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红
目的:分析颈椎病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措施治疗的护理。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颈椎病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7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经过中医治疗护理后,观察组36例痊愈、21例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3/75);对照组26例痊愈、25例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1.3%(61/75)。结论针对于颈椎病患者而言,在治疗过程中选择采用中医治疗同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颈椎情况,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纪萌健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安全标志在导管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50例外科术后留置导管患者,并且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中,应用普通导管护理,研究组中患者,采取基于安全标志的导管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分析安全标志在临床中的作用。结果对于研究组中患者,临床经安全标志的导管护理后,有效提升临床护理效果,研究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外科术后留置导管患者中,对其进行基于安全标志的导管护理,不仅可以降低留置导管并发症的产生概率,也可以改善临床患者疗效,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杨晓晖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WHOQOL-BREF(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式量表)评分及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依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战桂琴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对比探讨综合护理在肝癌介入治疗中干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在本院治疗肝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对于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两组干预治疗前后负性情绪、疼痛程度和并发症概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评分低,其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采取治疗时VAS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其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和23.2%,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治疗过程中使用综合护理介入治疗能很大程度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也能够减轻患者治疗疼痛、治疗后并发症产生概率,对于患者身心健康恢复有很大帮助。
作者:王绪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科学临床护理在妊高征产妇产前产时产后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产科妊高征患者72例,将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通过传统护理及规范科学护理模式对比两组转归情况、自然顺产率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转归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自然生产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高征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对妊高征患者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秦淑坤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食品作为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问题也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上升,同时对食品安全层面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人员是人民生命安全的保障,在工作期间,必须对食品进行严格检验,对食品安全起到保障作用,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避免在食品理化检验中出现差错。
作者:郭威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在治疗神经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56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其中治疗组应用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应用肠外营养。观察评估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变化、并发症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生化指标并无显著差异;经治疗后,治疗组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与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仅前白蛋白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前白蛋白的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腹泻1例、胃潴留2例、腹胀2例、恶心呕吐3例,共发生不良反应8例、发生率为28.57%;对照组腹泻4例、胃潴留4例、腹胀5例、恶心呕吐5例,共发生不良反应18例、发生率为64.2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ADL 1级8例(28.57%)、ADL 2级12例(42.86%),对照组ADL 1级4例(14.29%)、ADL 2级7例(25.00%),治疗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重症患者应用肠内营养较之肠外营养,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机体的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同时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郑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对徒手转胎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头位难产的产妇100例,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产妇采用胎头吸引术的处理方式,而实验组则采用徒手转胎位的处理方式,总结徒手转胎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分娩的成功率由于对照组,同时两组产妇产程和产后出血量的对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徒手转胎位是解决头位难产的重要方式,对缩短产程和降低产妇的剖宫产率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在临床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秀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究血脂检验在临床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时期来院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取两组患者清晨血液进行血脂检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各指标水平和血脂异常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中TG(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HDL(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血脂异常发生率为56.7%,对照组患者血脂异常发生率为10.0%,两组患者血脂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血脂检验,检测结果科学、客观,对患者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和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临床价值高。
作者:高香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在来本院就医的患者中选76例眼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治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护理用于眼科患者的常规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贺作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护理。方法对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60例前列腺增生手术患者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使患者不良心理反应降低,积极配合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结论前列腺增生症是临床常见老年病,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会出现紧张、恐惧心理,护士根据患者的不同表现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来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并积极加强临床护理,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郝立秋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调查分析黑龙江省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水平,以期为提高此类人员在工作中的防护,减少射线对人体的损伤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接触射线的不同工种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1125例,对比分析不同工种工作人员的剂量当量频数分布及集体剂量当量、人均年剂量当量。结果此1125例放射工作人员,99.3%的工作人员是在安全的环境下工作,但医学应用类人均年剂量高于工业应用类,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对于医学应用类而言,医用诊断监测的人数为多,且集体剂量为大,同时临床介入的人均年剂量是高;对于工业应用类而言,工业探伤监测人数多,密封源装置集体剂量大,人均年剂量高。结论应加强黑龙江省不同放射性工作工种的个人剂量监测,提高管理水平,做好放射性防护工作。
作者:杨奕;卞晓璐;姜婷婷;乔杨;韩贞琳;张晓强;张鑫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丹参针剂应用于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患有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共80例,按照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以上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均应用临床常规西医治疗药物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丹参针剂进行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经临床治疗显效患者16例,经临床治疗有效患者21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92.5%;相比较对照组40例患者中,经临床治疗显效患者12例,经临床治疗有效患者16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0.0%。即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丹参针剂注射液应用于水肿型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任建强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消麻止痛颗粒对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neuropathy,DPN)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调控机制,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气阴两虚夹瘀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硫辛酸胶囊治疗,研究组采取消麻止痛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核转录因子κB(NF-κB)浓度、神经传导速度以及两组醛糖还原酶(AR)、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78.33%);两组治疗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 NF-κB与治疗前比较显著较低(P<0.05)。组间比较,研究组MNCV、SNCV分别为(52.97±5.23)m/s、(45.23±5.28)m/s与对照组(45.01±4.67)m/s、(41.89±5.22)m/s比较显著较高(P<0.05),研究组NF-κB为(0.92±0.28)μg/L与对照组(0.77±0.31)μg/L比较显著较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AR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低(P<0.05),NO、SOD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肝肾功能异常,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消麻止痛颗粒可下调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NF-κB、AR表达,提高MNCV、SNCV、NO、SOD,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周月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及分析痰热清注射液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炎性指标的影响情况。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进行肺癌根治术治疗的46例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术后治疗组)23例和观察组(术后常规治疗加痰热清注射液组)23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 d及7 d的炎性相关血清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性相关血清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术后3 d及7 d观察组的血清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可有效降低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炎性指标表达情况,对于改善患者术后的炎性状态发挥着积极的临床作用。
作者:谢方伟;王国勇;邹海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妇科卵巢癌患者化疗期间消化道反应原因,找出护理对策。方法80例行术后化学治疗的卵巢癌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与综合性护理组,各4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综合性护理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的情况。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化疗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P<0.01)。结论通过护理干预能显著减轻卵巢癌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万显秀;付琴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西药房常见处方调剂问题产生原因,并制定相关改善方案,旨在提升医院西药房处方调剂质量。方法对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门诊西药房发生的60例处方调剂差错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处方调剂问题发生原因,确立改善措施。结果本组研究中60例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事件中,药物用法用量问题15例(25.0%),药物品种数量问题17例(28.3%),同一药物规格分辨问题19例(31.7%),药物禁忌问题9例(15.0%);60例处方调剂差错事件发生原因主要与药物同品种不同规格、药品名称类似、包装类似、药品摆放出错、处方书写非规范、配伍禁忌出错及用法交代不清晰等因素相关,其中配伍禁忌出错(21.7%)、药品摆放出错(20.0%)、药品名称类似(18.3%)是造成处方调剂差错的主要原因。结论医院门诊西药房常见处方调剂问题主要包括品种差错、数量差错、药物禁忌差错、摆放差错、处方差错等,为改善门诊西药房服务质量,必须提高门诊西药房医师的责任心,构建发药复核制度,并作好药品的摆放与管理工作,强化医院信息化管理,并贯彻品管圈管理制度。
作者:陈丽敏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对肺性脑病患者出现精神异常症状进行关联性评价。方法对临床实践中发现的1例肺性脑病患者出现精神异常症状后进行原因分析。结果经过关联性评价,排除自身疾病的影响,基本确定为患者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导致的精神症状。结论临床药师可以从不良反应的关联性评价为切入点开展药学服务。
作者:周海燕;于玲;魏显苹;侯继秋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300例,并将其设为对照组。自2014年1月起,我院对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进行精细化护理,并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300例设为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儿童在预防接种中的表现及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接种及时率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患纠纷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种护理模式可有效预防护患纠纷,提高满意率,利于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临床上可对该种护理模式进行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提高优质护理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6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提高优质护理。观察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8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率为90.91%,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为100%。两组患者治疗满意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临床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提高优质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满意率,有效较少医疗纠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岳彦文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