护理管理过程中采取激励理论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按照随机原则选取50例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神经内科工作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管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而试验组则采取激励理论,比较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结果经过研究发现,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取得一定管理效果,但试验组护理质量评分和对照组相比更具优势,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的护理管理中实施激励理论,在提高护理人员服务质量的同时增加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秦秀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药学服务管理在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管理在结核性脑膜炎(TBM)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TBM患者,共计110例。以随机数字表将110例TBM患者均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研究组在用药治疗期间实施药学服务管理干预,对照组仅采取治疗措施,而未实施药学服务管理。结果研究组用药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研究组TBM患者体温恢复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BM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为7.27%,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研究组用药依从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78.18%(P<0.05)。结论药学服务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TBM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强化用药依从性,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刘慧 刊期: 2016年第24期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