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留置针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中的护理现状分析

朱凡凡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精神分裂症, 护理现状
摘要:目的:总结静脉留置针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及其护理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总结其静脉留置针治疗注意事项、并发症诱发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因其自身临床特征,采用静脉留置针治疗需注意护理防护,加强静脉留置针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护理质量。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能有效的减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反复因穿刺带来的疼痛等伤害,具有重要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西药房常见处方调剂问题的分析及改善方案研究

    目的:分析西药房常见处方调剂问题产生原因,并制定相关改善方案,旨在提升医院西药房处方调剂质量。方法对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门诊西药房发生的60例处方调剂差错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处方调剂问题发生原因,确立改善措施。结果本组研究中60例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事件中,药物用法用量问题15例(25.0%),药物品种数量问题17例(28.3%),同一药物规格分辨问题19例(31.7%),药物禁忌问题9例(15.0%);60例处方调剂差错事件发生原因主要与药物同品种不同规格、药品名称类似、包装类似、药品摆放出错、处方书写非规范、配伍禁忌出错及用法交代不清晰等因素相关,其中配伍禁忌出错(21.7%)、药品摆放出错(20.0%)、药品名称类似(18.3%)是造成处方调剂差错的主要原因。结论医院门诊西药房常见处方调剂问题主要包括品种差错、数量差错、药物禁忌差错、摆放差错、处方差错等,为改善门诊西药房服务质量,必须提高门诊西药房医师的责任心,构建发药复核制度,并作好药品的摆放与管理工作,强化医院信息化管理,并贯彻品管圈管理制度。

    作者:陈丽敏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痰热清注射液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炎性指标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及分析痰热清注射液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炎性指标的影响情况。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进行肺癌根治术治疗的46例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术后治疗组)23例和观察组(术后常规治疗加痰热清注射液组)23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 d及7 d的炎性相关血清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性相关血清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术后3 d及7 d观察组的血清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可有效降低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炎性指标表达情况,对于改善患者术后的炎性状态发挥着积极的临床作用。

    作者:谢方伟;王国勇;邹海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口服避孕药与天然孕激素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应用避孕药与孕激素联合对患有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疾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孕激素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避孕药与孕激素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疾病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子宫出血停止时间和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避孕药与孕激素联合对患有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殷慧荣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脑血栓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水平变化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CD62p的观察研究,判定其对脑血栓疾病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CD62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2、4、8周的血浆CD62p水平逐渐下降,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血栓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受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使得患者脑血管内血液变成固状,血流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后而形成的一类综合疾病。

    作者:段慧云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研究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在来本院就医的患者中选76例眼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治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护理用于眼科患者的常规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贺作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多种免疫学抗体联合检测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价值研究

    目的:观察多种免疫学抗体联合检测对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风湿免疫科进行诊治的SLE疑似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终确诊为SLE的117例作为观察组,排除是SLE的33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取清晨空腹静脉血4 mL,使用欧蒙公司生产的专用试剂对患者ANA、抗Sm、AnuA、抗dsDNA进行检测,对两组患者各项检测的阳性率进行比较。计算观察组患者抗Sm、AnuA、抗dsDNA、以及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观察组ANA、抗Sm、AnuA、抗dsDNA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94.02%、29.06%、41.03%、43.59%,对照组分别为84.85%、12.12%、9.09%、9.09%。观察组患者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计算发现,联合检测的敏感性要明显高于单独检测,特异性略低于抗Sm检测,但明显高于AnuA、抗dsDNA检测结果,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种免疫学抗体联合检测能够明显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作者:王秋波;张晓宏;王倩;祖敏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舒适护理对缓解急诊胆石症患者疼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缓解急诊胆石症患者疼痛的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我院普外科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胆石症患者230例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措施不同分组,常规护理组100例和舒适护理组130例。观察两组胆石症患者疼痛分级情况。结果舒适护理组胆石症患者疼痛分级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χ2=31.56、18.18、7.2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急诊胆石症患者疼痛分级,利于患者临床治疗和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欣欣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射流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射流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布地奈德射流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评分改变情况,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大呼气峰流速度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哮鸣音评分分别和本组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哮鸣音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上述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大呼气峰流速度均大于本组治疗前大呼气峰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大呼气峰流速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后大呼气峰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流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能够显著改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其肺功能水平,效果显著。

    作者:陈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冲击波联合双氯酚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Hoffa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冲击波联合双氯酚酸二乙胺乳胶剂(扶他林)治疗战士Hoffa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战士膝关节髌下脂肪垫炎(Hoffa病)患者应用冲击波联合扶他林乳胶剂治疗。治疗结束后根据膝关节Insall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全部病例随访1年。疗效评价:治疗后效果优为32例(64%),良为10例(20%),可为6例(12%),差为2例(4%)。结论冲击波联合扶他林乳胶剂治疗Hoffa病具有非创伤、疗效可靠、康复快的优点。

    作者:高巍;刘明;青祖宏;何蔚;牛二龙;王慧娣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医院西药房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意义探究

    目的:探究医院西药房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意义。方法通过在医院西药房开展药学服务,帮助患者更好的就医和取药,进一步加强药物的审核和医师的培训工作,促进患者合理使用药物。结果患者在候药、取药的时间平均不会超过10 min,处方差错的发生率仅为0.01%,药品发放复核率为100%,患者的满意度>96%,未出现过医疗事故。结论医院西药房开展药学服务规范合理,改变了传统工作模式,树立并践行了“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在提高药房服务质量的同时也为患者的用药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张君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针对性心理护理提高肿瘤内科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治疗的影响,探讨心理护理对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方法针对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诊治的110例肿瘤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将肿瘤患者分为实验组55例,对照组55例,其中实验组由专业心理医护人员采取每周一次的针对性心理干预护理,对照组仅采取常规的护理。并记录两组实验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问卷调查结果以及预期治疗完成情况。结果实验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SAS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1);同时实验组有48例(87.3%)患者能够完成预期治疗,对照组仅为35例(63.6%),有20例无法完成,心理干预后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生活质量。

    作者:李京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探讨影响食品理化检验准确性的因素

    食品作为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问题也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上升,同时对食品安全层面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人员是人民生命安全的保障,在工作期间,必须对食品进行严格检验,对食品安全起到保障作用,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避免在食品理化检验中出现差错。

    作者:郭威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肠内营养治疗在神经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在治疗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56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其中治疗组应用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应用肠外营养。观察评估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变化、并发症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生化指标并无显著差异;经治疗后,治疗组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与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仅前白蛋白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前白蛋白的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泻1例、胃潴留2例、腹胀2例、恶心呕吐3例,共发生不良反应8例、发生率为28.57%;对照组腹泻4例、胃潴留4例、腹胀5例、恶心呕吐5例,共发生不良反应18例、发生率为64.2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DL 1级8例(28.57%)、ADL 2级12例(42.86%),对照组ADL 1级4例(14.29%)、ADL 2级7例(25.00%),治疗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重症患者应用肠内营养较之肠外营养,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机体的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同时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郑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临床药师参与癌痛治疗工作模式的探讨及作用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癌痛患者治疗中的工作模式,浅谈临床药师在癌痛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实践心得。方法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参与临床早交班和药学查房;为医护人员组织癌痛知识讲座;关注癌痛患者的用药情况,为癌痛患者进行止痛知识宣教及心理辅导;采用药物干预与药学监测等手段,为癌痛患者提供药学服务,从医、药、患三方面推进癌痛患者合理规范用药。结果癌痛规范化治疗模式基本建立并初见成效,临床药师提高了癌痛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止痛效果,避免或减轻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增进了医患之间的信任与交流。结论癌痛规范化治疗模式的建立,在临床药师参见癌痛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能使患者的药物治疗更加安全、有效,并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该模式有利于临床药师工作的开展,完善的药学服务有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作者:黄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探讨提高微生物检验精度的相关措施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提升微生物检验精度的相关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检验科检验的600例微生物检验结果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精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结果造成目前临床检验过程中微生物检验精度受到影响的因素包括检验之前的因素影响、检验之后的卫生因素影响、微生物检验之后的影响因素等。结论微生物检验精度将会对患者病症的诊断以及治疗活动产生直接影响,要想不断提升微生物检验精度,可以从检验质量的控制和改进两个层面入手,从而保证微生物检验工作在当今医疗卫生单位中发挥出更加显著的功能和作用。

    作者:闫玉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慢性镉中毒致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样改变1例报道

    镉是一种毒性较大的重金属,含镉的食物及空气对身体危害极其严重,它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进入人体。长期处于含镉量较高的环境中会导致慢性镉中毒,引起肺、肾及骨骼等器官的损害。尽管动物实验证实镉是一种强有力的神经毒素[1],其对人类神经系统的损害尚不明确。我院收治一例慢性镉中毒致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样改变的患者,现复习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董晓华;肖岚;杨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致腹壁巨大血肿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临床中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容易出现腹壁巨大血肿,对腹壁巨大血肿原因进行分析,避免腹壁巨大血肿发生,并针对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出处理腹壁巨大血肿患者给予处理干预,提升临床腹壁巨大血肿处理效果,以提升临床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疗效。

    作者:廖秋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探讨综合护理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干预效果

    目的:通过对比探讨综合护理在肝癌介入治疗中干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在本院治疗肝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对于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两组干预治疗前后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和并发症概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评分低,其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采取治疗时VAS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其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和23.2%,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治疗过程中使用综合护理介入治疗能很大程度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也能够减轻患者治疗疼痛、治疗后并发症产生概率,对于患者身心健康恢复有很大帮助。

    作者:王绪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WHOQOL-BREF(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式量表)评分及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依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战桂琴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中医特色护理在ICU压疮高危患者护理中应用的价值

    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在ICU压疮高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36例ICU压疮高危患者中医特色护理的一般资料,分析护理措施和效果。结果患者仅有1例发生院内难免压疮。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在ICU压疮高危患者护理中,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护理效果,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

    作者:樊娇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