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燕
目的:探讨动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动脉溶栓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与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前后NHSS评分:治疗前患者的NIHSS评分为(21.29±7.02);治疗后21 d后NIHSS评分为(13.37±5.6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管再通率:治疗后血管完全再通35例(70%),未通者15例(30%)。结论动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且患者NIHSS评分显著下降,预后良好。
作者:康福云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便秘是临床常见症,发病率逐渐增高,且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生活。现将便秘从肝脾论治的理论依据及临床证治做一总结,以飨同道。
作者:洪彩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应用冲击波联合双氯酚酸二乙胺乳胶剂(扶他林)治疗战士Hoffa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战士膝关节髌下脂肪垫炎(Hoffa病)患者应用冲击波联合扶他林乳胶剂治疗。治疗结束后根据膝关节Insall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全部病例随访1年。疗效评价:治疗后效果优为32例(64%),良为10例(20%),可为6例(12%),差为2例(4%)。结论冲击波联合扶他林乳胶剂治疗Hoffa病具有非创伤、疗效可靠、康复快的优点。
作者:高巍;刘明;青祖宏;何蔚;牛二龙;王慧娣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对69例产后出血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临床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结果常见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宫缩所致乏力、胎盘原因、软产道裂伤、凝血障碍等因素。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结论对产后出血进行有效预防、及时发现确诊、治疗及护理措施和对产妇的宣传教育,可降低产后出血的病死率及伤残率。
作者:孟岩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抽签随机法将我院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50例,分别采取钻孔引流及骨瓣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远期ADL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意识恢复率为24.0%显著高于对照组6.0%(P<0.05),病死率40.0%及并发症发生率48.0%显著低于对照组62.0%、70.0%(P<0.05);两组随访ADL评分比较,观察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患者分别占26.7%、23.3%、36.7%、10.0%、10.0%与对照组26.3%、26.3%、31.6%、10.5%、10.5%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骨钻孔及骨瓣开颅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无明显差异,而颅骨钻孔因致死率低、并发症少、康复能力好等优势,可作为耐受度较低患者的优选手术方案。
作者:杨荣刚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8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外敷(内服痛风宁饮,外敷金黄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医药(秋水仙碱和美洛昔康)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2个疗程,观察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大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66.67%,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服痛风宁饮,外敷金黄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鹏;曹雪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袋鼠式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是一种温柔的、成本低、收效大的用来降低早产儿患病率和病死率的干预方法[1]。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逐渐发展的趋势下,KMC正以其人性化、多效性、易操作的特点在全球许多地方得到推广。2003年WHO颁布了KMC临床实践指南,各地区纷纷采用因地制宜的模式,在发达国家中得到广泛应用[2],然而在发展中国家医护人员虽对其有肯定认识,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上仍与国外有较大差距。现就KMC近年来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望西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科学临床护理在妊高征产妇产前产时产后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产科妊高征患者72例,将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传统护理及规范科学护理模式对比两组转归情况、自然顺产率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转归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自然生产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高征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对妊高征患者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秦淑坤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直接关系着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目前,乡镇卫生院处方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为处方书写和用药合理性,通过分析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改进乡镇卫生院的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周健康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女性盆腔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疑似盆腔结核患者54例,均选用飞利浦iu22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与鉴别。结果54例患者经过超声诊断为盆腔结核30例,阳性率为55.6%,其中包裹性积液型9例,囊性肿块型11例,实性肿块型4例,混合性肿块型6例。结论盆腔结核性超声像图早期表现无特异性,而是随疾病的发展阶段的不同而表现为多样性:囊性包块型、混合包块型、实性包块型及包裹性积液型。其动态发展过程符合疾病本身的病理变化,即肉芽肿、坏死液化、钙化、纤维化。
作者:施彦华;米科睿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及分析痰热清注射液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炎性指标的影响情况。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进行肺癌根治术治疗的46例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术后治疗组)23例和观察组(术后常规治疗加痰热清注射液组)23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 d及7 d的炎性相关血清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性相关血清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术后3 d及7 d观察组的血清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可有效降低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炎性指标表达情况,对于改善患者术后的炎性状态发挥着积极的临床作用。
作者:谢方伟;王国勇;邹海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总结静脉留置针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及其护理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总结其静脉留置针治疗注意事项、并发症诱发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因其自身临床特征,采用静脉留置针治疗需注意护理防护,加强静脉留置针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护理质量。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能有效的减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反复因穿刺带来的疼痛等伤害,具有重要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作者:朱凡凡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急救护理方法,提高颅脑损伤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我院2012年1~6月收治的128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相应的急救护理和密切的临床观察。结果128例患者经治疗并观察半年后,根据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进行评价,恢复良好89例,中残17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0例。结论颅脑损伤发病急、病情重、病情变化快而观察难度大等,抢救颅脑损伤患者必须具备充分的急救知识,敏捷的思维,快速而准确的抢救技能,同时配合使用现代化设备,早期处理颅高压,适时作好术前准备,这是提高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雷文雁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门诊部是医院的窗口,门诊服务质量的优劣及工作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形象。让门诊医护人员转变护理观念,明确护理职责,是提高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和服务质量的关键。门诊医护人员应通过科学、正确的心理疏导来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无助等不良情绪,为其提供舒适的医疗服务及就医流程,这是关系门诊部建设的大事。
作者:赵英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对比探讨综合护理在肝癌介入治疗中干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在本院治疗肝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对于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两组干预治疗前后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和并发症概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评分低,其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采取治疗时VAS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其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和23.2%,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治疗过程中使用综合护理介入治疗能很大程度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也能够减轻患者治疗疼痛、治疗后并发症产生概率,对于患者身心健康恢复有很大帮助。
作者:王绪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对徒手转胎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头位难产的产妇100例,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产妇采用胎头吸引术的处理方式,而实验组则采用徒手转胎位的处理方式,总结徒手转胎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分娩的成功率由于对照组,同时两组产妇产程和产后出血量的对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徒手转胎位是解决头位难产的重要方式,对缩短产程和降低产妇的剖宫产率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在临床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秀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安全标志在导管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50例外科术后留置导管患者,并且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中,应用普通导管护理,研究组中患者,采取基于安全标志的导管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分析安全标志在临床中的作用。结果对于研究组中患者,临床经安全标志的导管护理后,有效提升临床护理效果,研究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外科术后留置导管患者中,对其进行基于安全标志的导管护理,不仅可以降低留置导管并发症的产生概率,也可以改善临床患者疗效,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杨晓晖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在来本院就医的患者中选76例眼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治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护理用于眼科患者的常规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贺作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加强康复护理对治疗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6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在积极配合医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脑卒中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康复护理。观察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8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临床常规治疗脑卒中疾病时加强康复护理,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应用显微根管技术治疗牙髓病变,探究其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参与本研究的212例患者均是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牙髓病变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根管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显微根管治疗方法,术后通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患牙医治成功率及根管填充情况得出显微根管技术的临床疗效,并作出安全性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0级疼痛人数59例小于实验组96例,且下降指数20.99%远小于实验组3.30%;对照组患者的患牙医治有效率为81.36%,远低于实验组患牙医治有效率54.92%,实验组的根管恰填率、欠填数、超填数分别为85.59%、9、8,对照组分别为54.92%、26、29,两组比较差异性较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治疗技术相比,显微根管技术的患牙医治成功率、恰填率较大,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作者:刘建业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