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淑坤
目的:探讨加速外科护理的方法对于外大部切除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需要使用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的数量为50例。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加速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进行护理完成后有着较好的护理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效果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效果,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于需要使用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使用加速外科护理的方法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在临床对于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依据高暴露因素制定措施降低职业暴露损伤率。方法对我院手术全部护理人员(包含在院职工、实习及进修人员)共计83名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及回顾性分析。结果83名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损伤21名,发生率为49.40%。按照职称职业暴露损伤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率以实习护生高,为76.92%。发生职业暴露时进行的操作传递器械占30.91%、清点器械占21.82%;发生职业暴露的锐器主要以缝针、玻璃物品、手术器械、手术刀为主;暴露源主要以乙型肝炎、丙肝、梅毒为主,其中还有1例艾滋病。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损伤作为手术常见问题,护理人员应加强重视,及时进行培训和学习,降低职业暴露损伤的发生率,防止手术室护理人员由于职业暴露损伤发生血源性感染。
作者:张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消麻止痛颗粒对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neuropathy,DPN)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调控机制,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阴两虚夹瘀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硫辛酸胶囊治疗,研究组采取消麻止痛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核转录因子κB(NF-κB)浓度、神经传导速度以及两组醛糖还原酶(AR)、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78.33%);两组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 NF-κB与治疗前比较显著较低(P<0.05)。组间比较,研究组MNCV、SNCV分别为(52.97±5.23)m/s、(45.23±5.28)m/s与对照组(45.01±4.67)m/s、(41.89±5.22)m/s比较显著较高(P<0.05),研究组NF-κB为(0.92±0.28)μg/L与对照组(0.77±0.31)μg/L比较显著较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AR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低(P<0.05),NO、SOD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肝肾功能异常,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消麻止痛颗粒可下调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NF-κB、AR表达,提高MNCV、SNCV、NO、SOD,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周月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究血脂检验在临床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时期来院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取两组患者清晨血液进行血脂检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各指标水平和血脂异常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中TG(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HDL(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血脂异常发生率为56.7%,对照组患者血脂异常发生率为10.0%,两组患者血脂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血脂检验,检测结果科学、客观,对患者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和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临床价值高。
作者:高香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癌痛患者治疗中的工作模式,浅谈临床药师在癌痛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实践心得。方法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参与临床早交班和药学查房;为医护人员组织癌痛知识讲座;关注癌痛患者的用药情况,为癌痛患者进行止痛知识宣教及心理辅导;采用药物干预与药学监测等手段,为癌痛患者提供药学服务,从医、药、患三方面推进癌痛患者合理规范用药。结果癌痛规范化治疗模式基本建立并初见成效,临床药师提高了癌痛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止痛效果,避免或减轻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增进了医患之间的信任与交流。结论癌痛规范化治疗模式的建立,在临床药师参见癌痛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能使患者的药物治疗更加安全、有效,并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该模式有利于临床药师工作的开展,完善的药学服务有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
作者:黄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应用冲击波联合双氯酚酸二乙胺乳胶剂(扶他林)治疗战士Hoffa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战士膝关节髌下脂肪垫炎(Hoffa病)患者应用冲击波联合扶他林乳胶剂治疗。治疗结束后根据膝关节Insall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全部病例随访1年。疗效评价:治疗后效果优为32例(64%),良为10例(20%),可为6例(12%),差为2例(4%)。结论冲击波联合扶他林乳胶剂治疗Hoffa病具有非创伤、疗效可靠、康复快的优点。
作者:高巍;刘明;青祖宏;何蔚;牛二龙;王慧娣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地尔硫卓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上述基础常规治疗上加用曲美他嗪片口服,20毫克/次,3次/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药物基础上给予地尔硫卓片口服,30毫克/次,3次/天。两组疗程均为8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24 h心肌缺血总时间及∑ST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尔硫卓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显著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是临床上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乐;孙明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对徒手转胎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头位难产的产妇100例,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产妇采用胎头吸引术的处理方式,而实验组则采用徒手转胎位的处理方式,总结徒手转胎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分娩的成功率由于对照组,同时两组产妇产程和产后出血量的对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徒手转胎位是解决头位难产的重要方式,对缩短产程和降低产妇的剖宫产率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在临床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秀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提升微生物检验精度的相关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检验科检验的600例微生物检验结果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精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结果造成目前临床检验过程中微生物检验精度受到影响的因素包括检验之前的因素影响、检验之后的卫生因素影响、微生物检验之后的影响因素等。结论微生物检验精度将会对患者病症的诊断以及治疗活动产生直接影响,要想不断提升微生物检验精度,可以从检验质量的控制和改进两个层面入手,从而保证微生物检验工作在当今医疗卫生单位中发挥出更加显著的功能和作用。
作者:闫玉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科学临床护理在妊高征产妇产前产时产后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产科妊高征患者72例,将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传统护理及规范科学护理模式对比两组转归情况、自然顺产率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转归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自然生产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高征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对妊高征患者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秦淑坤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动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动脉溶栓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与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前后NHSS评分:治疗前患者的NIHSS评分为(21.29±7.02);治疗后21 d后NIHSS评分为(13.37±5.6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管再通率:治疗后血管完全再通35例(70%),未通者15例(30%)。结论动脉溶栓治疗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且患者NIHSS评分显著下降,预后良好。
作者:康福云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加强优质护理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内科肺心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内科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服务。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在两组患者均为同一临床治疗组治疗的情况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医疗满意率高。结论在临床常规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时加强优质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维燕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及分析痰热清注射液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炎性指标的影响情况。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进行肺癌根治术治疗的46例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术后治疗组)23例和观察组(术后常规治疗加痰热清注射液组)23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 d及7 d的炎性相关血清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性相关血清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术后3 d及7 d观察组的血清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可有效降低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炎性指标表达情况,对于改善患者术后的炎性状态发挥着积极的临床作用。
作者:谢方伟;王国勇;邹海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在治疗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56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其中治疗组应用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应用肠外营养。观察评估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变化、并发症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生化指标并无显著差异;经治疗后,治疗组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与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仅前白蛋白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前白蛋白的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泻1例、胃潴留2例、腹胀2例、恶心呕吐3例,共发生不良反应8例、发生率为28.57%;对照组腹泻4例、胃潴留4例、腹胀5例、恶心呕吐5例,共发生不良反应18例、发生率为64.2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DL 1级8例(28.57%)、ADL 2级12例(42.86%),对照组ADL 1级4例(14.29%)、ADL 2级7例(25.00%),治疗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重症患者应用肠内营养较之肠外营养,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机体的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同时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郑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知信行的影响,因此了解社区护理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由笔者所在社区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资料,从档案中抽取14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社区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综合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后的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血压病的态度以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知识知晓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以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具优势,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对疾病态度均有一定改善,同时以观察组患者的态度转变更具优势,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血压控制良好比例是60%(42/70),观察组血压控制良好比例是95.71%(67/7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给予社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加强对高血压病的重视,提高服药依从性,从而稳定血压,提高整体疗效。
作者:朱娜;米学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一直是临床护理上重点关注的内容,有效的护理有多方面的内容,要求护理人员对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的相关药品使用说明做到熟悉和掌握,对于生活方面的非药物护理内容,要能够有效帮助患者从根源上对支气管哮喘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工作。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心态,积极的进行学习和生活。本篇文章着重对支气管哮喘疾病的相关护理内容,特别是护理新进展方面内容进行描述,以期对支气管哮喘的护理工作提供帮助。
作者:王威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对宫颈癌筛查分析,分析宫颈癌认知差异妇女对宫颈癌筛查结果的影响,为宫颈癌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于本院体检的患者20033例,按照对宫颈癌防治知识认知差异,分为高认知组和低认知组。高认知组患者12435例,低认知组患者7598例。对比分析两组女性的宫颈疾患率、癌前病变率及宫颈癌发病率。结果2014年体检人数20033例,宫颈癌7例,CIN1期32例,C1N2期25例,C1N3期37例。C1N1、C1N2发病率,两组间相比无差异(P>0.05);C1N3、宮颈癌发病率组间相比,高认知组(1.45‰,0.24‰)低于低认知组(2.50‰,0.66‰)(P<0.05)。结论宫颈癌筛查显示,本地区宫颈癌发病率约为0.40‰,较高的宫颈癌防治知识认知能够降低C1N3及宫颈癌发病率,因此本文为临床宫颈癌防治和早期筛查提供参考。
作者:杜密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在ICU压疮高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36例ICU压疮高危患者中医特色护理的一般资料,分析护理措施和效果。结果患者仅有1例发生院内难免压疮。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在ICU压疮高危患者护理中,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护理效果,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
作者:樊娇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调查分析黑龙江省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水平,以期为提高此类人员在工作中的防护,减少射线对人体的损伤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接触射线的不同工种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1125例,对比分析不同工种工作人员的剂量当量频数分布及集体剂量当量、人均年剂量当量。结果此1125例放射工作人员,99.3%的工作人员是在安全的环境下工作,但医学应用类人均年剂量高于工业应用类,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对于医学应用类而言,医用诊断监测的人数为多,且集体剂量为大,同时临床介入的人均年剂量是高;对于工业应用类而言,工业探伤监测人数多,密封源装置集体剂量大,人均年剂量高。结论应加强黑龙江省不同放射性工作工种的个人剂量监测,提高管理水平,做好放射性防护工作。
作者:杨奕;卞晓璐;姜婷婷;乔杨;韩贞琳;张晓强;张鑫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门诊部是医院的窗口,门诊服务质量的优劣及工作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形象。让门诊医护人员转变护理观念,明确护理职责,是提高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和服务质量的关键。门诊医护人员应通过科学、正确的心理疏导来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无助等不良情绪,为其提供舒适的医疗服务及就医流程,这是关系门诊部建设的大事。
作者:赵英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