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雯
目的:探讨高压氧配合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9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以及治疗组两组,每组分别有47例患者,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配合高压氧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予以对比。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6.60%,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5.74%,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患者给予高压氧配合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脑电图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张曦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在来本院就医的患者中选76例眼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治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护理用于眼科患者的常规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贺作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调查分析黑龙江省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水平,以期为提高此类人员在工作中的防护,减少射线对人体的损伤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接触射线的不同工种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1125例,对比分析不同工种工作人员的剂量当量频数分布及集体剂量当量、人均年剂量当量。结果此1125例放射工作人员,99.3%的工作人员是在安全的环境下工作,但医学应用类人均年剂量高于工业应用类,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对于医学应用类而言,医用诊断监测的人数为多,且集体剂量为大,同时临床介入的人均年剂量是高;对于工业应用类而言,工业探伤监测人数多,密封源装置集体剂量大,人均年剂量高。结论应加强黑龙江省不同放射性工作工种的个人剂量监测,提高管理水平,做好放射性防护工作。
作者:杨奕;卞晓璐;姜婷婷;乔杨;韩贞琳;张晓强;张鑫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对宫颈癌筛查分析,分析宫颈癌认知差异妇女对宫颈癌筛查结果的影响,为宫颈癌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于本院体检的患者20033例,按照对宫颈癌防治知识认知差异,分为高认知组和低认知组。高认知组患者12435例,低认知组患者7598例。对比分析两组女性的宫颈疾患率、癌前病变率及宫颈癌发病率。结果2014年体检人数20033例,宫颈癌7例,CIN1期32例,C1N2期25例,C1N3期37例。C1N1、C1N2发病率,两组间相比无差异(P>0.05);C1N3、宮颈癌发病率组间相比,高认知组(1.45‰,0.24‰)低于低认知组(2.50‰,0.66‰)(P<0.05)。结论宫颈癌筛查显示,本地区宫颈癌发病率约为0.40‰,较高的宫颈癌防治知识认知能够降低C1N3及宫颈癌发病率,因此本文为临床宫颈癌防治和早期筛查提供参考。
作者:杜密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对肺性脑病患者出现精神异常症状进行关联性评价。方法对临床实践中发现的1例肺性脑病患者出现精神异常症状后进行原因分析。结果经过关联性评价,排除自身疾病的影响,基本确定为患者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导致的精神症状。结论临床药师可以从不良反应的关联性评价为切入点开展药学服务。
作者:周海燕;于玲;魏显苹;侯继秋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总结静脉留置针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及其护理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总结其静脉留置针治疗注意事项、并发症诱发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因其自身临床特征,采用静脉留置针治疗需注意护理防护,加强静脉留置针并发症预防护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护理质量。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能有效的减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反复因穿刺带来的疼痛等伤害,具有重要临床推广应用意义。
作者:朱凡凡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PPH联合肛门松解术治疗直肠前突(RC)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的直肠前突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PPH联合肛门松解术,对照组采用经阴道修补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观察组28~45 min,平均35 min,对照组45~65 min,平均55 min,观察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观察组6~11 d,平均8.3 d,对照组10~17 d,平均13.7 d,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6~12个月。观察组痊愈26例(81.3%),显效3例(9.4%),有效2例(6.3%),无效1例(3.1%),总有效率96.9%;对照组痊愈19例(59.4%),显效3例(9.4%),有效3例(9.4%),无效7例(21.9%),总有效率78.1%,观察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PH联合肛门松解术治疗直肠前突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的优点。
作者:黄续;马慧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总结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急救护理方法,提高颅脑损伤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我院2012年1~6月收治的128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相应的急救护理和密切的临床观察。结果128例患者经治疗并观察半年后,根据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进行评价,恢复良好89例,中残17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0例。结论颅脑损伤发病急、病情重、病情变化快而观察难度大等,抢救颅脑损伤患者必须具备充分的急救知识,敏捷的思维,快速而准确的抢救技能,同时配合使用现代化设备,早期处理颅高压,适时作好术前准备,这是提高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雷文雁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门诊部是医院的窗口,门诊服务质量的优劣及工作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形象。让门诊医护人员转变护理观念,明确护理职责,是提高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和服务质量的关键。门诊医护人员应通过科学、正确的心理疏导来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无助等不良情绪,为其提供舒适的医疗服务及就医流程,这是关系门诊部建设的大事。
作者:赵英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300例,并将其设为对照组。自2014年1月起,我院对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进行精细化护理,并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300例设为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儿童在预防接种中的表现及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接种及时率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患纠纷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种护理模式可有效预防护患纠纷,提高满意率,利于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临床上可对该种护理模式进行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抽签随机法将我院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50例,分别采取钻孔引流及骨瓣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远期ADL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意识恢复率为24.0%显著高于对照组6.0%(P<0.05),病死率40.0%及并发症发生率48.0%显著低于对照组62.0%、70.0%(P<0.05);两组随访ADL评分比较,观察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患者分别占26.7%、23.3%、36.7%、10.0%、10.0%与对照组26.3%、26.3%、31.6%、10.5%、10.5%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骨钻孔及骨瓣开颅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无明显差异,而颅骨钻孔因致死率低、并发症少、康复能力好等优势,可作为耐受度较低患者的优选手术方案。
作者:杨荣刚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及分析痰热清注射液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炎性指标的影响情况。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进行肺癌根治术治疗的46例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术后治疗组)23例和观察组(术后常规治疗加痰热清注射液组)23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 d及7 d的炎性相关血清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性相关血清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术后3 d及7 d观察组的血清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可有效降低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炎性指标表达情况,对于改善患者术后的炎性状态发挥着积极的临床作用。
作者:谢方伟;王国勇;邹海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应用显微根管技术治疗牙髓病变,探究其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参与本研究的212例患者均是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牙髓病变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根管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显微根管治疗方法,术后通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患牙医治成功率及根管填充情况得出显微根管技术的临床疗效,并作出安全性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0级疼痛人数59例小于实验组96例,且下降指数20.99%远小于实验组3.30%;对照组患者的患牙医治有效率为81.36%,远低于实验组患牙医治有效率54.92%,实验组的根管恰填率、欠填数、超填数分别为85.59%、9、8,对照组分别为54.92%、26、29,两组比较差异性较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治疗技术相比,显微根管技术的患牙医治成功率、恰填率较大,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作者:刘建业 刊期: 2016年第13期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长,且趋于年轻化,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壮大,目前临床上的X线、超声波、多层螺旋CT、红外线扫描、MRI等已被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的筛查、诊断及治疗中。为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综合应用多种手段联合检测将成为乳腺癌检查的发展趋势。本研究对乳腺癌影像检查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医师对乳腺癌的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曹学胜;刘彪;郑进天;郑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对中医和解法理论治疗急性胃肠炎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胃肠炎患者100例,常规治疗组5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改良组患者50例,给予中医和解法理论进行治疗。结果改良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情况均明显优越于常规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因治疗导致严重药物过敏反应。结论对于急性胃肠炎患者应用中医和解法理论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程永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知信行的影响,因此了解社区护理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由笔者所在社区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资料,从档案中抽取14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社区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综合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后的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血压病的态度以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知识知晓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以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具优势,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对疾病态度均有一定改善,同时以观察组患者的态度转变更具优势,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血压控制良好比例是60%(42/70),观察组血压控制良好比例是95.71%(67/7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给予社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加强对高血压病的重视,提高服药依从性,从而稳定血压,提高整体疗效。
作者:朱娜;米学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安全标志在导管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50例外科术后留置导管患者,并且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研究组(25例)、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中,应用普通导管护理,研究组中患者,采取基于安全标志的导管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分析安全标志在临床中的作用。结果对于研究组中患者,临床经安全标志的导管护理后,有效提升临床护理效果,研究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外科术后留置导管患者中,对其进行基于安全标志的导管护理,不仅可以降低留置导管并发症的产生概率,也可以改善临床患者疗效,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杨晓晖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研究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在老年牙周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70例牙周炎患者共110个牙周袋随机单盲对照组法划分为两组,先对两组实施牙周洁治、刮治以及根面平整治疗,对照组30例在此基础上增加碘甘油治疗,实施牙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采用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牙周袋内上药,对比分析不同方法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D、PLI、SBI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牙周炎患者采用盐酸米诺环素缓释剂治疗可起到较好的抑菌作用,长时间作用局部,并维持较高浓度,有效治疗中重度老年牙周炎患者,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王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袋鼠式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KMC)是一种温柔的、成本低、收效大的用来降低早产儿患病率和病死率的干预方法[1]。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逐渐发展的趋势下,KMC正以其人性化、多效性、易操作的特点在全球许多地方得到推广。2003年WHO颁布了KMC临床实践指南,各地区纷纷采用因地制宜的模式,在发达国家中得到广泛应用[2],然而在发展中国家医护人员虽对其有肯定认识,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上仍与国外有较大差距。现就KMC近年来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望西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对CD62p的观察研究,判定其对脑血栓疾病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CD62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2、4、8周的血浆CD62p水平逐渐下降,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血栓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受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使得患者脑血管内血液变成固状,血流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后而形成的一类综合疾病。
作者:段慧云 刊期: 2016年第13期