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明海
目的 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管理方面予以护理干预的方法 与效果.方法 2014年6月,在两个社区中各随机选取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个社区为实验组,另一个为参照组.对实验组的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进行护理干预,对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护理时间为6个月,护理结束后对两社区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用药管理情况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 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前的用药管理水平评分为(34.62±5.78),护理干预后为(39.45±6.12);参照组进行护理干预前的用药管理水平评分为(32.73±3.55),护理干预后为(32.62±5.31).实验组护理后的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其差异在统计学中有意义;而参照组护理前后的评分情况没有明显的变化差异,P>0.05,其差异在统计学中无意义.就护理后的用药管理评分来看,实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其差异在统计学中有意义.结论 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管理方面予以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用药管理的水平,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龚怡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妇产科腹症急诊的诊断与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 总结62例急腹症患者的超声检查报告.结果 急腹症超声诊断与临床诊断相契合率可以达到93.5%.异位妊娠30例,其中28例被超声检查出;卵巢囊肿蒂扭转8例,全部检验出;黄体破裂8例,7例被检查出;急性盆腔炎10例,9例被检查出,流产6例,全部被检查出.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妇科急腹症的检验具有准确高,速度快,方便,诊断契合率高的优点,一般可以作为临床上妇科急腹症诊断与检查的首选方法 .
作者:高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创新药物制剂的影响因素及开发现状,综述国内医学界对创新药物制剂研究成果,围绕问题的难点及不足展开细致讨论.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法,从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 三个角度入手,探寻创新药物制剂的药学应用价值、药效影响,提出未来创新药物制剂具体的发展路径.结果 现代医学技术给创新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药物试验方法 、临床实践工作,以及后期的药效升级与优化,都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结论 药物制剂的创新是医疗服务进步的表现,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体制下,创新药物制剂能够被有效的开发与研究,对造福人类有战略性的意义.
作者:张玲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民间药材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间药材的研究与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机及中医药的发展关系密切,对促进民族药现代化、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药材资源调查概况、生药学研究、药材的化学分析研究、质量标准的制定等几方面出发,对民间习用药材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指出其发展前景.
作者:黄玲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水平.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实施MP-IgM抗体检测,25例MP-IgM阳性患者为观察组,25例MP-IgM阴性患者维护对照组,给予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对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E、IgM及补体C3、C4各项指标进行检测,观察两组患者的各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IgE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观察组IgM水平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观察组C3、C4下降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患者MP感染率极高,患儿血清IgA升高或C3降低表示体液免疫参与HSP发病,随着患者被体液免疫功能逐渐紊乱,C4水平明显下降,表明MP感染对引起HSP患儿发生、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敏;周红;韦国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在危重症并发低血糖的新生儿中使用营养支持护理的方法 以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危重症合并低血糖新生儿80例,将其根据出生时间分为两组,在对照组新生儿中进行常规护理,在观察组新生儿中进行营养支持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症状扭转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经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危重症并发低血糖的新生儿中,进行营养支持护理能够提高其疾病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患儿的相关症状.
作者:崔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舒血宁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 选择78例突发性聋患者按入院先后单双数分成治疗组39例(奇数)和对照组39例(偶数).治疗组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肌内注射,1次/天,静点舒血宁20 mL,1次/天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联合舒血宁治疗,14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在听力改善,耳鸣、眩晕减轻或消失总有效率达84.6%,对照组总有效率达71.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9,P=0.037<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舒血宁治疗突发性聋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王青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在临床生化检验的过程中,使用误差作为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 的准确性的衡量标准已经逐渐被淘汰,而使用不确定度这一概念作为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衡量其结果 准确性与可靠性的标准已经悄然兴起,这其中既有误差作为临床生化检验评判标准时的可靠性没有不确定度这一概念那么明确、直观以及清晰,也有不确定度在临床生化检验应用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方便更加快捷的原因.本文将对测量不确定度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意义以及具体的实践应用过程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陆明海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析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再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黄芪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情况,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是否有不良反应即安全性检查,HAMD评分,SDS评分等.结果 经过治疗后的观察对比,观察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HAMD评分,SDS评分和总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黄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具有一定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魏春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偏瘫患者接受综合性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偏瘫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康复治疗,于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其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方法 治疗偏瘫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杨金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循证医学理念在药剂师临床用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总结药物干预过程中循证医学的实施方法 与进展.结果 循证医学作为一种科学思想和工作方法 ,现已成为临床疾病诊断、药物干预的重要思想指南和实践工具.结论 如何提高临床研究的质量、如何保证系统评价结果 的可靠性是今后努力的方向,统计方法 的改进、信息检索整合技术的完善仍是今后循证医学的发展方向之一.
作者:张凌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4年3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随访记录和复查资料等,包括患者基本资料、抑郁评价、生活及生存方式等.结果 有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史、重度抑郁和运动量<30 min/d的患者在治疗出院1年后复发率较高(P<0.05),其危险程度依次为高血压病史、运动量<30 min/d、重度抑郁和糖尿病史.结论 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史、重度抑郁和运动量<30 min/d是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复发的危险因素.
作者:赵贵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症原因、急救措施以及护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6例并发低血糖症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经过积极的救治以及采取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均恢复,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感染和胃肠道疾病等并发症以及年龄是诱导低血糖发生的重要因素;加强卫生宣教,采取针对性的护理预防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翟法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新型辅料治疗褥疮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6例压疮患者采用新型敷料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都采用统一的治疗方法 和疗效观察标准,采用统一的方案对其患者愈合情况进行密切观察.结果 通过对46例褥疮患者进行新型敷料的使用发现:一共发现39处创面,通过治疗后痊愈创面有25处,14处创面使用该敷料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由治疗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型敷料的治疗使用能够有效对压疮患者进行更好的治疗,和传统相比有更好的疗效,对患者伤口的治疗不但有效而且安全,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方法 选取我校2012级2班级,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班级沿用传统中医教学模式,研究组班级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对比两组班级的教学成果.结果 在两组班级的教学成果方面,研究组班级的学生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西医院校中医教学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能够显著改善教学成果,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伟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对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医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206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103例.对照组实施宫腔镜刮宫术,研究组实施宫腔镜电切术,并对两组的临床疗效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1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湘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和探讨贝那普利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体会与效果.方法 将160例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糖尿病肾病综合支持治疗的同时再给予贝那普利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28 d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8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检查均有所好转(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亦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贝那普利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起效快、安全性高、依从性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培权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改良灌肠装置对急性结肠炎大鼠的影响.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成改良组、传统组和模型组各10只,雌雄各半.30只大鼠均进行结肠炎造模,三组采用同样的中药进行灌肠,改良组采用改良灌肠设备进行给药,传统组采用传统的灌肠设备给药,模型组不干预.观察三组大鼠7 d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改良组7例痊愈,3例好转.改良组药物温度控制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 改良后的灌肠设备对提高大鼠急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红石;孟晴;纪静;崔萌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幼儿园营养膳食管理是幼儿园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幼儿园营养膳食管理中,要对幼儿营养膳食的重要性有充分了解,并根据幼儿园营养膳食的重要性,制定幼儿合理的日常饮食食谱,和家长一起解决儿童在饮食方面的问题,共同管理好幼儿膳食.
作者:李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浆与红细胞不同比例输注对大量输血的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影响,为严重创伤大出血患者的抢救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收集严重骨折患者70例,根据输注血浆与浓缩红细胞的比例进行分组,分为低比例组(n=21)、中比例组(n=26)、高比例组(n=23).比较三组输血前,输血后第1、3、5天时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三组在年龄、呼吸频率、脉搏、体温、收缩压、舒张压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输血后第1天时PT、APTT较输血前明显延长(P<0.05),FIB明显降低(P<0.05),但中比例组PT、APTT延长时间短于低比例组(P<0.05),FIB降低幅度小于低比例组;高比例组PT、APTT延长时间短于中比例组(P<0.05),FIB降低幅度小于中比例组(P<0.05).结论 在采用成分输血对严重创伤大出血患者实施抢救时,应避免输入不合理的血液成分而影响凝血功能,在大量输血早期将新鲜冰冻血浆和浓缩红细胞按1:1的比例输注,同时密切监测血小板、FIB水平和PT、APTT变化情况,若血小板减少,可将新鲜冰冻血浆、浓缩红细胞、血小板按1:1:1的比例输注.
作者:崔允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